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平生欢(经典纪念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七堇年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

听母亲说,拆厂子的时候,厂里的遗老遗少们都聚在对面的土方和楼顶上围观,怎么驱赶也不散去。

年轻人有的双手插兜儿站着,有的蹲着,老人拄着拐,妇人抱着孩子。他们像一大群正在静静反刍的食草动物那样,默默站立着,望着渐渐消失的厂区,眼神发愣,看不出喜怒。

远处传来闷如滚雷般的爆破声,烟尘腾起,遮天蔽日,厂房微微倾斜,像一个老人缓缓坐下。

过了好一会儿,又一座也坐了下去——如此紧接着连续几座,竟又像一排跪绑的死囚,随着枪声挨个儿扑倒下去。

一个星期之后,厂子变成一片望不到头的瓦砾,一直连上跟瓦砾一样灰暗的天——那让我想起童年那些无所谓始、无所谓终的日子,青白青白的天,无云无日,就这么空空洞洞地亮着,亮了又灭了——几十年便过去了。如今厂子拆得只剩一段砖红围墙,如帝国消失长城犹在,维护着一种行将没落的尊严。

废墟尸骨未寒,新的楼盘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建了。豪华的售楼部就在厂墟旁边,以墟衬之,更显无情,仿佛时刻都在提醒人们,这里很快将是一场沧桑之变。

开发商将这个巨大的楼盘命名为“芸庭·枫宸”,精美的楼盘广告手册上煞有介事地写道:“汉时芸若充庭,槐枫被宸……”然而厂子的遗老们一听“风尘”,立刻挂上了嫌恶的表情,啧啧地撇开了嘴。他们所习惯的,是这里被称为“厂子”的时候。

厂子,在雾江,是个专有名词。说“我是厂里的”,人们便知道,是“那个厂”,而不是什么棉纺厂、肉联厂……年代久远了之后,普通人也说不清到底厂子是做什么的了。

其实这里曾经是一座只有代号没有名字的军工厂,生产炮弹、子弹、火药。工厂吃香的年代,这儿的子弟个个一脸蛮傲,恨不得将厂名刻在脑门儿上,外出都穿工服,成群结队骑着大横杠的凤凰车,招摇过市。

到了和平光景,生产过剩的炮弹、火药积压成灾,仓库不堪重负,管理疏漏,终于酿成重大事故一

在一个酷热的夏暑之夜,雷暴之后,一个防空洞改建的大型火药仓库发生爆炸,霎时间,火光冲天,连锁爆炸巨响如雷,震得整座小城都在发抖,伤亡数字至今仍是个谜。那次事故乏后,炮弹不生产了,工厂转而用生产炮弹的钢材来做菜刀、剪刀。

很快,这些皮实的刀具也滞销了,于是工厂转而生产鞭炮、火柴、灯泡、螺丝。

再后来……我就说不上来了,毕竟那时我们已经离开了子弟学校,四散他乡,走得越远越好。

这当然是后来的事情,换作二十年前,没有人会愿意离开厂子。这里的职位是可以“世袭”的,人们削尖了脑袋要进来,求一个铁饭碗。它是一个社会,一个城中城,四世同堂比比皆是,从爷爷到曾孙,都在这里生根发芽:在厂医院出生,进厂幼儿园,上厂子弟学校,毕业了进厂里顶替父亲工作。玩的是厂灯光球场,看的是厂电影院,逛的是家属菜市场和商贸铺。夏天泡厂里的游泳池,春节玩厂里的游乐园……从买菜看病到上学就业,全都在厂里。

我一直好奇,所谓的厂子,到底还有没有工人。因为我身边熟悉的人们,有电影放映员、游泳馆售票员、食堂厨师、司机、商店售货员、看门人、学校老师、会计、领导……但就是没有技术工人。

时代,看似绵长,优柔寡断,而一旦它背弃起你来,轻易得就像一个陌生人转了个身——快得让人花一辈子都回不过神来。

如今这里已被夷为平地,往日光辉早都烟消云散,只剩下一群人的生活。P5-7

目录

正文

序言

这么多年,有些事像一只插销,死死地别在心门上。锈了之后,里面的打不开,外面的进不去。

在苏黎世见邱天那次,时近黄昏,云渐渐融解于天空,落日快要熄灭了。

她在火车站接我,坐一把电动轮椅,旁边插着伸缩拐杖。彼此认出来毫不费力,隔得远远的,点头笑笑,也都不着急,等下车的匆匆人群走光了,她才慢慢启动轮椅,靠近我,问:“时间还早,想走走吗?”

好像我们不过是刚刚下班的同事。

我像当年一样,在背后推着她,慢慢走。旁边有不少匆匆的旅行者,走得很快,他们是去看莱茵河瀑布的。

刚走两步,她说:“我们要看瀑布吗?不用的话,朝下坡走吧。到河边有好多阶梯,没法推车,这几天我走不了路,腿有点儿痛。”

我看着她的腿,说:“对不起……你……现在,腿还痛?”

她说:“没什么,只是每年这个季节这几天,都莫名其妙地痛。”

我想起母亲跟我说过,她下乡做知青的第二年,清明时节,挑水时在石阶上踩到青苔滑倒,浑身浇透,闪了腰,留下伤,如此几十年,每年清明节那几天,极其准时地,腰椎都会痛。

冥冥中,身体也是有记忆的。

于是我们改变方向,朝市区走了很长一段。在一家小餐馆前,我停下来,问:“吃饭吗?”

她说:“还是回家吃吧。”

搭上有轨电车一起回了她的住处。小公寓,四壁白净,生活的简单和普通,一览无余。她一个人,做饭的时候把拐杖放在旁边,腰胯靠着厨台,腾出两只手。要去冰箱拿一只鸡蛋,就把拐杖拿起来,再挪动身体。

我站在她身后,斜靠在墙上,问:“要帮忙吗?”

她说:“不用,你坐着吧。”

我尽力表示对她独立生活的尊重,于是坐回桌前静等,翻看一本她随手放在椅子上的书。

简单吃了晚饭,我很快收拾了碗盘,冲洗干净。她开了一瓶自酿的甜葡萄酒,坐下来聊天。没多久,很快喝完,又开了一瓶。以为度数不高,后劲却大。她坐在轮椅上,我陷在小沙发里,喝到夜深,说了很多话,却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喝酒反而易渴,我嗓子都干了。

停顿的间隙,窗外透进来一丝丝风,清透如歌,异乡的空气,竟熟似童年的气息。夜晚的苏黎世老城十分安静,窗下的脚步声清晰可闻,利马特河静静流淌,让我想起故乡的雾江。

雾江的夜,美如一则谜。一江逝水衬以渺渺银河,星辰如撒,近得快要坠下来似的……其壮阔与寂静,令人又喜又哀。但那都是从前了。

灯很暗,她闭上了眼,恹恹地说:“人越长大,朋友越少了。邵然,以前我们那些人,你平时联系得多吗?平义、陈臣、白杨、弹簧……什么的。”

我说:“不太多,但一直没断。”

停顿的间隙,岁月好像咳嗽了一声,提醒我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被想起,什么不该被想起。

她闭着眼睛,没再说话。

沉默之间,我突然感觉,这些年的千山万水,在此刻终于静止成为一幅画,就这么无法被涂改地,置于眼前。

内容推荐

七堇年著的《平生欢(经典纪念版)》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与人生的故事。故事以四川东南的小城雾江为背景,记录了邵然、邱天等军工厂子弟关于亲情、友情与爱情的人生轨迹,呈现出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具有不同个性和机遇的人们所造就的多样人生。

编辑推荐

七堇年作品,迄今最真实的故事之一。平实的记录中,看到了人生的万种风情,看到了命运的悲戚,看到了岁月的苍凉。她对每一个人的故事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让人读来能找到些许熟悉的影子,可就是想不起它的模样。

作品集平淡与宏大于一体,文学造诣极强。它触及到了众多普通人的悲喜,笔触更加平和,巧妙地将她自己隐藏在文字背后,调度着人物的命运,把控着故事的节奏,在个人与群体的命运间收放自如。

《平生欢》十周年经典纪念版,奢华装帧,精致双封,无论是品鉴还是收藏,都给予读者非凡体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