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扶犁深耕--播撒心灵的种子(首届明远教育奖实践类获奖者行思录)/明远教育奖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阚维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情牵热土,执着体制探索

记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

作为一座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地级市的教育局局长,他始终拥有一个梦想:创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攻坚破难,奋力前行,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制度,实现教育家办学的现代教育制度,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督导制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社会参与制度,令区域内呈现出“轻负担、高质量、强素质”的教育生态,使辖区成为全国关注、学习、研究的教育改革样板。他和他所在地区的成功探索必将载入中国教育的史册!他就是,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

2016,半4月26日,重庆市南岸区。

春日的雨水阻挡不住长途而至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张国华副主任,刚下飞机,一行人就直接赶赴重庆市南岸区政府。在那里,张国华主任专注地聆听了重庆市教委负责同志的汇报。他不时地记录着,不时地就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实施课程创新、研训提升等问题向汇报的同志询问。这已经不是张国华第一次来南岸区了。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先后组织专家140余人次,深入南岸参与实验区共建;组织当地的校长、教师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等知名中小学挂职锻炼;启动了100多项研究课题……

数天之后,“五一”劳动节刚过,张国华的身影又出现在重庆市南川区2016年度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联席工作会议上。

这种工作节奏,已经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张国华副主任每个月工作的基调。如果说2001年是课程改革的元年,那么在改革实施1 5年后,“从区域课程改革人手,继续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成为张国华工作的核心之一。要使课改不浮于表面,就要触及深层痼疾。“以往注重的仅仅是从(学校)局部突破,推动学校内部的课程变革。如今课程领导力更强调整体意识,强调从学校内在核心因素出发,让学校获得持久发展动力。”三年来,脚步踏遍全国12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张国华这样强调。因为在他看来,课程改革改到深处,就意味着教育需要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五年前,从潍坊市这个全国闻名的教育改革先进城市走出来的张国华,深知这种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他现在无论走到哪里,休息之余打开手机上的微信,第一个要点开的公众号一定是“潍坊教育”。因为这片土地,让他魂牵梦萦。

张国华曾是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潍坊“教育拓荒人”。2013年12月11日,时任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的张国华荣获全国教育行政领域唯一的“改革时代人物”称号。而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的近二十年间,恐怕再也没有这样一座城市,能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释放出如此强大的正能量,引万众瞩目。这些荣誉,不仅仅是对张国华局长一人和他身后一城的肯定,更是对一种区域教育创新的认可。

许多听说过潍坊市教育改革的人士都惊叹于潍坊市教育局收获的桂冠之多。十多年中,潍坊教育局及其所在的这座城市,被中宣部、教育部、人事部、团中央、社科院等评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典型’’(2006年);被中国教育学会确立为“全国地级市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007年);被人社部、教育部确立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市”(2009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市”(2010年)。此外,中央文明委、中组部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授予潍坊市教育局“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潍坊市自身硬的不仅仅是教育局这样的管理机构。潍坊市教师队伍的努力,带来了公众对教育的信心:2008年以来,潍坊市人民群众对中小学教育的满意度连续4年位居潍坊市各行业首位。

潍坊,这座水岸城市,在教育创新上的探索何以如此引人瞩目?

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伴随这个时代的节奏。必须承认,大浪淘沙之后,真正成功的教育改革少之又少。无论是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还是潍坊这样的地级市,教育改革之难,就难在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改革不仅仅取决于教育系统内各方的合力,更取决于系统内外部的协调运作。

回顾张国华领导下潍坊的十年教育改革,必须承认,这场发生在山东三线城市的教育变革,是全方位的创新,而不是某一个“点”的突破;是系列化教育举措的推进,而不是某一个“段”的调整;是涉及教育和社会管理机制的深层次、制度性的探索,而不是浅尝辄止的零敲碎打和修修补补。张国华和他的同事,热情奉献,不仅为地方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也为当代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本土化例证。

……

P3-5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阡陌生·广拓

 第一章 情牵热土,执着体制探索

记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

一、地尽其力,麦菽遍地

二、春和气通,杏始华荣

三、得时之和,适地之宜

 第二章 数中智慧,耕耘个中乐趣

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

一、无心插柳,绿意萦怀

二、错落有致,有容乃大

三、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第三章 草长莺飞,天地翱翔

记上海崇明县莺莺艺术幼儿园园长黄凯

一、夯实基础,适切自觉

二、源头活水,渠清谷实

三、深耕润泽,花果醇香

第二部分 择时· 深新

 第四章 躬耕文字,点亮心灯

记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王岱

一、静水流深,无问耕得

二、随风潜入,润物无声

三、文章天成,悉心得之

 第五章 融汇中西,拓展疆界

记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校长王志泽

一、开疆拓边,心怀高远

二、荠荠青麦,独秀于田

三、十年之计,莫如树林

第三部分 垄亩·躬耕

 第六章 深耕沃土,悦在其中

记深圳市桃源小学校长袁正芳

一、深耕沃土,地尽其力

二、育种护芽,快乐相随

三、深耕密植,共促成长

第七章 润泽田间,从心绽放

记四川省成都市金沙小学校长钟樱

一、雨润心田,心向田间

二、追梦金沙,寻求至善

三、终怀初心,一路前行

第八章 披蓑精锄,菽麦丰登

记重庆市渝中区巴蜀幼儿园园长罗虹

一、心有千结,追索幸福

二、涓流入江,奔涌东行

三、家园和鸣,心心同归

第九章 桑植燕语,春色田园

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

一、天地情怀,引领学校

二、荟萃精华,俯仰其间

三、漫展画卷,落英其间

第四部分 园篱·润泽

第十章 雨露情怀,担当精神

记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

一、学风绵延,雨露润泽

二、根深枝繁,草木欣荣

三、天之为时,何以取之

第十一章 桑田润土,鼎新立异

记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

一、桑田润土,甘之如饴

二、扎实改进,精准把握

三、逐层推进,步步为营

第十二章 育人育心,成人成才

记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五中学校长潘怀林

一、谷有高下,地分薄良

二、用心耕耘,地尽其利

三、耕高下田,不问春秋

第十三章 经风沐雨,春华秋实

记原深圳市清华实验学校校长周杰

一、经风沐雨,春华秋实

二、方寸垄亩,精耕细作

三、沧海桑田,经年蝶变

参考书目

序言

“明远教育奖”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顾明远教育研究发展基金”(以下简称“明远教育基金”)于2013年发起的教育领域专业奖项之一,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基金成立于1998年,由我国知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发起,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2013年该基金设立“明远教育奖”,是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公益的力量日益凸显,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此前,学术界发起的吴玉章奖、孙治方奖等都为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相关领域的社会实践做出了重要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贡献,但教育领域始终缺乏一个民间公认的专业奖项。对此,作为中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作为中国教育领域公益事业的旗帜,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的“明远教育基金”责无旁贷。

“明远教育奖”的设立旨在鼓励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同时表彰多年来支持和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海外人士,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用公益的力量进一步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自2013年设立以来,该奖项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下设研究类、实践类和面向海外人士的“中国教育研究特别贡献奖”三大类别。由于评选工作完全公开透明,且评委均为全国范围内教育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该奖项已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认可,目前共有近40名世界各地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获得此项殊荣。正如“明远”二字所蕴含的寓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也是近40名“明远教育奖”得主教育信仰和教育人生的真实写照。为了更好地传播“明远教育奖”得主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明远教育基金”和上海教育出版社携手推出“明远教育奖书系”,将他们深刻的教育思想、鲜活的教育故事、丰富的教育人生分享给全社会,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受其感召,不忘初心,改革创新,为中国早日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内容推荐

阚维著的《扶犁深耕--播撒心灵的种子(首届明远教育奖实践类获奖者行思录)》呈现的是在中国教育转型背景下首届“明远教育奖”实践类获奖者的人生叙述。他们绝非一日成名的教育明星,更不是博人眼球的说教者,而如同耕拓陇亩的农人,与星辰相伴,与日月同行。他们长期在教育一线、管理前沿思索探讨,实践创新,前瞻反省。他们从未停下过躬耕的犁锄,因为他们对于中国教育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与眷恋,让他们不断思考:中国教育如何转型?他们以自己坚实的脚步,印刻下他们对教育转型的共同回答。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首届“明远教育奖”获得者的个人事迹综述,更希望在同每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的心灵对话中,为更多对中国基础教育心存希冀的同道中人提供一些探索性思考。

编辑推荐

“扶犁深耕”,《扶犁深耕--播撒心灵的种子(首届明远教育奖实践类获奖者行思录)》以此为名,期待的是我国的教育从工厂式的生产转向个性化的培养,因为每颗种子、每粒果实都是不同的,这才是未来中国教育转型应当期待的方向,而劳动者个性化的发展对告别人口红利,走向“中国创造”的未来,无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本书不仅仅是对首届“明远教育奖”获得者的个人事迹的综述,笔者阚维更希望在与每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的心灵对话中,根源探赜,切中肯繁,为更多对中国基础教育心存希冀的同道中人提供这些探索者的思考。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