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后形而上学美学(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作者 赵周宽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赵周宽编著的《后形而上学美学(精)》在西方思想的核心领域形而上学的内在发展逻辑中探寻美学学科的本质性起源,具有“学科考古”和思想探源的意义。作者将美学得以萌生的理论关节点定位在形而上学向后形而上学的思想转变中,在这两者的弹性对峙中,为美学的产生搭建起富有张力的思想舞台。本著对美学的批判性本质特征与形而上学之既钳制思想又激活思想的深层辩证性这两者同时做出映照式阐发,从而一方面,为美学学科建构起思辨性的骨骼;另一方面,在美学这门诉诸感性愉悦的现代性学科中,为西方思想的自反性赋彩塑形。尼采和海德格尔各自形而上学立场中的矛盾性,在本著中被置于形而上学自我建构与自我反对的辩证旋涡中,以思想样本的方式凸显了美学学科的悖论性。西方近现代其他重要思想家(鲍姆伽登、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阿多诺、维尔默、韦尔施等)围绕形而上学问题展开的理论辩难,也在本著中得到概要性展现。

目录

思想激变中的美学(代自序)

 一 后现代性的裂解

 二 利奥塔与思想的“重写”

 三 韦尔施与现代性诊断

 四 “俄狄浦斯现代性”

 五 思之终点与开端

 六 形而上学与思想

 七 形而上学问题的现代性背景

 八 美学—现代性

绪论

 一 什么是问题?

 二 作为现代性科学的美学的问题

 三 中国当代美学与问题

 四 美学与后形而上学

 五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六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后形而上学论域勾勒

 第一节 谁需要美学

一 美学的提问方式

二 需要结构分析

三 美学与形而上学的先天缺失

 第二节 美学与形而上学的等级制度

一 形而上学等级制的僵局

二 作为“静力学”的美学

三 审美超越

 第三节 美学的辩证言说与科学体系的建构

一 感性辩证法

二 垂直模式与水平模式

三 美学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第四节 后形而上学与形而上学

一 后形而上学的“后”

二 形而上学之“内”与“外”

三 形而上学与思想

四 一元论与思想的(不)可能性

 第五节 现代世界的重建与美学

一 分化的现时代

二 美学与整一世界建构

三 美学在现代语境中的理论增殖

 第六节 后形而上学美学的基本论题

一 作为学科形态后形而上学的美学

二 感性真实性的重新赢获

三 确定性模式的革新

 第七节 形而上学与历史

一 形而上学有历史吗?

二 形而上学历史性的动力结构

三 形而上学历史的叙述法

第二章 尼 采

 引言 尼采阐释中的思想角力

 第一节 尼采与疾病:或,作为文化医生的哲学家尼采

一 尼采的肉身之病与西方思想的观念之病

二 苏格拉底病例

三 瓦格纳病例

四 双面尼采:病人和医生

 第二节 生命与道德:或,尼采的阿里阿德涅线团

一 道德毒化简史

二 轻松快乐的“非道德论者”尼采

三 为了生命而“真诚地说谎”

 第三节 显白与隐微:或,作为柏拉图的学生的尼采

一 作为“主体性”的权力意志

二 显与隐:权力意志与永恒轮回

三 生命底色的展露

 第四节 回旋舞曲:或,尼采与形而上学的周旋

一 复数的形而上学

二 尼采与不同形而上学的周旋

三 处于形而上学“边缘”的“生命形而上学”

四 “生命”和“理论”:生命形而上学结构分析

 第五节 现代性舞池中的“另一支舞曲”:或,美学作为快乐的科学

一 生命主题的呈示

二 生命美学爱的“永恒三角”

三 “创造”与“痛苦”:不竭的生命力之源

四 生命“还乡”,或,美学之舞

 第六节 多重紧张驱动着的生命之轮:或,生命美学的动力结构分析

一 生命等级问题

二 作为诱饵的查拉图斯特拉

三 生命美学与形而上学深层矛盾的相互激发

四 艺术形而上学

五 查拉图斯特拉的“个性”

 第七节 生命的高寒品质:或,作为崇高的生命美学

一 超越悲喜的崇高

二 生命美学与公正

三 形而上学的痊愈,或,自由鸟之歌

第三章 海德格尔

 引言 回到 来到海德格尔

 第一节 在形而上学中定位海德格尔

一 对遮蔽史的解蔽

二 形而上学与西方思想

三 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基本原则“同一律”的执守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探灯(差异性原则的运用)

一 差异性原则和原则性差异

二 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差异性统一

三 海德格尔不同形象的差异性统一

四 由差异性原则探到“存在”

 第三节 形而上学的神秘梦乡(存在之“无化”或“幽溟之境”)

一 重获存在二重性

二 从“后面”切近“存在”

三 从“侧面”切近“存在”

四 让存在“动起来”

 第四节 与辩证法角力

一 “思存同一”中的“此在”

二 辩证法与存在之神秘

三 海德格尔的辩证言说和对海德格尔的辩证言说

 第五节 美学的林中空地

一 作为美学“前史”的形而上学批判

二 艺术的形而上学意义

三 “美”与“美学”的弹性对峙

 第六节 揭蔽与覆盖:海德格尔的美学解释和对海德格尔美学的解释

一 海德格尔论美学的动力结构

二 对海德格尔美学的多角度透视

三 在通向美学之无蔽的途中

第四章 美学的诞生

 引言 美学与主体现代性

 第一节 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对一段美学诞生史的回忆

一 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差异性同一

二 两人在形而上学极端可能性问题上的默契

三 “存在真理”与生命“力”的相互阐发

 第二节 显隐二重性:美学发生学的问题结构

一 两种美学发生史的对勘

二 美学与现代性主体之“光”

三 先锋派的形而上学意义

 第三节 黑格尔艺术难题的形而上学意义

一 黑格尔的艺术难题

二 艺术难题,或,黑格尔与希腊人的对峙

三 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完成”和“遮蔽”

 第四节 美学发生源点上的三场争辩

一 搭建形而上学的擂台

二 第一场争辩:康德vs鲍姆伽登(知性完善问题)

三 第二场争辩:黑格尔vs康德(主体性问题)

四 第三场争辩:尼采vs黑格尔(矛盾性问题)

 第五节 在后形而上学旗帜下

一 “反形而上学”的现代起点:孔德

二 “交往理性”中的“后形而上学思想”:哈贝马斯

三 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补救:阿多诺与韦尔默

四 后形而上学一脉九流

 第六节 不同于审美救赎的美学的救赎

一 处于形而上学和后形而上学“之间”的美学

二 “审美救赎”省思

三 美学的救赎与西方思想的“自我救赎”

 第七节 后形而上学之后

一 “后”的思想谱系

二 中国当代美学的形而上学诉求

三 “后”的终结或“终结论”之后

 余论:回顾中国当代美学

参考文献

 一 中文参考文献

 二 期刊论文及其它

 三 英文参考文献

 四 网络资源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