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可夫全传(1896-1974)(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金史海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不久,康斯坦丁的几个朋友相约来看望他们,看到他们的“新居”,就开玩笑地对康斯坦丁说:“康斯坦丁,你是不是没把灶王爷供奉好啊,要不然他怎么会把你撵出来了呢?”

康斯坦丁说:“我把他供得很好,否则他早把我们一家砸死了。”有人问他有什么打算,他无奈地说自己毫无办法。乌斯季尼娅则说:“这没什么,把母牛牵出去卖了,买一些木料,重新把房子盖起来就好了。夏天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冬天就难了。”

大家都赞同乌斯季尼娅的想法,于是,康斯坦丁把家里的母牛连同老马一起卖了,之后用分期付款的办法买了一问小房架,在邻居们的帮助下,不到11月就盖好了房子。房子很简陋,房顶是用干草盖的。尽管如此,一向乐观的乌斯季尼娅乐呵呵地安慰一家人说:“我们就这样先住着吧,等有了钱再盖好的。”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总算有了一个暖和的住处。

尽管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朱可夫的童年还算无忧无虑。1902年夏季的一天,父亲对朱可夫说:“孩子,你也快7岁了,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干的活都赶上大人了。明天我们去割草,你和玛莎也一起去吧,把草摊开晒晒,然后垛在一起就行。”

朱可夫一向喜欢劳动,以前父母去割草,他便经常跟着去,还经常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村头的河里捉鱼,以改善生活。现在父亲正式让他干活,说明已经把他当成了大人,是一个对家庭有用的人,他感到非常自豪,于是高兴地答应下来。第二天,朱可夫早早起了床,兴冲冲地和姐姐玛莎坐上套好的马车。一路上,他哼着欢快的小调,一会儿坐着一会儿站着,父母不得不经常提醒他别掉下马车。到了田地后,朱可夫拿着耙子,卖力地耙着草。一旁干活的村民,看到小小年纪的朱可夫一副认真的模样,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他干得不错。父亲也高兴地对朱可夫说:“孩子,好样的!”

朱可夫被大家夸得有些得意,更加起劲地干了起来。由于手掌皮肤娇嫩,加上不懂得干活的技巧,不一会儿,他的双手便被磨出了血泡。他看着紫红色的血泡,又看了看身边埋头干活的父母,不好意思停下来,于是咬牙坚持着,血泡很快被磨破了,钻心的疼痛让他无法继续。

父亲见朱可夫停了下来,刚要问他是不是累了,猛然看到他手上的血,顿时明白了。父亲既心疼又高兴,心疼的是儿子弄破了手,高兴的是儿子长大了,是个小大人了。父亲找了两块破布,把朱可夫的手包了起来,对他说:“没关系,第一次干活都这样,过几天就好了。”果然,没过几天,朱可夫的手便好了,又蹦蹦跳跳地跑去割草了。

到了黑麦收割的季节,母亲对朱可夫说:“孩子,你也学着割麦子吧!我前些天在城里给你买了一把新镰刀,明天早晨我们一起去割。”  黑麦是北半球农民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抗寒能力极强,生长范围甚至到了北极圈附近。沙俄时期农民基本上都种植黑麦,他们用黑麦粉做面包,因为麦粉是黑色的,所以他们的面包又被称为黑面包。

因为割过草,朱可夫割麦子显得有板有眼。在地里干活的村民看到小小的朱可夫奋力挥舞着镰刀,就冲着乌斯季尼娅大喊:“嘿,你儿子干得真不错。”母亲听了,望着儿子的背影开心地笑了。而朱可夫也更卖力地干了起来。母亲见状,担心地提醒他:“别着急,慢慢割!”

朱可夫一心想着炫耀,只见他左手拢住一把黑麦,右手将镰刀一挥,黑麦便倒了下来。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他一边得意地哼着小调,一边不停地挥动着镰刀。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他的左手小拇指被镰刀割破了。

朱可夫疼得大叫一声,母亲听到后赶紧跑过来,只见他的小拇指在不停地冒血,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邻居大婶看到后,摘了一片车前草的叶子,小心地贴在朱可夫的小拇指上,再用一块破布紧紧地包扎好。

这个伤疤从此伴随了朱可夫一生。每当看到这个伤疤,他就想起自己当年的鲁莽和急于求成,以及母亲的慈祥和邻居们的热情。

忙碌的夏季过去了,朱可夫不但学会了干农活,身体也比以前壮实了许多。

P4-5

目录

第一章 贫寒中铸就的力量

 冬日里的一声啼哭

 再见,美好的童年

 作坊里的新学徒

 敢作敢为的年轻人

 枯萎的爱情之花

第二章 在军旅中茁壮成长

 新兵的日子

 教导队受训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光荣的红军战士

 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崭露头角的年轻指挥员

第三章 冉冉升起的红军新星

 第一枚红旗勋章

 升任团长

 升任旅长、师长

 苏共大清洗

 哈拉哈河战役

第四章 德国对苏联宣战

 苏德战争爆发

 叶利尼亚战役

 西南方面军惨败

第五章 列宁格勒保卫战和莫斯科会战

 接手列宁格勒

 守住列宁格勒

 保卫莫斯科

 粉碎德军强攻

 红军进入反攻

 德军“闪电战”破产

第六章 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

 兵临城下

 保卫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反击战

 “火星”行动

 “火花”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的准备

 库尔斯克坦克大战

第七章 战略大反攻

 第聂伯河战役

 肃清乌克兰境内之敌

 全面解放苏联西部

 逼近德国

第八章 挺进柏林

 剑指柏林

 大战准备

 攻陷柏林

 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

 恢复柏林秩序

 胜利大阅兵

 与西方“甜蜜”的日子

第九章 诡谲的政治风云

 盛极而衰

 恢复名誉

 积极实施军事变革

 “义务外交部部长”

 大规模的平反运动

第十章 悲怆的晚年

 波匈事件

 力撑赫鲁晓夫上台

 功高遭忌

 低迷的岁月

 憾离人世

序言

打败希特勒的男人

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涌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其中,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朱可夫是俄罗斯人公认的三位战神。

苏沃洛夫是叶卡捷琳娜时期的著名战将,他参加七年战争、俄土战争,身经百战,为沙俄帝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还善于总结军事经验并撰有流传于世的兵书《制胜的科学》,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如果说苏沃洛夫是沙俄帝国开疆拓土的功臣宿将,那么他的学生库图佐夫则是沙俄民族的救星、民族英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在打败数次反法同盟后,开始了侵略战争,其铁蹄横扫欧洲,兵锋所指,城破国降,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先后沦陷,俄罗斯也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关键时刻,“独眼将军”库图佐夫临危受命,担任俄军总司令,指挥了博罗迪诺战役和塔鲁丁诺战役,重创法军并将法军赶出了俄罗斯,挽救了俄罗斯的命运。库图佐夫被拿破仑誉为“北方的狐狸”,并且成为俄罗斯民族英雄,名垂青史。

作为与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并肩的战神,朱可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也毫不逊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借助战争机器四处侵略他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法国、希腊等先后沦陷,欧洲大多数国家惨遭法西斯的荼毒。然而,希特勒并不满足于做欧洲霸主,他的目标是称霸世界,因此,他很快将目光对准了苏联。1941年6月,希特勒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出动190个师约550万人、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190艘战舰,分为3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电战的方式侵略苏联。

面对德军的突袭,苏联损失惨重,数百万军队被歼灭、俘虏,边境防线荡然无存,法西斯军队“势如破竹”,一路驰骋,几乎抵达莫希科城下。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苏联人民同仇敌忾,全力抗击法西斯。就在苏联数以百万计的军队中,朱可夫凭借高超的计谋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脱颖而出。在几乎没有可能守住莫斯科的情况下,他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最终打赢了莫斯科保卫战,并在随后展开反击,直到攻克柏林,凯旋而归。

朱可夫一生先后4次获得“苏联英雄”荣誉,是苏联人民“胜利的象征”。那么,作为一个寒门子弟,朱可夫是如何逆袭成为卓越的军事家、伟大的战略家、民族英雄的呢?翻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朱可夫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贫寒的毛皮匠学徒进入军队,成为下层军官。出身贫寒的朱可夫,在饥一顿饱一顿中成长,只上过小学三年级,为了维持生计,他很早就成了一家毛皮工厂的学徒。少年时艰辛的经历,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了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加入沙皇政府的军队,成为一名下层军官。1918年,他参加红军,因为作战勇敢、指挥得当,很快受到了重用。

第二阶段,作为副统帅组织和指挥一系列重大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进行“大清洗运动”,波及军队,许多开国名将遭到“清洗”,朱可夫幸运地躲过了这次劫难。苏德战争爆发后,朱可夫受到斯大林的重用,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和柏林战役等重要战场上,只要有他出现,战局就会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转化。他也因此成了斯大林心目中的“战神”。

1941年,希特勒撕毁条约,闪电攻击苏联,德军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很快逼近了莫斯科。危急关头,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郑重地向斯大林作出承诺:“我以党性保证,莫斯科一定会保住。”果然,苏联军队顶住了希特勒的疯狂进攻,由退却转为战略防御,再由防御转入战略反攻。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苏联境内的德军就被消灭了。接着,苏联军队一路进发,将东欧各国从法西斯的魔爪中拯救出来,最后攻入柏林,将红旗高高地插在了帝国大厦上面。

第三阶段,宦海沉浮,大起大落,最终退休逝世。苏军占领柏林后,朱可夫成为苏军驻德最高行政长官和总司令。历史上许多贤臣良将没能逃脱“飞鸟尽,良弓藏”的宿命。没过多久,朱可夫便被调回国内,贬到敖德萨军区。紧接着,因为受人诬陷,他又被贬到乌拉尔军分区。这种情况一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才得以改变。

1957年6月,在朱可夫的支持下,赫鲁晓夫清除“反党集团”,成为主席团重要成员。为了褒奖朱可夫,赫鲁晓夫给他颁发了“苏联英雄”奖章,使朱可夫成为获此荣耀的唯一统帅。但就在鲜花与掌声背后,杀机也悄悄地酝酿着。仅仅几个月后,1957年10月,朱可夫突然被赫鲁晓夫莫名地扣上罪名,解除党内外的一切职务。无官一身轻的朱可夫,为了还原历史真相,也为了客观评价自己的战斗生涯,撰写了一部长达60万字的回忆录。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两年后的1966年,朱可夫的名誉才正式得到恢复。

1974年6月,这位叱咤风云的卓越军事家、伟大战略家、一代名帅与世长辞,享年78岁。1995年5月,朱可夫的大型青铜雕像被竖立在离莫斯科红场不远的马涅什广场上。

本书考查大量史料,详细地记述了朱可夫的传奇人生,不仅揭示了这位风云人物的成长史,剖析了他的旷世奇谋,还客观分析了他跌宕起伏的命运背后的必然因素。

本书在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李华伟、林中华、李华军、范高峰、林学华、张慧丹、林春姣、丁艳丽、刘艳、李小美、林华亮、陈聪、曹阳、李伟、曹驰、庞欢、刘艳、张丽荣、李本国、林晓桂、李泽民、龚四国、周新发、林红姣、林望姣、李少雄、陈志、向丽、杨城、曹茜、杨卫国、孔志明、叶超华、康艳、罗斌、赵志远、汪建明、翟晓斐、林承谟、曹雪、林运兰、曹建强、陈娟、许伟、曹琨、曹霞、丁艳丽、金泽灿、林葳、梁晓丹、赵生香、丁彦彬、李雄杰、张培玉、邵鑫、朱成兰、王晓玉、常志强、李友仙、蒋永红、张宏洲、李华军、张红平、李丽芬、林丽娟、李伏安、丁一、刘屹松、林喆远、张恒、周宣、辛大念、孟凡君、陈艳、兰豪、陈胜、吴露、陈艳威、任勤超、张杨玲、陈怡祥、赵艳霞、王甫东、王智利、沈剑锋等不少同仁的支持和帮助,在此特表示深切的谢意!

内容推荐

朱可夫出身贫寒,年少时的艰苦生活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铸就了他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精神品格。“一战”期间,朱可夫因作战勇敢、指挥得当,很快受到重用。“二战”期间,希特勒撕毁条约大举进攻苏联,德军势如破竹,很快逼近莫斯科。危急关头,朱可夫勇担重任,不仅阻止了希特勒的疯狂进攻,而且鼓舞了全苏联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必胜信念。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和柏林战役等重大战役中,朱可夫总能建立奇功。他带领苏军一路进发,将东欧各国从法西斯的魔爪下一一拯救出来,最终将红旗高高地插在了帝国大厦上面,被后人称为“打败希特勒的男人”。

战争结束后,朱可夫在波诡云谲的政治变幻中历经沉浮,饱受迫害,但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世界和平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1995年5月,俄罗斯人民在马涅什广场上竖立起了朱可夫的大型青铜雕像。

金史海著的《朱可夫全传(1896-1974)(精)》考查大量权威史料,正本清源,全面讲述了这位风云人物的成长史,还剖析了他的旷世奇谋,是一本了解朱可夫元帅传奇一生的权威之作。

编辑推荐

朱可夫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一名毛皮学徒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并获得两枚格奥尔吉十字勋章。十月革命爆发后屡建奇功,成为了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朱可夫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苏德战场上,只要有他在,苏军不是成功扭转战局就是大获全胜。从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直到柏林,朱可夫无往不利,最终将胜利的红旗高高地插在了柏林的帝国大厦上,为世界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此朱可夫被世人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被誉为“传奇元帅”、打败希特勒的男人、斯大林的“救火队长”、战场上胜利的永恒象征。

金史海著的《朱可夫全传(1896-1974)(精)》以朱可夫的生平为主线,翔实、客观地讲述了他金戈铁马征战一生的事迹,使读者可以领略一个军事天才的雄才伟略和卓越功勋,还可以了解他晚年跌宕起伏的命运背后诸多的因素。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1: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