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三章九节。第一章,从版本目录学的角度考察《庄子音义》母体《经典释文》的成书、校勘和雕版,探讨若干种宋刻本《庄子音义》之间的异同及《庄子音义》和刻本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章,论述《庄子音义》所收诸家注、引书情况以及关于《庄子音义》敦煌残卷的研究;第三章,试以《庄子音义》等资料探索《庄子》的成书、篇数的变迁以及复原再编《庄子》五十二篇本。对《庄子音义》的母体《经典释文》及其作者陆德明作了扼要的考论。值得一阅。
序
自序
第一章 《庄子音义》考察
第一节 《经典释文》的成书、校勘、雕版及其流布流传
第二节 宋刻本《庄子音义》的异同
第三节 关于和刻本《庄子音义》
第二章 《庄子音义》众生相
第一节 《庄子音义》中所见诸家注
第二节 《庄子音义》中所见古籍
第三节 关于敦煌本《庄子音义》
第三章 试以《庄子音义》探索《庄子》五十二篇本
第一节 《庄子》的成书及其思想影响
第二节 试以《庄子音义》考察《庄子》书本的变迁
第三节 试以《庄子音义》探索复原《庄子》五十二篇本
结束语
宋刻本《庄子音义》校勘记
参考文献
跋
后记
补记
再补记
如前所述,单行本雕印于抱经堂本问世之前,有可能作为底本使用的只能是宋刻本或通志堂本,而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恐怕还是通志堂本,不过如表所示,单行本并非和通志堂本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