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叫我“猪”
不许给同学起外号,这是老师一再强调的。
可是,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外号,只不过有的好听,有的难听,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我们班每人都有一个外号,有的甚至有好几个外号。比如,“木乃伊”“小公主”“泥巴”“大肉虫子”“神经衰弱”“乖宝宝”“小金花”“大肥”“丐帮小蘑菇”“蛋蛋”“球球”“牛牛”等。看完这本书,你就认识他们了。
每个人的外号都有一段故事和来历。
先说说我的外号吧。同学们都叫我“猪”。因为我的名字叫高书,刚开始,他们有的管我叫“叔叔”,可能他们后来觉得自己降低辈分有点亏,很快就没人叫了。慢慢地,不知是谁想法儿找了个谐音——猪,特别是几个亲近我的女同学爱叫我“猪”。我呢,倒满不在乎,干脆在电话中直接自己叫起来:“嗨,希希,是我,‘猪’!”
周楠的外号叫“蛋蛋”。大家天天“蛋蛋”“蛋蛋”地叫,只是觉得好玩,要是深挖这个外号的来历,还真有一段故事呢。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次,吴艾妮和周楠闹别扭了,觉得周楠很“浑蛋”,于是就想天天骂他。可“浑蛋”是脏话,出于一个美少女之口毕竟不好听,于是为了避免别人误会,吴艾妮决定叫他“蛋蛋”。大家觉得这个外号很可爱,很快就叫开了。
蛋蛋有时确实招人烦,可是有时却又挺可怜。
比如,蛋蛋没有运动细胞,却酷爱运动。我性格比较像男孩子,上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到男生堆里和他们一起打排球。蛋蛋和我们一组。大个子赵葛文在对面,所以对方实力很强。加上我只是一个充数的,根本没什么实际作用,于是我们这组输得很惨。
当然,输球这事儿蛋蛋“功不可没”。
蛋蛋每次都争着接球,然后我们就眼看着他愚蠢地把球打飞,向界外飞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每次都丢分。
我们便责怪他:“真是的,不行就别接了呗。没那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儿!”
蛋蛋则双手作揖:“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下次不给你们捣乱了。”我们也就不再追究。
可是没想到,下一个球飞过来的时候,大肥刚要去接,蛋蛋纵身一跃,又把球打飞出界,再丢一分。
“别捣乱!”我们组的同学大怒,对蛋蛋恶狠狠地喊道。蛋蛋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让我们组远远落后。于是,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对着蛋蛋一通“暴打”,边打还边骂:“叫你给我们丢人,垃圾死了,去去去,我们组不要你了,你滚那边去吧。”然后,好几个同学就把他往那边推。可蛋蛋“宁死不屈”,用手扒住网杆不走。我们没办法,只好留他在这里当累赘。
其实,周楠并不喜欢“蛋蛋”这个外号,为此对吴艾妮“怀恨在心”。他找机会回敬了吴艾妮一个外号叫“球球”,是“浑球儿”的意思。你说我浑蛋,我就说你浑球儿。这下可好,两人扯平了。我们班也从此“蛋蛋”“球球”都有了。
其实这不怪蛋蛋,吴艾妮这个名字太容易产生外号了,甚至不止一个外号。
一次,口齿不太清楚的男生王肃交作业,对着吴艾妮叫了一声:“吴艾妮!”这时,恰好被爱传绯闻的小云听到了,就打了个岔:“什么?王肃对着吴艾妮说‘我爱你’?王肃不会喜欢吴艾妮吧?”
这可成了班里当时的爆炸性新闻,于是大家一下课就管吴艾妮叫“我爱你”。这可把“我爱你”给惹怒了。有一天,她生气地大叫:“就算他喜欢我,怎么样?又不是我愿意的!你们再这样叫就太过分了!”我们班同学都是很知趣的,见吴艾妮发这么大的火,大家也不敢再说什么,要不多伤和气啊!于是,关于“我爱你”的风波也就告一段落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天上数学课,老师教我们扇形统计图。为了让我们更深地了解有关知识,老师要求每人做一个扇形统计图。“大家喜欢玩什么球啊?喜欢羽毛球的举手!”一大片人,十六个。“乒乓球的?”九个。“足球?”三个。还剩下三个同学没有举手,其中包括王肃。老师问道:“你们三个喜欢什么球啊?”还没等王肃开口,小牛牛抢先对我悄悄说:“人家王肃喜欢——球球。”小牛牛这次又把王肃和吴艾妮扯到了一起,而且再次提起吴艾妮很不喜欢的外号——球球,被她听到了,自然又遭到一个狠狠的白眼。
不久之后,吴艾妮的另一个外号又传开了。相信淑女们听到了一定会抿嘴皱眉,这个外号叫“泥巴”。这个名字还是在班里的QQ空间上发起的,那时大家为了打字方便就发明了这么一个外号。不过,吴艾妮对这个外号好像还情有独钟,谁叫都行,一点都不生气,看来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啊!
P2-5
必须承认,高书的《同学们都很好》是本好书。这些“破事”我们成年人天天遇到,费透心思、机关算尽也往往无法化解,弄得身心疲惫,精神压抑。高书他们的致胜秘诀是童真与童趣,坦诚面对,礼让三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胸襟开阔,不计前嫌,剩下的就是快乐与和谐。建议机关干部传阅此书。
——崔永元推荐
这是一个11岁的孩子眼中的校园生活,这里面的称呼,事件,思想都是原汁原味的,这里的人物都是活灵活现,这种接地气的叙述方式和角度吸引了我,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对孩子眼中的世界感兴趣的你们。
——孟非
快乐童年来之不易
高书的妈妈 徐凯
我是女儿这部书的第一个读者。女儿写作的过程中不许我们看,直到全部修改完成,才交到我的手上。我用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了。读的过程中,我先是不停地呵呵傻笑,因为书中有趣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女儿写着半截儿作业也时不时跑过来看我为什么笑。读到最后一章时,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忍不住冲到女儿床前,抱住她由衷地说:“妈妈太爱你了。”
我不相信这是我女儿写的,不相信这是一个11岁女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可我确实亲眼看着她写这本书,而且写得似乎很轻松、很随意。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临睡前看她兴致勃勃地在电脑前坐上十几二十分钟,就完成了第一稿。
女儿写这部书的起因,来自接她放学回家的路上。女儿上小学时,我们全家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接她放学回家。因为在车上,她总是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述学校当天发生的好玩的“小破事儿”。那时我和她爸爸说,要是把这些事儿记下来一定会很好玩儿。我们的议论变成了孩子的行动,而写作的冲动恰恰在孩子“小升初”的关键时刻爆发了。
2008年初,女儿跟别的孩子一样,每天奔波在各个培训班和考场,枯燥地做着奥数练习和英语语法题,一次次地经受考试的折磨,身心极度疲惫,家长的精神也几乎处在崩溃的边缘。就在大家分秒必争地备战“小升初”的关键时刻,孩子提出要写“书”。开始我们坚决反对,要求她把所有的精力用到复习考试上。女儿以她特有的方式每天讨好我们,完成一定学习任务之后,向我们申请十几二十分的写作时间。我们心疼她,看到写作能够缓解她紧张的情绪,带给她满足和快乐,就渐渐默许了。那时,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本书能最终写成。
随着女儿如愿以偿地进入市重点中学实验班,她的写作戛然而止,再也没有激情写下去。现在看到的这几万字文稿都是在“小升初”时写的。我曾奇怪,为什么她在小学毕业后拥有几个月的暑假时间却没有写作热情,而在“小升初”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却要坚持写作。看完书稿,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这本书中写的都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快乐的人物。女儿不自觉地,用这些快乐的童年故事缓解着自己因“小升初”受到的“精神压力”。我由衷地感慨,快乐童年来之不易。
我很羡慕女儿生长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记得我小时候,男女同学之间是不说话的,课桌上要画一条“界河”,时时刻刻看着对方不得越界。男生女生用这种戒备、排斥甚至敌视来表现一种道德标准,实际是封建意识。而女儿的班里,男女生“打”成一片,甚至经常沟通一些心里话,真的像家中的兄弟姐妹。真是时代不同了。
我对女儿及和她一样的小学生有了新了解、新发现,我过去的认识有很多偏差。作为家长,我曾经把他们想得比较简单,觉得他们是小孩子,应该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其实他们比我想象得成熟,比我想象得复杂,知识面很宽,思维很敏捷,他们说出的话往往很有深度。而在有些事情上,我曾经把他们想象得过于复杂,有过很多没必要的担心。比如小学生早恋,其实看了《“绯闻部”》一章就会知道,对于孩子来讲不过是一种朦胧的感觉加上游戏娱乐,做家长的不必神经高度紧张;比如小学生起外号,其实有一个试探和被接受的过程,不至于对孩子造成“精神伤害”;还比如孩子之间打架,从孩子天性来讲在所难免,好在他们有自己的解决办法,调解、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正是他们成熟的过程。
我很羡慕女儿就读的学校,很敬佩女儿的老师们。学校一直倡导快乐学习的宗旨。从《伤心的作文课》《荒岛求生游戏》里的讲课方式不难看出,他们的老师有着很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上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怎么能不快乐?老师们不怕麻烦,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自由、开放、和谐的环境,让孩子们的智力和情感健康发育。在这样的学校上学是孩子的福分。
我由衷地喜欢女儿班里的这群孩子。即便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赤赤,我们也看到她很多优点和长处:爱劳动、热情助人、敢爱敢恨。我家搬新家后,赤赤竟然能自己一人摸上门来找女儿玩。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没出息吗?总给老师制造麻烦的佳佳弟弟,我在公开课上看过他表演的相声,惟妙惟肖,将来说不准能成为“郭德纲第二”。这群孩子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我看将来他们都能成器。
我真诚地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拥有快乐的童年,快乐的少年,快乐的青年,快乐的一生。这本书所描绘的快乐童年是由几代人创造的一个大环境,学校、老师创造的小环境,家长宽容、理解等诸多因素换来的。快乐的童年来之不易,让我们都来珍惜。
2008年12月
嗨,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小学六年级的世界!
我所在的六年级(6)班的生活多姿多彩,这里每天发生着十分有趣的故事。我遇到很多很有性格的同学,他们让你觉得每天都是新的,让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在2008年“小升初”最艰难、最痛苦的日子里,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每天陷八没完没了地做题和到处奔波考试之中,身体、精神都极度疲劳。但是,每天今我最愉快的,就是临睡前坐在电脑旁,回想这几夭班里发生的好玩的事情,把它们原汁原口末地记录下采。这些事情真的都是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和这一年轰轰烈烈的北京奥运会比起来真的不值一提,所以我把它们叫作“小破事儿”。
可是,正是这些“小破事儿”真实地记录了我的童年,一个90后小学生的童年。我想,我同龄的小朋友看到这些“小破事儿”,一定能回忆起自己干过的“坏事儿”和傻事儿,这都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是我们成长中一个五彩斑斓的篇章。至于大人们,我希望你们看到这些“小破事儿”,也能更加了解、理解你们的孩子。
感谢我的表俎——人大附中高一(A4)班的戴伊凝同学,曾经跟我在同一卢斤小学就读。整天读雅思,梦想去英国的她,为我画了一幅我们小学校园的素描作为封底,这是我们记忆中其同的学校。她虽然不专攻绘画,但绝对有美木夭赋。感谢我的表弟——人大附小四年级(10)班的徐唯植同学,他也自告奋勇为我画了一幅肖像,尽管很丑。他虽没有美木夭赋,但绝顶聪明,他不进少年班我就跳楼。感谢开明的爸爸妈妈,不像别的父母那样逼着孩子争分夺秒地备战“小升初”,给我时间满足我写一本书的强烈愿望。感谢出版社的编辑阿姨,居然看到“小破事儿”的出版价值。感谢我所有的小学同学——我书中的主人公们,你们是那么聪明、可爱、调皮,给我的书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素木才。为了尊重你们的隐私权,我把你们的名字改成了化名,但是你们的绰号我实在是不忍心改掉,希望你们原谅哦!千万不要对号八座找我算账。你们所做的一切,包括“坏事儿”,都是出目一颗善良的心。最后,感谢我的母校、我的老师。老师们,你们是最慈爱、最现代、最开明、最职业的教师,你们给我们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非常温馨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一切都将不会发生。
高书
《同学们都很好(一个11岁的小学生眼中的真实校园生活)》是作者高书已出版图书《六六班的小破事》的再版。书籍主要以一个小学生的第一人称视角关注和描写了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趣事和有意思的事情,充满童趣。孩子们看了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一定能回忆起自己干过的“坏事”和傻事,这都是我们童年美好的记忆。至于大人们,我希望你们看到这些小破事儿,也能更加了解、理解你们的孩子。
孟非,崔永元,梁宏达力荐的天才少女高书,描述真实的校园生活,插画师卤猫亲绘封面。
《同学们都很好(一个11岁的小学生眼中的真实校园生活)》讲述:我同龄的小朋友看到这些小破事儿,一定能回忆起自己干过的“坏事”和傻事,这都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至于大人们,我希望你们看到这些小破事儿,也能更加了解、理解你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