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的文化人谈不谈钱?
高雅的学术殿堂里仅只论道?
战火遍地兵连祸结数十年间,文化人如何苦海求生?
通货膨胀时代的文化人如何熬过寒冬?
战乱与经济双重压力下,文化人有何异于常人之处?
陈明远编著的《那时的文化界》一书告诉你!
《那时的文化界》,一本文化经济学的样本之作;
《那时的文化界》,一本文化人经济生活的写实之作;
《那时的文化界》全面梳理了从全面抗战开始迄1949年东北三省、国统区、敌占区、抗日大后方与根据地延安文化界的情形。文化人在敌后用不同方式开展了救亡图存运动,艰窘的生活激发出更强烈的生存意志,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一群文化人,做出了不逊于和平年代的种种成绩,令人感奋。
文化与经济本是相辅相承;文化与经济一般成正比;但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文化与经济可以成反比,有良心的中国文化人在战乱频仍的时代,仍然延续并创造着民族文化,发展着科学与技术,并以自己的良心实力支持着战争。
陈明远编著的《那时的文化界》就从经济细节的角度入手,给你呈现战争破坏与文化创造的细节,给你平凡而伟大的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