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的宗教(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印)泰戈尔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富于创造力的心灵(The Creative Spirit)

某天,一个小女孩即兴编了故事,要我当故事主角。故事中,我被关在黑漆漆的房间里,门从外面上了锁。她问我:「你如果想出去要怎么做?」我回答说:「我会喊救命。」方法很简单,但这么一来故事就没看头了。所以小女孩又补充,附近没人,不管你怎么喊叫都不会有人听到。我不得已只能诉诸暴力,比如说用蛮力把门踢开。当然,为了让故事继续发展下去,这回门变成铁做的。我又找到一把钥匙,可惜钥匙不对,门还是打不开……小朋友开心地设了一关又一关的情境障碍。

生命也是如此,最重要的任务是去打开一道道的门以逃离黑牢,过程几乎跟上述的小故事如出一辙。困境接踵而至,每次过关后又出现新的障碍,冒险才能持续往前迈进。直到归结出一个完美的结局,一切告终,没戏唱了,聪明的小朋友无事可做就只能下台一鞠躬,回家睡大觉。

生命之神在无垠的巨大死寂中注入简单的活细胞,开启生命的篇章。这是足以撼动世界的成就,其中的奥妙至今仍不为人所知。生命之神的脚步从不停歇,大胆迎接更艰巨的挑战,以高明的巧思发掘一项在今日看来依然不合逻辑的要素。

这个要素便是一种任谁都无法分析的自动调节的交互关系。生命之神先是结合了众多细胞,再分门别类,使个别细胞在合作基础下发挥自我存续的功能。原本简单的小单元就这样组成大型的个体。这不仅是聚集的过程,每种分类代表一项分工,一方面各司其职,一方面维持紧密互动。生命之神一声令下,召集大量的细胞,赋予它们生命共同体的意识。细胞在生命的完整性受到威胁时,就会动员起来全力抵抗。

一棵树的内在和谐与内在的生命跃动,展现于它的美、强韧度、坚忍卓绝,以及穿越轮回窄门通往未知的历程。发展到这个阶段,即便不再有任何想象或创新,都堪称伟大的成就。然而,生命之神的创造力源源不绝,丝毫未见停歇,开展更多的创造;她一改之前的惯常手法,引进「移动」(locomotion)这个变量,让生命面对的风险提高,同时也让足智多谋的生命之神有机会再度大显身手。她似乎热中大规模的挑战,因为大环境总是设下重重关卡限制移动,严拒所有新来者攀上生命之岸。所以,鱼类长出了可以在陆地移动的器官。气压则是另一项更难的阻碍;不过,生命之神接下战帖,赋予鸟类非凡绝伦的双翼,突破大气难以捉摸的潜规则,使牠们在天上比在看似安稳的陆地更加自由自在。极地有寒冰做哨兵,热带沙漠则推出酷暑,向生命的幼苗大声说「不」。但无论如何,这些专制禁令还是落空了,纵然失败的代价是死亡,这些处女地的疆界终究被成功地打开。

这段征服的历程记录着生命王国开疆辟土的足迹。这段旅程是一次又一次靠着创新与成功挑战自然法则所累积而成的。生命前进的场域是一座现实又残酷的竞技场。物质世界是量的世界,资源有限,胜利只属于那些手中握有致胜武器者。胜者前进的道路,与失败者走的路,通常是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

眼前众多娇小的战士为了生存机会抢破头,看来似乎至少曾经有过一段肉体至上的时期,也就是拥有大骨骼和肌肉、肥厚保护层与粗状尾巴的物种,才具备生存优势。这种大而无当的现象似乎是天意使然,因为在以数量取胜的世界里,体型大小显然是胜负的关键。不过,这些庞大的行头最后却以灭绝收场,到现在我们每天都能从沙漠和远古遗址中挖出牠们没落的痕迹,那是几乎被遗忘的生存战役中节节败退的残篇。这些重量级生物身上携带的不外乎骨骼、兽皮、硬壳和尖牙利爪,非但无法供养生命所需,反而是沉重的包袱,使其难以获取攸关生死且最根本的自由与发展。

地球为她的子嗣们提供的生长资源被这些狂妄的大食怪胡乱消耗,而这些生物也花了许多力气维持笨重的身躯,真正的成长到头来反而受到严重的阻碍。这样徒劳的竞争总算过去了。少数存活下来的遗老,象是犀牛与河马等,如今在地球上占据的空间之小,相较于牠们庞大的体力与体型,显得可笑而悬殊。牠们的雄壮威武现在看来格格不入,真是晚景凄凉。这些硕果仅存,以及那些已经绝种的物种,是生命实验失败的结果。接着,在幽暗微明的拂晓,这场实验进入反扩张阶段,换上娇小的人类,怀抱着深不可测的伟大企图心登场。P10-13

书评(媒体评论)

我的生命如何找到清楚的聚焦,这段亲身经验将会呈现在本书中。某些读者可能只觉得这本书有趣,但我希望多数读者能体会它所揭示的,触及宗教理念的理想价值。

——泰戈尔

目录

译序

前言

一 人的宇宙

二 富于创造力的心灵

三 人的盈溢

四 心灵的合一

五 先知

六 洞察力

七 心中之人

八 音乐创作者

九 大艺术家

十 人的天性

十一 相遇

十二 教育家

十三 灵性的自由

十四 生命的四个阶段

结语

附录一 现实的本质:泰戈尔与爱因斯坦世纪对谈

附录二 孟加拉地区的包尔人

附录三 达杜与形体之谜

附录四 夜与晨

附录五 东方文明的危机

附录六 泰戈尔经典诗歌语录

序言

本书各章除了收录我在一九三○年五月于牛津曼彻斯特学院希伯特讲座(Hibbert Lectures)所做的系列演讲,也包括我长年周游世界各国,针对同一主题发表演说后的心得。

这些演说由相同的主题一以贯之,只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我内心经过酝酿而逐渐成熟的「人的宗教」,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场宗教体验。事实上,从青涩的年少时代迄今,我的写作很大一部分是在记录这个思想的发展轨迹与成长。到今天我总算明白,我写下的作品和说出的话语都来自共同的灵感,只是这个灵感过去往往未向我坦露。

我的生命如何找到清楚的聚焦,这段亲身经验将会呈现在本书中。这本书对某些读者来说可能只觉得有趣,但我希望多数读者能体会它所揭示的,触及宗教理念的理想价值。

我要诚挚感谢希伯特讲座的理事们,尤其是一直与我有鸿雁往来的杜莱蒙博士(Dr. W. H. Drummond),他体谅我因健康问题不克前往欧洲,将讲座的时间从一九二八年延至一九三○年夏天。我也感谢诸位理事慷慨同意我把当时在牛津做的一系列演讲,加以改写扩增并依照成书架构分章节,不必拘泥于原讲稿。杜莱蒙夫人在我演讲期间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份温馨的回忆与这些讲演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

我将部分与核心主题相关的文章加入附录,以飨读者。另外两篇非常有意义的史学参考资料,是我极尊敬的同事兼好友克须堤·莫洪·沈恩(Kshiti MohunSen)教授的论文节录。沈恩教授提供的中古印度宗教思想观使我受惠良多,在此一并致谢。

泰戈尔

一九三○年九月

内容推荐

《人的宗教(精)》是一部泰戈尔人生思想的精华之作。

在本书中,收录了泰戈尔在1930年5月于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学院希伯特讲座所做的系列演讲,也包括他长年周游世界各国,针对同一主题发表演说后的心得。泰戈尔从哲学意义上深刻思考人的信仰、世界的本质、生命的价值,对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进行了深切的人文关照,表现了他独特而精妙的人生哲学思想。

或许,这本书可以为人类的永续发展提供更深刻的思想与行动基础。

编辑推荐

《人的宗教(精)》是泰戈尔于1930年亲笔撰写、反映其一生思想的精华之作。在中国国内,本书作为单行本出版尚属首次,对于想要了解泰戈尔思想的读者而言,堪称必读之作。

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文学、诗歌、音乐无不涉及,均取得了累累硕果,社会活动也十分频繁,不仅力主反抗英国殖民压迫,呼吁印度民族解放,而且同情民间疾苦,在印度国内和国际上都拥有极高声誉。但究其思想根源,在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而伟大,泰戈尔1930年发表的著述《人的宗教》一书对人的信仰、世界的本质、生命的价值做了深刻总结,彻底地反映了其人生思想,全书处处可见其思想的踪影。

本书是泰戈尔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学院希伯特讲座做的系列演讲,以及他长年周游世界各国,针对同一主题发表演说后的心得,备受认可和欢迎。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4: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