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编的《群英会(三国故事十二则)》为“国韵故事汇”丛书之一,其内容选自三国时期的经典故事,它兼备古典与近代两条脉络,并结合民国时期的语言、见解、习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写,这些故事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可供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重拾传统故事的国韵味道。
| 书名 | 群英会(三国故事十二则)/国韵故事汇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上海图书馆编的《群英会(三国故事十二则)》为“国韵故事汇”丛书之一,其内容选自三国时期的经典故事,它兼备古典与近代两条脉络,并结合民国时期的语言、见解、习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写,这些故事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可供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重拾传统故事的国韵味道。 内容推荐 上海图书馆编的《群英会(三国故事十二则)》收录了三国时期的十二个经典故事,包括《刘关张大战虎牢关》《关公斩颜良》《过五关》《古城会》《火烧博望坡》《群英会》《苦肉计》《火烧赤壁》《刘皇叔东吴招亲》《铜雀台比武》《猛张飞义释严颜》《金雁桥》。人物刻画活灵活现,情节跌宕起伏,描写出神入化。故事皆采用通俗的古典白话写作而成,既浅近易懂,又自有一番古典韵味,恰到好处地展现了经典与通俗、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是中华传统文化及语言的珍贵遗存。 目录 刘关张大战虎牢关 关公斩颜良 过五关 古城会 火烧博望坡 群英会 苦肉计 火烧赤壁 刘皇叔东吴招亲 铜雀台比武 猛张飞义释严颜 金雀桥 试读章节 刘关张大战虎牢关 东汉灵帝时候,涿县楼桑村有个英雄姓刘名备,字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生得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性宽和,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与解良人关羽(字云长)、涿郡人张飞(字翼德)在桃园结为异姓兄弟,协力同心,誓共生死。 灵帝中平年间,黄巾军张角作乱,刘备与关、张二人率领乡勇五百多名,跟涿郡太守刘焉、中郎将庐植剿击张角,颇有功劳,只因十常侍(太监)专政,有功不赏,未能大用。 灵帝崩后,十常侍虽已诛灭,却来了个西凉刺史董卓,把持朝政,残害生灵,比十常侍更加凶恶。 到了汉献帝初平初年,沛国谯郡人曹操(字孟德)看董卓专横日甚,天下切齿,乃招募义兵,矫诏召诸侯,欲共诛董卓。是时,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得操矫诏,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又作檄文以达诸郡。各镇诸侯,遂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仙;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两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且说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路经德州平原县。正行之间,遥见桑树丛中,一面黄旗,数骑来迎。瓒视之,乃刘玄德也。瓒问曰:“贤弟何故在此?”玄德曰:“旧日蒙兄保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特来奉候,就请兄长入城歇马。”瓒指关、张而问曰:“此何人也?”玄德曰:“此关羽、张飞,备结义兄弟也。”瓒曰:“乃同破黄巾贼者乎?”玄德曰:“皆此二人之力。”瓒曰:“今居何职?”玄德答曰:“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瓒欢曰:“如此可谓埋没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若何?”玄德曰:“愿往。”即与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来,曹操接着。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三百余里。 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宣读盟文。读毕,歃血。歃罢,下坛。 众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操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曰:“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皆曰:“唯命是听。”绍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需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长沙太守孙坚出曰:“坚愿为前部。”绍曰:“文台勇烈,可当此任。”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P1-5) 序言 本丛书原为上海图书馆所藏、于20世纪上半叶由大众书局刊行的“故事一百种”,其内容多选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英烈传》等经典作品,并结合民国时期的语言、见解、习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写,既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又留有一番古典韵味,是中华传统文化及语言的珍贵遗存。 初时,各则故事独成一册,畅销非常,重印达十数版之多。因各册页数较少,不易保存,今多已散佚,全国范围内,仅上海图书馆藏有较多品种。现将故事根据所述朝代重新整理分册,将竖排繁体转为横排简体,并修正了其中的漏字、错字、异体字,根据现代汉语语言规范对标点符号进行了统一处理。 为还原特定时代的故事面貌与语言韵味,编者仅就明显的语言错误做出修正,在保证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尽可能遵照原文。书中所述历史人物与事件,或有与史实相出入处,也视为虚构文学作品予以保留,并未擅自修改。此外,还保留了原书中的全部插图,以飨读者。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