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华侨着力推动政民沟通、着力深化经贸合作、着力推动公共外交、着力弘扬中华文化……”翻开叶肖忠著的《一带一路上的青田华侨》,铿锵话语里,满是对青田华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度赞扬;字里行间中,将生生不息的青田华侨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叶肖忠历时两年,走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书写青田华侨创业创新故事的书籍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分为欧洲青田籍侨领和企业家访谈、亚洲青田籍侨领和企业家访谈、非洲青田籍侨领和企业家访谈以及特别访问等部分,共涉及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50余位侨团组织负责人、华侨企业家。
青田华侨33万,主体分布在欧洲。“一带一路”以“五通”“三同”为内涵。其中“民心相通”需要华侨华人“带路”,持续建设也要华侨华人参与。叶肖忠著的《一带一路上的青田华侨》采访到300个国家50多位青田籍华侨社团会长,畅谈“一带一路”建设,为宣传“一带一路”内涵,为激励更多华侨奉献“一带一路”做贡献,更为青田积累华侨文化精神。青田华侨,对侨居地的开发与繁荣作过积极贡献。同时迫切希望祖国强盛,身居海外,心怀桑梓,处处表现赤子之心,竭力为祖国与故乡做出奉献。
序言
自序
特别访问
“一带一路”建设,青田华侨的时代试金石/郭胜华
在全国两会分组讨论会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陈乃科
第一篇 欧洲青田籍侨领和企业家访谈
奥地利
“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有资源侨团更多责任/詹伟平
比利时
“一带一路”建设,关注国际、国家、华侨华人的逻辑重合点/朱旭林
捷克
“一带一路”建设,侨领要进行理论学习/陈金妹
克罗地亚
“一带一路”建设,巴尔干国家主流认知充满正能量/叶碎雄
丹麦
准确述说“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与意义/陈惠君
芬兰
“一带一路”建设,中餐厅也有“任务”/林国权
法国
“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互联网”/陈少奇
德国
华裔人才体系是“一带一路”建设后备军/赖成敏
匈牙利
华侨经济为“一带一路”提供独特动能/林胜琴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进来提供帮助/徐忠南
意大利
随“一带一路”拓展服装业新天地/王碎昆
“一带一路”建设,坚韧勤勉追随/周蓉芬
“一带一路”,华媒重任在肩/洪森淼
“一带一路”建设,青田侨界有天然的责任担当/阮雪永
为“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徐小林
向当地政府传达“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内容/叶先平
“一带一路”建设,为侨企提供转型升级契机/陈晓荣
“一带一路”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留伟勇
“一带一路”建设,激发华侨华人社会“全能量”/邱王毅
“一带一路”建设,激发华商创造力/周巧勇
“一带一路”建设,为欧洲侨界增添比黄金更重要的信念/陈仲伟
关于深入推进侨务公共外交、科学服务国家整体外交的建议/季志海
塞尔维亚
“一带一路”建设,促华人经济转型升级/郭晓 邹军勇
卢森堡
中国强则欧洲强/朱枫
荷兰
“一带一路”,中国底蕴与华侨底气/季增斌
华侨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策建议/傅旭敏
波兰
我们要当好“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和宣传员/邱琼
葡萄牙
“一带一路”建设,民心相通,以侨为“桥”/刘建云
罗马尼亚
“一带一路”,让我们有根/叶杨君
瑞典
“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华裔力量/柳少惠
充分传播“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国际理念创新/叶沛群
斯洛文尼亚
“一带一路”建设,调动沿线国家华侨“来源地”参与/裘侠君
斯洛伐克
“一带一路”建设,欧华的时代机遇/季爱雷
西班牙
在哥伦布纪念塔下畅想“一带一路”建设/林小军
“一带一路”建设,华媒与侨团组织的天然责任/陈胜勇
“一带一路”建设,西班牙敞开胸怀了/金浩
奉献“一带一路”建设,当仁不让/周永伟
乌克兰
华侨华人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真正参与者/贾国平
英国
整合力量科学研究沿线国家/陈咏敬
第二篇 亚洲青田籍侨领和企业家访谈
柬埔寨
“一带一路”建设,东南亚春江水暖/张根峰
第三篇 南美洲青田籍侨领和企业家访谈
巴西
“一带一路”建设,遵从中西文化最大公约数/夏敏平
“一带一路”建设,注重侨团贡献软实力实践/叶碎永
“一带一路”建设,弘扬“和合”的中国文化理念/周海军
“一带一路”建设,华侨华人服务“微观”/邱海琴
“一带一路”建设,全球华商侨团组织大协作/叶新锋
为“一带一路”建设践行公共外交/郑侠茂
厄瓜多尔
“一带一路”建设,注重语言战略/杨小爱
第四篇 非洲青田籍侨领和企业家访谈
安哥拉
“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合作再提速/詹永巧
喀麦隆
说说非洲华侨华人的资源/李益仁
乌干达
侨商具备多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之能力/季永灵
后记
“一带一路”建设,关注国际、国家、华侨华人的逻辑重合点
比利时华人青年联合会第二届、第三届会长第五届“中华杰出商业领袖”社会责任奖获得者朱旭林
访谈:
在比利时,朱旭林的事业从中世纪古城根特起步。根特靠近布鲁日,“布鲁日”,在荷兰语是“桥”的意思。习近平主席访问比利时期间,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谈到了这座“桥”。桥,不仅方便大家的生活,还是沟通、理解、友谊的象征。朱旭林说,作为华侨华人,我们拥有天然的使命:以侨为桥,同比利时主流社会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
比利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国家,这是由比利时诸多突出要素所决定的。朱旭林说,从区位因素看,比利时西邻北海,与英国隔海相望,东边与德国、卢森堡相接,北邻荷兰,南部与法国相连,多天然良港,是欧洲交通的要道;首都布鲁塞尔有“欧洲首都”之称,是欧盟总部所在地;是欧洲的航空枢纽;是年龄结构最合理的国家,比利时雇员劳动生产率位列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第二;超过一半人掌握三门外语,80%的人口精通一门外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早——1971年建交……
习近平主席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语重心长地呼吁:我们要建设和平稳定之桥,把中欧两大力量连接起来;我们要建设增长繁荣之桥,把中欧两大市场连接起来;我们要建设改革进步之桥,把中欧两大改革进程连接起来;我们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朱旭林说,这当然是欧洲侨界、比利时侨界的责任!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做出属于自己属于时代的贡献。
青田华侨在欧洲有300年历史,朱氏家族在欧洲也已近百年,只有今天,华侨华人事业的发展壮大与祖国的崛起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要谈今天的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是互为依托、相向而行。朱旭林说,广大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的人文沟通领域的天然使者;华侨华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生存、发展保障的天然提供者;华侨华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经济效益的分享者!
最后,朱旭林说:“至于建议,我个人认为,国家、国际的‘一带一路’建设的逻辑与华侨华人社会对‘一带一路’的逻辑要很好地统一起来,比如,经济上的分享,信息上的分享,资源上的分享。要研究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建设重合的地方、重叠的地方、重置的地方,充分调动华侨华人社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能量。”
朱旭林印象记
谈到比利时,也许会谈到“541天无政府”状态的比利时。在这样一个“自由的国家”里,鱼龙混杂,自然集聚着一些对中国“不友好”人士。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就有这样的一些“不友好”人士在中心区散播不友好言论,扬言“要捣乱”。为此,朱旭林位于布鲁塞尔市中心的酒家,几乎成了中国驻比利时使领馆工作人员和比利时侨界侨领们的临时办公处,而他本人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尽心尽责地忙碌着。
朱旭林做人大气,做事精细,深受使领馆和侨界倚重。他的一腔正气、热情从哪里来?也许是华侨世家、侨脉长久使然。朱旭林世居青田华侨发祥地之一、联合国农业文化遗产地的青田方山,他的祖父、父亲早年定居荷兰,艰苦奋斗,玉汝于成,惠人无数,名声在外。生于1977年的朱旭林,自然要走出国门,继承父辈事业,他于1991年抵达荷兰。
在荷兰,朱旭林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完成了高中学业。2000年开始在比利时定居,2004年在欧洲名城根特创办餐饮企业,其餐厅获“四星级餐厅”荣誉称号,是比利时华人餐饮行业获得的最高荣誉。2011年,朱旭林在布鲁塞尔市中心开办餐厅,事业长足发展。他的餐厅,也从此成为华侨界与中国各级政府代表团的接待处。
布鲁塞尔有“欧洲首都”之称,是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总部所在地,另有200多个国际行政中心和1000多个官方团体在此设有办事处。当中国领导人访问布鲁塞尔时,中国驻比利时使领馆接待事务特别繁重,比利时侨界也因此承担起种种任务。朱旭林和旅比利时的众多侨领紧密团结,维护中国和中国侨民形象,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嘉奖。截至2017年5月,朱旭林受到习近平、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10多次集体接见。
翻一翻朱旭林的头衔,他是比利时华人青年联合会第二届、第三届会长,欧洲华人青年联合总会常务会长,比利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侨联青年委员,浙江省侨联海外委员,浙江省侨联青年总会副会长,北京市侨联青年委员,北京市西城区侨联委员,江门五邑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四川省侨联青年委员,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领事保护联络员……种种头衔,也是对他工作能力的一种肯定,这些头衔背后是他的真诚付出,是他的高超智慧,亦是他的浓郁侨心。2013年,朱旭林荣获第五届“中华杰出商业领袖”社会责任奖,实至名归。
P17-20
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浙江籍华侨华人从未缺席,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毅力谱写出“从无到有”的传奇,值得骄傲。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浙江籍华侨华人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为浙江省引进了近70%的外资,努力构建起中国经济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赢得“浙商”品牌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浙江籍华侨华人又将上演怎样的传奇?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强调,要以思想理论的自觉推动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牢固树立开放强省的鲜明导向,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以“一带一路”统领我省新一轮对外开放。怀着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勇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的坚定信念,浙江将阔步走向新一轮大发展的康庄大道。
无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是世界其他地方,都遍布着浙江籍华侨华人的身影,他们或移居数代,或初来乍到,他们都带着深切的眷恋和参与的热忱,秉承着“浙江精神”,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发展、浙江的进步。我们相信,浙江籍华侨华人一定会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贡献。
青田,位于浙江东南部,是浙江乃至中国著名的侨乡。而青田华侨,也一直是祖国“以侨为桥”“公共外交”的倚重力量。他们曾是中华民国政府“以工代兵”忠实的实践者,为世界和平毅然远行;他们曾在欧洲组建“抗日后援会”,探求中国“救亡图存”之路,为新中国肇建慷慨激昂;新世纪之交,由青田华侨聚集召开的“全球华侨华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大会”风动世界,广泛联系起祖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海外各界人士及相关团体,共同探索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反对“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分裂活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推动中国和平统一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青田侨民凭借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在中东欧诸国,创办起为数众多的华侨华人社会组织、华文学校与双语媒体机构。当今的青田华侨,已不再是持青田石雕迈出国门的小贩,或是任由驱逐的国际劳工、无根的游子。
“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就应者云集。当代中国恪守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坚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务实精神,3年时间内,就聚集了全球loo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共识。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民间大使”的重要角色,在促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荣共赢,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桥引路,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穿针引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青田华侨华人亦将肩负起重任,在深化经济建设与文化交流中做出重要而独特的贡献。
以工作为工作,以工作为事业,以工作为使命,乃工作之三重境界。本书作者叶肖忠“以工作为使命”行走天下,以独特的视角书写青田华侨的故事,相信从这些字里行间,读者朋友们会再一次领略到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是为序。
周松一(浙江省侨联党委成员、秘书长)
2017年8月
青田县是中国著名侨乡,浙江省重点侨乡县。华侨历史源远流长,华侨分布地域广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改变以贫困著称的“旧时”青田面貌,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海内海外同心同德,努力拼搏,摘掉了“贫困帽子”,奔向小康,走在前列。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青田县跻身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两项评比中,分列国内第85位和第81位。
在采访编撰过程中,笔者为青田华侨创业创新、爱国爱乡的精神所深深打动,感怀至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田华侨由少到多,由贫到富,由弱到强,由海外孤儿变为天之骄子,为世人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强则侨强,国富则侨富,祖国是华侨真正的依靠。在此,笔者选取青田华侨相关话题信手写来,以拓展对青田华侨的感性认识。
侨乡文化与华侨文化
联合国总部发布国际移民报告称,2015年全球国际移民人数达2.44亿。笔者观之,世界上这么多国家都有侨民在国外,但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侨民能像华侨一样与祖国保持如此密切的联系,关心家乡的进步和发展。世界上这么多国家的侨民变成了住在国公民,但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侨民变成住在国公民后,像华人一样与祖(籍)国保持密切的联络,依然亲如一家。究其根本,是因为华侨华人留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什么?这“根”是五帝、夏、商、周三千年留下的“姓氏”“礼”“宗祠”等刻骨铭心的文化基因,是秦朝一统天下以来两千多年留下的“仁”“和”“忠”“孝”“节”“义”等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中国移民史历经千年,但中国政府敞开怀抱温暖华侨华人却仅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短短数十年而已,此前,华侨华人长时期受到西方帝国主义和西方殖民者的歧视与压迫,得不到中国政府强有力的保护,是不折不扣的“海外孤儿”!这“海外孤儿”又是“海外赤子”!因为华侨华人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没有忘记自己与中国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每个时代都与祖(籍)国的进步与发展形成有效的互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爱乡情感。
华侨华人将姓氏、礼、仁、和、忠、孝、节、义等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带到海外,与当地文化相融相合,创造出华侨文化。这华侨文化较中华文化有创新,有发展,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优异分支,更是中华文化持续更新、保持活力的有生力量。中国人移民海外并非政府有组织行为、有目标行动,而是由侨乡的族人、乡亲自发完成,华侨华人在住在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在求生存求发展中自发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弘扬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气生财、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同舟共济等品质,建立以地缘、血缘、业缘为基础形成的会馆、公所、侨团,建起庙宇和墓地。侨团又创办华文报刊、华文学校,使华侨华人能长期保留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每年都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使文脉薪火相传。华侨文化,既为华侨华人保存中华身份,又为住在国多元文化做贡献。
当今,华侨华人住在国给予了华侨华人与日俱进的权利,中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法规,促使海外华侨融人当地主流社会,成为当地公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内,海外华侨华人要得到更大的发展、更多的权益,必定要团结合作,凝聚共识,提高竞争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依靠流淌在血液中的中华文化这个维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将姓氏、礼、仁、和、忠、孝、节、义等中华文化基因再次发扬光大,让乡情、亲情、友情在海外华侨华人间长存并进发更大力量。
侨乡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家乡故土,是日夜思念的寄情之所。在侨乡,出国的人很多,回来的人也很多。华侨华人回归时将外国文化带回故乡,一是观念与信仰,二是技术与项目,三是语言和生活方式。作为侨乡,当然不会将华侨带回的新鲜事物照单全收,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青田的咖啡馆、世界红酒不就是有力的证明吗?侨乡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主、华侨文化为辅、中西合璧的新文化。
今天,青田华侨在海外有33万之多,与本土常居人口之比为1:1。青田从新世纪前夕的“省级贫困县”跃升为2015年“全国百强县”,这是侨乡文化的胜利!青田之所以是青田,是侨乡文化对华侨文化激荡的中华文化底气,是侨乡文化对华侨文化的伸张力、浸润力与亲和力使然。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
日本中小企业的特色在于分包,为大企业提供服务,华侨华人无法进人;美国中小企业的特色是高新技术含量高,华侨华人也无法企及。而意大利中小企业是各行业在各地分散配套,有序分布。比如,恩波里的服装企业,乌迪内的沙发企业,圣莫内托的牛仔服装基地,从上游的外贸公司、设计工作室到下游的缝制、包装,形成外贸、设计、监督、染布、剪裁、缝合、蒸气烫、包装等产业链,分段形成十多种企业,青田华侨承接其中一个环节,大多在染色、缝制、蒸气烫,或者包装上,“从青田手工业者、田舍郎,直接接人发达国家工业流水线,工资提升数十倍”,一步跨入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 当年青田生产力落后,人多地少,所产口粮严重不足。以1980年为例,6口之家,稻田一亩,山地若干,每年共收稻谷、番薯、毛芋等600多公斤,人均每天5两左右粮食。面对现实,农业家庭只能“三分农业七分手工”。青田农民在农闲季节就到外地从事手工业,弹棉花、做木匠、打岩、盖房等等,赚钱养全家。那时,这些工种每月工资不到100元人民币,同期,这些工种在意大利月工资却至少有3500元人民币。
就这样,青田人像“意大利香肠切片”一样镶嵌到意大利经济中,就业灵活,产业多样,发展空间广阔,能人辈出,名闻侨界。
2009年以来,因欧债危机拖累,意大利上游公司纷纷倒闭或利润收窄,产业链上的青田华侨华人公司被拖欠多则数百万少则数十万欧元的工资或赖账。意大利法律又倾向于保护当地公司,让移民公司蒙受损失。但依然有青田华侨华人公司不惧艰险,顽强经营,在意大利市场挺立着。
笔者曾得出结论:青田华侨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能直面欧洲经济危机,掌握和运用着意大利中小企业精髓,创造性发展出更灵活的配套工场、餐饮样式、酒吧,使青田华侨企业数量增长,遍布城乡。
在意大利,青田华侨一定会打造出属于他们的中小企业天堂。
本书就此收笔。华侨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支脉,民族认同把他们与祖国桑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爱国是青田华侨忠贞不渝的最高信念,奉献是青田华侨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在此,笔者衷心祝愿青田华侨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积极而独特的作用,勇立潮头建功勋。坚信青田华侨能!
(说明:国家按英文国别排序,一国之内以受访者出国先后排序)
叶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