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他的美学作品畅销了80年,是一版再版的经典之作。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精)》是朱光潜谈美作品完整本,精选了他最通俗易懂、贴近当下生活的美学文字。

朱光潜是备受柴静和蒋勋推崇的美学大师。

柴静在《此身,此时,此地》这篇文章中解读朱光潜时写道:“没有一字不直白,但像饱熟不坠的果子,重得很。”

蒋勋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中说:“朱光潜是我敬佩的美学家。”

本书与《细雨慢煎一湖春》,一本谈生活情趣,一本谈美,交互辉映。

内容推荐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精)》是朱光潜谈美作品完整本,精选了他最通俗易懂、贴近当下生活的美学文字。包括早期留学西方时写的美学入门书《谈美》,和21篇解读古诗词、绘画、文学趣味的文章,仿佛隔着时空与老友对谈般,层层讲述文字、画作背后的生活之美,完整地呈现了美学大师一生对美学的思考和体悟。

人生的美、文字的美、诗的美、画的美……如何欣赏?全部收藏其中。

目录

上卷 谈美

壹 无言与留白之美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情人眼底出西施

 依样画葫芦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空中楼阁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慢慢走,欣赏啊!

贰 不完美,但美

 什么叫作美

 无言之美

 美学的低限度的必读书籍

 自然美与自然丑

 两种美

 谈文学选本

 咬文嚼字

 散文的声音节奏

下卷 诗意之美

叁 如何欣赏一首诗

 诗的无限

 谈中西爱情诗

 涉江采芙蓉

 迢迢牵牛星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诗词四首

 读李白诗三首

 陶渊明

 王静安的《浣溪沙》

 读李义山的《锦瑟》

 山水诗与自然美

 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上)

 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下)

肆 如何欣赏一幅画

 我在《春天》里所见到的

 论自然画与人物画

试读章节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抓,被它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意义。事物本来都是很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像被火烧过的小孩子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说天天吃的东西叫作“饭”,天天穿的东西叫作“衣”,某种人是朋友,某种人是仇敌,于是事物才有所谓“意义”。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在许多人看,衣除了是穿的,饭除了是吃的,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义。所谓“知觉”,就是感官接触某种人或物时心里明了他的意义。明了他的意义起初都只是明了他的实用。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他起反应动作,或是爱他,或是恶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见到一个美人,不说我要去向她求婚,她可以替我生儿子,只说我看她这人很有趣味,我要来研究她的生理构造,分析她的心理组织。科学家见到一堆粪,不说它的气味太坏,我要掩鼻走开,只说这堆粪是一个病人排泄的,我要分析它的化学成分,看看有没有病菌在里面。科学家自然也有见到美人就求婚、见到粪就掩鼻走开的时候,但是那时候他已经由科学家还到实际人的地位了。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止在古松本身上面。不过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种种事物上面去。所以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大特点。比如我们的画画的朋友看古松,他把全副精神都贯注在松的本身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他忘记他的妻子在家里等柴烧饭,他忘记松树在植物教科书里叫作显花植物,总而言之,古松完全占领住他的意识,古松以外的世界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他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作一幅画去玩味。他不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欲念;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作“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作“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P4-7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2: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