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决定了就不能后悔
你爱他,他爱你吗?
下午两点四十分,徐建给雅歌小便好,抱她坐在特制的小板凳上,蹲下身开始帮她穿鞋,然后又有些不放心地问:“你一个人在家行吗?”
“我以前经常单独待在家里,早就习惯了。”雅歌回答。
徐建站起身看着雅歌,神情有点犹豫。看着徐建的神情,雅歌心里也生出一种不舍。两人默默对视了几秒钟,徐建重新看了一下墙上的电子钟,转身朝门口走去,走了两步又回头说:“我走了,还有没有什么事?”
雅歌知道徐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你快走吧,上班要迟到了。”她开始催促了。
“那你要是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啊。”徐建转身快步向外走去,他的声音也渐渐远去。
雅歌“嗯”了一声,一直目送着徐建走出去。这时她多想能站起来走到窗口目送他远去的背影,一直到看不见为止。以前看过的很多电视剧里都有这样的情节:丈夫要出门上班了,妻子会送丈夫到门口,再叮咛几句,浪漫的还会来个吻别。她也曾经无数次幻想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做一个那样浪漫贤惠的妻子,可是……
雅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从今天起就要和徐建开始新的生活了,可是他上班走了,我一个人在家要怎么来度过这漫长的八小时呀!谁给我烧饭吃?谁抱我上厕所?”雅歌这么一想,小腹就有感觉了,想要小便,而且快要憋不住了。
为了转移注意力,雅歌将目光投向窗外。不知不觉,她的视线迷离起来,恍惚问,她的心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身体,飞出窗外,飞进自由的天地。
外面的阳光好舒服呀!在温暖的阳光中,雅歌一路走着,欣赏着,前面出现了一个小区,在小区气派的大门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徐建!雅歌远远地看着徐建,她的目光里有欣赏,有新奇。这时一辆轿车驶进小区大门,别的保安在聊天都没有在意,是徐建快步上前,打招呼,询问去向,并在手中的本子上登记好车牌号,再致敬放行。这一连串熟练、利落的动作一气呵成。
雅歌第一次用欣赏的眼光看着远处那个不喜欢说话、只喜欢做事的男人。
“这是怎样一个男人,你了解他吗?”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在雅歌的耳边响起。
这是谁在说话?雅歌四下看看。奇怪,周围没有一个人。“我知道他做人诚实,做事认真,这还不算了解吗?”雅歌喃喃地回答着。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光有这些就够了吗?”那个声音显然对刚才得到的回答并不满意,继续追问着,“他爱你吗?”
“哦……”雅歌被问住了,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我想起来了,”雅歌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他曾经亲口对我说过‘我爱你’。”说完,雅歌为自己找到这么有力量的证据感到得意。
“那你爱他吗?”谁知那个声音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
雅歌对这样的提问有些不耐烦了。“我当然爱他了,我爱他的健康、年轻,我不要求他别的,只要他愿意照顾我,这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你在以后漫长枯燥的生活中用什么来吸引他,让他对你不厌烦?”
这个问题让雅歌彻底无语了,这不正是她一直都不敢正视的问题吗?!雅歌发疯似的用双手捂住耳朵,声嘶力竭地喊着:“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顾不了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多,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已用生命做赌注,别无选择了,我走的是一条永远无法回头的路。”
雅歌用尽全力想跑,想躲开那个声音的追问,可是她无处可去,她只有逃回这个被寒冷和孤独包围的小屋。若不是脸上的泪水,若不是书页上被泪水洇湿的痕迹,雅歌真无法相信那么真实的情景竟是一场梦。(P3-5)
有爱的人生最美丽
(一)
小时候,每天坐在家里,听着离家不远处的学校传来上下课的铃声,我就特别羡慕小伙伴可以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有时我会自己坐在小板凳上,慢慢地挪到院子的大门口,去等小伙伴放学。当他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出现在胡同El时,我不敢直视,就低着头装作玩石子,等他们从我面前走过后,我再恋恋不舍地用目光送他们,直到他们消失在胡同的另一头。多少次,我幻想奇迹发生,自己可以突然站起来,那我就会冲出小胡同,冲向学校,冲进教室,像所有的健康小孩一样,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哪怕只有一天,哪怕只上一堂课。
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怯怯地和妈妈说:“我想上学。”
妈妈对我的要求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她把一本用白纸订起来的本子放在我的面前说:“我和你爸哪有时间接送你上下学呀,你自己在家慢慢自学吧。”说完,妈妈就又去做她那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了。看着那本白纸订的本子和二姐用过的旧课本,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因为我不是想要书本,我是想有一位老师能教我书本上的知识。
多年以后,我一个人在家自学到了很多知识,甚至那些上过学的同龄人都不如我学得好。但是,我总觉得我的人生还缺少点什么,我的内心始终有一个梦想:梦想能有一位老师——一位可以教我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的老师。
带着这样的一个梦,时间来到了2009年秋末的一个午后。正在午休的我被手机铃声唤醒,拿起手机,我看到来电显示是北京的号码,顷刻问我的心一惊,竟愣愣地不敢接电话。“喂,你好。”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声音有点发抖。
“喂,是吕营吗?我是张大诺。”电话那头是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
“张大诺,张大诺,真的是他?”我有点不相信地把手机拿到眼前看了看,当时我竞天真地想通过电话看到电话那头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是当时太激动的缘故,我已经记不起我们都谈了些什么,我只记得大诺老师说他愿意收我做学生,辅导我写书。
张大诺是北京十大志愿者之一,北京志愿者协会理事,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原记者、编辑……曾经辅导过好多残疾朋友写书。当时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样一位名人会收我做学生,会成为我的老师,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
当我和妈妈说起这件事时,妈妈问:“他辅导你写书要收多少钱?”
“我老师从没向学生收过一分钱。”我有点笑妈妈的想法太世俗了。
“他不收钱,辅导你们这么多人写书,工作也不做了,那他图什么呀?” “因为我的这个老师和别的老师不一样。”我和妈妈说。可是究竟怎么不一样,我也说不清楚。
从那以后,我成了一个有老师的学生。而且大诺老师真的是和别的老师不一样的,他不仅免费教我们这些残疾学生写书,而且还要自己贴长途电话费辅导我们写作。更与众不同的是,他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财力,还毫无保留地用他无私的爱在为中国8000万残疾人打造着一部心灵史诗的工程。
在大诺老师辅导我写作的初期,我因为没有写作功底,常常是一段文字要反复修改好几遍。可是老师非但没有责怪我一句,还鼓励我。有时一个辅导电话打下来就是三个多小时,直到我会了,懂了,老师才会放心地放下电话。老师不仅对我这样,他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40位学生都这样。三年下来,电话中,老师的声音越来越低哑了,还不时地伴有隐忍的咳嗽声。有多少次,我都想劝老师多注意身体,但我更知道,要想让老师不那么辛劳,我只有更加努力、勤奋才能给老师最好的回报。
大诺老师不仅辅导我写作,他更弥补了我从没有过老师的遗憾。有时在QQ群里,老师给我们上课前会先问:“谁在?”那一刻我就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而且就好像是坐在课堂上,听老师点名、上课。
如果没有大诺老师,也就没有我这部十多万字书稿的问世,在这里我要对大诺老师说:“老师,谢谢您,谢谢您做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也请您永远做我的老师,因为有了您的指导,我的人生才画出了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二)
当我坐在电脑前写这篇《后记》时,在我们这问45平方米的小家中,正弥漫着一股煮饺子的香味。这是我的老公看我写作太辛苦,又在变着花样给我准备晚饭。每天老公就像照顾婴孩一样照顾我,帮我穿脱衣服,帮我大小便,夜里还要不时起来给我翻身。很多人都想不通,老公这样一个健康、英俊的男人,怎么会愿意照顾我这样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妻子,而且我们还一起走过八个年头(并且还要一直走下去)。当有人这样问我的时候,我总是笑而不答,因为我已经决定用写书的方式来呈现我们一起走过的每一个点滴,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写书是我小时候就有的梦想,但是我也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想要一个人独立完成一部小说的写作,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有一天通过好友(也是我的师姐)钱敏丹的推荐,我成了大诺老师的学生,那时我依然对自己没有信心,当我告诉老公,大诺老师要开始辅导我写书时,他对我说:“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他的这句话给了我最大鼓励,让我以后在写作上遇到怎样的困难都没有想过要退缩,因为我有一个坚强的后盾。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不仅要克服知识水平有限而带来的写作瓶颈,我更需要克服因疾病侵蚀已严重变形的肢体带来的不便。江南的冬天,因为房间里没有暖气,特别地阴冷,我长时间坐在地上,两只脚就会冻得像冰块,脚后跟也会冈为上半身长时间的重压钻心地疼。这时老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到了晚上,他就会烧好一盆热水给我泡脚,直到我脚的皮肤由黑紫色变回粉红色为止。等躺在床上了,他又会给我按摩脚后跟,常常按着按着,我就睡着了。
2012年2月底,我的书稿开始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可能由于平时的写作过于紧张,我的老毛病心脏病又复发了,胸口的憋闷让我稍微一动就喘不上气来,可是长时间地躺着,我心里又放不下书稿。于是,我就只能坐着写一个小时,再躺下休息一个小时。就这样,老公一天抱我起来、躺下也不知多少次,可是他从没有嫌烦过。有时他看我因为心脏难受紧缩眉头时,就会过来坐在我旁边,关心地说:“写累了就歇歇吧。”
可是我非但不领情还对他吼:“不要待在我旁边,这样会影响我思路的,快离我远远的。”
听了我的话,他就会坐到离我稍远一点的床那头,然后继续用担心的眼神看着我,仿佛那样他就可以帮我把写作顺利进行下去。有时看我写得投人,他就会悄悄地离开我的视线,等我写累了、写困了的时候,他就会端着一碗刚煮好的苹果羹突然出现在我面前,然后一勺一勺地舀了喂我吃。
如今我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就连一杯水都端不到嘴边,身边不能长时间没有人,为此老公只能放弃工作在家照顾我。没有了经济来源,我们的生活非常节俭,老公的裤子破了,就打个补丁继续穿,他还笑着说:“这叫新潮。”一次我看见他拿着针线盒坐在窗前缝着什么东西,就问他在干吗。
他抬起头,笑笑说:“你不总说我的袜子前面露‘蒜瓣’、后面露‘鸭蛋’吗,我现在把两双破袜子并一双,就又能穿一阵了。”说完他就继续缝了起来。老公对艰难生活的淡定,让我的心充满了愧疚,我不能为他做什么,就希望有一天我写的书出版了,可以作为我们爱情的“结晶”送给他。
作者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188728223
淘宝网店:http://shop35841663.taobao.com/
电子邮箱:87744871@qq.com
爱让生命拒绝萎缩
张大诺
写序时总会透露书中的动人细节,但是,对于此书,我几乎是舍不得透露,因为这样的细节太多了。有时,我甚至怀疑这本书中的故事是否真发生过,但是,再伟大的虚构天才也虚构不出作者的情怀,那点点滴滴润泽在每个段落中的感人肺腑的情怀。
吕营,一个看起来非常瘦弱的女孩,她却有一种大的从容,四平八稳,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没有什么能够让她有大的波动……她曾经失去一切:健康、亲情、爱情以及从容的心境。她同时经历了三次失而复得:爱情、自我以及天伦之乐。经历了这些,还有什么会真正失去,还怕什么会最终失去?
失而复得是世上最神奇的东西,它让你永远珍惜,不再失去;而失而复得的竟然是人生所有的美好情感,永远不会再失去的也是人生所有美好情感,于是,上天的玩笑,实际是上天最有深意的恩宠。
我曾到江阴吕营的家中拜访,我和吕营聊着书稿的事情,突然,她一转头,对着厨房里的丈夫大喊了一句:“老公,我渴了,我要喝水!”
她的爱人赶快跑进来,一脸的局促和歉意:“我这就给你拿去。”
一个场景,让我突然觉得,这像极了江南的小夫妻:妻子地位很高,有点小脾气,而丈夫则顺从得近于可爱……这样一个患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的妻子,和所有健康女人一样,成为丈夫一生——手中的宝。
这是从心灵流淌出来的文字,帮我们找回对生命的热望和对爱情的信仰!
她生下来就患有不治之症,身体会逐渐失去各种机能,直至生命被“冰封”。她没有在惶惑中聆听生命倒计时的嘀嗒声,而是倔强地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办热线,写书,成为新闻人物,她是怎样做到的?一个偶然的机缘,她遇到了一个强壮阳光的健康男孩,两个人之间怎样擦出爱情的火花?当爱情的浪漫遇上现实生活的困境时,他们又该怎样为爱情保鲜?
吕营著的《让爱解冻生命》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全书充满了真实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带给我们向上的力量和久违的感动。
《鲁豫有约》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录制现场推荐吕营著的《让爱解冻生命》!《大王小王》节目主持人王芳、王为念联袂推荐!
作者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身残志坚的代表人物,传播社会正能量。一个残疾人与一个健康人的爱情故事,帮人们重新找回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