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通三统(精)》是甘阳05,06两年在清华三个演讲的集子,第一个讲“通三统”的又是最关键,他强调最多的。“通识教育”的演讲是甘阳对大学教育改革的主张,最终是为了从大学教育着手实现“通三统”。
作者主要想表达以下意思:1.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2.有的西方人理解了中国。3.对理解中国的西方人的看法进行介绍。4.提出我们要向这些人学习。
《通三统(精)》体现了作者甘阳近年的主要关切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篇则提出,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