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阈限思维(改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作者 (美)戴夫·格雷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盲人摸象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你一定听过。不过因为这个故事的重要性,我还是在这里再讲一遍。

一个国王邀请几位盲人去他的宫殿。国王下令把他的大象带到宫殿里来,他想听这些盲人对大象的描述。他说:“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大象是个什么东西?”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头,就回答说大象像一个巨大的盆。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就说大象像一条绳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于是他说大象像一把扇子。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侧面,就说大象像一面墙。然后更多的盲人被叫到了宫殿,他们有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有的说像一根管子,如此等等。因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描述出不一样的大象,所以每个人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个盲人都紧紧握住事实的一小部分,没有人掌握全部情况。每个盲人对于大象的构思都局限于他自己的体验。

但是他们没有想过沟通吗?如果他们稍微对比一下彼此的体验,他们就能精诚合作发现大象的全部。可能这种方式得来的结论不是完美的,但至少比现在好很多。

这些盲人的问题出在哪儿?

问题出在他们不能把他们的体验从事实中分离出来。每个盲人都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部分,一个觉得像一把扇子,一个觉得像一条绳子,一个觉得像一根柱子,还有的觉得像一面墙。想象一下当你看着一面墙的时候,有个人跑来和你说这是一根柱子。你肯定会觉得这个人疯了。

我们能理解这个寓言,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些人是盲人,他们当中没有人能看见大象的完整模样。但是这个寓言不是为了告诉我们盲人看不见,它的中心思想是,从某些角度来讲,我们都是盲人。

就像一双手无法触摸世间万物,一双眼睛也不能看尽人生百态一样。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天下事。我们能抓住事实的碎片,但我们无法得知真相的全部。

这不是说所有事物都是主观的。我们同意:现实世界是客观的,是可以共享的。同时,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了解到人类对世界的体验认知是主观的,从本质上讲,每个人的体验也是唯一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相信一个真实世界的存在是他的宗教信念,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个世界的真实性e。

让我们采用爱因斯坦的观点,假设我们同意存在一个客观有效的现实,我们依然必须承认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任何看法观点都受我们自己认知的局限。术业有专攻,没有什么都懂的人,我们也无法获知事实的所有细枝末节。

打个比方,如果我说“大象”这个词,那么我是对你的大脑输入了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其实是你关于大象的生活经验的总和。如果你极贴近大象生活过一段时间,那么你对大象的理解就会比从未见过大象的人的理解更贴近事实。在脑海中产生对“大象”的概念不等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真实的大象!其实我们经常对我们所认为的事实和现实的差异感到困惑,在这种时候,我们的争论和这些盲人的争吵是一样的。

以上就是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可以捕捉事实的片段,但却不能全面理解。

事实就在那儿,无论你是否相信,它就像混凝土般矗立。信念是你潜意识里的东西,是一个关于外部现实世界的地图。但如果跟着错误的地图走,那你就会进入危险地区,一个危险的信念也会让你惹上麻烦。

当人们把他们的信念与现实混淆时,他们就会陷入争论和冲突,有时甚至是战争。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和你的配偶、你的孩子或你的父母争论一个你认为答案显而易见的事儿?

你有没有见过两个人在读同一篇新闻报道,却为这个报道的中心思想以及是否属实争论得面红耳赤?这种意见相左在有不同政治信念的人身上更容易发生,而这些争论也是建立在他们信念不同的基础之上。但因为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信念和现实搞混,他们就会觉得对方的观点是愚蠢的、讨厌的或是疯狂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是一种信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念。

你有没有过这种很受挫的感觉,觉得面前和你争论的人非常迟钝,是一个傻瓜,或是已经疯了?因为你觉得为什么这么显而易见的事实他们却看不明白呢!

而你,你在为一目了然的事实而战斗。

其实是因为你认为的显而易见的不一定真的是事实。但在你争论的时候,你是有情绪在里面的,所以你很难看出端倪来。

信念不是现实,也不是事实。它们是建筑作品。你建造了你的信念,即使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过程是不知不觉的。说到“信念”,我给它的定义是“每一件你认为你知道的事”。P3-8

书评(媒体评论)

《阈限思维》是一本关于如何健康思考,如何始终在线以及如何成为世界上的积极力量的书。但更简单以及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自己的书。

——丹尼尔H.平克,《驱动力》与《全新销售》作者

戴夫·格雷把一个想法的简单细节(如何跨越信念的边界思考)写入了一个有力的“病毒”。戴夫的时机太好了。随着世界再度陷入信念分裂的局面,我希望并祈祷他的“病毒”广泛传播。

——丹·罗姆,《餐巾纸的背面》一书作者

《阈限思维》是戴夫·格雷的另一本引人注目、令人心动的书。在这个充满变化、不确定性和机遇的时代,这本书将思维洞察力予以可视化,相信不同背景的读者都将从这本精彩的书中受益良多。

——乔纳森H金,爱立信云战略负责人,华盛顿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目录

赞誉

推荐序(理查德·索尔·沃尔曼)

引言

第一部分 信念塑造生活

 原理1 信念是模型化的

 原理2 信念是可以创造的

 原理3 信念创造共享世界

 原理4 信念创造盲点

 原理5 信念会保护它们自己

 原理6 信念与身份有关

第二部分 怎么做

 练习1 假设你不是客观的

 练习2 清空你的杯子

 练习3 创建安全空间

 练习4 满足和验证

 练习5 提问,建立联系

 练习6 打破常规

 练习7 表现得像在现在的这一刻里

 练习8 通过故事讲道理

 练习9 发展自己

又怎么了?

附录

关于作者

序言

《阈限思维》是戴夫的新书。我说“新”,是因为他是如此多产,如此有活力,在思考和尝试理解上又是如此热情。读到这里,你一定要去看看他对“阈限”的定义。我也是一次听说这个词。他能想起用“阈限思维”来做标题,这让我既羡慕又嫉妒。

虽然,正文里肯定一开始就会介绍这个词,但在这里,我要引用他对这个词的定义,并以此作为序言的开头。

什么是阈限思维?“阈限”这个词有边界、途径和入口的意思。它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可它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很多时候,在思维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我们处于这种含糊和模棱两可的状态中、一个折中的空间里。阈限思维也是心理学中敏捷性的表现,它能使你成功地实现思维转换;能让你拥有解读他人信念和需求的能力;还会让你形成不断评估、验证和改变思路的好习惯,让你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我们都认识事物的外观、事物的名称,它们仿佛是门把手,让我们更方便、更全面地学习和理解人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的奇特的“小教堂”,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把鼻子戳出去,刺激还没进来的人。邀请他们进入我们的领地,参观我们奇特的演出以及了解我们的个人定义。这些定义是关于如何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拥有一个更有趣、更多产、理解更全面的生活的。

这是一本必读书,因为它就像戴夫本人,对自己的信念充满了力量。他的整套理论系统是关于如何有意义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如何提出问题、探索可能性的。他用对话的形式将所有这些表达出来,并粘上了*胶,从而形成了一个故事。

戴夫做得很棒,看起来他似乎做得很轻松。他的产出速度是我的10倍。戴夫真是强大得可怕,这点也反映在他的体型上,每次我们会面时,我都在仰视他。当我们坐下时,我以为我们几乎没什么两样了,我们住同一条街,是邻居,当然也是同乡,生活在同一座城、同一个国家。用明确的词去表达,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会告诉你物体之间的空间,教你去看你以往熟视无睹,从未真正理解的东西,教你穿越困境,摆脱糟糕的环境。

在我短得不能再短的灵魂伙伴名单上,有他。谢谢你听我闲扯,千万别错过他的这本书。

理查德·索尔·沃尔曼

2015年8月10日

于美国纽约波特

内容推荐

普通人在认知现实的时候,虽然没有生理缺陷,但因为经验和思维的局限,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本书提出的“阈限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突破经验、注意力、理论、判断的限制,拆掉思维的边界,得出更接近现实的答案,适用于关注思维认知的各阶层读者。戴夫·格雷著的这本《阈限思维(改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接触你的无知;第二部分,寻求理解并做出改变。书中提出了9种打破思维边界的方法,深入浅出,实用性强。

编辑推荐

《阈限思维(改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是戴夫·格雷的另一本引人注目、令人心动的书。在这个充满变化、不确定性和机遇的时代,这本书将思维洞察力予以可视化,相信不同背景的读者都将从这本精彩的书中受益良多。

在日益复杂和充满变化的时代,戴夫·格雷的“阈限思维”提供了一个人们非常需要的蓝图,以帮助我们澄清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建立联系、强有力地传递我们的想法,这是一种既深刻又有深度影响力的方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