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威的这本《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对一九三〇年代——“写实”主义小说全盛时期——的三位作者茅盾、老舍、沈从文作出研究。这三位作者的背景极为不同,从事创作的动机也各有因由。茅盾是早期介绍西方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进入中国的推手,而他同时厕身新文学编辑事业和左翼革命运动,堪称五四以后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老舍出身北京下层旗人社会,因缘际会,赴英国任教期间接触狄更斯等人作品,大受启发,从而走上创作之路。沈从文来自湘西苗乡,早年辍学从军,却因新文学的感召来到北京,矢志进入文坛。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纷呈,但以内容的繁复和影响的深远而言,首推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对1930年代写实主义小说全盛时期的三位作家茅盾、老舍和沈从文做出了精辟研究。
茅盾和革命,对一代革命者的献身和与政治的复杂关系有着深刻体验;老合从庶民生活里看出传统和现代价值的剧烈交错;沈从文则刻意借着城邦与乡村的对比投射乌托邦式的心灵图景。
《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王德威所著。
第一章 概论——鲁迅之后
第二章 历史的建构与虚构——茅盾的历史小说
第三章 革命的情境与情节——茅盾的小说政治学
第四章 沉郁的笑声——老舍小说中的闹剧与煽情悲喜剧
第五章 “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老舍的民族主义与爱国小说
第六章 批判的抒情——沈从文小说中现实的界域
第七章 想象的乡愁——沈从文与乡土小说
第八章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