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前言
文学也是辩证法
第一辑 求道
创造2l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心得
在追求艺术理想中实现价值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历史之问
——从习近平的“历史感”谈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三个维度
捡了故事,丢了历史
——谈谈今天我们如何避免误读历史
胡乔木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宽容·局限·叙述
——浅谈重大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写作的三个关键词
传记文学写什么,怎么写
——与美国著名历史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对话
如何拥有历史感与拥有怎样的历史感
“我从它得到温暖,也把火传给别人”
——带你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
第二辑 论语
五问中国文学的“环保问题”
语言·思想-心态
——当下长篇小说创作的三个现象和三个问题
论作家的“气”和“度”
——从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与担当”谈起
“非虚构”之辨
报告文学需要“热心冷手”
论报告文学的“场”
报告文学的“几何学”
现场感·方向感·纵深感
——浅谈当下报告文学作家和创作面临的三个问题
文学是什么
创意写作刍议
“莫言热”的冷思考
砥砺血性的经典样本
——边塞诗漫谈
军事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的“半壁河山”
血统·血性·血气
——读者热衷军事文学图书的几点思考
第三辑 别裁
长征何以成为“英雄创世纪”
——从早期红军长征图书中发现长征
信念·信仰·信心
——重读红军日记想到的三个关键词
大战争年代大英雄的纪念碑
——简评张卫明长篇小说《城门》
《城门》十三问
——对话军旅作家张卫明
为游牧世界留下铁的声音
——简评周涛散文《游牧长城》
“战争混血儿”的英雄本色
——简评权延赤中篇小说《狼毒花》
死神和爱神的绝唱
——简评江奇涛中篇小说《马蹄声碎》
在光荣和梦想之上或以下
——简评徐贵祥中篇小说《弹道无痕》
在冷山热血和高天厚地之间
——简评王宗仁散文集《藏地兵书》
成长的审视与心灵的反思
——简评中夙长篇小说《士兵志》
“金色女孩”和她的“战争童话”
——关于庞天舒长篇小说《白桦树小屋》的对话
暗夜里流淌出泪一样的暖
——简评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苦难和尊严之间挣扎的母性之美
——简评何存中长篇小说《姐儿门前一棵槐》
历史的沙漏:太阳为什么最红
——简评何存中长篇小说《太阳最红》
致敬土地,孝敬母亲
——简评李骏长篇小说《黄安·红安》
用心发出自己的声音
——文艺评论家陈先义印象
贡献给太阳的心灵火焰
——简评长篇政治抒情诗《东方神勘
探访智慧是一种冒险
——简评徐怀谦《智慧的星空:与思想者对话,录》
守正出新唱大风
——简评《刘笑伟抒情长诗选》
姹紫嫣红总是春
——2011年度军旅散文创作综述
病树前头万木春
——2014年军事题材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攀登,没有止境
——2015年军事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附录
丁晓平文学创作活动
代后记
既有文学的野心,也有史学的野心
——丁晓平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