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耀东著的这本《我的世界像座花园--八个协税员口述税收故事》是采用人文的情怀视角,真实地讲述在大时代背景下,内蒙古地税部门工作一线协税员根植厚土、无私奉献的税收文学作品,客观立体地展示了协税员在具体的工作与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生存现状,并以他们为原点,真实地反映了该区地税干部真实的精神风貌。
| 书名 | 我的世界像座花园--八个协税员口述税收故事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赵耀东 |
| 出版社 | 远方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耀东著的这本《我的世界像座花园--八个协税员口述税收故事》是采用人文的情怀视角,真实地讲述在大时代背景下,内蒙古地税部门工作一线协税员根植厚土、无私奉献的税收文学作品,客观立体地展示了协税员在具体的工作与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生存现状,并以他们为原点,真实地反映了该区地税干部真实的精神风貌。 内容推荐 赵耀东著的这本《我的世界像座花园--八个协税员口述税收故事》用报告文学的体裁,讲述了地税系统中协税员的工作与生活,展现出地税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与地税工作的辛劳。作者语言朴实无华,讲述的故事真实生动,从平凡中见不凡,从朴实中见真情。 目录 第一章 在扎鲁特 王成:播种春天的人 赵志:我的技艺是一朵花 第二章 追梦人 蔺慧:一个人大代表的美丽人生 张海明:哈理工毕业生的协税员之路 第三章 西北偏北 王永成:生长在阿拉善的一株梭梭 扈丽霞:乡间小路的最美身影 第四章 平凡之路 胡树峰:异乡人的往事书 孙茂华:黄河边的独臂收税人 后记 在路上的人 试读章节 我刚参加工作的地方就在太平乡。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家里正好出了点事。我哥去世了,我一个表嫂还死在我们家了,种种原因导致家里根本就没钱供我们上学。当时我和我三姐是一起考上高中的,我三姐考的一中,我考的职业一中,没办法,我俩便一起辍学了,就开始种地干活了。有时我还出去放放牛,放牛很苦,晴天放牛还行,下雨天就受不了了,穿着雨衣也不行,下雨时地里有寒气,站在雨地里,寒气噌噌地往骨头里钻。回到家里,我身子凉凉的,焐半天焐不暖。1987年的时候我想当兵,我妈死活不让去,我妈认为当兵就是受罪,而且还离家在外的,不同意。这把我给急的,又哭又闹,家里就是不同意。1988年又招兵,我妈还是不让我去。等到1989年,家里人偶尔听说乡财政所招季节工,就想办法让我去了,当时一天挣两块钱。 ——什么是季节工? 我跟你说季节工就是地位还不如临时工,季节工用一个月,用完一个月拉倒。那时候乡里征收农业税,有实物征收这一块,粮库交农业税的时候以粮食征收为计量单位,需要统计粮库的征收小票,叫驻库员。说是驻库员,那时候我什么也不懂,还没接触业务,就是给人家打下手。 那年我21岁,我这个人挺好学的,干活也挺勤快,把自己该干的事干完之后还抢着帮别人干。每天粮库和乡政府来回跑,给人家统计粮食征收小票,有时候帮着财政所的会计打下杂,那时候还没有计算机,全是算盘。打算盘我有点基础,就帮着统计打个下手啥的。一个多月我学了不少东西,自己本来就岁数小,小事大事都爱跑。 当时我们乡里老书记是个非常认真的人,他是主管财政所的领导,现在已经退休了,天天早晨上班人们都还没去,这个老书记就起来抱着膀子站在门卫那块儿,看你谁先上班谁后上班。我们家离乡政府13公里,26里地,天天早晨,不管冬天夏天,我都是第一个骑着自行车到,到了之后把整个办公室都清扫一遍。那时候乡里没有住的条件,我只能天天起早贪黑往回跑,这些他都看见了。 就这么着,老书记有一天说小王这孩子真不错,就再用一个月吧,这样我就又干了一个月。这个月以后正好赶上年终槁决算。 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全旗财政工作会议,这个会议应该是所长和乡长去的。当时巧了,我们财政所会计报决算去了,所长重感冒病得不行了,大家说这让谁去参加会议呢?研究来研究去,后来就说让王成去吧。 我就去了,会是在鲁北开的,当时乡长也不知道是我去,他在鲁北等我。乡长见到我,就问我所长是怎么交代的。我说所长让我过来找你,咱俩碰个头。他问知道数字吗,明天是要发言和汇报的。我说我们的数字情况基本都掌握了,整个乡里的财政收入是35.4万多元,这个数字我记得非常清楚。 第二天开会是旗长主持,旗长叫包明德(化名)。他主管全旗财政工作,业务特别精通,财政、工商、税务等都归他管,为人也不马虎,特别厉害,每一个环节要求特别高,汇报必须得真实,弄不好,他就会发脾气。 第一个开始汇报的是工商系统,然后是银行,最后是财政这块,财政是各个所轮流汇报,我们所排在第四。包旗长问太平山乡来了吗?我说来了。 大家都觉得我年轻,都盯着我看,包旗长说你是所长吗?我说我不是所长。他说你不是所长来干什么来了?我说我们所长有特殊情况,税收工作还有点尾巴,正在忙,就派我过来了。他说你能解决问题吗?我说我向您如实汇报情况。 在这之前他已经把其他乡镇的人训了一顿,问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他问我前年计划收入多少,完成多少,采取什么措施完成的?我一项一项按照乡党委政府开会要求开始汇报。突然他说你们采取的措施有效吗?我说真有效,首先是宣传。他问我怎么宣传的,我说跟老百姓就说咸菜疙瘩熬菜——有盐(言)在先,把党的政策都如实地交代给你,你遵守是你的事。他一下子就乐了,说这个小伙子的话太幽默了,全场都乐了。 ——你汇报受表扬了? P8-11 序言 我为什么要写他们的“税收故事” 在2005年尖锐的秋天里,我的一个女同学去世了。 这个女同学的长相我已经模糊了,甚至名字,我都想不起来,我只记得她的身份是协税员。那年我去一个叫西山嘴的地方看她,这个消息很突然,突然得如同纷杂的落叶,从天空飘落而下,那一年她仅仅23岁。听同学说,她入殓的时候,穿着一身崭新的税务制服,这是她最后一次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对职业的忠诚’,她临终时的最大愿望就是能转正。 黄叶飞舞,秋风如吼,这个年轻的生命带着遗感,带着最后的一丝光荣的守望,随着悲怆的黄河水远去了…… 时间回到2013年,那一年我借调到自治区地税局宣教处。这么多年,时间之尘把我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是的,我变了,变得连我自己都看着陌生。记忆里的那些人、那些故事有时也会出现,但瞬间就消失了,更多的时候,它们变得越来越遥远。 当我计划写一部关于协税员的文学作品时,遥远的那个女同学走进我的世界,是她冥冥之中给我力量,让我沉下心,走进这个陌生的群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内蒙古地税系统里还有两三干的协税员没有转正,他们在全自治区的各个角落,从事着基层不同岗位的工作。有的人工龄长达30多年,有1994年国税、地税分家时,从财政上划过来的人,也有80后、90后刚刚上班不久的。他们和正式编制的人员一起为地税事业默默奉献着,毋庸置疑,在现实世界里,他们的称谓,无疑会受到歧视和嘲笑,可这些“歧视和嘲笑”并不能阻拦住他们为国聚财的脚步…… 在写作之初,除了他们工作的经历,我更加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难道他们仅仅是为了“找份工作”?这里面有没有一点职业自豪感呢?有没有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呢?生活在如此庞杂与浮躁的社会之中,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想什么,他们有没有痛苦,有没有挣扎,有没有和正式工相比较的不平衡,甚至有没有绝望…… 想到这些,我的灵魂无法平息,他们的故事等着我,缠绕着我。我听见他们在远方的召唤,我太需要和他们坐在一起,面对面地促膝长谈。 可问题来了,写他们需要采访,我哪有时间呢? 单位工作很忙,这成了我完成不了这部作品的重要理由。就这样,我把要写这部书的念头压住了,真的,我希望它从我的脑子里蒸发掉,别再折磨我了。 机遇终于来了。2014年冬天,我应邀参加了国家税务总局的税务文学座谈会,会上总局王军局长做了《发挥文学作用,讲好税收故事》的重要讲话,这是国家税务总局第一次召开如此规格高的文学会议。那次会议我深受鼓舞,就在我参加这个会议不久,另一个机遇也来了,单位要进行双向选择,为了这部书的完成,我还是选择了更适合我的科研所(后更名为税收经济研究中心)。 到了新岗位不久,我就把这部书的写作念头跟中心的领导谈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她非常支持我,建议我最好让局领导知道我的想法。得到他们的支持,我把采访的思路和大纲写好后,找到了分管税收经济研究中心的局领导进行汇报。他一听我的想法,当即拍板,说从局里的角度全力支持,一定要搞出成果。 漫长的七月开始了,这个夏天格外的热,雨水少得可怜,它更像倚在门口一个不安的孩子,躲躲闪闪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溽热之中,我除了完成正常工作外,采访工作也开始了。 从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通辽、呼和浩特,我分别寻找到8个经历迥异的协税员。他们都是工作在基层一线,有蒙古族,有汉族,有岁数大的,有岁数小的,都是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闪烁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他们当中有获得过自治区道德模范的,有当选市人大代表的,还有是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的……他们以他们的方式,在北疆这块厚土上奉献着、守望着、美丽着…… 旅途是疲惫的、孤独的,可每次见到他们,所有的累都烟消云散,我被每个人朴实的话语和平凡世界中他们真挚的内心融化了。采访中,他们流泪,我也在流泪;他们沉思,我也在沉思。那是一段多么温暖而难忘的旅程。 每次采访完毕,他们总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放,挚诚地说,谁没事听我唠叨这么长时间呀,连我家人都不愿意听,只有你在听,跟你聊完了,身上一下子轻松多了…… 在那一刻,我感到力量,我的心被洗涤了,同时我也被他们扎根基层、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税收故事”所感动,假如这个时候再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写他们时? 我想告诉他,我和他们在一起。 在星光下。 我们一起用夜莺的歌喉,唤醒自然、时光和被掩埋的记忆…… 后记 在路上的人 这个冬天,雪一场接着一场下,世界是白的。 岁末的某一天,我完成了这部书稿,时间正迈向2016年的大门,我却仍停留在门外,停留在他们的世界里,整整4个月的采访中,我和他们一起回忆着流逝的“税收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想说,他们虽然是协税员,但他们是主角。他们没有因为身份的问题,将自己放逐边缘,反之他们更加坚信自己前行的脚步,坎坷、崎岖、困顿,一路风雨,纯挚的心在他们身上,像越燃越旺的火把,他们没有振聋发聩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他们都很平凡,正是这种平凡,哺育出的却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他们辛勤而忙碌着,憧憬而奉献着,用他们的汗水和泪水使从事的事业变得像鲜花一样美丽。 说实话,每次采访中,我最困难的,就是提问那次协税员转正考试,那次是内蒙古地税系统在2003年唯一组织的一次协税员转正考试。这个提问尖锐而敏感,如同揭开别人已经痊愈的伤疤。我多么想绕过这个提问,假如被提问者是我,我又会怎么面对呢? 要知道那次考试对他们是多么重要。 让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很坚定,很乐观,再困难,他们都过来了,他们微笑着面对这一切,从容而自信。这是多么一群可敬可爱的人,是他们面对生活蓬勃向上的姿态,让我在孤寂的写作中感到温暖和力量。 最后感谢内蒙古地税局的局领导、姜雪蕊主任、蔡文军局长、王琛主任、贾锐处长、姜国君及单位的同仁们,因为他们无私的帮助和鼓舞,我才有了完成这本书的勇气。 又一场大雪即将来临,我站在窗口,此时城市上空阴霾笼罩,乌云低垂,我想起远方的他们,想起克鲁亚克的《在路上》: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带着最初的激情 追寻着最初的梦想 感受着最初的体验 我们上路吧……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