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道首创男女二侠双双闯荡江湖之模式。作者武侠创作颇多,多半以爱国或民族思想为寄托,因此很受到欢迎。其武侠小说作品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誉其为“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他一生创作武侠作品共计十八部,代表作《荒江女侠》曾被改编成戏剧又拍成电影。他在《荒江女侠(第1部)》中所用的单一观点却是打破古典小说的写作方法,开创了武侠写作之先河。
| 书名 | 荒江女侠(第1部)/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顾明道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顾明道首创男女二侠双双闯荡江湖之模式。作者武侠创作颇多,多半以爱国或民族思想为寄托,因此很受到欢迎。其武侠小说作品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誉其为“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他一生创作武侠作品共计十八部,代表作《荒江女侠》曾被改编成戏剧又拍成电影。他在《荒江女侠(第1部)》中所用的单一观点却是打破古典小说的写作方法,开创了武侠写作之先河。 内容推荐 顾明道著的《荒江女侠(第2部)》讲述了女侠方玉琴为父报仇,随昆仑剑仙一明禅师学习武功剑术,艺成下山;寻找杀父仇人飞天蜈蚣邓百霸,夜探苏州韩家庄,得遇同门师兄岳剑秋;从此琴剑相偕,师兄妹闯荡江湖,除暴安良,锄奸诛恶;最后剑胆琴心良缘天缔、百年好合的故事。 目录 初集 第一回 剑光飞黑夜铁拐逞威 血雨溅红胡大刀殒命 第二回 学武术名山拜师 显奇能石屋杀虎 第三回 歼三雄大义卫邻寨 驱一道英名震荒江 第四回 田园荒废苦志寻宿仇 旅店凄凉伤心哭贤妇 第五回 探血案小摧马贩子 求助手遄访云三娘 第六回 入虎穴双侠蹈危机 收门徒老僧获恶果 第七回 诛巨狮人生出死 破密室转危为安 第八回 飞银丸淫僧伏法 遇侠客众女庆生 第九回 以柔克刚铁头俯首 设谋害敌壮士杀身 第十回 破韩庄剑光黛影 归赵璧侠骨热肠 第十一回 投黑店巧逢妖人 杀女盗欣获宝镯 第十二回 觞祝华堂神童献绝技 剑飞杰阁怪客说前情 第十三回 妖人施术欺愚民 双侠奋勇探古塔 第十四回 毒雾腥风女侠险丧命 香窝艳薮男儿欲销魂 第十五回 三姊妹同争美郎君 一英雄独探天王寺 第十六回 石破天惊山中窥奇窟 蛇神牛鬼岛上逢异人 第十七回 分水岭天豪立头功 张家口剑秋寻女侠 第十八回 锄强济弱仁心义心 嘘寒问暖病魔情魔 第十九回 相逢狭路有意复仇 偶入蓬门无心中毒 第二十回 试葫芦法立起淫心 斩蜈蚣女侠偿夙愿 续集 第一回 奋神威山中伏鸷鸟 怀绝技夜半盗花驴 第二回 鹿角沟喜获新知 双龙坪巧逢老道 第三回 温香软玉大盗敛虎威 宝马锦衣小主觏奇险 第四回 豪气如云观剧惩太岁 柔情若水劫牢救英雄 第五回 大闹风虎堂波兴醋海 双探螺蛳谷身陷重山 第六回 走古刹无意遇能僧 歼剧盗同心成美眷 第七回 魅影鸱声邸中捕鬼 雪花血雨岭上救人 第八回 得伪书魔王授首 亲香泽公子销魂 第九回 穷途落魄鬻书卧虎村 月夜飞刀蹈险天王寺 第十回 铁弹三飞教师丧胆 渔歌一曲侠女动心 第十一回 孤舟赴奇险触目惊心 病榻诉离愁回肠荡气 第十二回 彩凤高飞猝逢邓七怪 神雕引路重晤云三娘 第十三回 老龙口渡船遇道姑 红叶村石窟囚侠士 第十四回 两奇人醉闹太白楼 五剑侠同破天王寺 试读章节 第一回 剑光飞黑夜铁拐逞威 血雨溅红胡大刀殒命 黑暗笼罩着大地,一带丛密的树林也变成黑魃魃的,好似数千百个魔鬼列着阵,要搏人而噬的样子。天上有几点亮晶晶的明星,好似灿亮的小镜子,在大黑布上闪闪地晃动。这时林中很快地跑出一个少女来,浑身穿着黑衣,姿态婀娜中含有刚健气,背负一剑,行走若飞,直向前面溪边走去。 那小溪从东南山中曲折流来,水声淙淙,如鸣琴筑。溪上本有一座小小板桥,可是在夜色中已被人把桥面撤去,暂时断绝交通。这少女奔到溪边,见没有了桥,好在两岸距离不过一丈多远,少女奋身一跃,已过了小溪。便有一个很伟大的庄子,崇楼峻垣,气象森严。 少女觑定一处曲尺式的高墙,在那墙外有一株老柳,绿影婆娑,高度和墙仿佛。少女遂先猱升到树上,然后一飞身跳上高墙,捷如飞燕。从高墙望到里面一重重的屋脊和一层层的楼房,隐约有几处灯光,还有击柝的声音,自远而近。少女伏在墙上不动,等那击柝的更夫走到相近,伊遂跟着他们走去。更夫在地下,伊在屋上,一路望里面左旋右折地进去,心里暗暗记清了方向。 来到一问宽大的院落,有一排五开问的楼屋,纸窗中有灯光透出。少女立定脚步,略一踌躇,轻轻蹑足走到近窗处,做个丁字挂帘式,从屋檐上倒挂下来,一些儿也没有声息。便把小指向窗上戳个小孑L,一眼偷窥进去,见里面乃是一个陈设精美的闺房。靠里一张紫檀香床芙蓉帐前,正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女郎,背转娇躯,方在罗襦襟解之际,忽地走向后房去了。少女自思:“我要找的人却不在这里。”翻身立起,想再到别地方寻去,忽觉背后一阵微风,回过脸去,见那女郎不知何时已到身后,一剑劈来。少女闪身避过,疾掣背上宝剑,寒光四射,湛湛如秋光照眼。女郎第二剑刺来,少女把手中剑轻轻一撩,女郎的剑已削成两段,剑头落在屋瓦上。女郎说一声:“好厉害!”飘身跃下。少女见事已如此,也跟着跳到地上。女郎奔到东边廊下一根铁柱旁,伸手向柱上铁环轻轻一拉,只听当啷啷一声响亮,庄中四面都响起来,这是设备着的警铃。女郎拉过警铃,便向屋子里一闪,倏地不见了。不多时,火光大明,足声杂沓,有十数个健儿,各执着刀枪棍棒,蜂拥而来。 为首有两个大汉:一个展开朴刀,一个搦着长枪,直前扑奔少女。此时少女横剑靠东立着,好大的院落,准备着鏖斗一番。见两人进攻,不觉微微一笑说道:“好大胆的东西,敢来姑娘手里送死么?”将剑左右两摆,锵锵两声,一个断刀,一个折枪。少女踏近一步,白光起处,一个人头已骨碌碌滚到地上。众人呐喊一声,齐把伊围住,想以多取胜。少女不忍伤他们的性命,只把手中剑护住自己身躯,并不反攻。但是,众人的器械碰到伊的剑锋上,没有不变成两截。忽听叱咤一声,有一老翁,精神矍铄,飞奔而至。众人都道:“好,好!老庄主来了。”背后还跟着一个麻面少年。(P3-4) 序言 顾明道和他的小说(代序) 张赣生 在本世纪(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能与“南向北赵”并称的武侠小说作家只有顾明道。 顾明道(1897-1944),原名景程,江苏苏州人。他八岁丧父.自幼体弱,上学时膝部患骨结核(中医所谓骨痨)致残,行动依赖拄拐。他毕业于教会所办的振声中学,因学习成绩优秀,即留在该校任教,并受洗为基督教徒。1922年,范烟桥移居苏州,范氏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就曾与友人组织“同南社”,诗酒唱和;这时又于七夕会同赵眠云、郑逸梅、顾明道等九人组织“星社”,以文会友。顾氏由此结识了一批文友,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大体未超出这个小团体的范围。顾明道因一直希望医好腿疾,所以结婚较迟,抗战爆发后,他和母亲、妻子全家移居上海,苏州的家产毁于战火,从此落入贫病交加的处境中。他一生以教书为业,战前一直在苏州振声中学执教,迁居上海后一面写作,一面仍自办补习学校,招生授课,直至肺结核把他折磨得卧床不起才停办。病重时生活无着落,全靠朋友周济,终年只有四十八岁,身后凄凉。 了解了顾明道一生的经历,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他的小说。 从顾明道一生经历来看,腿残、留校执教、参加星社,这三件事深刻影响着他一生的文学事业。民国初年的上海,盛行哀情小说,即文学史上称之为“淫啼浪哭”的时期。1912年,徐枕亚的《玉梨魂》和吴双热的《孽冤镜》在《民权报》同时连载,随即又连载李定夷的《霄玉怨》,流风所被,一片哀音。顾明道就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开始试写小说,那时他只有十七岁,尚未成年。他的处女作是短篇言情小说,发表在高剑华主编的《眉语》月刊上,这是一份以知识妇女为读者对象的刊物,脂粉气很重,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阐明办刊宗旨的《宣言》,其中说:“花前扑蝶宜于春;槛畔招凉宜于夏;倚帷望月宜于秋;围炉品茗宜于冬。璇闺姐妹以职业之暇,聚钗光鬓影能及时行乐者,亦解人也。然而踏青纳凉赏月话雪,寂寂相对,是亦不可以无伴。本社乃集多数才媛,辑此杂志,而以许啸天君夫人高剑华女士主笔政。锦心绣口,句香意雅,虽日游戏文章、荒唐演述,然谲谏微讽,潜移转化于消闲之余,亦未始无感化之功也。每当月子弯时,是本杂志诞生之期,爰名之曰《眉语》,亦雅人韵士花前月下之良伴也。”看了这篇《宣言》,读者当能了解此刊物的性质。顾明道在1914年左右开始写小说时,选中这样一个刊物投稿,也就表明顾氏本人的性格难免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我指出顾氏性格中的脂粉气,因为这决定着他文学作品的基调,丝毫也没有嘲讽顾氏之意,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下养成他的性格,这没有什么可嘲讽的,我们要研究的只是事实。郑逸梅在《悼顾明道兄》一文中提到两件事,其一为:“明道最初的作品,刊登在许啸天所辑的《眉语》杂志上,该杂志多载女作家的文字,他就化名梅倩女史,撰着短篇小说。有一位读者,是登徒子之流,写信追求他,缱绻缠绵,大有甘伺眼波之意。明道接到了信,大笑之下,用梅倩具名答复他。那个登徒子欣喜欲狂,寄给他一帧照片,请他交换‘芳影’,并约他会晤某园。明道到这时,才用真姓名自行揭破。这一段趣史,明道时常讲给人听的。”其二为:“《江上流莺》稿成,我曾为他写一小序,有云:‘江山摇落,风雨鸡鸣,我侪丁斯乱世,应变无方,干禄乏术,臣朔饥欲死,乃不得不乞灵于不律,红茧缫愁,绿蕉写恨,借以博稿资而活妻孥。社友顾子明道固与予相怜同病者也。’明道读了,亦为之感喟百端,不能自已。”当时正值日寇侵华,人民生活困苦,对此局面“感喟百端”也是情理中的事,我们不必咬文嚼字,过分挑剔;但达到“不能自已”的程度,就难免少些丈夫气了。以上两件事都可证明顾氏确有些多愁善感的脂粉气。 顾明道养成这样一种性格,固然与前述民初上海文坛的时尚有关,在当时一些人的心目中,唯其如此才配称为“才子”,少了贾宝玉味道就被视为粗俗;但是就顾氏本身的内因而言,腿残对他心理上的影响,恐也不容忽视。肢体的残疾不仅影响着顾明道的性格,也限制着他的行动。郑逸梅《悼顾明道兄》一文说:“这时他在吴门振声中学担任教务,因不良于行,往返不便,所以他住在校中。”顾氏是一位多半生未离他那中学小天地的人,缺少广泛的社会生活经历,在这方面,他既不能与同时的“南向北赵”相比,更不能与后来的“北派四大家”同日而语。对于这样一位学生出身,生活面狭窄,又多愁善感的作家来说,写言情小说自然是最方便的,他可以坐在家里凭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打动读者,只要情感诚挚,哪怕写的只是他个人的小天地,也总会有其可取之处。但自向恺然《江湖奇侠传》引起轰动之后,报刊编者和出版商均热心于武侠一途,顾明道为适应这一潮流,便也改弦易辙,于1923年至1924年在《侦探世界》杂志发表武侠小说。1929年,他由杭返苏,途经上海,与当时主编《新闻报》副刊《快活林》的星社文友严独鹤相会,恰逢《快活林》需要连载长篇武侠小说,严约顾撰写,这就促成了他一生的代表作《荒江女侠》的问世。 《荒江女侠》刊出后竞大受欢迎,同年冬,上海三星图书局向新闻报馆购买版权出版单行本,至1930年8月已翻印四版,1934年11月更达到十四版,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销行数。可见其轰动的程度。由于此书畅销,顾氏也就续写下去,共出版了六集,并被友联公司改编为十三集连续影片,上海大舞台、更新舞台也改编为京剧连台本戏,风靡一时,大有凌驾《江湖奇侠传》之上的势头。这部小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出人意料的效果,今天的读者或许很难理解。当时最著名的武侠小说,是“南向北赵”的作品,向恺然连缀民间传说,自有其吸引人的一面,但却少了点爱情纠葛、哀感顽艳;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据说原有不少狎媒的描写,因而触犯禁例,出版时经过删削。顾明道于此际把武侠、恋爱、探险等成分捏在一起,就给读者一种新鲜感,满足了十里洋场那特定读者群追求新奇、热闹的要求,正如严独鹤在《荒江女侠序》中所说:“以武侠为经,以儿女情事为纬,铁马金戈之中,时有脂香粉腻之致,能使读者时时转换眼光,而不假非僻之途,不赘芜秽之词。是以爱读者驰函交誉。” 顾明道用以吸引读者的另一个办法是写“冒险”,他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说:“余喜作武侠而兼冒险体,以壮国人之气。曾在《侦探世界》中作《秘密之国》《海盗之王》《海岛鏖兵记》诸篇,皆写我国同胞冒险海洋之事,与外人坚拒,为祖国争光者。余又著有《金龙山下》一篇,可万余言,则完全为理想之武侠小说也,刊入《联益之友》旬刊中。又曾写《黄袍国王》长篇说部,记叙郑昭王暹罗之事,曾刊《大上海报》,后该报停版,余亦中止,他日拟出单行本以飨读者矣。又新著《龙山争王记》,则方刊于《湖心》周刊中,该刊为西湖小说研究社出版者也。曩年余为《新闻报·快活林》撰《荒江女侠》初续集,尚得读者欢迎,今由三星书局出单行本,三集亦在付梓中矣;又为《小日报》撰《海上英雄》初续集,则以郑成功起义海上之事为经,以海岛英雄为纬,以上两种皆由友联公司摄制影片。又尝作《草莽奇人传》,则以台湾之割让,与庚子之乱为背景也。”(转引自郑逸梅《悼顾明道兄》)所谓“冒险体”或“理想小说”,显然是接受了西方的小说观念,是指类似斯蒂文生《宝岛》或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的体裁,譬如他所著的《怪侠》,写一个身负绝技的革命者,失败后率党徒逃亡海外,去非洲探险,与当地土著争斗,称雄异域,即是一例。 就顾氏的为人来说,他是一个正直、爱国的书生。“一·二八”日寇进犯上海,顾氏写了《国难家仇》《为谁牺牲》等小说,表示了他作为中国人的同仇敌忾之心。顾氏一生写过五十多部小说,以武侠和言情为主,也有社会、历史、侦探等作,他临终前,春明书店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江南花雨》,这本小说具有自述的性质。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