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是以“党史文化”为主题,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论坛。2016年9月5日至6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和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论坛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将台堡考察时关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党史文化研究和宣传,旨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论坛围绕党史文化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党史文化与长征文化等专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研讨。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865篇,评出入围论文271篇,其中参会论文139篇,入选论文132篇。《第三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将这些文章集结成册。
本书为第四册“党史文化与老区发展”,由曲青山、高永中主编。内容涉及老区党史工作、红色资源传承与开发、党史文化教育、红色旅游开发等。
中国苏维埃史若干问题的再研究展望/谢建平
苏区时期中共的文化教育/谢文雄
红色旅游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邓亚斌
关于加强红色资源管理利用的实践与思考/高居华
中国共产党党史文化在革命老区扶贫工作中的作用研究/李汉超 王英
创造性地开展老区党史工作/孙举坤
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路径研究/台红
“互联网+”背景下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模式探讨/魏人民 余琼
红色旅游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邢济萍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推进苏区振兴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论述/阳振乐 陈安 汪鹏程
红色旅游推动老区发展作用研究/张鹰
武夷山党史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代天喜
论“红井”文化/汪鹏程
论老区红色资源的特征与开发规律性
——以浮梁县为例/江旺龙
党史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双互、双传”导向
——以潮汕文化为例/罗伟伟
对福建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毛立红
党史文化传承与区域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
——以台州市为例/牟盛辰
以红色旅游推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
——福建省红色资源保护与红色旅游开发的调研/易向农
让“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更好发挥教育文化作用
——杭州市上城区发展城市红色旅游的经验与启示/周朝星 丁春早 高明明 章莉 王茜
红色文化育人研究
——对湘鄂西红色文化的解读/王光霞
鄂豫皖苏区的反腐倡廉实践及启示/王黎锋
沂蒙精神弘扬与传承的系统机制探究/申萍
浅谈老区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
——从昌邑市革命遗址保存现状展开分析/汲生昌 王帝
不忘初心让“本色精神”永放光芒
——山东省日照市大力弘扬建国前老党员“本色精神”/鲁永文 邱立玲
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
——河南省商城县为例/中共商城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弘扬邛大苏区精神 提升蜀文化软实力/陈鉴
论邓小平故里党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林明
川陕苏区的宣传文学——诗歌戏剧/刘应兵
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七进七出”长宁/任家发
成都,一方厚重的红色热土/沈利
略论黔东革命根据地对培育长征精神的重要贡献/石啸
浅谈红岩精神对重庆党史文化传承的贡献/田姝
印记在共和国旗帜上的风采
——论广元人民对共和国的历史贡献/伍颖 伍锋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民歌的创新性研究/杨慈安 赵琳
试析甘孜会师的红色旅游价值/张友华
论四川军工文化对四川城市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影响/段雯 黄婷婷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和利用研究/李祝
以发展新理念打造永续发展的美丽老区
——以川东革命老区为例/刘长江
加快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江油市为例/刘术云
加强红军文化资源保护,推动重庆红色旅游发展/文俊
大遗址视角下的红色遗址保护与利用
——基于四川革命遗址普查成果的考察/严仕兵 潘传辉 马睿 李晓聪
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老区参议会民众动员的革命精神研究/雷冬艳
从瑞金到延安:政治动员与社会变革中的社会教育述评/刘建民
延安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优良作风的红色基因价值/魏彩苹
延安革命老区非公党建的理念创新/薛金慧
从《红色中华》看党的精神传统延续与苏区精神塑造/袁超乘
论改革精神的源头——大包干精神/张晓亮
开发红色旅游传承红色文化推动宁夏经济文化的发展/张莉
土默特红色文化及其当代价值/薛智平
哈尔滨市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王娜
红色旅游推动老区发展作用研究/王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