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罗生门(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芥川龙之介的每个短篇,读完很多不过十几分钟,却如走马灯一样,呈现了从大人物到小市民的良心、感觉、神经、趣味……芥川的小说没有难懂的情结和架构,也不渲染社会环境,而是专注展现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谋篇布局,极尽巧思。人生中每一个隐秘不足外道的心思,或蠢蠢欲动,或幻灭怀疑,一百多年前的芥川龙之介,早就看破。

《罗生门(全译插图本)(精)》收录了他的多部作品。

内容推荐

《罗生门(全译插图本)(精)》收录芥川龙之介所著的中短篇小说。芥川善于在小说中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

目录

罗生门

鼻子

山药粥

黄粱梦

英雄之器

戏作三昧

袈裟与盛远

蜘蛛之丝

基督徒之死

枯野抄

毛利先生

圣·克利斯朵夫传

疑惑

魔术

舞会

南京的基督

杜子春

秋山图

山鹬

竹林中

报恩记

六宫公主

阿富的贞操

小白

丝女纪事

试读章节

家丁身穿藏青袄,内衬杏黄衫,缩脖耸肩,门里门外,四处张望。要是能找到那么一处,既能避风躲雨,又能遮人耳目,可以舒舒坦坦睡上一觉,那就挨到次日清晨也不妨。恰巧目光落到通往门楼的那宽大的朱漆楼梯上。楼上就算有人,也不过是些死人。于是乎,家丁一面留意着别让腰刀滑出鞘来,一面抬起穿着草鞋的脚,踏上了第一级台阶。

过了一会儿,罗生门的门楼上,在宽楼梯的半中间,有一个男人猫着腰,屏息静气地窥探着上面的动静。楼上透出的火光,隐约照见男人的右颊,短短的胡子茬里,可巧看见那个红肿的疖子。起初,家丁估摸着楼上也就是些死人,可上了两三级台阶,发觉上面不知谁点着火,而且火光还在到处游移。浑浊的火光,摇曳在布满蜘蛛网的顶棚上。如此雨夜,能在罗生门上把火点着,定是不凡之辈。

家丁像壁虎一样,高抬腿轻迈步,好不容易爬上陡急的楼梯,上到最上一级。他尽量伏下身体,伸长脖子,小心翼翼地往门楼内窥视。

一看之下,果如耳闻,楼内尸骸遍地,但因火光所及范围有限,到底有多少倒是不详,只依稀分辨出有的赤身裸体,有的穿有衣物,其中当然有男有女。这些尸体看上去,真难以想象他们曾是有血有肉的人,简直就如同用黏土捏出的泥人,有的大张着嘴巴,有的伸长着胳膊,横七竖八,躺了一地。凡肩膀、胸脯凸出的地方,有昏黄的火光照去,凹下去处,则黑漆漆一片,宛如哑巴一样只有永远的沉默。

强烈的腐尸味,让家丁一下捂住了鼻子。可紧接着,另一种更强的冲击漫过了他的嗅觉,让他连捂鼻子都忘了。

这家丁注意到,尸骸中蹲着一个小老太。她一身树皮色儿的衣服,又矮又瘦,满脑袋白毛儿,简直就像只猴子。她右手擎着松明,死死地瞪着一具尸体的脸。看那一头的长发,死者分明是个女的。

家丁带着七分恐惧三分好奇,正如老话说的,感到“毛骨悚然”,一时倒忘了呼吸,老婆子把松明插在地板缝里,两手扶着尸体的脑袋,就像母猴给小猴子抓虱子一样,开始一根根地去拔长长的头发。头发好像随手就拔掉了。

长发一根根拔下来,家丁的恐惧也一点点减去,相反,对老婆子的憎恶倒一味地强烈起来。——其实也不然。对老婆子的憎恶一说,或许是语病,倒不如说,对一切罪恶的反感越来越强烈。此时,要是谁重新提起他刚才在门楼下委决不下的问题——饿死还是做强盗,恐怕他会毫不含糊地选择饿死。他那愤愤不平之心,也正如老婆子在地上插的松明一样,正熊熊燃烧起来。

家丁不明白老婆子为何要拔死人头发,自然也不能恰当判断此事的是非。但趁这样的雨夜,在门楼上拔死人头发,凭这一点,就已然不可饶恕。可他似乎已忘了刚才自己还打算去做强盗呢。  这时,家丁脚下使劲,一跃而上楼梯,手握刀柄,直冲到老婆子面前。老婆子的吃惊,自然不在话下。

看到面前出现的家丁,她像弹弓一样跳了起来。

“老东西,往哪儿走?”

老婆子在尸骸中慌慌张张想寻去路,家丁一声吆喝,便挡在她面前。小老太还想把家丁扒开,家丁怎能容她逃脱,一把把她拽了回来,两人在死尸堆里只顾揪打,一言不发。但胜负早成定局,家丁抓住老婆子手腕,将她扭倒在地,那手腕简直如同鸡爪,瘦骨嶙峋。

“干什么?说,不说就宰了你。”

家丁一把摔开老婆子,抽出刀来,明晃晃地晃了一晃。可老婆子却闭口不言,两手直哆嗦,气喘吁吁地耸耸肩膀。她瞪着眼一眨不眨,眼珠瞪得快要蹦出来。可就这样,依旧固执如哑巴,一声不吭。看这架势,家丁明白,老婆子的生死全攥在自己手里,怒火也不知不觉平息了下来,感觉就好像事成之后的一种满足。于是,低头看着老婆子,放缓了声音:

“我不是捕厅差役,只是刚巧路过这里,别怕,不会捉你到官府里去的。只消告诉我,这么晚了,你在这门楼上干什么。”

P4-5

序言

一九一六年二月,芥川龙之介在大学毕业前夕,创作伊始.于《新思潮》复刊号上发表《鼻子》这一短篇,文坛大家夏目漱石(1867-1916)读毕,即亲笔致函,称赞不已:“小说十分有趣。首尾相顾,无戏谑之笔,却有滑稽之妙,不失为上品。一见之下,材料非常新颖,结构相当完整,令人敬服。像这样的小说,若能写出二三十篇,在文坛上必将成为无与伦比的作家。”芥川果不负所望,佳作迭出,成为日本短篇一大家。悠悠岁月,大浪淘沙,一个现代作家,能经得起时间的筛选,能在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席,具有文学史的意义,足以代表一国的文学,为世界同行所认可,自当有其卓绝之处。

二十世纪初,日本文学经历自然主义的狂飙,从观念、内容到形式,完成了向现代的转变。但是,由于这种文学十分强调客观,追求真实,排斥虚构,忽视了小说的技巧和艺术,有重内容轻形式之嫌,进而叉发展成专写作家身边事的“私小说”。这类作品,虽不乏细节的真实,却缺少新鲜灵动的艺术魅力。为此.一代一代的作家,殚精竭虑,致力于艺术形式与技巧的探索。是芥川,打破了那种单一、刻板的创作模式,拨正了自然主义的“跛脚发展”。芥川龙之介同素有“短篇小说之神”美称的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1883-1971),将明治初年由国木田独步所奠定的短篇小说这一样式发展到极致。志贺直哉从日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着笔,受到日本人的偏爱,被誉为写心境小说的能手。而芥川龙之介,着意吸纳西方现代小说的机制,将虚构的方式重新引入文学的创作之中,开创了一种崭新的文风。他不是以日本独有的话语方式写作,而是采用世界都能理解的手法构筑他的作品。

芥川龙之介,以其三十五年短暂的生命,写出不少精彩的短篇,为日本和世界留下若干不朽的华章。

芥川龙之介一生撰有短篇一百四十八则。今选译二十五则。其名篇佳作,粗萃于此矣。

出身的烦恼

芥川龙之介,一八九二年生于东京,生当辰年辰月辰时,故取名龙之介。父名新原敏三,经营牛奶业并拥有牧场。母亲芥川富久,于龙之介出生后八个月,精神失常。母兄芥川道章无子,龙之介遂由舅父收养。一九〇二年,生母去世,过了两年,十二岁时,生父废去其长子继承权,一个月后,销去他在新原家的户籍,由此,龙之介易姓,正式成为芥川家的养子。养父在东京府任土木科长,家道是没落的旧世家,虽小有财产,却也要撙节度日,按照龙之介的自述,养父家属于“中产阶级的下层,为维持体面,不得不格外苦熬”。(《大导寺信辅的半生·贫困》)这样的家庭,家教之严格,礼法之繁缛,可想而知。作为养子的龙之介,少不得事事都要学会隐忍。养父一家颇好文艺,具有江户文人趣味,故龙之介自幼便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很早即接触日本和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大姨母富纪一生未嫁,犹如生母一般养育、呵护龙之介,但是,因爱成恨,彼此伤害的事,自是难免。芥川龙之介曾对作家佐藤春夫说过:“造成我一生不幸的,就是某某。说来她还是我唯一的恩人呢。”生母发狂,为人养子,个性压抑,终生背着精神负累,这是芥川龙之介与生俱来的不幸,是他的命运。他弃世前给挚友小穴隆一的遗书中写道:“我是个养子。在养父家里,从未说过任性的话,做过任性的事。(与其说是没说过、没做过,倒不如说是没法说、没法做更合适。)……如今,自尽在即,也许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任性吧。我也与所有的青年一样,有过种种梦想。可如今看来,我毕竟是疯子所生的儿子。”看得出,芥川终其一生,为生母发狂,为养子身份,而苦恼不已。

……

余响

我有时会想,二十年后,五十年后,甚或一百年后的事。

那时节,已不会知道曾经有过我这样一个人。我的作品集,想必积满灰尘,摆在神田一带旧书店的角落里,徒然等着读者的光顾吧?不,说不定某个图书馆,只剩下孤本一册,封面已给虫蛀得残缺不全,字迹也模糊不清。可是……

我转念又想。

我的集子,难道就不会有人偶然发现,读上某个短篇,或某几行字吗?说起来,心里甚至还存个奢望:那一篇作品或那几行文字,难道不能为我所不认识的未来读者,约略展现一个美丽的梦境吗?

我并不指望,百年之后仍有知音。我承认,自己的想法和信念之间,有多么矛盾。

可是,我依然要想。寂寞百年身,哪怕只有一位读者,能手捧我的书,在他心扉前,尽管依稀微茫,呈现出一片海市蜃楼……

上面一段文字,引自芥川的随笔《澄江堂杂记》“后世”一节。文中,芥川龙之介想象“寂寞”身后事,感慨良多。天才的芥川,何须那样悲观!有生花妙笔,更无须“奢望”现实已非像他当年所臆想的。他去世后七年,即设立以他名字命名的“芥川龙之介文学奖”,七十年来,已成为奖掖优秀青年作家的最高奖。“百年之后”的今天,他在本国虽不像夏目漱石那样被看作是“国民作家”,但是,直到近几年,从日本读书调查看,芥川的小说,一直排在前四五位,超过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更遥遥领先于当红作家村上春树。即便在全世界,也有许多“知音”。尤其在他的邻国,他曾经游历过,表示“除了东京,最愿寓居在北京”的中国,岂止“有一位读者”,又岂止读他的“某个短篇”或“某几行文字”!近三十年来,从《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芥川龙之介小说选》《罗生门》《地狱变》等,直到近三百万言的芥川全集一一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位日本作家,能在中国享此殊荣。芥川的小说不断翻译出版,不仅一般读者喜欢,他的中国同行作家也颇为称道。芥川的生命固然短暂,但作为作家的艺术生命却长存于天地间。其作品,凝结着他的博学与才情,显示出一种东方的特色,东方的智慧,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的财富。即便与屈指可数的世界短篇名家相较,也毫不逊色!

芥川倘地下有知,定会深感欣慰吧……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