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往事如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甘雪媛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甘雪媛写的文章,当初注重华丽词藻,甚至刻意模仿;慢慢地,变得朴实无华,却是真情表达。随着发表的博文日多,博友也日益增多,甚至收到好几个大洋彼岸以及澳洲博友粉丝的长期关注和点赞。几年里,不经意间,竟先后发表了一百六十多篇,直到小孙子的降临,她才收笔。本册为《往事如烟》。

内容推荐

《往事如烟》是甘雪媛发表的一百多篇博客文章精选部分集结而成,内容分三大部分。《知青岁月》篇,是她插队生活的真实记录,里面描述的许多场景是下乡知青共同经历的,因此,知青朋友读来会感到亲切。《难忘亲情》篇,是亲人身上发生的一件件凡人小事,喜怒哀乐中透出的是浓浓的人间真情。《心情随笔》篇,则是从一位女性的角度,对所见所闻所遇触发的思考或感悟。有些文章虽然写在多年前,但现在读来仍能给人以启示。

目录

知青岁月

告别亲人

下乡半个月

南星湖之恋

雨天搓绳

高考回忆

老队长儿子和猫

小油灯

别样的红烧肉

镇上那个小小"家

友谊天长地久

难忘亲情

买菜

父亲经历了一道坎

沉重的打击

选墓址有感

老公的杰作

老公爱钓鱼

老公学开车

选择

清明扫墓

儿子与画

体验呵护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拍照

面对

雨日

父亲摔了一跤

母亲的毛背心

纪念婆婆诞辰100周年

探望父亲

让孩子心中充满阳光

心情随笔

(一)朋友纪事

我敬重的一位老师

一位不该匆匆走出视线的人

同事的妻子

小裁缝

又上太湖西山

老路

心中的怀念

心中的牵挂

又相聚

信的情结

(二)所思所想

有了自己的博客

安于遗忘乐于遗忘

博园情丝

50-60岁的女人

美是那么简单

春雨

财与财富

人的寿命

仔仔细细过日子

寺庙焚香

菊花的情结

感人的诗篇和它的作者

夕阳色彩

小诗两首送自己

感谢博友

心中有一块芳草地

有诗意地生活

感悟点滴

窗雨

雨后秋晚

读丰子恺《儿女》有感

快乐老家

春暖花开岁月静好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父母应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需要同伴友谊

老人要学会智慧地生活

看病

电脑,让我喜欢让我忧

与玉的一段缘

飞雪到小区

附录

巴掌地

两小无猜

电脑照相

一棵树和一根藤

乌龟也会咬人

试读章节

告别亲人

39年前的今天,我和两个弟弟(其中一个是堂弟)离开苏州,去吴江屯村农村插队。那天清晨,家中的灯光特别幽暗,祖孙三代早早起床,奶奶颤颤巍巍地移动着三寸金莲从客厅到灶间,来来回回。母亲默默地坐在灶前拨弄炉子的火苗,为我们准备早饭。大伯母舍不得遗腹子的离开,躲在一隅,暗自流泪。父亲不时翻动着我们昨晚已经整理好的行李,再三叮嘱。所有人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老天迟迟不愿放出光亮,灰蒙蒙的一片。家中的空气沉闷极了,悲伤极了。从未有过告别的经历,临行时,都想对家中亲人说点什么,还未开口,泪水却止不住地一泻而下。我大声说了一句自己都感到惊讶的话:“我们又不是去死!”结果可想而知,大人们的低声抽泣即刻转为失声痛哭,那场面,那情景宛如永别。

雨还在下着,出门时,大人们又忙乱起来,找雨衣,拿雨伞,搬行李……待一切准备停当后,时间已紧迫了,由父亲送我们到轮船码头。没有推自行车,没有乘公交车,一行四人,急匆匆地在雨中行走,谁也不说话。

轮船码头,人山人海,都是前来送行和准备下乡的人,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大人不时把甘愿淋着雨的孩子拽到伞下,那些小男生面对亲人的谆谆告诫,显得满不在乎,时而东张西望,时而兴奋地挥手与朋友大声打招呼,全然没有离别带来的忧伤。也许对年轻男孩来说,离开故土或许正是他们追求自由生活的新起点,他们憧憬着前途的神秘与挑战,至于前景如何似乎并不重要。女孩子们终究柔弱,静静地呆在家人身边,或喃喃私语,或轻抹眼角,神情伤感,这一刻她们的心宛如失去方向的航船,茫然而不知所措。

有人大声叫嚷着“开船了”,我们慌乱地从父亲手中接过行李,冲进拥挤不堪的人群,大家胸贴着胸,行李碰着行李,缓缓向前移动。接送我们的轮船早已停泊在岸边,船身不长,座位亦不多,我们依次上船,狭小的空间顿时挤得满满当当,灰暗的船仓内空气混浊得令人窒息。汽笛响起,轮船满载着青春萌动的生命,满载着离别亲人的惆怅,缓缓离开了码头。

突然想起父亲,我急切地探身窗口向码头张望,只见父亲呆呆地站立在码头一角,眼神焦虑地张望着、找寻着,看到我挥手,他脸上掠过一丝笑容,频频点头。我忽然发现父亲一夜间老了许多,一脸憔悴,又凭添了几许白发,顿时泪水又涌上了我的眼眶。

2007年2月14日

下乡半个月

下乡半个月后,恰逢元旦,可周围丝毫未有节日的喜庆。突遭天气骤变,这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特别冷。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大片农田,覆盖上厚厚的白雪,纵横交错的田埂积雪已有20厘米厚。农舍周围的树枝被雪压弯了腰,房屋上的黛瓦完全被雪覆盖了,我们一下子生活在一个银色的世界里。

由于下乡那天走得匆忙,心情亦沉重,临行时,我的两件毛衣竟忘了拿。气温降至零下七八度的这些天,我只能在内衣外面直接套上棉袄。乡村的野风没有任何遮挡,刺骨的寒风将我的手和脸冻得冰凉冰凉,身上的热气似乎被冰雪消融了。这下,急坏了母亲,说是要在元旦节假期与大伯母同来乡下送衣服,同时也来看看我们姐弟三人生活的环境。这可让我担心起来。

我们村到小镇的距离虽不远,但水网纵横,出行不易。记得下乡的第二天,为了买些生活必需品,我们姐弟三人曾去过小镇一回。村民说我们村是“独脚圩”,其实是四周环水的一片孤地,到镇上必须摆渡。

出村经过一座小石桥,一条泥路逶迤曲折通向渡口。说是渡口又不见个人影,只见宽宽的河面上,一条小木船两头系着绳索漂在河中,真是“野渡无人舟自横”。两个弟弟飞快跑向岸边,把浸在水中湿漉漉的绳索紧紧拽在手里,奋力地把对岸飘浮着的渡船拉回到身边,一跳便轻盈地上了渡船。我也试着跨上小船,谁知一只脚刚踏上船头,船竟一下往河中移动了,吓得我大叫,赶忙收回脚,往后一昂,跌倒岸边。兄弟俩赶忙稳住船,一人站在船头死死拽住渡船的绳索,不让船只飘移半步,另一人上岸拉住我的手,让我小心翼翼地上船。安顿好我后,兄弟俩高兴地蹲在船头,迎着风浪;扯着对岸的绳索,小木船晃晃悠悠一寸一寸地向对岸移动,我蹲在船舱里胆战心惊,弟弟们却一脸的兴奋与好奇。

到了对岸,弟弟们对摆渡的兴致意犹未尽,一座高高窄窄的独木桥又显现在我们眼前。我心里暗自思忖,上独木桥可能比渡船好些,心里似乎比刚才勇敢了点。岂知,刚踏上高三丈、宽却不到一尺的桥板,弟弟们的有力步伐就使桥板晃悠起来,我的心又揪了起来,望着桥下湍急的流水,使劲扶着细细的木栏杆,直到桥身停止晃动后才慢慢挪动脚步,心惊胆战地完成这段艰难的跋涉。穿过一片农田,再经过一座高高的石桥,我们才终于到达小镇。

两位母亲要在冰天雪地里过独木桥,上摆渡船,一路泥泞,一步三滑,一定会惊心动魄的!这使我们担心不已。但想到毕竟我们姐弟三人有了实地体验的经历,掌握了些许诀窍,姐弟三人全程保驾,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2008年1月9日P3-6

序言

退休了,有了大把的时间,终于可以坐下来品品茶,看看书了。

喝茶读书之余,儿子放在家里的工作电脑慢慢变成了她的心爱之物。

不久,她竟然可以用五笔字型输入法在电脑上打得游刃有余。

从此,她便在电脑上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结交了许多不见面的网友。

她打字比一般人快,渐渐凝聚了人气,凡她进聊天室开聊,人就会暴增。她欣赏“躲在深闺人未识”,于是,给自己取网名“于无声处”。

去舞厅早锻炼是她每天的必修课,几位年轻貌关的女舞友竞成了她的忘年交。大家都喜欢看书,又都喜欢跳舞,还喜欢动动笔。十多年前,博客还刚在网上兴起,舞友给了她一张纸条,上面是其博客网址。

几位舞友才女的博客写得清新秀丽,生动有趣,将她引向了一个全新世界,她一头扎了进去,发现了一个虚拟大世界,天南地北,自然地理,琴棋书画,人生际遇,儿童教育,生活百态……不一而足。这让她兴奋不已。

博文读多了,感悟多了,她也想建立自己的博客了。

从初中到高中,她读过不少中外名著,有着很深的文学情结,却从未想过要自己动笔。

为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段时间,她静下心来,埋头读书、练笔。这阶段,《唐诗三百首集注》、《宋词精选》,林语堂、徐志摩、三毛、余秋雨等的著作,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厚厚的16开会议记录簿,都是密密麻麻的摘抄、选录,前后竞积攒起六大本。

她写的文章,当初注重华丽词藻,甚至刻意模仿;慢慢地,变得朴实无华,却是真情表达。随着发表的博文日多,博友也日益增多,甚至收到好几个大洋彼岸以及澳洲博友粉丝的长期关注和点赞。几年里,不经意间,竟先后发表了一百六十多篇,直到小孙子的降临,她才收笔。

本书是她发表的一百多篇博客文章精选部分集结而成,内容分三大部分。《知青岁月》篇,是她插队生活的真实记录,里面描述的许多场景是下乡知青共同经历的,因此,知青朋友读来会感到亲切。《难忘亲情》篇,是亲人身上发生的一件件凡人小事,喜怒哀乐中透出的是浓浓的人间真情。《心情随笔》篇,则是从一位女性的角度,对所见所闻所遇触发的思考或感悟。有些文章虽然写在多年前,但现在读来仍能给人以启示。

张国钧

2017年6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4: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