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塞边墙根的水陆画艺术(中国陕北匠艺丹青)(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呼延胜
出版社 未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目录

引论

1 水陆壁画庙宇群的分布

2 中国历史上的水陆法会与水陆画

 2.1 水陆法会的兴起

 2.2 近代中国的水陆法会与水陆画

 2.3 当代学界水陆画研究的热潮

 2.4 新的认识起点

 2.5 水陆画古代资料的简述

 2.6 国外水陆画研究状况

3 陕北水陆壁画——以往研究的一个盲点

 3.1 陕北近古时期

 3.2 陕西水陆画研究的现状

4 关注焦点及研究方法

 4.1 本书关注的焦点

 4.2 研究方法

 4.3 本书的结构与目标

一 佳县兴隆寺水陆壁画

1 遗存现状

 1.1 建筑

 1.2 水陆殿壁画

 1.3 碑石

2 建筑形制与壁画年代

 2.1 建筑形制

 2.2 水陆壁画绘制年代

3 图像配置规律及构图方式

 3.1 水陆殿图像配置规律

 3.2 构图的方式

4 壁画内容和题材特色

5 艺术特色

 5.1 艺术风格概述

 5.2 壁画的实用性决定其艺术性

 5.3 造型上的夸张变形

 5.4 兴隆寺水陆壁画中的程式化表现

6 调查手记和民俗材料

 6.1 关于兴隆寺水陆壁画绘制的环境空间

 6.2 关于兴隆寺水陆壁画绘制的时代背景

 6.3 壁画中榜题错别字

 6.4 兴隆寺与民间庙会的关系

 6.5 庙与乡村居民的联系

 6.6 碑刻所见民间画匠

 小结

二 佳县观井寺水陆壁画

1 遗存状况

 1.1 建筑

 1.2 水陆殿壁画

 1.3 碑石

2 建筑形制与壁画年代

 2.1 建筑形制

 2.2 水陆殿壁画绘制年代

3 壁画构图方式

4 观井寺水陆壁画的艺术特色

 4.1 绘画艺术风格概述

 4.2 水陆画内容与题材特色

 4.3 民间造型观念的运用

 4.4 民间色彩观念的运用

5 调查搜集到的民俗材料

 5.1 有关壁画绘制的时代背景

 5.2 有关观井寺壁画的管龛信士

 小结

三 榆阳区西长塥水陆壁画

1 遗存状况

 1.1 建筑

 1.2 水陆壁画

 1.3 碑石

2 壁画年代和内容特点

 2.1 西长墕水陆壁画的绘制年代

 2.2 内容特点:脱离水陆画谱系的几龛图像

3 民间趣味和世俗神像

 3.1 西长螞水陆壁画中的民间趣味

 3.2 西长螞水陆壁画中神性尽失的“菩萨圣像”

4 调查发现的民俗材料

 4.1 李氏家族“忆志”与西长螞水陆庙

 4.2 西长螞村李氏家族与当地的几座庙宇的因缘

 小结

四 榆阳区香严寺水陆壁画

1 遗存状况

 1.1 建筑

 1.2 水陆壁画

 1.3 碑石

2 壁画绘制年代及建筑形制

 2.1 绘制年代

 2.2 建筑形制——枕头窑

3 香严寺壁画所反映出的“三教合一”思想

4 水陆壁画的艺术特色

 4.1 艺术概貌

 4.2 香严寺水陆壁画中的道教题材

5 调查发现的民俗资料

 5.1 香严寺的初建和发展变化

 5.2 香严寺庙会的兴衰

 5.3 屈渠村民间会社及信仰变化与香严寺水陆壁画艺术的衰落

 小结

五 两处翻修后有所保留的旧水陆壁画

1 佳县报恩寺水陆壁画

 1.1 遗存状况

 1.2 报恩寺水陆壁画的年代

 1.3 报恩寺及周边寺庙水陆壁画图像的艺术特征比较

 l.4 报恩寺水陆壁画在保护修复时造成的二次损坏

 1.5 报恩寺的传说和庙会活动

2 榆阳区金佛寺石窟水陆壁画

 2.1 遗存状况

 2.2 民间画匠张彦珍与金佛寺水陆壁画

 小结

六 旧有水陆殿遗迹与新绘水陆壁画

 1 榆阳区崖窑沟村龙兴寺(赤脚寺)水陆壁画

 2 榆阳区刘千河乡土佛寺水陆壁画

 3 榆阳区毗卢寺水陆壁画及碑刻

 4 佳县朱官寨乡金山寺水陆壁画

 5 佳县化云寺石窟水陆壁画及天地冥阳水陆诸神碑

 6 神木县龙泉寺水陆殿遗址及寺内碑刻

 小结

七 陕北水陆壁画庙宇群生成的历史文化空间

1 陕北水陆壁画群的生成

 1.1 生态学中的群落及文化生态论的群落

 1.2 十余处庙宇组成的水陆壁画群落

 1.3 陕北水陆壁画庙宇群落的生成

 1.4 水陆壁画庙宇群生成的宏观条件

2 陕北水陆壁画庙宇群生成的历史空间

 2.1 边患灾难因素分析

 2.2 内乱灾荒因素分析

 2.3 清代陕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风尚习俗的转变

3 陕北水陆壁画与区域社会环境

 3.1 陕北北部地区近古时代社会经济条件

 3.2 百姓的宗教信仰崇尚实用,与生命息息相关

 小结

八 宗教艺术、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

1 明清中国历史大动荡与陕北社会变迁

 1.1 明清中国历史大动荡

 1.2 历史震荡中的陕北社会变迁

2 “起醮”——变迁时期陕北民众的救灾和心灵救赎

3 当地民间丹青艺人的变迁

 4 民间醮会与宗教艺术的返璞归真

 4.1 从寺院大醮会到民间小庙会

 4.2 乡间水陆画艺术的“朴”与“真”

 结语:乡土的宗教艺术及民众心灵史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秦塞边墙是指陕北榆林镇北台为代表的古代长城遗址,是历代戍边军队抵御游牧民族扰袭战争的明证;水陆画是超度亡灵的佛教水陆法会所留的遗迹。秦塞边墙文化与水陆画艺术的主题都指向死亡和灾难,水陆画艺术既是民间绘画的艺术,又与佛教世俗化以后在民间的宗教活动相关。作者经过7年的艰苦调查,在陕北北部榆林、佳县和神木一带发现了12处相对集中的水陆壁画寺庙群落。这些庙宇的水陆殿虽然有些难寻原迹,但其中散落的古代碑刻中留下了宝贵的文字信息,由此大致判断出水陆画在该地区兴盛的时间大概在明初期到清末。在四处庙宇,水陆殿的壁画基本很好地保留下来,让我们可以窥见陕北古代水陆画的概貌。由呼延胜著的《秦塞边墙根的水陆画艺术(中国陕北匠艺丹青)(精)》通过这些一手资料,运用考古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方法,对其背后的社会生活、文化民俗、边关历史以及审美观念予以阐释,揭示出水陆画当时出现在这个荒僻之地的原因,探讨了地处边关、灾难频繁的陕北人心灵中对民间信仰的渴求,说明民间宗教信仰参与乡村日常生活的必要,这种需求催生了水陆画艺术在民间灾难多发的明清之际在此地区的流行。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