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你一定听过。不过因为这个故事的重要性,我还是在这里再讲一遍。
一个国王邀请几位盲人去他的宫殿。国王下令把他的大象带到宫殿里来,他想听这些盲人对大象的描述。他说:“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大象是个什么东西?”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头,就回答说大象像一个巨大的盆。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说大象像一条绳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于是他说大象像一把扇子。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侧面,就说大象像一面墙。然后更多的盲人被叫到了宫殿,他们有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有的说像一根管子,如此等等。因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描述出不一样的大象,所以每个人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盲人都紧紧握住事实的一小部分,没有人掌握全部情况。每个盲人对于大象的构思都局限于他自己的体验。
但是他们没有想过沟通吗?如果他们稍微对比一下彼此的体验,他们就能精诚合作发现大象的全部。可能这种方式得来的结论不是完美的,但至少比现在好很多。
这些盲人的问题出在哪儿?
问题出在他们不能把他们的体验从事实中分离出来。每个盲人都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部分,一个觉得像一把扇子,一个觉得像一条绳子,一个觉得像一根柱子,还有的觉得像一面墙。想象一下当你看着一面墙的时候,有个人跑来和你说这是一根柱子。你肯定会觉得这个人疯了。
我们能理解这个寓言,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人是盲人,他们当中没有人能看见大象的完整模样。但是这个寓言不是为了告诉我们盲人看不见,它的中心思想是,从某些角度来讲,我们都是盲人。
就像一双手无法触摸世间万物,一双眼睛也不能看尽人生百态一样。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天下事。我们能抓住事实的碎片,但我们无法得知真相的全部。
这不是说所有事物都是主观的。我们同意:现实世界是客观的,是可以共享的。同时,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了解到人类对世界的体验认知是主观的,从本质上讲,每个人的体验也是唯一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相信一个真实世界的存在是他的宗教信念,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个世界的真实性e。
让我们采用爱因斯坦的观点,假设我们同意存在一个客观有效的现实,我们依然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任何看法观点都受我们自己认知的局限。术业有专攻,没有什么都懂的人,我们也无法获知事实的所有细枝末节。
打个比方,如果我说“大象”这个词,那么我是对你的大脑输入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其实是你关于大象的生活经验的总和。如果你极贴近大象生活过一段时间,那么你对大象的理解就会比从未见过大象的人的理解更贴近事实。在脑海中产生对“大象”的概念不等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真实的大象!其实我们经常对我们所认为的事实和现实的差异感到困惑,在这种时候,我们的争论和这些盲人的争吵是一样的。
以上就是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可以捕捉事实的片段,但却不能全面理解。
事实就在那儿,无论你是否相信,它就像混凝土般矗立。信念是你潜意识里的东西,是一个关于外部现实世界的地图。但如果跟着错误的地图走,那你就会进入危险地区,一个危险的信念也会让你惹上麻烦。
当人们把他们的信念与现实混淆时,他们就会陷入争论和冲突,有时甚至是战争。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和你的配偶、你的孩子或你的父母争论一个你认为答案显而易见的事儿?
你有没有见过两个人在读同一篇新闻报道,却为这个报道的中心思想以及是否属实争论得面红耳赤?这种意见相左在有不同政治信念的人身上更容易发生,而这些争论也是建立在他们信念不同的基础之上。但因为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信念和现实搞混,他们就会觉得对方的观点是愚蠢的、讨厌的或是疯狂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念。
你有没有过这种很受挫的感觉,觉得面前和你争论的人非常迟钝,是一个傻瓜,或是已经疯了?因为你觉得为什么这么显而易见的事实他们却看不明白呢!
而你,你在为一目了然的事实而战斗。
其实是因为你认为的显而易见的不一定真的是事实。但在你争论的时候,你是有情绪在里面的,所以你很难看出端倪来。
信念不是现实,也不是事实。它们是建筑作品。你建造了你的信念,即使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过程是不知不觉的。说到“信念”,我给它的定义是“每一件你认为你知道的事”。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