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流光曳影(不曾搁浅的诺奖记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平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德国的贝林,在血清治疗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该研究在治疗白喉方面的贡献,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能够救人类于危难之中。

德国的伦琴,发现了X射线,引领了19世纪末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宣告了现代物理学时代的到来,开创了医学影像技术的先河,使现代医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造福了无数的病人。

荷兰的范特霍夫,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及渗透压规律,并在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

法国的普吕多姆,是法国第一个以诗歌著称的天才作家。他的诗作展现了崇高的理想、奔放的热情和智慧的火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现了诗歌艺术之美。

瑞士的杜南,在风云跌宕的岁月中,设想并推出了红十字会和国际人道法,尽管颠沛流离、伤痕累累,却依然初心不改、追求永恒。

法国的帕西,为了人类的和平与情谊,创建了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他的心中有一片高贵的天空,要让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远离战争,永享安宁。

王平著的这本《流光曳影(不曾搁浅的诺奖记忆)》介绍了上述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事迹。

内容推荐

王平著的这本《流光曳影(不曾搁浅的诺奖记忆)》将时间拉回到100多年前,在流光曳影的瞬间,回眸诺贝尔奖设立后1901年获奖的6位杰出人物——贝林、伦琴、范特霍夫、普吕多姆、杜南、帕西,挖掘他们的生平事迹,探寻他们的心路历程,期待他们的非凡人生能复活在今人的记忆里。

目录

贝林:用医者之爱托起生命之花

伦琴:今生与X射线最美的邂逅

范特霍夫:一生都在做实验的化学家

普吕多姆:吟唱在风流云散的红尘中

杜南:为了善良他放弃了一切

帕西:珍惜人类的和平与情谊

试读章节

1890年,白喉传染病席卷全世界,折磨着无数无辜的孩子,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因为没有可靠的治疗方法,白喉的致死率高得惊人。由于白喉肆虐,当时仅美国每年就有10万至20万人发病,约1.5万人死亡,其中主要为儿童。欧洲的情况更为严重,每年大约有5万名儿童因白喉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当时,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1至5岁的儿童来说,白喉就是令人恐怖的杀手。

面对传染病的肆虐流行,每一位医者都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贝林有了发现破伤风抗毒素的成功经验,自然更关注传染病广泛流行这一课题。眼看着世界各个国家的儿童纷纷不治于白喉这一疾病,他恨不得马上研制出一种特效药,以解除白喉对儿童的威胁。

漫步在落满黄叶的林间,看着满地正在腐烂的叶片,贝林的心中充满了伤感。在他的眼中,这些落叶就是那些早夭的孩子。生命如此美好,却又如此脆弱,脆弱得令人不敢去多想。不由自主地,一股伤感之情涌上了他的心头。

贝林弯下腰,轻轻捡起一片落叶,轻轻地,像捧着一个婴儿一样呵护着。突然,手上凉凉的,哪来的水滴?他愣住了,这才惊觉到是自己的眼中掉出了晶莹的泪滴,他的心里不禁一颤。

生命太脆弱了,需要爱的呵护才能成长!作为医生,他要承担起这个责任,用爱来呵护孩子们的生命。那一刻,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以自己的智慧寻找到能够有效地阻止白喉的对策。

一阵风儿吹来,吹得林中枝叶摇曳,发出簌簌的声响。啊,这是生命跳动的声音,太美太美了!

从此,每天早上4时,天还没有亮,贝林就来到了研究所。当其他同事开始在实验室里准备一天的工作时,他已经完成了一半的日常工作。对孩子们的爱,不懈的努力,极高的工作效率,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起初,贝林尝试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来防治白喉。于是,他运用氟和汞消毒的方式对白喉进行治疗,但一次次实验都失败了。

反复尝试,反复失败;认真反思,重新再来。最后,贝林决心仍然沿用“以毒攻毒”的中医理论进行研究,以此来找到治疗白喉的方法。他要在感染了白喉杆菌后幸存的动物的血清里找到“解药”。

首先,他将有致病力的白喉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使它们患上白喉后,再给它们注射碘剂进行治疗。结果,大部分小白鼠被碘剂毒死了,另一部分小白鼠死于白喉,只有两只小白鼠幸运地存活了下来。

这两只活下来的小白鼠给了贝林巨大的希冀。他再次给这两只小白鼠注射有致病力的白喉杆菌,它们仍然没有出现白喉的相关症状。几天后,他又一次给这两只小白鼠加倍注射有致病力的白喉杆菌,而它们仍然行动自如,一点异常表现也没有。

实验结果令贝林十分兴奋,进一步增添了他的信心。他从这两只小白鼠的血管中抽出一些血液,分离出血清,将其注入新感染白喉杆菌的小白鼠的血管里。奇迹发生了,这些白喉患鼠在注射了血清之后,很快就痊愈了。

贝林连续做着同样的实验,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实验结果充分说明,感染过白喉的小白鼠的血清内产生了一种能够“中和”白喉杆菌外毒素的抗毒素,从而使之失去毒性。

1890年,贝林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指出可以通过注射白喉抗毒素血清来治疗白喉患者,这一“血清疗法”的理论已经被动物实验所证实,只是尚未有应用于人体的先例。

为一了能将动物实验转向临床治疗,贝林又开始了进一步的工作。他先用药物将白喉杆菌的毒力弱化,然后将减毒后的白喉杆菌注射进具有丰富血液的羊的血管里,再从这只羊的血液里提取血清,保护另一只已经感染白喉杆菌但还没有发病的羊,再从这只羊的血液里提取血清。

通过这种方法,贝林成功收集了一定数量的羊白喉抗毒素血清。他要用这些血清来治疗饱受白喉折磨的儿童。

P18-20

序言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fi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是瑞典著名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他把自己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一生过着独居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他倾心于发明创造,拥有355项专利,并在欧美等地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11月27日夜晚,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在这个万籁俱寂的时候,诺贝尔写下了一份与众不同的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遵照诺贝尔遗嘱,在整个评选过程中,获奖者不受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成就是评选的唯一标准。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奖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3年一届。

根据诺贝尔的这个遗嘱,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正式设立,并于当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之际首次颁发。自此以后,除因战争原因中断外,每年这一天都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奖)和挪威首都奥斯陆(和平奖)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于成立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个奖项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做出重大贡献者。相对于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与首次颁奖,这是后话。

下面就让我们拉开记忆的帷幕,在流光曳影中回眸1901年的那一次颁奖。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当年第一次颁奖的时候,每个单项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

19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为:

德国的贝林。他在血清治疗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该研究在治疗白喉方面的贡献,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能够救人类于危难之中。他荣获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的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引领了19世纪末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宣告了现代物理学时代的到来,开创了医学影像技术的先河,使现代医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造福了无数的病人。他荣获物理学奖。

荷兰的范特霍夫。他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及渗透压规律,并在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他将自己的一切全都献给了科学研究,开创了立体化学的一个新时代。他荣获化学奖。

法国的普吕多姆。他是法国第一个以诗歌著称的天才作家。他的诗作展现了崇高的理想、奔放的热情和智慧的火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结晶,充分展现了诗歌艺术之美。他荣获文学奖。

瑞士的杜南。他在风云跌宕的岁月中,设想并推出了红十字会和国际人道法,尽管颠沛流离、伤痕累累,却依然初心不改、追求永恒。他荣获和平奖。

法国的帕西。为了人类的和平与情谊,他创建了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他的心中有一片高贵的天空,要让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远离战争,永享安宁。他荣获和平奖。

以上6位获奖者均为欧洲人,其中2位德国人,2位法国人,1位荷兰人和1位瑞士人。由此可见,近代以来欧洲确实是世界文明的引领者,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笔者尤其关注诺贝尔奖对医学的影响。上述6个人的贡献中,贝林的血清疗法、伦琴的X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杜南的红十字运动,对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这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刻印着不可磨灭的科学精神,充满了暖暖的人文情怀,有着葱茏一片的文化和感人肺腑的价值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他们的不懈追求和卓越成就密不可分。他们的生平事迹告诉我们,诺贝尔奖的设立,毫无疑问是推动100多年科学文明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一环。

而今,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辉煌历程。回顾其设立的过程,凝眸其1901年的首次颁发,探究其历史,感悟其人文内涵,有利于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认识20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展望21世纪全人类的前景。

世界各国为这6位世界科技与文化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发行了许多纪念邮票。书中随处可见的这些精美邮票,都是笔者长期以来的珍贵收藏。而今在这里将它们作为书的插图予以展示,乃是以图辅文,借以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以起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作用。

王平

2017年10月26日

于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