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杰故事丛书”涉及了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军事、科学、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这些领域中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突出贡献、逸闻趣事及其代表作品。
历史是由人类书写的,而了解历史至好的途径是从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开始,正因为这些卓尔不凡的人们的贡献,才让人类的历史多彩璀璨,不断进步。这套精心编写的“中华英杰故事丛书”,正是让新时代少年儿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优秀读物,是伴随少年儿童心智成长的好伙伴。
张巍编著、刘向伟绘画的《史上明君》不但可以让少年儿童了解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过程,还能认识到封建帝王及封建社会固有的历史局限性,有助于培养独立的思辨和判断能力,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张巍编著、刘向伟绘画的《史上明君》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九位著名圣明君主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开疆拓土、一统江山的雄才大志和铲除奸佞、重整纲纪的治国韬略。正是因为他们的锐意进取和立主改革,才营造了稳定高效的执政环境,也因为他们的克己宽厚和体恤民情,才赢得了百姓们的支持,从而成就了一代代繁荣富强的王朝盛世。通过本书,少年儿童不仅可以了解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过程,还能认识到封建帝王及封建社会固有的历史局限性,有助于培养独立的思辨和判断能力,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秦始皇言帆政
秦始皇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皇帝。他13岁继承秦国的王位,成年亲政后,仅用了10年时间就统一了六国。之后,他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同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秦始皇实行的一系列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人物生平
秦始皇,姓赢名政,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病逝,赢政继承王位。赢政做秦王的时候只有13岁。因为他年纪小,不能亲自处理朝政,所以赢政的母亲赵太后全力仰仗吕不韦。她不仅让赢政一切政事都听取吕不韦的建议,还让赢政尊奉吕不韦为仲父。
秦庄襄王能够顺利登基,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吕不韦的帮助,因此,赵太后对吕不韦十分信任。秦庄襄王年轻时曾经被送到赵国做人质,在赵国的待遇特别差。直到遇到大商人吕不韦,秦庄襄王的命运才得到彻底改观。吕不韦虽然是个商人,但是很有政治眼光。他认为,落魄的秦庄襄王奇货可居,于是处处留心,有意接近他,还将自己宠爱的歌姬赵姬送给他。而赵太后就是当年的赵姬。
后来,吕不韦又拿出自己的积蓄和珍宝,帮助秦庄襄王成为秦国的国君。所以,秦庄襄王和赵太后都十分信任吕不韦。吕不韦一时之间炙手可热,权倾朝野。可是,赵太后当年曾是吕不韦的歌姬,吕不韦为了同赵太后保持距离,就将假太监嫪毐(lao ai)献给她。嫪毐得到赵太后的宠幸之后,被封为长信侯,还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以赢政的假父自居,平时骄纵得很,得罪很多人。
公元前239年,赵太后和嫪毐的丑闻被人曝光。嫪毐一不做二不休,竟然发动叛变想杀掉赢政。赢政早有准备。他布置精兵,将嫪毐的叛乱镇压下去。随后,赢政将赵太后幽禁在雍城,将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自知与赢政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不可能挽回,不久之后饮下毒酒自杀。
公元前238年,赢政举行成人礼,大权在握,开始实现自己的雄图霸业。
此时已经是战国末期,小的诸侯国大部分已经被吞并,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互相攻伐,明争暗斗。赢政重用尉(yu)缭、李斯等人,大力推行统一战略,并且任命王翦、王贲(ben)等将领统领秦军,开始有步骤地兼并其他六国。
秦国的东面紧挨着赵、魏、韩三个诸侯国,其中属韩国的实力最弱,因此成为秦国消灭的第一个目标。公元前230年,赢政派遣内史腾率领秦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打了韩国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破韩国首都新郑,韩国灭亡。韩国的土地被设置为秦国的颍川郡。
赢政消灭韩国之后不久,北边的赵国发生大面积饥荒,赢政趁机派大将王翦亲率主力进攻赵国。赵王派名将李牧抵抗秦军入侵。赵国是军队战斗力非常强的国家,“战国四大名将”中廉颇、李牧都是赵国人,他们带领赵军曾多次打退秦军的进攻。王翦心里清楚,赵国只要有李牧在,秦军就很难取胜。王翦就禀告赢政,申请执行反问计。
于是,赢政派奸细混进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赵王的近臣郭开,让郭开诬陷李牧勾结秦国,背叛赵王。而昏庸无能的赵王果真听信谗言,杀死了李牧。从此,赵国再也找不到有能力的将领率军对抗秦国大军了。于是,不到三个月,王翦就攻下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占领了赵国的大部分国土。赢政在赵国设置邯郸郡。
秦王赢政的兼并行动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恐慌,尤其是燕国。燕国本来就常常遭到秦国的攻击,燕国的太子丹还被送到秦国做过人质,经历九死一生才逃回燕国。因此,太子丹更加仇恨赢政。于是,太子丹找到义士荆轲,制定好刺杀秦王赢政的计划。荆轲刺秦是战国末期非常著名的事件,可惜功亏一篑,最后没能成功。赢政因此暴怒,马上派王翦领大军进攻燕国。公元前226年,秦军攻陷燕国的都城蓟城(今北京)。燕王带着残兵向北方逃窜,四年之后被秦军俘虏,燕国灭亡。
紧接着,赢政派王翦的儿子、大将王贲进攻魏国。王贲率大军包围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但他没有率军强攻,而是巧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的城墙被水泡坏,魏兵都失去抵抗的勇气。最终魏王假不得不出城投降。赢政消灭魏国,在魏国建立砀(dang)郡。
秦军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并不都是摧枯拉朽、马到功成的。公元前224年,赢政在进攻楚国的时候遇到麻烦。起初,赢政召集大臣们一起商量进攻楚国的计划,王翦认为必须出动60万大军才行,秦国的另一位将领李信则觉得20万人足可打败楚国。赢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了,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20万南下伐楚。王翦有些失落,上奏赢政说身体不适,告老还乡养病去了。而李信碰到楚国的项燕,打了败仗,士兵死伤无数。
赢政不得已,又亲自跑到王翦老家,请他出山,并交给他60万兵马——这差不多是秦国全部的兵力,发誓一定要拿下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大约40万人,由项燕和景骐统领与秦军决战。虽然王翦兵力占优势,但他打起仗来小心谨慎。他采用坚壁自守、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才击败项燕,向楚国纵深进攻。公元223年,秦军终于攻破楚国都城寿春,俘虏了楚王。
这时候只剩下齐国。齐王一向都不敢得罪秦国,其他诸侯国与秦国交战时向齐国求救,齐王总是好言拒绝。他把和好作为外交政策,死心塌地地听从秦国的话。等到五国都已灭亡,秦国找了个外交借口——说齐国拒绝秦国的使者访问,开始讨伐齐国。齐军望风披靡,很快被秦国消灭。
P1-5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数不尽的英雄豪杰。
本套丛书共十册,涵盖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空中闪烁着文学、科学、哲学、艺术、医学、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璀璨巨星。
《巾帼女杰》,启迪少年儿童,特别是少年女性去努力探索与思考,并通过不懈的努力,续写新时代女性的辉煌篇章;
《理国贤臣》,唤醒少年儿童公仆意识,培养爱国、爱民高尚情怀的好教材,从而勉励他们树立高远志向,成为国家栋梁;
《名医圣手》,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去探究新事物,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用真诚与爱心回馈社会;
《千古名将》,会让少年儿童感悟古代名将们崇高的情操和雄浑的气度,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史上明君》,不但可以让少年儿童了解封建王朝兴衰更迭的历史过程,还能认识到封建帝王及封建社会固有的历史局限性,有助于培养独立的思辨和判断能力,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文学大家》,让少年儿童感受到文学大家们深邃的思想和豪迈的情怀,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志向;
《智慧先哲》,可以让少年儿童感悟中华哲学的智慧与深邃,促进心智的成熟与升华;
《少年英才》,讴歌了古代优秀少年成长历程中蕴藏的正能量;
《科技先驱》和《艺术巨匠》颂扬了先人们探索科技和艺术的初心与恒心,展现了独具中华风采的技艺高度。
该丛书有助于少年儿童领略古圣先贤的博大深邃、浸染忠臣良将的赤诚情怀、感受能工巧匠与文艺巨擘的德艺双馨。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高尚情操,树立正能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时间仓促、编者能力有限,书中一定存在不少疏漏之处,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