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这些不为肉眼可见的小生物无处不在,在人体口腔和肠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它们亦敌亦友,伴随人的一生。微生物又是地球物质的分解者,没有它们,地球将成为无法居住的垃圾场。伊丹·本-巴拉克著的这本《看不见的世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拟向公众展现了微生物和它们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活动,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普书籍。
| 书名 | 看不见的世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 |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 作者 | (澳)伊丹·本-巴拉克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微生物这些不为肉眼可见的小生物无处不在,在人体口腔和肠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它们亦敌亦友,伴随人的一生。微生物又是地球物质的分解者,没有它们,地球将成为无法居住的垃圾场。伊丹·本-巴拉克著的这本《看不见的世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拟向公众展现了微生物和它们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活动,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普书籍。 内容推荐 伊丹·本-巴拉克著的这本《看不见的世界(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秉持严谨的科学精神,通过机智幽默的笔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无比渺小却影响力巨大的微生物世界。在这个人类常常谈之色变或干脆忽视的奇怪又危险的微生物世界中,氧气是致命的毒药、硫是美味佳肴、欺骗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而美酒却被当作废物丢掉…… 书中不仅介绍了基因、蛋白质的精妙运作,细菌、病毒的神奇生活,以及它们齐心协力在地球上塑造生命的无数种行为方式,还展现了一场又一场微生物与人类的博弈。腐蚀人类牙齿需要细菌的团队合作、以放射性废物为食的微生物超级英雄、诱导自杀的基因、疾病和抗生素耐药性的起源;在与微生物斗智斗勇的同时,人类又依赖微生物而生——从食品生产和医药制造,到开采黄金、开发石油、清理人类制造的垃圾,可以说人类与微生物自古以来就是相爱相杀的一对,谁都离不开对方。因此,我们更需要正确认识这个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让地球环境变得更宜居。 这场趣味横生、充满刺激的博弈,对于专业和非专业读者都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 目录 开篇 第一章 小虫登场 究竟什么是微生物? 你会后悔知道的有关DNA的事 基因奏曲 繁殖,复制,再复制 安可曲目#1:数字游戏 第二章 小虫在哪里 实验室之王 感受高温 生命的滴水之恩 黏液之城 X-虫 安可曲目#2:不死的妙妙熊 第三章 小虫动起来 希望之泉 牛粪炮 细胞中的恐怖分子 航空旅行 最古老的轮子 无聊透顶的题外话 神奇的黄色菌团 牺牲小我 成全大我 安可曲目#3:逗点杀手 第四章 诡计多端的小虫 爆破菌 厉害的DNA切割手 蠕动的小小计算机? 细菌的奇葩性生活 并存的毒药和解药 σ因子 简单最好 生物进化的论战 伪装大师 呼吸并没有想象中重要 安可曲目#4:世界上第一部以微生物为题材的短剧 第五章 小虫在我身 最熟悉的坏蛋 基因洗牌 物种间的跨界 革命尚未成功 香料——微生物的天敌 安可曲目#5:致我最亲爱的 第六章 小虫在工作 不能没有你 什么怪味? 环保,从牛羊打嗝开始 现代化的背后 我们的大麻烦 终极劳工 特殊信使 迷你矿工 微生物电力公司 安可曲目#6:未来的生物科技 第七章 小虫的启示 戳破细菌 巴斯德的故事 被封存的瘟疫 舍身试菌的科学家们 99.9% 安可曲目#7:来玩游戏吗? 第八章 小虫返场 案件审理 垃圾 无所不在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激进的女权主义 大脑里的微生物 结语 词汇表 延伸阅读 试读章节 先引用一段2006年冬天在澳大利亚举办的骨灰杯板球对抗赛的报道:“同时,蒙蒂(Monty Panesar)是唯一取得三柱门的英格兰旋转球手,并且完成了直接击中——追杀出局。” 我很惭愧我对板球运动一无所知,所以我并不知道这条评论的内容是好是坏。什么是旋转球手?是像芭蕾舞者那样吗?他在哪里取得的三柱门?他是击中了什么人而出局的吗?谁出局了?为什么他要打他?那个人应该被打吗? 没有用的。如果我真想欣赏板球这项运动,我首先得找个懂行的人一起坐下来,听他给我讲解到底怎么一回事。其实对于任何事情来说都是同样的道理——小到汽车,大到量子力学,如果你真想搞清楚,你得会说点儿行话并且知道点规则;否则那看起来就像一大帮人来回乱跑。 懂得行业术语并不代表聪明或者有能力,只不过说明对那个领域比较熟悉罢了。举个恰当的例子:我在超市排队时最喜欢去研究那些小报标题来打发时间,并不看里面的具体内容。我只是觉得如果不去追踪一下名人圈的新闻,我会对当今社会感到很困惑,不是你们认为的获得诺贝尔奖之类的报道。 使用术语会造成障碍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是往往被我们忽略。各行各业的专家们总是用一些让外行听起来无比钦佩的专业术语,但那只不过是一些固定化的简称,如果给一点时间和一本字典,其实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东西。 我想告诉你们一些关于微生物的故事,但是我遇到一个问题:如果我非常具体细致地讲解每一个生物学术语和原理,那会耗费很长时间和篇幅,这本书就变成一本教科书,而我也会失去你们这些读者。相反,如果我一开始就滔滔不绝地说一些“转录起始因子”、“小分子干扰RNA”这样的词,你们可能会想让我闭嘴走开。 我不想把你们都变成微生物学家,成为一名微生物学家是世界上的微生物学家要干的事情。因此我选择了一个居中的策略:简单概括地讲一些生物学的基本要素、名词和原理。如果你们想了解更多内容,就去查看本书最后的扩展阅读部分;如果你们在看书过程中有任何不解,记得去查看词汇表。 究竟什么是微生物? 几乎所有人都非常了解生命的周期:植物从阳光中吸取能量,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然后死亡;微生物分解已死的动物和植物以获取养分;如此周而复始。 但是到底什么是微生物呢?微生物是对任何一个小到肉眼无法识别的生物的统称。这个定义很古老也很宽泛,所以它包含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细菌(我们说的“病菌”通常就是指这一群体)、古生菌(字面上很像细菌,但最近发现在很多方面都与细菌有很大不同)、真菌(从酵母到蘑菇),以及原生生物(这个群体包括原始藻类、阿米巴虫、黏菌和原生动物)。病毒也属于微生物,但我们留到后面再来讨论“它们是否真正活着”这个有趣的问题。 这些微生物族群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甚至比我们人类与它们之间的差异还要大。对于微生物来说,你几乎与——比如说跳蚤——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你和跳蚤共有的很多程序和构造是微生物所没有的。这就是为什么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但不能杀死人类(或者跳蚤):抗生素可以阻断细菌所特有的生长程序。这也是为什么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的原因,因为病毒跟细菌一点儿也不像(也就是说使用青霉素治疗流感是没有用的);对真菌也一样不起作用,因为真菌有它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需要开发特殊的抗真菌药来对付它们。 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而你和跳蚤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聚集在一起并相互依存:比如你的大脑细胞如果离开肝脏、肌肉以及心脏的细胞就会成为废物。不同的是,单一的微生物细胞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物体而存活,并且不需要其他细胞的帮忙而繁殖下一代。 微生物还是相当渺小的生物。你身体里的大肠埃希杆菌(大肠杆菌)细胞平均只有约两微米长,也就是说需要大概五万个细胞背靠背连在一起(众志成城地)才能围起你的小拇指。一个典型的病毒只有大肠杆菌的1/10乃至1/1000,同比例地打个比方,如果一个病毒是一个网球大小,那么你的身体相当于躺下来脚在墨尔本,而头已经顶穿悉尼海港大桥。 关于微生物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包括它们到底有多广泛地流行、我们跟它们的关系有多密切、我们是如何依赖它们而得以在地球上生存的。 P2-5 序言 问:哈啰哈啰哈啰,这是什么呀? 答:一本讲微生物的书。 问:再说一遍? 答:微生物。微小生物体。细菌。小虫。非常小的生物。 问:天哪,一定要现在讲吗?不好意思,我赶时间…… 答:不要这样嘛……先别坐立不安好吗?这是本很不错的书。 问:全是与科学相关的东西,不是吗?一堆数据图之类的? 答:没有图。 问:统计图表呢? 答:也没有。 问:方程式? 答:没有。哦,对不起,其实有一个:1+1。而且我还把结果搞错了。 问:脚注呢? 答:有很多。这一点我并不能免俗,它们就像文字寄生虫一样,随时随地都会冒出来。但并不是通常意义的那种,看了你就知道了。 问:有任何数字吗? 答:到处都是。有些相当惊人的数字隐藏在第一章的结尾。别担心,它们都训练有素。 问:你说这是本关于细菌的书? 答:是的。 问:我好像看过一部相关的电影…… 答:等一下,不要告诉我是讲某种从实验室泄露出来的基因改造过的病毒,通过杀人或者把人变成僵尸而使人类几近灭绝的故事?我还在期盼着能有一部电影,里面的病毒是高大英俊且机智勇敢的形象,并最终获得了心爱女人的芳心。这才值得看!无论怎样,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其实是差不多的。 问:这本书会不会讲的全是各种可怕的疾病? 答:完全不会。疾病当然是值得一提的,但我已经尽量把空间留给了更多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性、打嗝的羊、政治、黏性物质、火箭燃料、基因、未来学以及电脑。还有基于某种原因会提到的——青蛙。这些内容时不时出来捣乱,几乎跟脚注一样讨厌。 问:里面有没有一些实用的健康小贴士? 答:一两个吧。如果你是一头奶牛的话会更受用。 问:到底有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 答:尽可能少。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第三章里有一些不太好的投资建议。 问:那我为什么要读它呢? 答:因为不读的话,你将永远不知道这些事情。 问:好吧。现在我们要怎么做? 答:我们从人类所知的一个最让人费解、困惑、复杂的现象开始说起。 问:生命的起源? 答:板球对抗赛。 后记 问:所以…… 答:谢谢你读到这里。很高兴你为此花了这么多时间。 问:你讲完了吗? 答:很难说。还有很多东西我都想塞进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我最爱的内容最后还是忍痛删掉了。也许某天我也可以出一个“导演剪辑加长版”,把磁性细菌、卡尔乌斯革命,以及龙涎香贸易的内容都加进来。此外,我感觉真菌在这里被严重忽视了,这无疑是个很大的遗憾。那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生物,只能以后再说啦。 问:你真是个微生物狂人,不是吗? 答:不算是。 问:啊? 答:怎么说呢,微生物只是我们理解周围事物的其中一种方式。还有很多其他途径也可以开始这段旅程。我之所以喜欢微生物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基本的入门途径。但是如果你对生命和宇宙充满好奇,你几乎可以从任何角度去探索它们。 问:我们该在哪里结束呢? 答:那取决于我们每个人自己。我个人来说,我不想在任何地方结束。你可能注意到了,这本书里有相当多的章节是以未解谜题、争论或冲突性的观点结尾的。因为在前沿领域里不断有各种有趣的事情发生,那里仍然充满了未知。科学是段旅程,不是目的地。如果有人告诉你科学大概是一种关于既定事实的权威性组织机构,可能是那人想向你兜售东西。 问:所以你的意思是说为了寻求真理,科学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种? 答:不,我仍然觉得科学是特别的。它不是唯一,也并不完美,但是很特别。科学方法在其基本架构里融入了变化以及客观性的概念。这种概念平衡着我们人类在看待世界时容易产生的一些偏见。此外,科学对于飞机在空中飞行,或者保持人类健康这类事情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问:可是这本书随处可见科学家出错的例子。 答:出错是难免的。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在神秘莫测的知识与经验的海洋中,犯点错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况,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搞政治;他们也会很顽固、有防御性、贪婪、有领地意识——或者干脆就是一个呆子。科学之所以与众不同,正是因为很多时候,错误是可以被发现和纠正的。意见分歧的状况总会得到解决,不会无尽地纠缠下去。至少这是一个目标。 问:为什么很少提到具体是哪些科学家做了这些工作呢? 答:从古至今,有成千上万的人对这本书涉及的内容做出了贡献,我非常感激他们;但是我有意地忽略了很多具体的人名和日期,以确保本书的重点不会偏离我想讲的故事。 问:这并不是常规的做法吧? 答:我这么做或许是错的。 问:你能保证这本书的内容是百分之百正确并且是一手资料吗? 答:当你读到的时候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在我最近一次查资料以后,多少总会有一些信息的更新和变化。生物学的知识发展非常快,想要每件事情都与时俱进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像树懒一样的人来说。我只能向你保证,我尽了我最大努力来让这本书拥有最高的质量以及我能获得的最新事实和理论。 问:你似乎是个思想很肮脏的人,总是不停地谈到性啊、疾病啊、死亡以及排泄物的事情。 答:是的,确实如此。 问:最后一个问题。这本书有没有一个核心观点? 答:这个嘛,字里行间似乎透露了我们所在自然界的一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也不好说;我自己也还在琢磨。但是我主要想表达一件事,那就是生命是如何得变化无常——它总能带给我们惊喜。科学(包括板球,以及任何事情)只有在你不了解的情况下才会变得无趣,所以我尽我所能地想把事情解释清楚。我真心觉得现实是荒诞可爱又充满趣味的——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也开始发掘呢? 书评(媒体评论) 东秀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副所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 微生物这些不为肉眼可见的小生物无处不在,在人体口腔和肠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它们亦敌亦友,伴随人的一生。微生物又是地球物质的分解者,没有它们,地球将成为无法居住的垃圾场。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拟向公众展现了微生物和它们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活动,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普书籍。 蓝灿辉(科普作者、@热心肠先生): 《看不见的世界》这本书显然是会让你大涨知识的。你知道的、不知道的或者想不到的微生物知识,也许都在这本神奇的书里。 《科学》杂志: 读者可以从诙谐的文字中,以一种轻松休闲的方式,从那些住在我们的世界和人体中的微生物身上获取到非常丰富、有趣的知识。 《澳大利亚科学》杂志: 巴拉克证明了这个世界绝对是个迷人的所在,其中的知识性和重要性值得我们深思。 卡尔·克鲁兹尔尼奇博士(DR. Karl Kruszelnicki,澳大利亚著名科普人士、科学评论员): 这绝对是一本让人愉悦的书,它讲述了人类那些最迷你也最重要的朋友。读这本有意思的小书,会让你惊叹于那些体型微小的生物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 科学网站BoingBoing.net: 一本关于微生物的轻松科学指南。翻开这本书,就像人类走进了充满神奇生命的微观世界。 《出版者周刊》: 神奇、热情、幽默的微生物却令很多人觉得可怕甚至反感,人们用消毒剂和抗生素拼命地抵抗它们,却不知这些微生物对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本书中,澳大利亚科学家巴拉克向我们保证:没有这些微生物,人类根本无法生存。本书非常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特别适合大众读者和科学爱好者阅读。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