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黄鹂的歌声十分动听,就像在唱歌一样,可是,大雁的鸣叫却似乎很少被人提及,那么,你曾经听过大雁的叫声吗?
你是否知道,大雁的叫声也是极其优美的?大雁的叫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感动,而且还能让我们体验到一种美妙而悠远的意境。
每当听到大雁的歌声,我总会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即使一直想要忍住,但仍然止不住,眼泪不停地掉下来。足以想见,大雁的叫声究竟给了我怎样强烈的震动。
在我的身边,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我家的位置,似乎就已经决定了我和它们的相遇。
那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清澈碧绿的湖水静静地在四周流淌,湖水中央还有一座美丽的小岛。我家就位于这座美丽的小岛上,岛的四周长满了参天大树。
有一天,静谧的森林里忽然出现了一阵扑簌簌的响动。出于好奇,我急忙跑过去察看,才发现发出那种响动的是两只白脸山雀雁,它们的脸上长着非常漂亮的白色羽毛。然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它们的翅膀竟然折断了。
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它们可能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威胁,于是,就在这个小岛上安家了。很快,几枚很大的蛋就出现在了它们的巢里,然后,母雁就没日没夜地蹲在窝里孵蛋。这只母雁是非常有耐心的,因为这样无聊的事情,她竟坚持了将近一个月!甚至,除了每天下午半个小时的觅食时间以外,她几乎一直都会待在窝里兢兢业业、一动不动地孵蛋。
母雁这样辛苦,那公雁呢?公雁每天都围绕着雁巢在湖中游来游去,虽然从不孵蛋,却也总是认认真真地看家护院,守护它的妻子。即使没有太多的交流,但它们默契之下的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同样令人称羡。
终于,有一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忍不住想到岛上看一看,可想不到的是,我正准备开始划船的时候,母雁就“嘎嘎嘎”地乱叫,好像在给公雁发警报。这时公雁也迅速回应,快速地游到了小船的前面,看上去十分愤怒,像是在尽力赶走我这个不怀好意的人。看着公雁明显的敌视态度,我只好悻悻地失望而归。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继续观察这对大雁夫妇,但忽然有一天,一阵轻轻的雁叫声突然传来,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母雁下的蛋已经孵化出来了——破壳而出的小幼鸟全身嫩黄色,毛茸茸的,十分可爱!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出世的第二天,小雁们就被爸爸妈妈带领着下湖游泳了。它们竖着排成一字型,夹在爸爸妈妈的中间,游得开心极了。一家八口几乎每天都以这样的队形在湖里游来游去,看起来自由而快乐。
事实上,在自然界里的众多生物中,大雁算不上强者,甚至,在它们成长过程中潜藏的敌人也是数不胜数——在天上盘旋的勇猛的苍鹰,在水底潜游的凶猛的大水龟,还有陆地上的各种蛇和嗅觉灵敏的野狗等,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这些可爱的小幼鸟。而这些凶猛的动物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是因为它们对公雁勇猛的防卫心存忌惮。
这样充满着乐趣的日子过得很快,只是三个月的时间,可爱的小雁们就渐渐长大了,体形都赶得上爸爸妈妈了。
又是一个月的时间,小雁们毛茸茸的可爱容貌就已经全部褪去了,坚硬的羽毛也长了出来,这时,它们就要学习展翅翱翔了。
茁壮成长的小雁们开始参加每天的训练,它们的翅膀一天比一天强壮,让自己一次比一次飞得高,直到可以在高空中自由地翱翔。
它们将会用欢快的歌唱征服整片天空!
P2-4
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万物有灵且美》
西顿动物小说带我们走进一个崭新而辽阔的艺术世界……我们为他作品中富于灵性的动物世界吸引和迷醉,为动物生命的神秘而震惊,为动物生命的尊严而感动。
——著名文学评论家朱自强
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
我写的这些与动物有关的故事,都是真实、可信的。
本书所描述的所有动物故事均来自于事实,而非虚构。动物们各自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个性特征,远比我所描述的更为鲜明。
我在描写这些动物时,努力遵循着这样的原则:体现动物个体的真实性,讲述动物个体的真实想法,而非随心所欲地以满怀恶意的目光看待它们。
农场主们十分清楚,在1889—1894年的五年期间,狼王洛波(《狼王洛波》)在喀伦坡地区的生活就是那么狂放不羁且极具传奇性。
1882—1888年的六年期间,宾果(《忠犬宾果传》)是我的爱犬,虽然,在这段时间里,我曾到纽约进行过几次长期访问,导致我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偶有中断。关于这一点,我的曼尼托巴省的朋友都会记得。
野马(《野马飞毛腿》)生活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距离洛波的时代很近。这篇故事是一篇严格的纪实文学,除了它的死亡方式还存在争议。
就某种意义而言,乌利是两条狗的混合体:它们都属于杂种狗,都带有大牧羊犬的血统,也自小被培养成了牧羊犬。《诡异狐狗乌利》的前半部分是一篇实录,至于那条狗后来的事,人们仅知道它成为一个杀羊成性的凶手。故事后半部分的细节,事实上是依据另外一只狗写的——那是一只黄狗,它长期过着两面派的生活:白天是一只忠实的牧羊犬,夜晚则成了嗜血好杀的怪物。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开始写这些故事之后,我就听说了另一只过着双重生活的牧羊犬,它凶残地虐杀着附近的小狗,并将这种暴行当成其夜间的一种娱乐活动。等主人发现了它的所作所为时,它已经将二十条狗杀死了,并且将它们藏在了一个沙坑里。这只牧羊犬死时的情况与乌利完全一样。
红脖子(《松鸡红脖子》)曾生活在多伦多北部的唐河谷地,我的许多同伴都还记得它。它是在1889年被害于宝塔山和法兰克堡之间的地方。之所以将凶手的名字隐去,是因为我想揭露的是整个人类——而非某个人的恶行。
银斑点(《乌鸦大队长银斑点》),野兔一只耳(《野兔一只耳的故事》)和狐狸维克森(《春田狐的故事》),都是依据真实的动物形象塑造出来的。虽然我将其同类中的许多冒险经历都集中到它们身上,但是,你在书中看到的动物们的生活经历,无不来源于生活。
这些故事都是真实而非虚构的——野生动物的一生总是以悲剧告终的。
事实上,我们与动物同属一个家族。人类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动物身上未必没有;动物所具有的品质,人类也同样拥有。既然每一种动物都是具有七情六欲的美好生灵——与我们人类相比,仅在聪明程度上略有差别罢了。所以,它们自然也应该享有自己的权利!
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
在《我的野生动物朋友(2)》中,作者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生活在加拿大和美国西部大平原上的野生动物的生态、生活及与人类的关系——山羊大王卡拉格、法国狼王柯尔赛、塔克拉山的熊王、银狐多米诺……这些动物或多或少地跟人类产生了交集,原本应该在山野中自由奔跑的动物们,却因为人类的介入,各自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套书无疑是小读者探秘大自然和动物世界的绝佳启蒙读物。作者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将深邃、厚重的命题隐藏于优美抒情的文字中娓娓道来,令小读者在不知不觉间感受到关怀自然万物就是造福自身的道理。
本系列图书曾缔造了惊人的销售纪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多年来广受赞誉,入选欧美多地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
本书是该套书之第2册,由《留守的公雁》、《麻雀兰迪》、《兔子小军马》等16个动物故事构成。
著名作家曹文轩、沈石溪等感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