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在旅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克胜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王克胜著的《人在旅途》分为“沃土深耕”“蜀冈论剑”“歌吹扬州”三个部分,从作者的经历和视角出发,以扬州打造文化历史文化名城的实例,讨论如何依靠、保护和利用本地历史文化积淀来发展现代旅游业。作者长期担任扬州市政协副主席,致力于扬州旅游业的发展,对地方文化也多有研究,有一定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人在旅途》作者王克胜以其在旅游工作中的经历和视角为基础,以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视野,运用大量案例,从“沃土深耕”、“蜀冈论剑”、“歌吹扬州”三个板块出发,通过如何依靠、保护和利用本地历史文化积淀发展现代旅游业的诸多实例,向世界生动介绍了扬州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旧貌换新颜”的。另外,本书所涉及到的一些关于当前旅游服务业的新理念、新体系,也可以作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学习旅游管理实务方面的参考。

目录

沃土深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代导读词)

 扬州旅游业发展路径初探

 一肩挑:一头挑资源,一头挑市场

 立足大旅游共谋“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华丽转身

 浅谈扬州新型旅游业态发展

 关于扬州旅游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扬州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排找差距,科学发展

 尽快在江苏实现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六地取经四大收获

 开启扬州“旅游名城”发展战略的大幕

 扬州《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解读

 坚定不移,全力推进《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

 锁定目标,加快形成“城市旅游”大格局

 抢抓机遇,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现代化

 提升资源转化水平,共促旅游产业化进程

 弘扬扬州运河文化,打造扬州“运河之旅”

 擦亮“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

 扬州公园体系建设之我见

 古城西郊“绿肺”,扬城天然“氧吧”

 通过“三做”实现“三赢”

 激活沉睡资源,打造北片经典

 发挥三个优势,强抓两个重点

 将中山陵打造成世界一流风景名胜区

 关于曲霞老街修复的几点想法

 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又一路径

 “农”的特色,“家”的感觉,“乐”的功能

 发展乡村旅游切忌“四化”

 ——扬州市生态旅游调研侧记

 打造扬城酒店的“烟花三月”

 振兴城市品牌促进扬州旅游

 注重城市整体推介,做大做强扬州旅游

 加强区域联合,共建推介平台

 健全区域联合机制,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创新思维,探寻节庆生命力的“金钥匙”

 让“扬州的夏日”如火如荼

 打响“扬州的夏日”新品牌

 夏日突围

 借力“组合拳”,助澜淡季营销

 探寻扬州旅游淡季“破冰之道”

 请市民下乡,迎客人进城

 以能力建设为抓手,推动思想大解放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大力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

 旅游行业协会改革启动“破冰之旅”

 发挥龙头作用,实现合作共赢

 整合旅游商品资源,做大旅游商品市场

 规范运作,促进饭店、景区等级更上新台阶

 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旅游城市形象

 补缺、提升、创新

 扬州旅游:在2007年的时间节点上

 抢抓机遇,加快实现扬州旅游业新的跨越

 不断冲刺“零”的突破,全面实现争先进位

 ——扬州旅游业2009年发展纪实

 新扬州梦

 扬州正在演绎旅游“美丽转身”

 扬州,一座城就是一个大景区

 打造休闲扬州推进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专访扬州市政协副主席、扬州市旅游局局长王克胜

 扬州:打好“精致”“宜居”两张牌,争当江北旅游新龙头

 扬州以三大支撑实现旅游新跨越

 专家建言扬州旅游如何“长大”

 空关老宅期待“开门红”

 “扬州游”黄金周“换口味”

 打好“人居牌”,向“城市旅游”转变

 把流淌着的运河文化推到世界面前

 ——访扬州市政协副主席、旅游局局长王克胜

 让古运河旅游流金淌银

 最扬州的休闲方式在运河边

 运河游首先要解决货运禁航

 六条线路串起“扬州水上游”

 扬州定制旅游初登“旅程”

 扬州之旅走出“顺便一游”

 每个市民,都是“人居扬州”风景

蜀冈论剑

 蜀冈下的交锋(代导读词)

 附记:“五个一”的故事

 关于瘦西湖新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西湖“西进”给我们的启示

 ——赴杭州西湖考察调研报告

 赴美国、加拿大园林考察的调研报告

 个性人性理性

 ——广东旅游项目考察调研报告

 科学规划,做优做美瘦西湖新景区

 攻坚克难打造精品工程

 树立全局意识,打造传世精品

 伟大的事业呼唤会干事的团队

 关于瘦西湖新区建设进程的回顾和展望

 瘦西湖新区“十一五”发展构想

 唯有源头“热”水来

 ——扬州地热利用前景广阔

 温泉休闲——扬州旅游转型升级的标志性产品

 加快四个对接,推进景区建设

 关于瘦西湖景区主出人口建设的几点想法

歌吹扬州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代导读词)

 扬州欢迎您

 精致扬州

 与古城同行

 文化是扬州的一块胎记

 扬州美女,永远的吸引力

 千年古城诗梦家园

 一年之计在于春

 又见烟花三月

 像扬州一样生活

 扬州,夏未央

 扬州的夏日

 一河一城一世界

 寄厚味之淡薄

 古城烟云,隐秘的温暖

 马可·波罗:记录中的古扬州

 以幸福之名相约2010

 扬州炒饭,炒热扬州

 我有一个期盼

 尊重宗教,弘扬文化,发展旅游

 文史古扬州诗画瘦西湖

 夏天去扬州寻湖探幽

 在英国伦敦江苏旅游推介会上的即兴推介

 加强文化交流推动友好合作

 赴缅甸、澳大利亚访问考察报告

 在山西大同“宁镇扬马”旅游推介会上的致辞

 瘦西湖是没有视觉污染的风景

 王克胜邀您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于你,恋人般的感觉.

 ——扬州市旅游局局长王克胜纵论扬州旅游业

 扬州行侧记:“扬州行,不虚此行”

 凤凰网专访扬州市旅游局局长王克胜

 新浪网专访扬州市旅游局局长王克胜

 新浪网再访扬州旅游局王克胜局长

 万水千山走透透,扬州美景看不够

 ——访扬州旅游局长王克胜

 火车运来奥运财富

后记

试读章节

在此之后,王克胜的职务不断升迁、角色不断变换,但无论在哪个领域,不管在何种环境,他都以出色的表现演绎着他的精彩人生。

2003年王克胜在当选扬州市政协副主席后,被组织安排兼任市科协主席,不久后又由扬州市主要领导特别点将,受命担任新成立的扬州市瘦西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面对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他迅速转换角色,注重调研,新区规划、建设的调研成果迭出,市委内参、市政府政报及诸多媒体相继报道,让更多的人领教了他的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在新区创业之初,他面对规划、资金、土地供应、体制等若干瓶颈,内夯基础,外抓突破,提出了“以规划为龙头、以整合为抓手、以保护为核心、以项目为突破、以市场为手段、以政策为保障”的工作思路,为新区工作的启动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发展扬州旅游拓开了一条新路。

正是鉴于王克胜的多角色转换能力和在旅游发展上的创新思路,2005年底王克胜调任扬州市旅游局局长,成为扬州市级机关历史上第一位在市政府组成部门中担任正职领导的党外干部。

扬州是一座有着2 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2005年,国内一家著名杂志在评选中国最有特色的城市时,将扬州选为“最精致的城市”,并评价扬州的精致不是一种点缀,是源自内里、从骨子里生发出来的一种内在气质。扬州园林有一块经典招牌——瘦西湖,一个“瘦”字,就足以传达扬州这座城市的清秀、雅致和玲珑婉约的神韵。当你看到那一泓纤瘦袅娜的春水,会发觉这个瘦字用得如此美妙。清秀的瘦西湖、灵动的个园、诗意的何园、书香漫溢的平山堂、别致的汪氏小苑,游走在其间,仿佛游走在向往已久的诗意和浪漫里。不仅扬州的景精致婉约,扬州的文化也无不与精致巧妙相伴,如工精艺巧的玉器、秀丽雅致的漆器、造型美观的盆景、轻盈飘逸的剪纸,等等,无一不凝聚着扬州的精巧细致。毋庸置疑,对于这样一座有着“联合国人居奖”“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桂冠的古城来说,把旅游这盘棋交给王克胜来操盘,担子不可谓不重,特别是如何将那些散落在古城各个角落里的精致“珍珠”串成璀璨的项链,做成扬州旅游的财富,这是王克胜上任旅游局长后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此,王克胜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围绕“资源整合和提升、市场营销和开发、行业管理和服务、机关形象建设和树立”四大课题进行广泛调研,很快形成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并迅速付诸实施。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围绕应该做的基础工作,加大完善力度;围绕已经做的传统工作,加大提升力度;围绕可以做的改革工作,加大创新力度。补缺、提升、创新,一环套一环,一步跟一步,环环有声,步步有色。媒体称他主政的第一年“如此高强度、大面积的动作,在扬州旅游史上是绝无仅有”,而他的办公室,也打破了通常一把手领导“门难进”的禁区,常常演变为“课堂”和“研讨室”,不仅旅游界人士和他交朋友,媒体记者也喜欢有事没事来坐坐,因为记者们都感叹,和他接触多了,“不仅仅能做一个记录者,更能成为一名思考者”。

在这一年中,王克胜主持修编的《扬州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正式颁布,被媒体誉为“大手笔、高起点,彰显政府不凡智慧”。在他主导下完成的乡村游、古巷游、运河游以及新兴旅游业态调研,硕果累累,国家、省、市多家媒体纷纷发表。他的渊博知识和实践成果,还引起了高校的关注,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特别聘请他为兼职教授。他为扬大研究生班举办的专题讲座,深受师生喜爱。在一年的时间里,王克胜在旅游行业管理方面也是新招迭出,大规划、大资源、大营销、大行管、大配套、大环境等大旅游意识日渐深入人心。各类行业协会、专家评审机构相继面世,集散、咨询、商品、教育等四大功能中心相继成立,使扬州的旅游载体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使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在他亲自起草下,《扬州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扬州市旅游投诉暂行规定》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出台,许多动作填补了全国旅游业空白。在旅游营销方面更是亮点闪烁,根据他确立的“走出去、请进来,立体化、大联合”的营销新思维,扬州的旅游营销活动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卓有成效,扬州市旅游局也因此第一次荣膺“全国旅游宣传推广奖”。在大家还在回味已取得的成绩时,王克胜又蓄势待发,再出高招。他上任伊始就积极倡导并精心谋划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2007年7月成功召开,其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主题之鲜明、影响之深远堪称史无前例。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颁发的《扬州市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堪称扬州旅游史上最重量级的文件。为了实施行动计划,他率领的旅游部门率先垂范,迅速组建了五大“工作推动中心”,列表作战,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前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相关部门共同配合下,在他和他的同事的不懈努力下,现在的扬州旅游,“一主四片”新型旅游格局悄然形成,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进展神速,全国首倡的“城市旅游化建设和改造”手笔宏伟,境内外一连串高品位、大影响的城市推介行动,被《新华日报》称为:“凸显了扬州人把整个城市作为旅游载体来精心打造的独具匠心。”他通过联姻媒体强势营销,吸引海内外知名媒体纷至沓来,扬州旅游的形象通过一条条新闻、一篇篇报道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央电视台(二套)为他做了十分钟的专访,三次在黄金时段播出。在他的努力下,中央电视台九套也为扬州免费做了长达三十分钟的专题片,多次向全球播出。他倡导区域合作,多次组织宁、镇、扬、马抱团出击。他通过实施“傍大款”战略,借力京、沪、杭等中心城市,力求以最小的营销成本,达到最佳的营销成果。他通过文旅结合助推营销,巧打“文化牌”“名人牌”“盐商牌”,使扬州旅游的文化魅力蜚声海内外,连时任日本国土交通观光大臣的冬柴铁三先生也在扬州旅游宣传的感染下,做起了扬州旅游的推广“大使”。

P4-5

序言

王克胜同志的书《人在旅途》即将和读者见面了。

我曾经在扬州工作过十多年。曾与克胜同志一起同在统一战线共事,也是省、市社会主义学院的同窗。2001年,我调往东南大学任旅游学系主任。没过多久,他也担任了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扬州市瘦西湖旅发集团董事长,后又调任扬州市旅游局局长。2006年,我们共同筹划成立了江苏省旅游学会,一直搭档到现在。共同的行业和专业,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业务合作和思想交流的机会,成为旅游界的挚友。

规划是旅游发展的龙头。无论是在景区指挥部还是在旅游局,克胜同志都非常重视规划和规划编制工作。我们一起合作编制过不少旅游规划,其中,《扬州瘦西湖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记忆尤为深刻。他不仅亲自召集职能部门讨论规划任务和工作方案,还率领规划设计团队远赴浙江、广东、美国、加拿大等地调研考察,亲自撰写并逐字审定重要调研报告,他经常组织一些高规格的理论研讨和方案论证会,从而确保了瘦西湖新区高质量的规划成果出炉,成为十多年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的行动指南。正是克胜同志平时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不断积累,才成就了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洋洋数十万字的专著。

江苏是旅游大省,资源非常丰富,扬州尤其如此。2005年,国内一家著名杂志在评选中国最有特色的城市时,将扬州选为“最精致的城市”,将这样一座有着联合国人居奖、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桂冠的名城旅游,交给克胜同志来操盘,担子不可谓不重,特别是要将那些散落在古城各个角落里的精致“珍珠”,以及蜚声中外的瘦西湖园林风景名胜,串成璀璨的项链,做成扬州旅游的财富,做成扬州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这是王克胜担任旅游局长后首先必须思考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增强。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又是展示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以富含文化内涵的目的地为客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它既是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一种阶段性感知和体验过程,也是人们对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情感的一种诉求与表达。发展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弥补纯自然风景旅游的不足,还可以陶冶游客情操,并能给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文化旅游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和增强。作为一项综合性、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已明显呈现出多领域、多产业和多区域融合式发展势头。2009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王岐山同志,在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的陪同下莅临扬州,对扬州市的旅游产业、古城保护和文化建设等进行了考察。王岐山强调,文化是旅游的魂,扬州要保护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做大旅游产业,大有文章可做。克胜同志担任扬州市旅游局局长期间,创成了全国首家迄今也是唯一一家“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实现了扬州国家5A级景区、五星级酒店的“零的突破”,第一家4A级休闲景区、第一家4A级文博景区和出境旅游资质的旅行社等等现代旅游业态也在扬州纷纷诞生。克胜同志主导的扬州旅游行业管理实践,其目标指向,就是以产业融合式的“文化旅游”为标的。当时,省旅游局总结扬州旅游行业管理的实践,概括为几个“大”,大规划、大整合、大营销、大环境。通过这几个“大”,大家有目共睹了克胜同志的“拼劲”和“创劲”,这本《人在旅途》的出版,更让大家看到了克胜同志的“拼劲”和“创劲”背后深层次的思考和憧憬。

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相关部门共同配合下,在克胜同志和他后来的同仁们的不懈努力下,现在的扬州旅游,“一主四片”新型旅游格局悄然形成,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进展神速,全国首倡的“城市旅游化建设和改造”手笔宏伟,境内外一连串高品位、大影响的城市推介行动,被《新华日报》称为“凸显了扬州人把整个城市作为旅游载体来精心打造的独具匠心。”时至今日,我们再来回顾克胜同志“人在旅途”上的艰辛和成功,不但能深刻理解他当时的奋发和努力,也会给未来和后人带来更多的启迪。

就在不久前的6月28日,江苏省汽车露营协会在南京成立,克胜又出任首任会长,我放弃另两个重要活动赶赴南京祝贺,也是为其一如既往的旅游情怀所感动。在本书出版之际,衷心祝愿克胜在旅游之路上做出更大贡献。

是为序。

后记

在民建扬州市委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经过五个月的悉心准备,这本反映民建扬州市委主要领导十多年来参政成果的《人在旅途》,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这本《人在旅途》,以及该书作者即将出版的其他一系列参政议政的成果和《民建扬州市委员会60年会史》、《民建扬州市委员会60年参政议政成果》一道,组成了一套丛书,代表着民建扬州市地方组织60年的风雨沧桑。编辑这套丛书,是民建扬州市委开展纪念民建扬州市地方组织创立60周年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凝聚着民建扬州市委和广大基层会员的奉献与心血。

这本书的编辑、出版,体现了扬州民建人的团结、协作和奉献。为编好这本书,民建扬州市委组成了专门的编辑委员会;驻会主委主持编辑、出版工作;办公室牵头,各处室、各专委会和各总支通力协作。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王欲祥同志的大力帮助和指导,得到了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扬州旅游局有关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徐跃、孙杰、方晓伟、王鑫、周岚、吴晓涵、王朝勃和黄克等同志也为这本书贡献了不少的心力,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本书涉及的范围广和历史跨度大,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以及时间紧迫,难免会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民建扬州市委60周年庆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2016年10月 扬州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4: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