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著的《国际直接投资保护主义研究》以国际投资保护主义为研究对象,更确切地讲是以内向型国际投资保护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站在中国企业全球化和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角度探讨了国际投资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首先,对国际投资保护主义做了相应的概念阐述,认为国际投资保护主义指的是东道国针对流入国内的内向型国际直接投资(IFDI)和母国针对流向海外的外向型国际直接投资(OFDI)所采取的各种针对性极强的歧视性限制措施。
其次,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在对现有资料进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国际投资保护主义的发展历史、表现形式和特点特征。
再次,在上述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博弈论、新制度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试图对国际投资保护主义进行理论解释,并运用这些理论对国际投资保护主义的动机进行深入分析。从东道国的角度出发,国际投资保护主义的动机或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中政治层面的因素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或国家利益、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等;经济层面的因素包括国家经济安全、产业结构、金融稳定和市场秩序等;社会层面的因素包括民族情绪、社会文化、社会责任和民生就业等;国际层面的因素包括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多边投资规则等。
最后,站在我国的立场和角度,分析了国际投资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并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政府、行业、企业三种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另外,还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国际投资保护主义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政策工具促进海外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一些海外并购的案例进一步阐述了国际投资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