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正义(通往未来之路)(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日)大西孝弘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何孙正义号称“亚洲的巴菲特”“网络皇帝”?他又如何在短短20年,达到100亿美元身价?这么厉害的他,其实是个没有背景的平凡人,而成功的关键,就在大西孝弘著的这本《孙正义(通往未来之路)》中。通过软银目前所涉足的机器人、通信、能源等众多领域的分析,为我们揭示孙正义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对孙正义所面临挑战的分析,展示软银的未来发展之路。

内容推荐

软银集团的总裁孙正义是目前在任的企业经营者中无可争议的强者。19岁那年,他为自己规划了未来50年的发展生涯;20多岁时,决定创立自己的公司;30多岁时,决定赚足够多的钱,至少100亿美元,这样才能对未来进行大手笔投资;40多岁时,下一个大赌注,挑战人生;53岁时,预见300年后的未来;“向世界挑战”是他现阶段的目标。

虽然,近年来软银集团通过正式进入美国市场,投资亚洲企业以及加入机器人和能源事业,迅速扩大了业务范围,但软银集团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问题之一,他们在2013年收购的美国手机业界排名第三的斯普林特发展态势低迷。

问题之二,来自迅速扩大的事业结构。目前软银集团全力贯彻的是以机器人事业、能源事业以及海外互联网相关企业为对象的投资和扩张路线,但对于日本国内事业的投入却有所欠缺。

问题之三,源于作为企业收益基础的国内事业的成长放缓。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软银集团实行的是M&A(合并收购)这样的进攻型经营,但在日本国内,他却为了赚取现金而表现出明显的防守姿态。

孙正义的组织建设目标是使软银集团持续成长300年。

为了成为留名青史的经营者,他会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

《孙正义(通往未来之路)》一书作者大西孝弘详细调研了孙正义的投资动态和经营理念,以全面深入地呈现“孙正义”的真实面貌。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推荐序四

前言

第1章 “虚度了几十年时光”:机器人“Pepper”诞生的幕后

 “iPhone只不过是工具而已”

 送给孙正义“纯金iPhone”的男人也赶来参加Pepper的生日会

 信息革命,使人们变得幸福了吗

 “别这么保守”——在产品即将发售前做出了大幅变更

 越费时费力越可爱

 面向机器人制造天才的先行投资

 “人类最棒的伙伴”

 机器人会成为巨大的信息终端

第2章 “这会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斗”:美利坚的梦想与挫折

 硅谷大计流于挫败

 “应该从根本上进行减值”

 空白的两年时间——越来越艰难的斯普林特之战

 把重整斯普林特的重任托付给了“山贼”

 《致第五大道的玛丽》——歌声中寄托了进军美国的愿望

 未曾传达到的“I love America”

 阿里巴巴上市和8兆日元股票增益

 AT&T和威瑞森通讯都是“乡下大名”

第3章 “进入收获期”:作为基石的国内事业不知不觉间染上了大企业病

 “趁孙先生不在日本,这是个机会”

 落入迷途的话费套餐

 唯一上升的只有解约率

 被当成合作性垄断的罪魁祸首

 雅虎日本的增益记录如履薄冰

 “爆速经营”遇瓶颈

 电商开店免费化的副作用

 实质上无视经团联的就职活动指导方针

第4章 “不是本职工作,而是兴趣”:在情与理之间摇摆不定的能源事业

 与东京电力合作的真相

 只靠可再生能源是无法战斗的

 “别阻止我。我要去福岛!”——与干部们大吵一架

 受到坂本龙一的启发,加入可再生能源事业

 发展可再生能源事业也需要运用金融技术

 目标是使日本最大的太阳能发电机运转起来

 “有一种有趣的技术”

 豪言壮志直指蒙古

第5章 “只有我才知道该怎么利用天才”:支撑着软银迅速发展的街头斗士们

 超越比尔·盖茨的天才

 参加美洲杯帆船赛的背景

 “阿正,当心尿裤子哦”——乔布斯热烈的赞扬

 马云身上有动物的气息

 “我也选择了通用电气的杰夫·伊梅尔特”

 “拉丁人”副总裁宫内的功绩

 用“藤原模型”预测未来

 “进攻型金库番”的世系

 直接从鹿岛建设和日本才库挖角

 永守、柳井和孙正义是豪言三兄弟

 如果把干部们比喻成足球队里的位置

 国内与海外合作上的问题

第6章 “日本的三大伟人是哪几位?”:“孙史观”和跨越千年的时光机经营法

 给弟弟泰藏讲英雄的故事

 日本第一战略家织田信长

 千利休是军火商?

 尼科什·阿罗拉是利休吗?

 为坂本龙马的木刀而疯狂

 中国元朝与硅谷的共同点

 把洛克菲勒的方法用到可再生能源事业上

第7章 “隐约可见接班人的样子”:尼科什会成为孙正义2.0版吗

 “我是天才。”他对久留米大学附属高中的朋友如是说

 被人扔石头的童年

 “老爸不遗余力地夸我”

 “用言语统领队伍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日本没有帝王学”

 流于形式的软银学院

 接班人候补——从宫内谦到尼科什·阿罗拉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卷末访谈软件银行集团外部独立董事

 柳井正 迅销集团主席兼总裁——比起扩张事业,更应该以成长为目标

尾声

参考文献

人物关系图

试读章节

面向机器人制造天才的先行投资

Pepper的下一代机型要能够两脚行走——为了实现这个期望,孙正义正在部署人才。

Asratec公司的首席机器人设计师吉崎航就是这样的人才。孙正义高度评价吉崎的才能,并通过软银的子公司于2013年7月建立了Asratec。

吉崎29岁,在业内是有名的年轻天才设计师。在由首相安倍晋三促成发起的机器人革命实现会议上,他也是唯一一名二十几岁的委员,完全就是孙正义最青睐的那种自带天才光环的人。

他从还是小学生时就开始制作机器人。后来他还回忆说自己在上中学时就“具有制造8米左右的机器人的技术”。进入德山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后,他也埋头苦造机器人,并以24岁的年龄被经济产业部旗下的信息处理推进机构(IPA)认定为“超级设计师”。

后来,他一边在奈良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工作,一边在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修读技术研修生,就像一头独狼一样,全心投入到了机器人OS(基本软件)的开发上。2009年,他的一项开发成果被IPA的“IT人才发掘·培养事业”采纳通过,那就是“V-Sido OS”。说Asratec公司就是专门为了普及这个OS而成立的也不为过。

Pepper的发布会结束6天后的2014年6月11日。Asratec首次召开了关于机器人业务的记者见面会。在这场记者会上,孙正义亲自通过录制好的讲话视频做了介绍。

“吉崎君开发机器人的职业经验有20年。这么多年的结晶就是这个V-Sido OS。对于这样的吉崎君,今后我们要增加投资,要一口气让他的心血开花结果。我们软银集团对机器人的投入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我认为应该扩大对这一点的宣传。”

吉崎并没有参与Pepper初代机型的开发。因此目前他还没有站到人前。不过,今后他必然是孙正义的机器人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人才。孙正义从以前就一直认为软件是最重要的,而机器人OS则是重中之重。

计算机有美国的微软,智能手机则有美国的苹果。这些掌握了OS的企业称霸市场。所以在机器人市场,OS也必然会成为关键。

对于吉崎来说,与孙正义的相遇是十分具有冲击力的。

2014年春,在位于东京汐留的软银总公司,吉崎给孙正义的演示说明开始了。演示开始五分钟后,孙正义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

“你想做的东西,是机器人的小脑吗?”

“是的。”

(哇——,他已经知道了吗?)

吉崎在心中暗暗惊叹。关于V-Sido OS,他对各种各样的人物做过无数次的说明,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需要花不少时间才能听懂。孙正义却只花了大约五分钟就理解了他说的总体情况。  小脑的功能主要在于掌控身体的运动。人类如果小脑受到损伤就不能正常运动。

软银子公司Asratec开发的V-Sido OS主要被安装在玩具中。Brave Robotics公司的玩具“J-deite Quarter”就是其中之一。

两只脚的机器人安装了V-Sido OS后,就能控制关节等部分,还能掌握平衡,即使被人推也不会倒。已经有很多玩具等产品都使用了这个OS。

孙正义对吉崎的演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面谈本来定的是一个小时,但最后延长到了一个半小时,并且当场就决定对Asratec增加投资。

吉崎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以制造一台超高性能的机器人为目标的。他的目标是实现一个机器人成为稀松平常事物的社会。他认为这需要分阶段进行,而到了20岁左右,他开始把目标集中到OS制作上。

从机器人的普及这方面来说,孙正义和吉崎的方向是一致的。软银早晚都会向世人推出安装了V-Sido OS,能够用两脚行走的机器人吧。

P22-25

序言

他说:“我想创造历史”,他的奋斗目标是“向世界挑战”,作为日本软银集团创办人,他19岁就规划了自己未来50年的发展规划,20岁出头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53岁时据称要预见300年后的未来。这个人就是孙正义。他用自己的偏执和“通过信息革命造福于民”的信念成就自我,也同样成就了软银帝国。孙正义的独特经历和传奇故事大家可能略有所闻,但是他的经营理念和成就软银帝国的商业法则或许您还不太了解,这恰恰是这本书的着墨重点和精彩之处。

在孙正义看来,没有任何挑战就能实现的未来,要么纯粹靠运气,要么仰仗前人余荫,这种未来不持久。凭借自己努力开拓的未来,才能收获好结果。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孙正义,他的梦想总是建立在对未来的超前规划和坚定不移的努力之上,然后像奇迹一样把梦想变成现实。如他所言,“迷茫之时,考虑遥远的未来”,然后在一次一次的经验教训中摸爬滚打走到今天,所谓“遥远未来”也是来自惨痛的教训。“我不看昨天,不看现在,我看的是未来。”没有梦的创业者不是一个好的创业者,没有梦的企业家也不会成功。

孙正义预言,“奇点将会在2018年到来,到那时,机器人智能将会超越人类智能。” “到2040年,全世界机器人的数量将会超过人类人口数量,达到约100亿个。”软银集团投资研发的Pepper机器人是孙正义未来战略的重要支点,孙正义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然而,Pepper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却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孙正义的果断决策和偏执,是情感机器人问世的源头。同样,他收购的美国移动电话业排名第三的斯普林特公司,也面临着种种经营上的挫折。孙正义坦言:“这会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斗。”面对美国前两大移动电话公司的竞争挤压,斯普林特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对他而言,在一场战争中持续战斗不是太难的选择,这本是他血液里流淌的分子。他不仅想统治美国市场,还想以美国为跳板成为世界第一。当然,斯普林特公司的将来会考验孙正义的经营理念,同时也检验着他的经营能力。

在开拓海外事业遇到瓶颈的同时,孙正义国内的事业也日益艰难。与迅速扩张与进攻的海外事业相比,作为企业收益基础的国内事业的成长开始钝化,投入也相对较低,陷入防守的态势。国内外事业困扰着他,也迫使他做出改变:“最近少许有些进入守备状态,我对于这样的自己深感羞愧。必须更放得开才行。”“背水一战。无处可逃。”向未来宣战,这是他一贯的立场。

“我不想仅仅生产一种商品,或者创立一种产业。我希望软银能够作为一个组织实体,从内部培养许多有能力的创业家,集结他们的力量,实行群体战略。”孙正义非常重视人才战略,把培养人才看成软银集团基业长青的根本。为此,他在每年新员工入职仪式上都会反复给新员工宣讲软银文化。同时还成立了软银学院,专门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并在百忙中坚持授课。软银集团特有的人才培养机制,锻造着软银的特殊人才基因,也决定了软银制胜未来的道路。

孙正义近3年来带领软银转战亚洲企业和美国市场,在机器人、美国通信、能源等领域扩大业务范围,是一场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挑战,也是孙正义把“疯狂想法”付诸经营的实践。如果有一条路能沿着时光回到孙正义的决策场景,那这本书应该就是了。这是一趟值得你回溯的旅程。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吴声

后记

最后,我想介绍一下执笔本书至今的经历。

前言中也提到,在告诉软件银行的孙正义总裁“我想见证历史”这句话之后,我获得了多次与他对话的机会。

在那次采访后,最初我计划以孙总裁独白的形式在《日经商业周刊》开一个连载专栏,再把这个专栏编辑成一本书。

在软银总部26楼的董事接待室,我试图说服他同意这个计划的时候,他最后提出的要求是“先做一个样稿看看”。孙总裁过去也曾涉足出版业,所以熟知杂志的制作方法。

我以为他这是答应了,非常高兴。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他一副比平常更不高兴的样子,可能是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个专栏吧。

我急忙开始写起采访文章,设计排版,完成了样稿。

“我觉得写得很好。”

把样稿发给孙总裁后,我收到了他简洁的回信。于是我计划趁从2014年1月开始的《日经商业周刊》版面更新,把样稿编辑进去,之后就只剩下最终确认了。

然而,就在截稿前不久,孙总裁却拒绝刊登。事后我向他询问理由。

如果只是我接受采访,文章署大西(作者)的名字就可以。只不过我也有自己的美学,至今为止还一次都没有出过自己署名的著作。

如今不是有很多现役的经营者都会出书作为自己的著作吗?但是我要问,现役的拳击运动员会去写一本‘拳击是什么’的书吗?现役的拳击运动员照理说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拳击上,集中在练习上,(如果跑去写书了)那成什么样?

“等到退休以后,我可能会写书。但是作为现役还在经营企业的时候,我不会以自己的名义出书,专栏也是,不接受以我自己开专栏的形式。”

肩负着编辑部的期待,做了许多准备的我自然是失望的。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我还记得“保持战斗的姿态,以现役的身份英勇奋战”的孙总裁的态度中,有一种清爽利落的气质。

而我竟写了一本关于这样一位作风直接的经营者的书,实在是不胜惶恐。

“评论家都自以为是,很讨厌。”

孙总裁经常这样毫不客气地说。不知他是怎么定义所谓评论家的,不过我想他的意思是,他们既然没有亲自做过他的工作,就不该高高在上地大肆评论。

但是,抛开那些带有偏见的骂语闲言不说,结合孙总裁的成功,从正面指摘问题所在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这次,承蒙不弃,我这个区区小卒斗胆指出了一些问题。我相信每个记者都希望能够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后,后退一步,拉开距离再执笔写作。

“过去软银是以国内事业为主,海外为辅。但今后会成为国际化的企业。”

2015年5月的结算见面会上,孙总裁如此宣言。

这两三年是转折的时期。正如孙总裁所说,在成为“世界的软银”这个目标面前,他现在才刚刚站上起跑线。所以,我认为趁现在验证存在的问题是很有意义的。

当然我也能从孙总裁的经营中学到很多东西。

我从2014年9月开始就隶属于以环境、能源和可持续性等方面为主题的《日经生态》杂志。

可能这些都是看上去虚有其表的领域,但是对于真心致力于研究这些主题的企业来说,却是连续不断的战场。人和经营本身难免目光短浅,只凭眼下的得失判断,所以认真地追求在环境和可持续性方面有所发展的行为,等于就是在和这些说着“只要现在好就行了”的个人和组织战斗。

“我的脑中九成所想都是30年后的事情。”

孙总裁虽然这样说,但他的这种思考模式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因为他每天都在与越来越短视的自己和企业不断战斗吧。前言里介绍的推特发言中,很多都足以证明,他是在对外宣布自己的觉悟,从而以这种方式给予自己压力。

今后,对于孙总裁来说,会使自己变得越来越短视的诱惑应该会增加吧。手握资金和信息,有前途的投资案从世界各地不邀而来。即使面对这些,是否也能不丧失长远的视角,继续探求人类的幸福呢?从他的态度中,我们应该可以学到可持续性到底是什么。

另外,通过对孙总裁的采访,我思考了“英雄’’二字的含义。

当然他并没有很直接地表现出来,但是他的言行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英雄的志向。“打破既有权益”“保护国民免受核电站的危害”我能感觉到他同时拥有正义感和想要成为英雄的意志。他由衷地钦佩织田信长和坂本龙马等人,似乎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孙总裁应该自有定论吧,但是他到底是不是英雄,最终还是由世人和历史决定的。

作家屏屋太一在《松下幸之助的研究》(PRESIDENT社,1980年)一书中做出过很有意思的评论。他评价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为“战后日本唯一的国民英雄”,并且给出了三个理由。摘要如下:

第一个理由是,他仅凭一代就建立起如此巨大的企业,从无到有的“差距”是如此之大。而他毫不隐瞒自己拥有巨大的财富的直率作风也很有魅力。

第二个理由是他从不勾结权力,也几乎不搞投机,在这样的环境下拉开了刚才所说的“差距”。一般人多会认为聚敛财富必然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实际上,虽然不是绝对,但是至少很多会这么想的人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和才疏学浅而聊以自慰罢了。  第三个理由是,整个时代、整个行业和整个地区都因他受惠。战后的昭和30年代是一个具备造就国民英雄的时代。因为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只要能够提供物资,人们就会感恩戴德。因此当时嫉恨他人成功的氛围非常稀薄。

与松下幸之助活跃的时代相比,现代就是一个很难诞生英雄的时代。但是根据埽屋先生的分析,孙总裁没有达到第二条关于投机的标准,所以可以说就是成不了英雄了,而并不仅仅是出身的问题。

各行各业都有成为世界第一的经营者,他们的数量就和行业的种类一样多,但是其中成为留名世界的英雄的人却很少。当然两者未必不能并存。

仔细想想,其实想成为英雄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在学校的班级里,在运动会上,在学习方面,在兴趣相同的朋友间,在恋人面前,在家庭中……人们总是在特定的场合下希望自己能变成英雄。

成为英雄不容易,但是以此为目标而生气勃勃地奋斗着的人们也活得十分精彩。

孙总裁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怀抱着巨大的矛盾,他仍然以成为英雄为目标。古今中外,不论规模大小,一个社会如果存在许多以成为英雄为目标的人,那么它肯定是十分具有活力的。

在采访的时候,我获得了包括软银相关人员在内的许多人的协助,深表感谢的同时,我也要为略去了本文中所有人物的敬称而道歉。

也多亏了目前被派往《日本经济新闻》的采访组——矶贝高行先生和川上尚志先生,小泉裕之先生,根本舞女士等,如果没有各位前辈和同事一起进行采访,这本书是无法写成的。

还有《日经生态》的主编田中太郎先生,本身作为杂志主编就十分辛苦,我还给他增添了许多事务工作,他冷静的观点使我受益良多。真的非常感谢各位。

另外,在执笔过程中,家人和朋友也或直接或间接地给予我各种支持。因为本书与杂志报道的写作同时进行,所以有时十分辛苦,但每次都是大家的激励拯救了我。我中学时代的恩师,横滨市早浏中学副校长濑田川聪先生正好与我同一时期出版书籍,因此与我互相鼓励,我感到非常荣幸。

最后,尽管极度忙碌,也为我留出大量采访时间的孙总裁,请容许我再次表达我的谢意。虽然在经营事业上他有时会收回自己说过的话,但是在我们的关系中,他是个非常信守承诺的人。

其中当然也有过迂回曲折,但从结果来看,他为了实现对我的承诺,确实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封面照的拍摄也是刚好赶在我方设定的期限前安排出了时间。正因为如此,他从不许无法实现的诺。开头的专栏事件也是一样,虽然说了“先写一次看看”,但始终没有答应“接受”。

孙总裁明确地表示自己要“创造历史”、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做他的见证人。我祝愿那将会是一段使社会更加美好的历史。请容我就此搁笔了。

书评(媒体评论)

孙正义的独特经历和传奇故事大家可能略有所闻,但是他的经营理念和成就软银帝国的商业法则或许您还不太了解,这恰恰是这本书的着墨重点和精彩之处。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

孙正义作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具备三个基本素质:一是有高尚的理想,目标明确,充满激情;二是不怕困难和失败,坚持不懈,永远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三是善于整合各种资源,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资源。

——工信部中欧工业4.0研究院首任中国院长郭昕

如果阅读这本书时,你邀请我来当“导游”,我要重点推荐的“景点”恐怕不是孙正义那张恢弘的战略地图,而是去检视他是如何构建梦想,并在恐惧的张力下,一步步建立巨型楼阁并让它风雨不倒的。也许,你能从中发现自己的答案。

——《中欧商业评论》主编王正翊

这本书的价值之一在于,作者并没有回避孙正义遇到的挑战,也提出了软银和孙正义当前所遇到的问题。重读孙正义的故事,中国企业家应该会深受启发。

——《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何伊凡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5: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