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强国提速(一本书读懂中国经济热点)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宋清辉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宋清辉著的《强国提速(一本书读懂中国经济热点)》是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的崭新力作,书中紧扣中国经济变革历史大背景,对包括宏观经济、国企改革、互联网金融、海外并购、A股市场制度建设等热点领域进行专业分析,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独到观点。作品深度融入作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大变迁与现实冲撞的深度观察和解读,全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晦涩难懂的经济术语和经济现象变得轻松有趣。

内容推荐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2017年这个关键时期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十九大),使命及意义可谓重大。过去五年以来,中国取得辉煌成就,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地交出了一份顺民意慰民心的答卷。当今的中国,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在过往五年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对今后五年乃至未来更长远时期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的成果不仅对中国的未来影响重大,而且也会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宋清辉著的《强国提速(一本书读懂中国经济热点)》独家视角透析中国经济,通俗解读经济现象,让你一本书读懂中国经济热点

目录

自序:我为什么是独立经济学家

前言:党的十九大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第一章 盛会指引方向强国复兴提速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走向

 现代化经济体系释放三大新信号

 中西部自贸区比东部自贸区潜力更大

 中高端消费是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科技体制改革:从硅谷看粤港澳大湾区

 治理雾霾为什么这么难

 “两山理论”背后是旅游产业机遇

 创新型国家需要真正创新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

第二章 把脉中国经济洞悉时代先机

 看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问题

 新常态下的新经济与新动能

 扩大升级信息消费的三大战略意义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可分四步走

 减税降费是刺激经济的润滑剂

 单一经济模式下城市GDP能走多远

 PPP模式如何切实发挥效用

 特色园区如何突围

 金砖十年,将往何处

 中国自由贸易港为亚太经济带来无限可能

第三章 跟踪变革潮流把握发展态势

 国企改革为党的十九大后全面改革创造条件

 自贸区以创新引领中国市场开放

 激励计划激活中国经济发展潜力

 产业政策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中国制造2025比德国工业4.0层次更高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扫清全球经济阴霾

 非公经济有望搭上新型政商关系快车

 国企卖壳有利于国资改革进程加速

 如何打破企业“僵而不死”的怪圈

第四章 拥抱数字经济踏准革新步伐

 互联网经济下的机遇与变革

 互联网知识付费是否属于粉丝经济

 内容付费阅读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大进步

 互联网企业的无底线是自掘坟墓

 “双创”将催生更多数字化制造企业

第五章 洞悉世界棋局助力中企出海

 特朗普来访后中美经贸关系三大走向

 中国如获“市场经济”地位意义重大

 中企海外并购风险何在

 “淡马锡经验”究竟能否适用于中国

 丝路基金和亚投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让地球村变得更美丽

 美国制造业回流是中国制造的历史机遇

 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需循序渐进

 “鲁冠球式惧怕”与全球竞争精神

第六章 祛除股市沉疴筑牢制度城墙

 2018年IPo市场的三大走向

 美国对证券欺诈案打击近乎苛责

 A股纳入MscI其实没那么玄乎

 理}生看待上市公司股权争夺

 减持新规是一粒“缓释胶囊”

 完善交易制度是舒缓减持压力的关键

 大股东增减持与股价有何关系

 沽空机构专叮有缝的“蛋”

 研究微博言论是投资A股的秘诀之一

 牛企为何也要上市

 上市公司取奇葩名字意图何在

 强退让A股不再是“劫贫济富”场所

 成也杠杆败也杠杆

第七章 拨开金融迷雾破解风险之道

 华尔街要对鲍威尔任后的货币政策保持警惕

 重拳整顿网络小贷是件好事

 “现金贷”监管可借鉴美英经验

 Ico是甚于“郁金香泡沫”的博傻游戏

 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哪些掣肘

 要把投机资本“请出去”

 “无现金社会”真的要来了吗

 移动支付的下一站会是什么

 征信业是互联网金融领域下一座金矿

后记 经济学家的话有多少可信

试读章节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过去的调控过度行政化,在去产能方面过度注重去产量,在一些机制体制的调整上还没有全面展开,市场难以形成均衡的良性循环。第二是在去杠杆方面收效还不是特别明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杠杆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第三是去库存方面没有完全破解房地产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房地产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益深入人心,这就会形成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引领供给侧改革由“攻坚”到“深化”的转变。

金融改革迎来“新声音”

当前,在全球资本市场动荡仍然是主旋律的背景下,金融稳定将是中国最高政策目标。而且已经成立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也将逐步开展一系列改革,这也足见中国高层对金融稳定的重视。

不得不提的是,中同金融改革已卓有成效。如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初步建立,以及金融监管取得多方成效:投资环境更为公平、规范等。党的十九大之后,相信中国金融的改革也将迎来“新声音”。

除了加强金融稳定仍是主要任务以外,金融机构体系改革和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增强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体系的市场活力、国际竞争力、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防控金融风险能力等也将会是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正呈现出质效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改革的根本出发点,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开展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要求政府支持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和中小银行,以及相关的监管条例的逐步完善等。这也是促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具体和重要的措施,最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国企改革”传递积极信号

当前,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形成,改革试点、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工作得到有力推进,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国企改革步伐稍稍落后于行政改革,但2017年以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传递出了积极信号。党的十九大之后,这种趋势将延续下去。

值得欣慰的是,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目前,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行业,已推动两批共19家中央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第三批试点企业正在研究确定中,下一步国资委将以市场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国企改革。

上海自贸区更进一步

作为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全国改革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在2017年9月迎来了自己的4岁生日。4年间,自贸区范围从28平方公里扩大至120.7平方公里,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2013版更新到了2017版。

上海自贸区始终敢为人先,第一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第一个自由贸易账户系统、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诸多披荆斩棘的“第一”彰显出上海为国家战略探新路的勇气。不仅如此,上海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投资管理改革创新和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更重要的是,在上海自贸区的带领下,辽宁、浙江、重庆等7个新设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标志着中国的自贸区战略进入3.0阶段。

P4-5

序言

2015年春天的时候,受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邀请,我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为中山大学的学子们做了题为《职业生涯无需规划》的演讲。按照惯例,每场演讲正式开始前,邀请方或主办方均会出具一份盖有公章的正式邀请函发给我。这时问题就来了,邀请方面人士一般会问我:宋老师你的上级主管单位是哪里?我思索了一下,告诉他们只需要填写我的名字就可以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主管单位。这是因为,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学家。

好在2016年7月的时候,中央统战部正式组建“八局”,全名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局”。这是时隔1 1年之后中央统战部再次设立新的正局级部门,也是我对外常称的新“娘家”。2016年12月,我还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身份,于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受邀参加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培训班(二期)。在这次培训班上,我认识了很多奋战在统战一线的统战干部和良师益友,从内心很感谢北京统战部组织的这次学习估动。

谁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呢?2015年8月4日和10月9日,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宣传办公室微信公众号“统战新语”先后推出了《你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么》和《再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两篇文章来说明这一问题。根据其分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四类人: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我正好属于其中之一,所以中央统战部“八局”就是我的上级主管单位。 这就是我的现状,一名独立经济学家。 一般而言,独立经济学家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最为显著的特点的是不依附任何商业组织或机构,不为任何商业机构服务,也不存在利益关系;其次是自身亦没有创立商业性质的企业,观点客观中立;最后是纯个人学术研究,不参与政策制定,经济相对独立。因此可以说,客观中立、不依附于任何商业组织或机构是独立经济学家有别于其他经济学家的两个主要特征。

有时候,在不同场合,经常有人问,最初是谁封你为经济学家的?我一般一笑而过,有时候也会说是“市场”而不是“市长”。经济学家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群体,只要你是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工作的专家,都可以称为经济学家。当然,有时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而有不同的称呼,如西方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家、独立经济学家等。

相对于在官方机构、大公司中的经济学家而言,独立经济学家是非主流经济学家。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历史很短,但学派众多,承继脉络复杂,在总体学术逻辑上有些混乱。非主流经济学家的学术研究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化特色,因此他对经济的探索与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上处在相对独立的位置,结果就会形成有别于他人的学术体系,这就是独立经济学家。  独立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起初往往不被人们所认同,大多数通过制造一些雷人的言论和吸引人们眼球的标题,甚至刻意炒作来博取关注。随着时间的积累,独立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会积累一批铁杆粉丝,当他被大多数人所认同时,独立经济学家才能够晋升至主流经济学家的行列,独立经济学派才有希望晋升为主流学派。但是中国的国情是这个分支还很小,大多是一些打着独立经济学家旗号的“在职专家”,或者称为“董事长+专家”。这些类别专家,不但私下经营着自己的企业,甚至还会接受外部天使投资人等机构的大额投资,进行完全市场化的商业运作。

还有人会问我:宋老师,你号称独立经济学家,没有给你发固定工资的单位,你人格怎么独立?通常我也是默不作答,因为真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认为,独立经济学家从本质上讲就是“没有预设立场”的经济学家,不是谁给钱就为谁当吹鼓手,谁给的出场费多就为谁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反而不是独立经济学家,这其实就是市井“小商人”。

独立经济学家也要营生,没有谋生手段如何生存?不能生存也就谈不上观点客观独立、人格独立。然而钱又从何而来?

别的我不知道,就自身而言,我的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是演讲、访问等活动邀请。一般我均是作为首位发表演讲或者主讲嘉宾出席,活动性质一般均为相对中立、独立的媒体等机构举办的非营利性的活动论坛等,例如:2014年英中贸易协会邀请我全面解读广东和上海自贸区、2015年上海车展演讲工业4.0、2016年在韩国首尔中韩经济论坛演讲、2017年受邀在大连理工大学百川讲堂第188期演讲《在沉默中爆发》等。其次是源自出书等所得的版税。第三是家庭等的资助。第四块收入来源于我所创立的智囊机构清晖智库。清晖智库是一所纯粹民间的新型智库,它致力于为国家、社会和企业等提供独立、客观公正的思想产品。自2014年成立以来,清晖智库获得了部分志同道合人士的捐赠和无私的支持。

总之,以上这些工作虽然做起来很艰辛,但我乐在其中。对于我来说,全年不休,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工作是家常便饭,几乎每天都是工作到身体罢工才会停下来休息。2013年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那时我正在准备处女作的出版而忘我工作,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给他想好叫什么,随手起了个:宋单昊然,与第一个孩子的名字一模一样。

上面是关于我的一些故事,后面的也许更精彩。来吧!

宋清辉

2017年12月

后记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规格不一的各种论坛层出不穷,经济学家大行其道,于是乎,有关经济学家到底是什么、经济学家为谁服务、经济学家的话有多少可信等热门话题广受关注并持续燃烧。

2016年,深圳大学曾邀请我为该校管理学院HBA师生作过一场题为《经济学家的话有多少可信》的讲演。讲座的主题源于一次我在首尔经济论坛演讲结束后,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校一位金融学教授的交流,对方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中国到底还有无有良心的经济学家?

当时,有很多经济学家在场,面对这位金融学教授的认真一问,我不得不做出回答。因为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经济学家不就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一个职业,和医生、艺术家等没什么大的区别,结论是不必赋予这职业太多的社会含义。的确,经济学家是一种职业,但这份职业要求具有一定的良心和良知,体现一种正义和公理,为国家和公众仗义执言。试想,若经济学家只想着为自己、为所在的学校或公司、为既得利益者站台,就等于出卖自己的良心。

我之所以要专门讲到这一点,是因为现在很多的经济学家已经被资本所“绑架”,丧失了独立性,影响了经济学家群体整体形象。

据公开信息,经济学家为上市公司等商业性质活动站台属于普遍现象。早在2011年的时候,光是在上市银行当中,就有45位学者、专家型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从银行领取报酬,有个别的超过100万元。当时比较知名的有:民生银行独立董事王松奇,从该行领取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1.5万元。王松奇当时对外披露担任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另外,还有市场熟知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当时担任兴业银行的独立董事,从该行领取税前报酬为30万元。201 2年的时候,巴曙松担任民生银行独立董事期间年薪高达l 00.5万元人民币,被冠以A股“最贵”独立董事的头衔。

201 5年年底,教育部通报过一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亚和国际商学院原院长汤谷良违规兼职取酬等问题,报露出高校独立董事的突出问题,甚至有的专家学者还身兼五六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被市场称为“最牛独立董事”。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独立董事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并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其实,证监会规定独立董事不能兼任超过5家上市公司是有道理的,超过5家公司独立董事根本没有时间去履行独立董事职责,其大多是为了奔着独立董事的年薪而去。

我认为,独立董事应在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不能成为有名无实的“花瓶”。独立董事之于上市公司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独立董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营效率;二是独立董事能以其专业知识及独立的判断,帮助公司管理层提高决策水平,利于上市公司的专业化运作和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独立董事设立是制衡公司管理层伤害股东利益的一把尚方宝剑。通过行使独立董事职权,制约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从而间接保护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

一般而言,国外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起到代表社会对公司进行监督的作用,而国内不少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往往就是一种花瓶摆设。

说到底,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应该只服务于真理,这是其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什么是真理?就经济学而言,就是意在通过客观公正地解读经济相关的现象以及规律,为公众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经济现象很繁杂,一般人则很难看清楚,需要经济学家运用专业知识对经济政策做出正确分析。

相较而言,经济学家言论的影响力很大,但不能滥用这种影响力,应该更多地用这种影响力为中小企业和普通的老百姓说话。现在有些经济学家不但不能够服务于他的对象,反而有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祸害的迹象。

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历史学家、人文学家相比差别较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家有可能会通过学术语言,表达一些对自己所代表的利益有利的观点,这种现象在经济领域表现得较为突出和多发。特别是当经济学家成为公众人物的时候。若能够举例来说,与经济学家最为接近的我认为是律师,因为这两者个人利益和专业角色之间的重叠性较高。

不少经济学家都说自己服务社会,但实际上却是在服务一些大的利益集团,为其出谋划策,鲜有经济学家从基层的民生问题出发做研究的。民生与企业和市场是相互交融的关系,今后,希望经济学家通过自己权威的声音来影响更多的企业家,使市场和企业能够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多年来,我在对中外经济改革与金融市场观察、研究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的分析文章,其中不少观点与其他经济学家及专家的看法迥异,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写出的个人智慧成果,而本书内容正是其中部分结晶。

在这本书的策划、编辑和成稿过程中,得到了优质财经内容运营机构考拉看看·金知创始人、知名财经作家姚茂敦先生等人的热情帮助,是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得以使本书顺利出版,与各位读者朋友见面,不甚感谢。

无论如何,都要谢谢您打开本书!

宋清辉

2018年2月于中国深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