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谍报传奇辛西娅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丁贵明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丁贵明著的《谍报传奇辛西娅》中记述了从一个美丽的少女到二战著名女谍的故事。辛西娅是美国女郎贝蒂·索普的化名。在女谍史上,辛西娅是无与伦比的、接近完美无缺的间谍。

战争让女人走开。但辛西娅绝对例外。正是这位娇艳迷人、富有勇气和智慧的非凡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施展手腕、大显身手,为盟军在北非登陆建树了杰出的功勋。

内容推荐

丁贵明著的《谍报传奇辛西娅》是描述二战时期最出色女谍的传记作品,传主被称为“碟中之谍”。

用她的美貌与智慧,改变着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一场战争背后无声的硝烟。

目录

慈父严母掌上明珠

冰洁圣女个性丫头

早熟少女的初恋

婚前婚后尽风流

从“别墅”到“垂钓

看不见的战线呼唤美女

“邦德”指点江山

美丽的西班牙女郎

真是一块“间谍料”

女情报人员≠色情间谍

“性讹诈”与“美人计”

牵手情人投入内战

入教由来爱子心

转战波兰锁定新目标

“姐弟情爱”猎取行动

希特勒的秘密通讯武器

布莱切利密码破译中心

让“恩尼格玛”见鬼去吧

风流背后的甜酸苦辣

孑然一身改头换面

故交邂逅华盛顿

赢得“地中海海权”

女谍拯救大不列颠

防不胜防“谍中谍”

历史性的“巨人会面”

冲向“让人着魔的男人”

美女帅哥萍水相逢

将“策反”进行到底

为间谍使命舍身取义

步步走向“发疯”的计划

上司亲自狱中捞贼

越是不可能越要可能

雌雄大盗逢场作戏

让盟军将士把酒问天

黎明前的昏暗

谍缘情侣生死相依

往事延绵今生缘

一日夫妻百日恩

幸福的女间谍

改变战争进程的女人

后记

试读章节

慈父严母掌上明珠

辛西娅,真实姓名:艾米·索普,1910年11月22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阿波利斯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斯堪的纳维亚与爱尔兰血统,母亲是法国与加拿大并掺有德国巴伐利亚血统,一个小丫头降生的大声啼哭,给全家带来“寒冬暖意”的欢乐。

明尼苏达,印第安语“乳蓝色的水”,是1858年5月1日加入美利坚合众国联邦的第32个州,地处美国最北端,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和安大略省接壤,美国大陆极北点北纬49度23分,就落在该州,因此它拥有一个别称“北星之州”。

当地人有一种传统思维,男孩子生在这寒带地区,使本该强硬的筋骨更加刚烈,而女孩子应是柔软之躯,让她们骨子里注入寒带严酷,令人心疼,至少老天让“寒女”穿裙子的日子要比别的地区同性少得多,所以女孩子成为家家备受关爱呵护的宝贝,似乎人们都有一种应替上帝对“生不逢地”的女孩子多给些补偿的心理。

辛西娅不仅生在寒区,且降在冬天雪日,哥哥姐姐都比她大十几岁,是个单独被甩在最后的“老疙瘩”。老索普夫妇十几年后又重温有婴儿的感觉,欢心异常,哥姐也都觉得家里像添了个“下一代”一样,对兄妹行列又多了个“小不点儿”欢喜得不得了。于是,这个姗姗来迟的小丫头命里注定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成为大哥大姐隔辈儿般喜爱的小幺妹。家里人都叫她乳名“贝蒂”。这个小名跟随了辛西娅一生,“贝蒂·索普”基本取代了大号“艾米·索普”。

贝蒂的父亲乔治·赛勒斯·索普少校,早年参加过19世纪西班牙与美国战争,是海军陆战队一名初级军官,被派赴世界各地作战,所以孩子的出生年龄差异很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老索普在古巴住过一段时间,刚几岁的小贝蒂在哈瓦那留下一段童年时光,并在那里学会了西班牙语。1921年索普少校又调往夏威夷,担任珍珠港海军陆战队中级指挥员,后来一家人搬到华盛顿,他先被派往国外使馆任武官,后出任美国海军高级职务。

贝蒂出生后,父亲非常喜欢这个比其他儿女小很多的小女儿,不管工作多忙,回到家里总要逗逗襁褓中的她。“来,贝蒂,让爹地抱抱!”他把头探得很低这样说,可两只手却不伸出来,习惯性地背在身后。偶尔妻子把孩子递给他,他又连忙躲闪,“不行不行,我怕把她抱坏了。”于是便会遭到妻子的白眼。

辛西娅的母亲早年留学法国,知书却不甚达理,是一个绝对依从常规的守旧女人。她十分喜爱小女儿,但与丈夫的爱法完全不同。丈夫常说:“你甭太管贝蒂,一个小孩子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嘛,上不了天的。”而作为母亲的她,则喜欢逼迫女儿像自己一样循规蹈矩,维持一种完全正统的生活模式,让女儿“将来做一个相夫教子安分过日子的女人”是她对女儿最大的爱。

父亲的爱还体现在一个特点上:经常送给女儿让她惊喜的各种各样小礼物。这些礼物不全是买来的,还有他自己亲手做的,有炮弹皮做的小水勺、小铲子,有子弹壳做的小玩具。有一次,父亲从院子里的树上折下一根树权儿,用母亲不穿的裙子腰带的橡皮筋,做了一个精巧的小弹弓,刚两岁多的女儿本想跟母亲显摆显摆爸爸的杰作,可没想到,被母亲一把抢了过去,紧接着她听到的是妈对爸的一阵数落。

父亲常赴外地出差,在小女儿出生前,他就有个习惯:每到新地方总带样东西做纪念。家里偌大的住房空间,到处摆放着他从国内外带回的物品,琳琅满目,好不壮观,成为亲朋好友来家里聚会的观赏内容和谈论话题。父亲尤喜欢收藏石头,理念是“人无石不寿,家无石不安,国无石不泰”;信念是“与石相伴,为之坦然,以石为友,和其筋骨”。

父亲认真对贝蒂说过:石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只不过在野外是一种活法,默默无闻;被人带回家后,又有了新的活法。从此与人朝夕相处,只要人不抛弃它,它会永远存在,做人的忠实伙伴,不离不弃。

父亲的藏石不追求体大壮观,以小巧玲珑适于股掌把玩为主,数量不在多少,品种丰富为佳,有巴西虫化石、哥伦比亚煤石、俄罗斯陨石和木化石、蒙古恐龙蛋化石、中国寿山石和灵璧石;还有非洲钟乳石、澳洲熔岩石、英吉利海峡礁石,阿尔卑斯山滑坡石、波罗的海鹅卵石、东南亚热带雨林石、沙漠骨化石、北极飞流石及美国各地矿物石、晶体石等。他说:藏石玩石,只要喜爱,哪怕一块就够一辈子。

他藏石还有一大特点是不以贵贱为准,而以“象形石”为主,偏爱大自然巧夺天工生成的、未经人工动手的原石原形,于是,有的看上去像个小乌龟、小兔子、啄木鸟、蝙蝠、老虎、小猴小狗,有的呈现“云海荡舟”“雄鹰展翅”“情侣依偎”“淑女倩影”之类画像景观。他常对来客自吹自擂:自然生成的“象形石”不会像人为雕琢的那么逼真,要靠“三分相像、七分想象”来感悟那种“似像非像、不像又像、貌非神似、越想越像”的微妙品相,这才有一搭眼就拔不出来的看头,有百看不厌的兴头,有妙不可言的品头,有日思夜想的嚼头。本来,小贝蒂原先只当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摆着好玩,经爸爸一说,还真悄悄用心体会过,确实感到是那么回事!所以,她从小养成了爱听爸爸话的习惯。

索普夫人不懂石趣,老叨叨“左一块右一块把家里摆得好乱,连打扫卫生都好难”,可男人爱好这一口,只能爱屋及乌。她去埃及旅游大老远带回一小块“狮身人面”象形玛瑙石,赢得丈夫一个异乎寻常的大吻,其实她“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地摊儿上一堆原石堆里随意挑选,便宜买到的。摊主若发现其中奥妙,会心疼得肝儿掉,这便是“黄金有价石无价”的道理。P1-3

后记

1995年,本人在莫斯科红场,亲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50周年大阅兵,白发苍苍的老兵方队,胸前一排排战斗勋章,周围投来的崇敬目光……宏伟壮阔,历历在目。

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年了,遥想当年大阅兵,那一个个老军官、老战士、老男兵、老女兵,让我始终冥思:其中会有那些在谍海中舍生忘死的特殊男女吗?

于是,我久有凌云志:要把难以现身公众的隐形者写出来,哪怕只是一个代表,让世人检阅!

好在本人对秘密战影响战争的意义有深刻理解,对间谍在战争中的作用有足够认识,对一个改变战争进程的女谍有充分研究,所以谨以此书——

献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讴歌秘密战线男女间谍无名英雄和情报行业幕后英雄

下一个10年后,当二战80周年时,还有多少或几位当年老兵,祝愿他(她)们健在,未来百岁老人。

我相信,再过100年,后人仍会记得过去岁月,因为不忘历史才是人类文明,才叫珍惜世界文化遗产。

2015年元月于家中书房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