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领巾小哥哥/非常小子马鸣加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郑春华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是作家创作的描写小学生活故事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大头儿子”长大了,成长为了小眼睛小个子的小学生马鸣加。他聪明淘气、天真敏感、鲁莽仗义。为了塑造好马鸣加的形象,作家深入小学校园,细致入微地观察、感受入学阶段的儿童心理和生活,最终以母爱的关怀、细腻的笔触,绘声绘色地讲述了“马鸣加”们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童趣盎然,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完美地刻画出这个时期孩子必须直面的心理冲突、生理变化等成长之“痛”,展现出真实的童心和完整的童年。郑春华著的《红领巾小哥哥》是该系列之一。

内容推荐

郑春华著的《红领巾小哥哥》包括《红领巾小哥哥》《矮个子宝贝》《两次语文测验》等十个故事。

在《红领巾小哥哥》中,马鸣加终于戴上了红领巾!妈妈带他去肯德基庆祝。在那里,马鸣加遇见了一个因为找不到妈妈而哭个不停的小妹妹。胸前的红领巾让马鸣加决心帮助她。可是,面对拥挤的人群,红领巾马鸣加真能帮助妹妹顺利找到她的妈妈吗?…………

目录

优秀学校

马氏牛顿

大家都来学中文

想做地球

红领巾小哥哥

一张旧贺卡

寂寞而又快乐的一天

一本作家签名书

矮个子宝贝

两次语文测验

郑春华:懂得孩子“心思”的人

读“非常小子马鸣加”有感

试读章节

优秀学校

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叹口气说:“还是做小孩子快乐,无忧无虑……”

马鸣加正张大嘴巴跟老虎似的在吃猪大排,他一下停住说:“我一点儿也不快乐,我这几天已经烦死了!累死了!恨死了!”

妈妈说:“瞧你们这些孩子,不就让你们多做了几天操,多干了一点儿活.就不得了了,独生子女就是娇气!”

“哼,不跟你说了!”马鸣加继续吃他的猪大排,吃完一块再吃一块。妈妈看爸爸一眼,笑了,妈妈可是一块大排也吃不下呀!

这两天让马鸣加和马鸣加的同学们烦心的事就是学校为了评上优秀学校,要同学们天天早上七点到校,练习做广播操,天天下午放学要同学们留在教室擦窗户、擦桌子和扫地,另外还要布置教室。这一切都是为了应付区里的突击检查,要是检查合格,就能得到“优秀学校”的称号。

“为什么非要评上优秀学校呢?这么累!这么热!这么烦!”马鸣加骑在教室的窗框上,汗水把他的头发分成一绺一绺的,他一边像画图似的擦着窗玻璃,一边很生气地说。

又高又大的周密扫地扫得满脸通红,他揉一下鼻子,鼻子就变成黑的了;他揉一下嘴角,嘴角也变成黑的了。可没有同学笑,因为大家笑不出来。

校长又在广播里说话了:“同学们,让我们为评上优秀学校而加油吧!”

让我们加油,自己在干吗呢?马鸣加他们干完活,满头大汗地走出教室、走过校长室的时候,看见校长正在用力擦校长室的门,他们心里的气才少一些,也不怎么觉得累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整,尽管太阳还没有出来,但却非常闷热,闷热的操场加上密密麻麻的学生,就更显得热!热!热!大家跟着广播操的音乐做了一遍,做了两遍……

“同学们,让我们再做最后一遍,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好,开始!”校长在前面大声说。

“谁还笑得出来!”马鸣加在心里说。

音乐第三次响起,同学们做起了第三遍。马鸣加站在队伍中,有气无力地做着,汗水早就把衣服弄湿,全粘在背上。老师走过去拍他一下,马鸣加才把手举得高一些,把腰弯得低一些。

“很好!现在我们再做最后一遍,好不好?”校长居然又这么问。

“不好!”马鸣加突然大声回答,回答得很有力,“您说话不算数,您刚才说过是最后一遍的……”操场上只有这一个声音,这一个声音传遍了整个操场。大家都惊讶地看着马鸣加,有五年级的,有一年级的,还有许多老师。起先马鸣加觉得说出来很过瘾,可现在见大家都看他,他却不好意思了,甚至害怕起来,害怕校长会把他拎到前面,当众狠狠地批评他。

没想到校长只是笑眯眯地看了马鸣加一眼,然后对大家说:“我知道同学们这几天非常累,少玩了,少睡觉了,但今天是最后的冲刺,明天我们就结束了!”

校长话一说完,同学们都欢呼起来,因为明天终于可以结束了!

就在大家准备做第二个“最后一遍”广播操的时候,从教学楼里忽然拥出一大群区里来检查的老师。同学们顿时紧张起来,也兴奋起来。马鸣加紧张得心“咚咚”直跳,他好像感到区里来的所有老师都盯着他看,好像他们也听到了马鸣加刚才说的话。

马鸣加赶紧认真地做起来,他把腿踢得高高的,手臂举过了头顶。要是马鸣加做得很认真,来检查的老师就不会计较马鸣加刚才说过的话了。结果做到第三节的时候,马鸣加因为用力过猛,往前弯腰的时候一头栽在地上,惹得来检查的老师都忍不住笑起来。P1-9

序言

“非常小子马鸣加”

十周年纪念版·序

在我心中,“马鸣加”的故事就是长大了的“大头儿子”的故事,因为这两个人物的生活原型都是我的儿子,其中大部分故事的灵感也是我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的。

2007年至2008年,我在《一年级的马鸣加》的基础上,创作出版了一整套“非常小子马鸣加”。随后“马鸣加”的故事就陆续走进许多小学生的生活,因为在他们的语文书里、学校的推荐书目中以及校园剧里,马鸣加俨然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伙伴之一。

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马呜加既不是三好学生,也不是大队长,发生在马呜加身上的故事也会在绝大多数小学生的成长中发生。无论这些故事在成人眼里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而在童年时代这些故事却是最真实的、最自然的,也是最灿烂的。

当然,当上三好学生和大队长是值得骄傲的,但这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争取到或得到的。而勇气、责任感和善良却是童年时代最美好、最珍贵的品质,如果不具备这些品质,我们的未来能美好到哪里去呢?!

希望我们的“马鸣加”们,不要输在真正的起跑线上。

书评(媒体评论)

全书趣味横生,看似热闹之作,却有能让成人回到童年、儿童找到共鸣的艺术感染力。

——第八届全国儿童文学奖获奖评语

郑春华是瞳得小学低年级孩子心思的人。马鸣加的很多故事不仅有趣,而且还有意味。这种意味,与郑春华的“心思”有关。能把孩子的“心思”和作家自己的“心思”融合起来,给予艺术的表现,这就成为不简单的儿童文学。

——朱自强(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在马呜加动感十足、逗人发笑的各种“说”法、“想”法和“做”法中,我们看到童年生命的势能在不断积蓄和膨胀着。马呜加的很大一部分故事,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向外发散的童年能量。

——方卫平(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5: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