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然草》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并称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
吉田兼好著的《徒然草》以其淡泊文字间所透露出的遁世真理而闻名于世,成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一颗闪耀清美之光的璀璨明珠。时隔600多年后的今天再读,仍是芳香四溢,难以释卷。
作者写时是兴之所至、漫然书之,这些文字有的贴在墙上,有的写在经卷背面,死后由他人整理结集。《徒然草》在日本长期作为古典文学的入门读本,是读者最多的文学作品之一。
| 书名 | 徒然草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作者 | (日)吉田兼好 |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徒然草》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并称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 吉田兼好著的《徒然草》以其淡泊文字间所透露出的遁世真理而闻名于世,成为日本古典文学史上一颗闪耀清美之光的璀璨明珠。时隔600多年后的今天再读,仍是芳香四溢,难以释卷。 作者写时是兴之所至、漫然书之,这些文字有的贴在墙上,有的写在经卷背面,死后由他人整理结集。《徒然草》在日本长期作为古典文学的入门读本,是读者最多的文学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吉田兼好著的《徒然草》是兼好法师在旅途中所写的随笔集锦,与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与鸭长明的《古事记》并称为日本三大随笔集。全书共分243段,长短不一,记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感,朴实亲切,直抵心灵。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一段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其中最想要的大概还是财富和权力吧。天皇之位,尊贵至极。皇亲国戚也不是寻常人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关白,毕竟也不是普通百姓可以奢望的。即使是一般的贵族,也给人一种不可近身的威严感。这些人的子孙后裔即便没落,也不会轻易被人等闲视之。和这些人相比,有点身份就洋洋自得忘乎所以的那些人,就无足挂齿了。 法师并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职业。清少纳言曾如此评价:世人视之,犹如木屑。事实上的确如此。法师一生说法,教诲众生,到头来始终被世人所轻视。增贺上人曾说过,为了名利而说法,这种做法是有违佛的教义的。彻底脱离世俗,皈依佛门,心无二志的人,才是真正有追求的人。 谁会不爱美丽的容颜呢。有着优雅的谈吐,散发着人格魅力却不多话的人,着实让人觉得在一起多久都不觉得无趣。外在仪表堂堂,本性却低劣不堪的人,让人惋惜。 品性和容貌是与生俱来的,但思想境界却是通过努力修行可以提升的。即便有再好的容貌和气质,如果胸无点墨,不思进取,又常和品貌俱无的人厮混在一起,甚至堕落到比他们还不如,实在是不愿意看到的。 我对世间男子的期许是,要有真才实学,诗赋、乐理、管弦之道可以信手拈来。在朝廷仪式制度方面,成为他人表率。并且,工于书法,有点酒量又善于交际,便是极好的。 摄政关白:摄政和关白其实是两个词。摄政通常是指天皇幼年时或者天皇身体抱恙无法执政时,代替天皇处理政务的职位。关白是指日本天皇成年以后,辅助天皇的重要职位。摄政关白在这里意指权高位重,相当于我国宰相、丞相的地位。 清少纳言(966—1025),日本平安时代中期著名的歌者,《枕草子》的作者。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代表。 增贺(917—1003),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天台宗的高僧。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意为上德之人。 第二段 不深入了解上古明君的治国之道,不倾听民众的哀愁,且国家财政忧患全然不知,所有事只追求极尽奢华的官员们,真是可恶至极,毫无廉耻。 九条殿的遗训中有这么一句话:从衣冠到车马,有什么用什么,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华丽。顺德院曾在记载宫中事例的《禁秘抄》中也写道:“天皇御用,以简素为宜。” 九条殿,即藤原师辅(908-960),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朝臣,别称九条殿。著有《九条右丞相遗诫》。 顺德院(1197-1242),日本第八十四代天皇。后鸟羽天皇的第三皇子,名守成。院是上皇(退位后的天皇)、法皇(出了家的上皇)所居之处,后即用为上皇、法皇的尊称。 《禁秘抄》,顺德天皇著,内容主要是解说宫中的礼仪规矩制度等。 第三段 再优秀的男子,若不解风情,就如同没有杯底的玉杯,好看不中用。 但有些人,为了风流之事,早出晚归,既担心父母的训诫,又惧怕世俗的非难,整日心思不宁。结果多是不能和恋人长相厮守,最终落得常常孤枕难眠。 其实对女子的态度,能赢得其好感并保持分寸,不一味沉迷于女色,就恰到好处了。 第四段 心中常念来世,平居不远佛道,是最令我心思神往的态度。 第五段 遭遇不幸而一蹶不振,就轻率地决定剃度出家,这种做法,在我看来,实在不可取。还不如闭关谢客,自生自灭。显基中纳言曾说:“愿以无罪之身,遥想于流放之地赏明月。”实在发人深思。 显基中纳言,即源显基(1000-1047),日本平安时代的廷臣。中纳言是日本古代官职。 P2-7 序言 徒然索味,闲坐砚前,心中感悟颇多,随笔写来,有些事想起来觉得既怪又狂。 书评(媒体评论) 《徒然草》最大的价值可以说是在于它的趣味性,卷中虽有理知的议论,但决不是干燥冷酷的,如道学家的常态,根底里含有一种温润的情绪,随处想用了趣味去观察社会万物,所以即在教训的文字上也富于诗的分子,我们读过去,时时觉得六百年前老法师的话有如昨日朋友的对谈,是很愉快的事。 ——周作人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