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新世纪的最初几年,随着全球艺术市场和流行文化对当代艺术宰制力的增强,中国艺术已日渐陷入到一种脸谱化的“本地性”窘境之中。如何在与西方艺术史的联系中重建中国艺术的“自主性”,已成为当务之急。近三十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把西方艺术史和理论名著译介给中文读者,他们的努力令人尊敬,遗憾的是其系统性却仍相当欠缺,对其在当代学术中的进展更是鲜有着手。因而,我们希望本刊在系统编译这些经典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学界对它们的诠释,以增进我们对西方艺术传统形成的理解深度。本书为《艺术研究》第一辑。
| 书名 | 现代性与抽象(艺术研究第1辑) |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作者 | 高名潞//赵璕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进入新世纪的最初几年,随着全球艺术市场和流行文化对当代艺术宰制力的增强,中国艺术已日渐陷入到一种脸谱化的“本地性”窘境之中。如何在与西方艺术史的联系中重建中国艺术的“自主性”,已成为当务之急。近三十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把西方艺术史和理论名著译介给中文读者,他们的努力令人尊敬,遗憾的是其系统性却仍相当欠缺,对其在当代学术中的进展更是鲜有着手。因而,我们希望本刊在系统编译这些经典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西方学界对它们的诠释,以增进我们对西方艺术传统形成的理解深度。本书为《艺术研究》第一辑。 内容推荐 我们希望将对中国当代艺术问题的思考导入到“现代性”理论的视野之中。事实上,自八十年代以来。在“现代化”与“现代主义”的辩证综合中,重审现代艺术的历史经验并焕发现代艺术的活力,已蔚成今日人文社会学科和艺术研究的潮流。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艺术在创造中国现代文化中的珍贵努力并未获得应有的总结和重视。这不仅使我们在“全球现代性”结构中有处于附庸地位的危险,也使中国艺术的自觉失掉了必要的根基。因而,如何以严肃的态度,对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现代性”进行研究,成为我们极大的期待。 目录 编辑按语 一 现代性理论的中国视域 高名潞 现代性的中国逻辑:整一现代性 汪晖、潘公凯 “事件”与“自觉”:中国现代性的历史展开 高全喜 现代性问题:社会的、文化的与政治的 二 现代性与抽象 姜影 “现代性与抽象”研讨会综述 “现代性与抽象”研讨会纪实 三 艺术研究译丛 赵璕 编选提要 格林伯格 前卫与媚俗(查红梅/译 赵璕/校) 高名潞 波德莱尔的现代性与浪漫主义思想(王志亮/译)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