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紫金中篇小说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紫金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孟苗苗左冲右突地在卧铺车厢里找到了乘警,后面的师父也跟着挤上来,对乘警说:你好。

对方的眼神里透着隔膜和狐疑,冷着脸勉强问了句:什么事?

我叫马永力,是英纳市公安局红旗分局刑警队的,去杨泉县追逃,因为太急,只买到站票,麻烦你帮忙找个座位。说完,递上了警官证。

乘警看也不看,眼睛盯着刚上车的其他旅客,道:你已经够幸运了,想返乡过节又没有买到票的人比上了车的都多,别说站票,让他们挂在火车外面都愿意。

孟苗苗听了,火气又来了,一把抢过马永力手里的警官证伸到乘警眼前:你仔细看看,我们不是冒牌货。

乘警推开孟苗苗的手:我知道,全国公安机关都在清网追逃,这火车上每天都有十几帮警察。

既然如此,你就帮帮忙吧。

不是我不帮,你看,哪里有座位?

正说着话,马永力又连打了几个喷嚏。孟苗苗看了看师父,换了语气:我们是从吉林赶来的,已经连续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火车,你们南方的温度比吉林高,下了车,我师父就感冒了。到杨泉县以后,我们还要马不停蹄地赶路,你就帮帮忙吧。

乘警似乎动了恻隐之心,犹豫片刻说:你们去十七号车厢,那里留了些空座,找乘务员商量一下,也许可以找到座位。

说完,看了看表:还有三分钟就要开车了,在车上挤不过去,你们快下车,从站台上跑过去,应该来得及。

孟苗苗和马永力终于再次上了车。眼前却涌动着一片挤挤巴巴的屁股,它们的主人已将十七号车厢门口围得水泄不通,正群情激愤地声讨乘务员:农民工不是人吗?为什么不准我们进去?

看你们再敢放人,除非让我们进去,否则,就烧了这节车厢。

对,烧了它!

两个刑警一见这阵势,立即泄了气。已筋疲力尽的孟苗苗扔下手里的旅行袋,坐在了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呼哧呼哧大口喘着气。马永力跟着也坐下了,捂着鼻子、嘴巴,又是一阵喷嚏咳嗽。

靠!这回真是连农民工都不如,他们敢说烧了车厢,师父,你敢吗?

我听说你软磨硬泡了很久才从治安大队调进重案三中队,当刑警就为了出来烧车厢?马永力调侃道。

孟苗苗并不接马永力的话,却说:我现在真想回去一把火点了大溪分局,他们凭什么抢走我们的人?说着,眼圈有些红了。

马永力知道,孟苗苗这一路的火气都窝在这里,于是伸出手拍了一下他的脑袋:局长不是又给了一条杨泉县的线嘛——  还没等马永力说完,孟苗苗便抢白道:那是两回事。刘长斌伤害案是红旗分局立的案,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查出他的踪迹,狐狸的尾巴都攥在手里了,大溪分局的王八蛋们却踩着我们的脚印跟到吉林。

孟苗苗说着说着,激动起来:这里肯定有内鬼出卖了我的情报,否则大溪分局的人不会这么顺利地跟到吉林,又跟到刘长斌所在的工地,趁咱们等待当地公安局增援的工夫,仗着人多,抓走了刘长斌。他们倒是名利双收,被害人爹妈送去了锦旗,市委信访部门通报表扬解决了家属多年进京上访的问题,可我出来都快一个月了,至今一个逃犯没抓到,还咋在重案三中队混?

比你难混的是咱局长,12月中旬前不能完成百分之八十的抓捕率,他就要引咎辞职。咱们急了,可以骂人、抱怨,他却只能憋着,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不睡觉,只抽烟,用矿泉水给脑袋冲凉,连去卫生间洗把脸的心情都没有。马永力不紧不慢地说。

孟苗苗泄了气,转了话题:如果不是特殊时期,他也不能请你出山。

马永力笑了:我算什么,眼见着要退休的荒料,不过是因为这次追逃任务太重,人手不够,局长临时拉我出来充数。我估计,如果没有清网行动,你的调动也不会这么顺利,你可能至今还在治安大队瞎晃悠。

孟苗苗又激愤起来:这世道太不公平。在英纳市公安局,红旗分局管辖面积最大,发案率高,逃犯自然多。大溪分局管着巴掌大的一块地界,抓70个就能完成百分之八十的任务,我们却要抓325个,限定的时间还都一样,简直是把人朝死路上逼。

马永力的眼睛里掠过一丝沉重:这是我参警以来经历的最大一次全国公安机关统一行动,大概只有1983年的“严打”可与其相提并论。各级领导压得太狠,到了基层公安局长这里,就等于枪口顶在了脑门子上,要不,完成任务,要不,立即下岗。干了大半辈子谋了个公安局长,因为清网行动任务没有完成而引咎辞职,那就是活剥他们的脸皮,比挨枪子还难受。

既然如此,你为啥还不着急?

谁说我不急?马永力反问道。

我看大溪分局抢走了刘长斌,你好像松了口气。

马永力不禁心下一凛:这小子是块做刑警的好料,聪明、敏锐,居然被他瞧出了心思。于是,他尽力掩饰道:哪有的事,破案、抓人都有个规律在里面,不是光着急的事。

两个人正说着话,围攻十七号车厢的农民工们泄了气。一直守在门口的列车员锁上门离开了,他们只好无奈地散了。在许多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大家都站着就算公平,只要公平,一起去死都没意见。

P4-6

目录

刑警的故事

钻石与锈

序言

紫金的文学纯度

◎付如初

遇见紫金的文字是因为责编她的长篇报告文学《泣血长城》。在阅读之前,内心对这类主旋律题材,对这类展现现代英雄主义的作品未抱任何审美上的期待。阅读经验告诉我,读这类稿子,要准备好接受空洞的情感和标语口号式的语言。但《泣血长城》一开头就调动了我的好奇心:她切入这个“大事件”的方式居然是“小情感”,她先写了貌似毫不相干的自己的女儿。

接着,一口气读下来,我被紫金这种把握文本的方式说服了。了解当代创作的人常有这种体会,一个作家只有“眼皮贴近地皮,才能看见真草根”,否则,会产生让人生厌的知识分子的“清谈雄辩”,不接地气。而紫金在表面的“冷”之下有一颗温热的心,有一支弹性十足的笔。在“大事件”和“小情感”之间,她准确地拿捏了一种分寸——驾驭人物的分寸、表达敬意的分寸、展现个人思考能力的分寸,更重要的是说服读者尤其是专业文学读者的分寸。所谓英雄,不是生来就是,也不是举手投足都拿着英雄的“范儿”,而是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来的一种素质;就像信仰,通常不是体现在日常中,而是在考验最严峻的时刻依旧能坚持到底。

其实,紫金的说服力又何止于文本之内呢?文本之外的重重打量某种程度上更考验一个作家的能力——在唯命是从的作家眼里,主旋律题材最好写,也最省力,但在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作家那里,这类题材难度最大。在人文情怀和政治正确之间,在体贴生命和宣传典型之间,都隐藏着作家的权衡和选择。君不见,多少作家因为这类写作丢掉了自己的风格面貌,直至丢掉了作为作家的尊严。

因为《泣血长城》,我记住了大连消防系统的很多人、很多事。为这些人、这些事,我还并不常见地流了泪。钱穆说:“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是真生命。”从这个角度说,紫金的笔赋予了很多人“真生命”。

从《泣血长城》开始的文学缘分,就这样开始了。之后,我开始对紫金的创作感兴趣。原来,她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写作,还出版过长篇小说《黑戒指》。这次收在集子里的中篇小说《钻石与锈》和《刑警的故事》,也曾发表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刊物上。作为所谓的当代文学的关注者和研究者,我居然漏掉了她!于是我说:“都因为你写得太少了!”

其实,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王蒙先生说的“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之后,作家越来越难以靠一两个知名的作品在文坛立足了。面对众多的文学刊物,面对越来越同人化、圈子化的写作风气,作家写作量上的积累甚至比质的高低都显得重要了。而且,即便是抛开影响力效应,只讨论作家创作上的自我开掘和自我完善,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也很重要——或许,世界上没有什么写作的成功之道,唯有不停地写。这种写,当然不是低质量地自我重复,而是不断地自我挑战和自我突破。

一个遵守创作道德、懂得爱护自己的作家一定不愿意重复自己。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很难相信《刑警的故事》和《钻石与锈》的作者是同一个人。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故事节奏,包括情感浓度,两个小说都天差地别。当然,这从侧面说明了紫金创作素质上的全面。

《钻石与锈》属于“心理派”,有“私小说”的气质,注重写女性微妙的、带着点儿神经质的内心世界,甚至它刻意渲染的物质标签,都无不在昭示女性的某一种天性;而《刑警的故事》是“行动派”,有现实主义小说的气质,注重写刑警这个特殊群体的日常状态。前者是“向内转”的,内心风暴掩盖了社会宽度;而后者是“外向”的,体制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等种种社会容量压制住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出版者把这两部小说放在一起集结成册,恰好体现了作家作品集出版的核心要素:全面呈现一个作家的创作素质。在中国文坛,既能写自己又能写别人、既能深入内心又能触及社会的多面手作家还是太少了。

当然,事情还会有另外一面。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说:“对于一切创造性而言,最具本质意义的是独特的个人风格。”当我试图将《钻石与锈》的风格概括为紫金风格的时候,我又看到了《刑警的故事》,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到底哪一种是紫金应该坚持下去、探索下去的路呢?或许,在深入内心幽暗的时候能够兼顾人性多元,在书写社会复杂的时候能够兼顾内心丰富,是最理想的状态。而要臻于理想,唯有不断地写。还是那句话,创作数量积累的过程也一定是自我寻找的过程。

当然,这或许也是紫金的困惑所在。起点如此之高,或许就难以保证产量。其实从日常接触中也能感觉到,紫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因为她的悟性、她的敏感,因为她对写作纯洁性的捍卫以及她对有质量、有纯度的文学写作的坚持,当然也因为世俗意义上她作为女人的“好运气”,她有时候近乎自我苛责和自我折磨。

而顽强自我约束的生命总是会牺牲掉一些附着在生命之外的东西,比如“著名作家”的头衔,比如获得某某奖项的荣耀,比如获得某某圈子的追捧,等等。而这些东西往往很能迷惑人,也很唬人。被它们迷惑的,变成了它们的奴隶;而靠它们唬人的,禁不住时间哪怕一丁点儿的敲打。

紫金的文学之路会怎么样呢?我没跟她交流过。以我对她不太深入的了解,“面对写作,背对文坛”或许还会是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中,她或许会在持续的自我折磨中打磨出一个大作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她需要不断地抗拒来自温润的小日子和褪不尽的小女人天性那充满魔性的耳边低语:写作太苦,去享受生活吧。

作为编辑和读者,我期待不被低语俘获的紫金。

是为序。顺便说一句,尽管从业多年,评论文字也不少了,但为作家的书作序还是第一次。对紫金的了解或许还远未到能作序的程度,但读她的作品,的确感受到了她调动生活和感觉的写作潜力。这潜力,足够支撑她走得更远。

内容推荐

紫金著的《紫金中篇小说集》包含了《刑警的故事》《钻石与锈》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之中都有大量关于警察工作和生活的描写,向人们展示了基层民警对职业理想的默默奉献和追求。《刑警的故事》中新老民警千里追凶,他们放弃了大量陪伴家人和爱人的时间,默默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看似神勇的破案经历其实是由大量重复又枯燥的排查和蹲守积累而成的。同样在《钻石与锈》中,警官与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也从侧面展现了刑警工作的普通和伟大。

编辑推荐

紫金的小说,虽未有意刻画心理,却胜似刻画。没有了无病呻吟、自说自话,有的是感同身受、非同寻常的感染力与生命力。

《紫金中篇小说集》包含了《刑警的故事》《钻石与锈》两个故事,《钻石与锈》属于“心理派”,有“私小说”的气质,注重写女性微妙的、带着点儿神经质的内心世界,甚至它刻意渲染的物质标签,都无不在昭示女性的某一种天性;而《刑警的故事》是“行动派”,有现实主义小说的气质,注重写刑警这个特殊群体的日常状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6 1: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