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奎虚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延辉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流放的舞蹈

距离奎虚阁还有几步远,哀乐从天而降,欧阳童怔了一怔,旋即意识到又有大人物去世了。

那一年哀乐不断,人们的脸色一次比一次阴郁沉痛。但对于一个不满18岁的少年来说,事件本身的刺激却渐渐不再那么强烈,倒是循环往复的旋律无形中深入了他的意识,差不多成了一支耳熟能详的流行曲,不定哪一会儿就溜到嘴边上来。那一年里还频发地震,所有的集体活动无一例外都要在露天举行,因此,欧阳童走进大门后,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哭作一团的人。他毫无预料,一时手足无措。好大一会儿他才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就也哭了起来。他哭得涕泗滂沱,越哭越要哭,看上去比在场的所有人都悲痛欲绝。

后来,当院子里的人都停止哭泣,纷纷散去的时候,发现有一个陌生的大男孩儿仍旧泪流满面,哽咽不止。

一位中年妇女走过来问他要借什么书,说要借快借,过一会儿就要闭馆了。

欧阳童这才停住啜泣。

他说:我不借书。

他是来报到的。

说起那个下午,欧阳童总免不了要露出几分苦笑。他说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出那是怎样的一种处境和心境。他说多少次他借助回忆久久地注视着那个特殊的下午和那个孤独的少年,却从来没有能力可以表述那由孤单、无助、恐惧而生发出的一次次钻心的疼痛。

“在一个突然失去了幻想和光亮的世界中,一个人就会感到自己是异乡人,是陌生客,他的流放无可挽救,因为他被剥夺而失去了故园的记忆和对乐土的希望。人与人生之间,演员与背景之间的这种脱节,正是人感到荒诞之处。”这是一个叫加缪的法国人说的。欧阳童在后来的阅读中与这位伟大的作家相遇,他毫不迟疑地认为,惟有这段话接近他在那个下午的感受。

“毕竟,”欧阳童轻声叹息,“这个叫作奎虚阁的大院子,对于一个少年、一个舞蹈演员来说,实在是太不相干了。”

本地人说起这个大院儿,一般还是沿用老辈传下来的称呼,叫它“奎虚阁”。只有外来户和有了些名头的人,才一本正经地称它作“墨都市图书馆”。好在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倒也都知道它的前身曾是个相当了得的私人藏书楼,其声望堪与清代四大藏书楼一一江苏常熟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的“皕宋楼”、山东聊城的“海源阁”比肩齐名。

据墨都市图书馆馆志载:“奎虚阁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位于云氏大院第五进院内,为坐北面南4问2层旧式楼房,楼下是阁主云氏家祠,楼上藏宋、元善本珍籍。云氏宅第,院凡五进,占地13975平方米(21亩),南北纵长215米,东西宽65米,青砖瓦舍百余间,除奎虚阁外,另有宏雅轩、海岳轩、博艺堂、汉画堂,各藏有明、清版本并帖片、字画、古玩、汉画像石等。云氏藏书历经百载,传之五代,精善宏富,洋洋大观,至第五代主人云文玉(1929年)始,顺应潮流,弘扬文明,所有藏书悉数捐出,于云氏大院固有基础之上,扩大规模,兴建新舍,广采书源,富以书藏,次第形成公共图书馆之建式,云文玉并出任墨都图书馆首任馆长之职。……”

云氏家族五代传承藏书的传说,在当地流传甚广,其中不少谈资颇具传奇色彩。比如关于奎虚阁创始人云亦轩的说法:清道光年间,墨都府城南有条大河,有一年发大水,堤岸开了口子,若不及时堵上,不但墨都遭殃,连天津、北京也会受其连累。墨都知府不敢怠慢,急忙上奏朝廷,同时组织抢险。此时,在外做官的云亦轩正巧回乡探亲,墨都知府知道此人曾先后在贵州、广西、湖北等省为官,极有才干,便恳请他出任治水指挥。云亦轩欣然接任,即赴险地。是时溃堤已然越扩越大,成袋成袋的泥土和石料抛进去,跟馒头包子差不了多少,瞬间便被吞没。云亦轩见此情景,不顾官服在身,扛起麻袋包,就跳进水里。在场的官兵、民工看到连朝廷命官都豁上了,也就一个个舍命随了上去。决口终于被堵住了。恰在此时,皇上派来的河院也赶到了,人们遂纷纷向他报告云亦轩的功绩。当河院大人找到云亦轩时,他已经筋疲力尽,岸都上不来了。河院急忙着人上前扶持,当即赏银几万。(P3-5)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流放的舞蹈

 第二章 少年心事

 第三章 青涩或情色

 第四章 仿佛传说

 第五章 爱情的表情

 第六章 云若

 第七章 人间无数

 第八章 风水流转

 第九章 可雨

下卷

 第十章 文化的底细

 第十一章 手足之叹

 第十二章 一道不愈的伤口

 第十三章 不必深追问假真

 第十四章 天气不好,抑或不同的好天气

 第十五章 爱情就是心痛

 第十六章 奎虚的忧郁

 尾声 目光迷离

内容推荐

王延辉著的《奎虚阁》讲述的是本地人说起这个大院儿,一般还是沿用老辈传下来的称呼,叫它“奎虚阁”。只有外来户和有了些名头的人,才一本正经地称它作“墨都市图书馆”。好在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倒也都知道它的前身曾是个相当了得的私人藏书楼,其声望堪与清代四大藏书楼——江苏常熟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的“宋楼”、山东聊城的“海源阁”比肩齐名。

云亦轩虽居官多年,却从来两袖清风,未经手过如此多的银钱。就与家父商量用项。其父是个老举人,素有藏书之癖,居室里外、床上床下,无处不是书。由于存放不善,一些善本珍籍或受潮变质,或虫蛀鼠咬,老举人早已是心痛如焚,值此良机,自是力劝儿子用这笔奖赏建一个藏书的好地处。云亦轩亦素有书癖,出任以来,庋藏搜求甚多,家父的意思可谓正中下怀,于是,历时不久,一座深宅大院并二层小楼便在墨都城西南角出现了。传说其后又有一年大河发水,虽水势湍猛,却只在堤岸一指以下奔腾,不敢欺上岸来,并有蹊跷之物隐在水里对话:“今年如何不上岸了?”“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墨都府有了奎虚阁,再不敢造次了。”

此为有关奎虚阁口传谈资之一,更多见诸野史秘籍的逸闻趣事也果然有趣。

编辑推荐

王延辉著的《奎虚阁》以藏书楼“奎虚阁”为故事发生背景,讲述工作在此的几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观念、情感纠葛、命运遭遇的长篇小说,以宣示和张扬齐鲁“书”文化,观照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本书为山东省着批齐鲁文化名家课题、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