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林著的《现代服务业主导新型城镇化研究》按照“何为主导→为何主导→何以主导→如何主导→案例分析→推进政策”的逻辑主线,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地展开研究。首先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大国经济转型的角度,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与现实依据;再次从动力机制、内在机理、空间载体、实施路径及空间效应等方面,分别对“现代服务业主导新型城镇化”这一命题,展开了系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又次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最后总结了全书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和对策建议。
| 书名 | 现代服务业主导新型城镇化研究 |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 作者 | 胡春林 |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胡春林著的《现代服务业主导新型城镇化研究》按照“何为主导→为何主导→何以主导→如何主导→案例分析→推进政策”的逻辑主线,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地展开研究。首先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大国经济转型的角度,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与现实依据;再次从动力机制、内在机理、空间载体、实施路径及空间效应等方面,分别对“现代服务业主导新型城镇化”这一命题,展开了系统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又次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最后总结了全书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和对策建议。 目录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0.3 基本概念的界定 0.3.1 现代服务业 0.3.2 新型城镇化 0.3.3 何为“主导” 0.4 前期成果、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1 大国经济转型——现代服务业主导新型城镇化的宏观视角 1.1 理论基础:大国经济转型的服务化规律 1.1.1 大国及大国经济转型的服务化规律 1.1.2 产业结构服务化规律的阐释与考察 1.1.3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抓手 1.2 现实依据: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 1.2.1 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的结构主义观点 1.2.2 产业结构演进与服务业发展的地区差异 1.2.3 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质量的地区差异 1.3 本章小结 2 动力机制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协同集聚 2.1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协同集聚的联动机理 2.1.1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基础 2.1.2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及关联模式 2.1.3 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协同集聚的作用机理 2.2 基于协流结构的区域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构 2.2.1 协流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动力学建模 2.2.2 区域经济系统SD模型的因果反馈关系 2.2.3 区域经济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 2.3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协同集聚的仿真分析 2.3.1 研究对象选择、数据处理与方程设定 2.3.2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服务化仿真 2.3.3 区域联动机制下发展中地区的工业化仿真 2.3.4 区域联动机制下产业协同集聚的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内在机理研究:产业协同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人的全面发展视角 3.1 人、人的发展与经济转型——人的发展经济学视阈 3.1.1 人的属性与人的本质 3.1.2 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 3.1.3 人的发展经济学视阈下的经济转型 3.2 产业协同集聚、聚集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机理 3.2.1 新型城镇化的人的发展经济学内涵 3.2.2 产业转移、聚集经济效应与城镇化发展 3.2.3 产业协同集聚、新型城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3 经济增长、城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证研究 3.3.1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指标选择 3.3.2 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分析 3.3.3 面板数据模型及其计量分析结果 3.3.4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3.4 本章小结 4 空间载体研究:城市群落的经济效应及其协调机制 4.1 分工演进、专业化经济与城市群落经济的形成机理 4.1.1 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古典、新兴古典经济学思想 4.1.2 现代服务业发展、分工演进与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 4.1.3 产业分工与城市群落经济——李嘉图模型的演绎 4.2 城市群落的经济效应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协调机制 4.2.1 城市群落的空间形态及经济效应 4.2.2 城市群落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市场主导机制 4.2.3 城市群落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政府引导机制 4.3 京津冀都市圈的聚集经济、分工经济及其协调政策 4.3.1 京津冀都市圈各产业的地理集聚程度及其变化 4.3.2 京津冀都市圈各产业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及其变化 4.3.3 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联系及其层次结构变化 4.3.4 京津冀都市圈建设中的政府推动政策与措施 4.4 本章小结 5 实施路径研究:产业空间结构与城市群落的耦合演化 5.1 产业空间结构与城市群落的耦合演化及其实证 5.1.1 产业空间结构与城市群落形态的耦合演化 5.1.2 长三角都市圈的三次产业发展及空间结构演化 5.1.3 长江都市带的三次产业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演化 5.2 城市群落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5.2.1 空间相关性定律及其检验指标 5.2.2 长三角都市圈产业空问演化的相关性检验 5.2.3 长江都市带产业空间演化的相关性检验 5.3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空间结构演化的溢出效应 5.3.1 空间计量模型及其研究变量的选取 5.3.2 现代服务业发展、挤出效应与产业协同集聚 5.3.3 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溢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3.4 现代服务业发展、价值链重组与区域经济协同增长 5.4 本章小结 6 典型案例分析——从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到产城失调、“区位塌陷” 6.1 长三角都市圈:产业结构服务化、产城融合与协调发展 6.1.1 上海市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时空演变 6.1.2 上海市郊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以松江为例 6.1.3 环上海地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以昆山、嘉善为例 6.2 环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服务化、产城失调与“区位塌陷” 6.2.1 北京市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时空演变 6.2.2 北京郊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差异化发展——以顺义、延庆为例 6.2.3 环北京地区工业化城镇化中的“区位塌陷”——以赤城为例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统筹区域工业化与服务化,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7.2.2 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促进城市群落的培育与演化 7.2.3 推动产城融合及其耦合演化,优化城市群落内分工与协作 7.2.4 加强区域创新的系统化建设,增强创新驱动的发展新动力 7.2.5 加快制度变迁与创新,突出人本原则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