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报仇
当时,比起马拉多纳,更让所有人担心的是帕萨雷拉。这家伙在非赛季期间到略雷特德马尔找到了我。那是 1983年的3月,天气还很凉爽,但是我对天气冷热并没有感觉,唯一让我感兴趣的是如何让我回到训练场踢球。由于我在1982年12月染上了该死的肝炎,我已经有三个月没碰足球了。在赛季开始前,我们已经和巴萨的一位教练约安·马尔戈萨预热训练了一阵子,普罗斯塔莫陪着我,他也是我在阿根廷青年人队的队友。当时我马上就能回去训练了,这让我内心跃跃欲试。另外,听说那个只让我们疯狂进行体能训练而不让我们碰球的德国教练员乌多·拉特克马上就要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梅诺蒂的到来,我这种跃跃欲试的心情就更加难以按捺。于我而言,上帝在保佑我。再加上我慢慢在巴萨适应下来,所有这些都是积极的因素。
比拉尔多这时突然跟我当时的经理人豪尔赫·赛特尔斯普利勒一起出现在我面前。他当天夜里直接从巴拉哈斯机场到了巴塞罗那,我们在晚餐前谈了一会儿,第二天早上,这个疯子问我要了一条短裤,然后就跟我一同开始了训练。那天我还有六千米要跑,是我最后缺的
六千米。我们跑跑、走走,然后再跑。我们谈了很多话,可谓是畅所欲言。对于那天的谈话我记忆犹新。
“我想知道你现在的身体状况。”
“挺好的,我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训练了,但是明天我就会重新开始踢球,之后就没人能阻止我了。”
“很好。我想要跟你说的是你入选国家队的可能性。”
“卡洛斯,你知道的,我的合同里说除了选拔赛之外,任何比赛我都能踢,前提是巴萨没有什么重要的比赛。但是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身披国家队战袍。”
之后比拉尔多开始跟我谈待遇的问题。他总是能谈到这方面去。用他的说法就是“钱”。他问我是否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不不不,别提这个了。我什么时候在金钱方面有过困难?!如果我去征战这次世界杯,那也是为了国家,为了我身上的国家队队服。钱的事情我一点也不在乎。”
1978年的世界杯我没赶上,1982年的世界杯我是参加了,但是那届失败了,而且是由我而起,因为我的身体素质跟不上。但是那届世界杯上我们也不是一点闪光点也没有。阿根廷人的劣根性就是这样,1978年赢了,都是加德尔的功劳,1982年输了,德沃托担责。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但是我当时确实是状态不佳,所以我想复仇,我全身心地想完成这次复仇。
在我回归后的第一次采访当中我说,在1982年的世界杯上我并没有失败,因为我已经竭尽所能。但我也清楚地知道那届世界杯上损失最大的人也是我。当时有那么多殷切的期望、那么多热力的宣传,还有那么多希望看见我摔倒的虚伪小人。这一切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还记得我说过:“老爸,别听他们瞎说。在我们国家有许多比马拉多纳更重要的事情。我想把这届世界杯从我脑中抹去,然后开始思考1986年的世界杯。”这是我在1982年说的话。一年之后,我的种种情况开始显示我当时并没有妄言。
比拉尔多开始向我解释他脑子里已有的一些想法,比如我应该采用什么踢法,诸如此类的事情。他告诉我别被肝炎之类的情况吓住,因为他之前在大学生队有两个这样的例子,那两个人分别是雷塔努和特罗比亚尼,他们一开始恢复训练的时候也费了不少劲,后面慢慢就习惯了。在战术上,说实话,他是给我提供最多方便的人。他希望我自由地踢,想踢什么位置都可以,其余的队员就以我为中心来移动。他希望我一直待在前半场,也不一定要射门(带球而不射门!),就跟鲁梅尼格或者汉西·穆勒在德国的踢法一样。他很喜欢德国。我记得之后比拉尔多去找了施蒂利克,马德里队的自由后卫。他还找了经验丰富的迪·斯蒂法诺,一个伟大的人,我一向都很爱他。他跟我一样,是一支球队的热心人,而且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那次见面中我对比拉尔多说,阿根廷队缺的是整体的移动和进攻热情,我希望球队里的每个人除了在场上奔跑之外也都能进行有效传球。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很有道理。
刚说完这话,比拉尔多对我说出了在任何情况下我都永远不会忘却的那句话:“另外,你还将成为国家队队长。”
我感到心脏爆炸了,真的爆炸了!如果当时我都没有因心脏病突发而死去,那我以后也不会因此而亡了。直到今天,当旁人跟我提起我曾经是国家队队长,我仍能体会到当时的那种感觉。当然,我现在也是队长!就好像我第一次抱着本杰明,那是同样的感觉。没有什么比成为一支球队的队长更让人激动了,而成为国家队队长更是如此,因为从那时候开始你真的成为领头羊了!
我曾经是阿根廷青年人队的队长、国家青年队的队长、博卡青年队的队长,但是我最想担任的还是阿根廷国家队的队长。在那之前每当我出征比赛,我都会或为自己或为家人购买队长袖标,当时差不多已经买了两百多个队长袖标了。虽然那时我只有二十四岁,但是我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之前帕萨雷拉一直是队长,而现在终于轮到我了。
当你被赋予队长的重任时,也就意味着你要完完全全熟悉你的队员。我让人给我找来各种录像资料,研究所有人的踢法技巧,我四处打电话向人咨询,我的兄弟、侄子、外甥,能问的我都问了。大家给了我很多帮助,他们跟我描述道“这个人踢得不错”,或是“那个人还应该多带带球”。当然你现在可能会嘲笑我的方法,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看电视转播球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只能用这种方式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我四处挖掘信息,因为身为队长,我更要竭尽全力。
P9-12
对我这一代人来说,他是我们所见过的非常伟大的球员。
——瓜迪奥拉
马拉多纳的球技很棒,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要我选一个足球史上的唯一,我会毫不犹豫地选这个个子比我小的阿根廷人。在我看来,马拉多纳是个独来独往的勇士。
——迪·斯蒂法诺
一个球员决定不了世界杯,除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的马拉多纳。
——菲戈
迭戈在顶上面,罗纳尔多在他下面一点,而下面是我们,我们所有人。
——维埃里
不管怎么说,足球比赛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拿下来的。能做到那种事的,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名叫马拉多纳的球员,而我的名字是舍甫琴科。
——舍甫琴科
在我见过的所有足球运动员中,我认为其中一个是完美的:迭戈·马拉多纳。
——C罗
就算我再踢一百万年球,我永远也成不了马拉多纳。他真的无人能及。
——梅西
我很好奇迭戈会如何讲述那粒进球
事情发生在那场英阿大战上。迭戈刚刚开始启动还没有几米远,场上的电磁场仿佛就加强了不少,那感觉就像看到飞碟飞到空中,外星人一般的迭戈用他特有的魅力创造了足球史上最令人惊讶的一粒进球。
如果当时从阿兹特克体育场的上方向下俯瞰,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粒进球的路径。当时迭戈的速度快如流星,他前进的同时仿佛在草地上划出了一条壕沟。就在阿兹特克球场的中央,在阳光下的阴影处,马拉多纳创造了一番在天空中才可能看到的景象:原本只能在神秘的蓝色天空中,我们才能看到炽热的流星划过,现在却看到这一幕真真切切地在绿茵场上上演。那是迭戈的身影。他扛起大旗,带领自己的队伍,勇猛地发动了一次决绝的进攻。迭戈在数名英格兰防守球员之间穿梭,躲过了无数次的伸腿阻截。最后,他就像一名攀至巅峰的登山者,把队伍的旗帜稳稳地插在了地上。
当时迭戈的队友巴尔达诺离他很近,后来有一次巴尔达诺说迭戈事后因当时没有传球给他而向他道歉,解释说当时没有传球的角度。巴尔达诺和其他的足球爱好者一直都觉得迭戈在那种速度、那种情况下还能注意到传球角度这种细节,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球场的媒体中心无数的格子间里,一位比赛解说员用他独特的解说词强调了这粒奇迹般的进球。他当时喊道“这是史上最佳进球”,然后又说了一些溢美之词,比如“像流星一般”之类的话。正因为迭戈这一记无法超越的进球,也因为那些赞美之词,这位解说员这三十年来遭受了不少非议,他的职业生涯也一直紧紧和迭戈的这粒进球联系在一起。
在发动进攻的那一瞬间,一个球员到底能想出多少种进攻方式?他当时看到了什么?他这次冒险可能会犯的错误几乎无穷无尽,因为从进攻一开始到最后面对英格兰队的守门员时,都可能出错。当时这个解说员和其他数百名媒体同行挤在一起,他面对无数的传统解说词,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决定另辟蹊径。
“天才!天才!天才”,这个简单的词是用来形容那个即将登上世界顶峰的勇士的。马拉多纳到底是何时决定直面球门的?他当时带球向前跑了几米,但是当时他要面对多少防守球员啊!他们每一个人都朝他伸出腿,试图阻拦他。而他又拥有多么广阔的视野!他可以钩住球,停下来,或者朝边路跑去,又或者抬脚远射。有千万种可能,那次的进攻会泯灭在无数的普通进攻中。
但是他胆大心细、直觉准确,借用博尔赫斯的话说,“神的背后还有另一个神”。所有的这些有利条件让这粒进球变得独一无二,成了永恒的经典进球。马拉多纳把皮球狠狠地踢进了英格兰的球门深处,而定格那一刻的照片也充分显示了英格兰队的无力回天和马拉多纳的神级表现。
“我激动得想哭。”这篇序言的撰写者当时握紧了拳头说,他当时全身扑在媒体中心格子间的桌上,桌上全是各种电线和耳机设备,那一刻马拉多纳已经跑到了球场边上准备庆祝自己的胜利。
这名解说员因呼喊太过兴奋而全身扑在了桌上。当时他的脑中一片空白,仿佛在他眨眼的瞬间有一朵蘑菇云在他眼前炸开,于是他说出了那些疯狂的解说词。但是那些词语不仅仅是为了描述那一粒进球而已,那是多年累积的情感在某一刻的爆发,情感战胜了理智。那是迭戈创造奇迹的一刻,是所有球迷热爱的迭戈创造奇迹的时刻。那是决定我们的国家队能够进入世界杯半决赛的时刻。那是战胜英国人的时刻,那是成千上万的阿根廷青年人本该欢呼的时刻,但是他们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冰冷的土地上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因此无法为这一刻欢呼庆祝。这个胜利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战场上到来了,这个战场并不丑恶,也不血腥,充满了勇气和创造力,在这个战场上迭戈为我们创造了足球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精彩瞬间。
三十年过去了,这个男人仍然没能洗去身上带有的烙印。他跳得更高,跑得更快,意志力更加坚定,整个宇宙都在向更广阔的空间不断延伸,不断改变,但是对马拉多纳的固有印象却没法消除。因为他想要为自己正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必须再一次带着球站在球场中央,摆脱无数对手,直面对方的守门员,把球踢进对方的球网。而且这一切还必须发生在世界杯的赛场上。
前面提到了博尔赫斯,他在《巴别塔图书馆》这个故事中描绘了一座图书馆,里面收藏了全人类所有的书籍。应该可以说,迭戈在足球领域也建造了这样一座图书馆,在里面他撰写了和这项运动相关的所有篇章,他的创作让他看起来比任何人都要由衷地热爱这项运动。
于是,从那一次经典的进攻当中,我们可以阅读迭戈书中的直觉篇章、胆略篇章、球技篇章、勇气篇章、力量篇章、诡计篇章、天才篇章,还有纪念篇章,所有这些都组成了他在足球世界中的巴别塔图书馆。
在比赛开始前,球员们排成两列准备进场,迭戈对他们说了一番话,语气非常坚定。球员们都记得他们的队长提醒大家那天的对手是来自哪个国家的人。当时队长的话并不是官方记录,我们是从管理场馆的人后来写的书中得知的,从中可以看到马拉多纳当时并没有表现出对这场比赛有多少担忧的心情,他昂首挺胸,自信十足地奔赴这场二十二个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比赛。他对队员们说的话极具煽动性,让大家明白这场比赛是一个分水岭,要么会向前跨越一大步,要么会让以往所有的努力打水漂。他当时并不知道不管他对自己的队员说了什么,最后还是他本人通过精湛的球技和天才的诡计让这场比赛成了阿根廷历史上最令人热血澎湃的一场比赛。如果当时他跟队员说的是“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我们一定要打败英国人”这样的话,那么后来的手球就是他故意为之。如果他的初衷只是想在一场球赛上展现阿根廷足球的风格,那么后来他在谈到自己那个无与伦比的进球时,就不会特意使用“攻入英格兰大门”这样的字眼。马拉多纳在那场比赛中的同伴们已经无法把当时的场景百分百还原出来。也许所有的队员都很强大,但是他们还是坚持让迭戈来讲述当时发生的事情。
我很好奇迭戈本人会如何讲述那粒充满争议的进球和那场比赛。1986年的世界杯对于这个天才球员来说是一座里程碑,他知道在那个时期、那个阶段获得世界杯冠军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全世界的认可。也正因为如此,在这届比赛中夺冠也为这件丰功伟绩增添了分量。马拉多纳并没有拿“一切都还未知”这种话当借口,他很清楚自己将面对何种挑战,他清楚地认识到那就是一场决斗。那是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展开的一场殊死搏斗。他有责任挑起重担,在全世界仍然吝于肯定他们的队伍时,他就已经向全世界宣布了自己的豪言壮志。他像电影里的拳王洛奇一样全力以赴,他把自己的身体练到完美状态,但是如果最后他没有捧起冠军奖杯的话,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生活的残酷对于挑战者来说总是更加明显。在之后的比赛和意大利联赛当中的进球,更加说明了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也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他在这条追寻极致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多远。他创造性的进球方式,就像短跑运动员最后五米时进行冲刺一样,超越了极限:他并没有等待皮球落在脚边,为了够到划过头顶的皮球,他高高跃起,无论是角度还是高度都完美而和谐。他艺术家一般的直觉让他稳稳地碰到了皮球。
对于人类来说,在任何事情完成之前最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这样人们会感觉比较舒坦。在最重大的事件上肩负千百万人的希望,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过于沉重的包袱。但是迭戈主动站出来宣布自己将成为世界杯的主人,并把对国家的承诺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因为他的国家到了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有能力在任何方面成为冠军,并且可以在民主时代取得真正的成绩的时候了。那是当时所有人的目标,而如果这个目标没有达到的话,第一个要站出来做出解释的不是别人,正是迭戈。
迭戈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和反抗精神,当需要他为其他人战斗的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虽然他身处华丽的城堡,在王公贵族之中穿梭,但是他的阶级意识从来没有因此而淡化。他从来没有忘记他的球员身份。在草地上踢球度过的一个个黄昏对他来说就是最美好的记忆。
当马拉多纳谈起自己的故事时,我们就可以更加了解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马拉多纳,我们只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因此作为读者,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去揭开他的神秘面纱。马拉多纳面对自己,面对历史、生活、同伴、教练、对手、球场、守门员、摄影师,甚至面对在法庭上询问他的检察官,还有在完成夺冠壮举之后的细节,所有的一切他都将在这本书中娓娓道来。我们还能期待更多吗?
也许迭戈没法说自己在巴西世界杯期间,通过《“左撇子”与他的朋友们》俘获了所有美洲观众的心,但是事实就是这个节目既没有世界杯进球的播放环节,也没有精彩进攻的播放环节,单单凭借马拉多纳的魔力,节目就大受欢迎。马拉多纳邀请自己的朋友们一起上节目,他的笑容,他与腐败的国际足联抗衡的精神,所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让这个节目成了世界杯期间美洲的电视观众最喜爱的节目。
我可以理解成为马拉多纳有多难。世界上最好的沙滩近在咫尺,他却不能把脚伸进水里。然而,他用一种非常和平的方式克服了这种无理的要求,而他也用同样的方式很好地处理了与电视工作人员的关系。迭戈尊敬他人、和蔼大方,他的这种为人方式赢得了数十位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工作人员的心。这个一直身处争议旋涡的男人在长达一个月的节目录制期间,从来没有表露过不耐烦或者生气的情绪。他当时心里非常清楚,这个节目制作团队与他出场比赛时带领的球队一样,都是他的队伍。节目录制的最后一晚,技术团队的所有幕后人员,包括摄像师、录音师等,都向迭戈表达了他们的感谢之情,赞颂了迭戈和工作人员之间建立的友谊。那一幕最后变成了那一个多月时间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迭戈在节目直播之前总会画十字做祈祷,面对摄像师和导演给出的建议总是虚心接纳,在与工作人员烤肉聚餐玩射门游戏时,他说要踢哪个方向一定会照做,而且守门员yl能眼睁睁地看着皮球被踢进球门。所有的这些细节都让迭戈身边的人对他的爱与日俱增。
在真正和马拉多纳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对这个人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不仅仅是那个与英格兰队员分成两列,列队进场的马拉多纳。我们也一直记得,在进场之前,他对自己的球员说,那场比赛和任何一场比赛都不同,因为——“我们决不能输掉这一场比赛,伙伴们,你们明白吗?在这个赛场上我们要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去赢得比赛,为了纪念在另一个战场上已经献出自己生命的同胞。你们知道另一个战场是哪里。我们现在是十一人对十一人,因此我们要把他们打个落花流水,明白吗?”。说完,他坚定地走向场地中央,手持一面旗帜,在他的身后是整个国家。
2000年,在国际足联评选“20世纪最佳球员”的过程中,贝利获得足协官员、记者和教练的投票当选。而在国际足联举办的球迷网络投票中,迭戈·马拉多纳获得了53.6%的压倒性选票,贝利获得18.5%,尤西比奥得了6.2%,罗伯特·巴乔获得5.4%。最终,马拉多纳和贝利共同当选。
他是那不勒斯的足球之神,也是1986年至今唯一捧得大力神杯的阿根廷人。
1986年,作为国家队队长,马拉多纳带领阿根廷夺取大力神杯。此届墨西哥世界杯的夺冠之旅,也是马拉多纳的自我证明之路,他向全世界球迷证明了他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球员。
在对阵英格兰队的比赛中,阿根廷队2:1获胜,马拉多纳攻入两球。他的“上帝之手”和带球连过5人的传奇进球,被载入史册。
在《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中,马拉多纳回忆了墨西哥世界杯的夺冠之路,复盘了关键比赛和精彩进球,坦白了“上帝之手”的背后真相。
在这段回忆里,马拉多纳再现了自己闪耀的青春,也道出了他对足球的热爱。
《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是迭戈·马拉多纳的最新自传,记录了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上,他作为队长带领阿根廷国家队夺冠的旅程。
这一届世界杯产生了史上无法复制的传奇和争议。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和连过六人的进球,铸就了最具争议和最伟大的两粒进球。“连过六人”后来被评为世界杯最佳进球,没有之一。
马拉多纳亲口回溯历史,道出了他亲历的真相,传递了一个天才球员对足球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