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冲突时切忌失去理智
人与人之间难免因某种原因产生摩擦,这时,如果把话说得过重,就会使矛盾激化,相反,如果压制自己的情绪,则会让事情平息下来。
日本一位得过直木奖的作家藤本义一先生,是位颇为知名的人。
一次,他的女儿超过了晚上时限10点钟,于12点方才带醉而归,开门的藤本夫人自是破口训斥了一顿,之后还说:
“总而言之,你还是得向父亲道个歉。”
顿时,她也清醒了不少,感到似乎大难就要临头了,于是便怯怯地走向父亲的卧房,面色凝重的父亲却只说了句:“你这混蛋!”之后便愤然离去,留下了无言的女儿独自在黑暗中。
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却深深刺痛了她的心,然而晚归之事,自此便不再发生。
为人父母者都有责备孩子的经验,多半也了解孩子可能有的反抗心,所以要他们反省是相当困难的。通常会以一句:“你是怎么搞的,我已经说过多少次……”想让他们了解并且反省,此时他们若有反抗的举止,父母又会加一句:“你这是什么态度?!”然后说教更是没完。
如此愈是责骂,反抗心便愈是高涨,愈是希望他们反省,反愈得不到效果,于是情况就会变得更糟,但藤本先生的这种做法,使他女儿的反抗心根本无从发泄,反而转变为反省的心。
因藤本夫人的一顿训斥,已足够引起女儿的反抗心,但藤本先生却巧妙地将它压抑住,反而使女儿的内心感到十分歉疚,因为父亲的一句“混蛋”,实胜过许多无谓的责骂,她除了感激,实在无话可说。
压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愤怒的事情时,切勿失去理智,口不择言。通常有些“过头话”是在感情激动时脱口而出的:人们为了战胜对手,往往夸大其词,着意渲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使用污言秽语。如夫妻吵架时,丈夫在火头上说:“我一辈子也不想见到你!”这话显然是气话、“过头话”,是感情冲动状态下的过激之言。事过之后,冷静下来,又会追悔莫及。所以,在情绪激动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切莫“怒不择言”,出语伤人。同时,因为双方有矛盾,说话就难免很冲、带刺,如果你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回击,则积怨更深,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钢刀砍在石头上。肯定会溅起火星,如果钢刀砍在棉花上,则软而无力。对方一定不会再强硬下去。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在与有误解或隔阂的人相处时,应避其锋芒,不要硬碰硬,不说过头话,使用的语气不要咄咄逼人,如果一方能主动示弱,便有利于矛盾的化解。
简单否定或肯定他人不可取
对他人的评价是最为敏感的事情,应格外慎重。尤其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作否定性评价时,更应注意公正、客观,不要言辞过激,最好少使用“限制性”词语。如果某下属办糟了一件事,在批评时,某领导说:“你呀,从来没办过一件漂亮事!’’这话就说得过于绝对,对方肯定难以接受。如果这样批评:“在这件事上,我要批评你,你考虑得很不周到!”这样有限度的批评,对方就会心服口服·低头认错。因此,对他人做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时,要注意使用必要的限制性词语,以便对评价的范围做准确的界定,恰当地反映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发展程度。只否定那些应该否定的东西,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简单地“一言以蔽之”。、
妙语精言,不以多为贵。领导者在批评下属的过错时,经常要用听起来简单明了、浅显易懂,实际上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使出现过错的人经过思考,便能从中得到批评的信息,并很快醒悟,接受批评,改正过错,吸取教训,不断前进。
1959年,因水利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水利电力部在密云水库附近建立了一座水利展览馆。周恩来总理听说后,就问水利电力部负责人有没有这件事,当周恩来听说确有其事时,他摇摇头,只说了一句话:“没想到你们会做这样的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周恩来总理这句言近旨远的话,不正是对有关负责人的批评吗?所以当时有关负责同志就感到辜负了周恩来总理的一贯教导,内心非常沉痛。以后尽管检讨了这件事,并把水利展览馆移交给其他单位改作研究所。但是每当想起周恩来总理这句话,想起周恩来当时微带失望和痛心的神情,有关负责同志内心总是十分沉痛。他们表示决不忘周恩来总理的批评教育,一定要永葆艰苦朴素的革命本色。
P5-7
著名学者王了一说过:“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景容易,因为三岁的孩子也会说话;最难,因为最擅长辞令的外交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
话说得好,小则可以讨喜、动人,大则可以保身、兴邦。远有苏秦、张仪游说诸侯,战国格局为之改变;诸葛亮说服孙权,三国鼎立之势成;皇太极劝降洪承畴,大清夺天下成定局。近有周恩来出色外交,四两拨千斤;罗斯福之“炉边谈话”,温暖千万心灵。
话说得不好,小则树敌、伤友,大则丧命、失江山。孔子之教有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言语仅次于德行,可见它的重要。由于一言之闪失,导致兵戎相见、血流成河的浩劫,在中外历史上屡见不鲜,故《论语》有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因一言不慎而招致杀身之祸的也不乏其人,因一句“此跋扈将军也”而被梁冀毒死的汉质帝,还有恃才放旷的杨修都属此列。
说话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言不得体的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职场上,每个人每一天和同事、领导难免有话要说;家庭中,同妻子、丈夫、父母、孩子必须进行交流;社交时,同朋友、客户势必联络感情。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些都需要我们掌握说话的艺术。在注重人际沟通的现代社会,说话的艺术也就是成功的艺术。
会说话,可以帮你办好难办的事。同一个问题变换不同的说话方式将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有求于人,想要拉近关系;遇到僵局,想要无形化解;遭到拒绝,想要说服对方,都需要掌握说话的艺术。说好难说的话,才能办好难办的事。
会说话,可以助你掌握通达的做人智慧。说话没分寸,没艺术,即使是赞扬的话,别人也充耳不闻。说话有分寸,讲方法,即使是批评的话,别人也乐于接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会说话,好做人。
会说话,可以帮你成为社交高手。如何同上司说话?如何同客户沟通?如何拒绝朋友?如何抚慰家人?人情网中,拿好语言之矛,才能攻破人心之盾。
会说话,可以助你掌握圆通的处世之道。在人生的各个场合,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在什么时机说话,都要讲求艺术性。对方豪爽,就说直率的话;对方保守,就说稳妥的话;对方崇尚学问,就说高深的话。这是语言之道,也是处世之道。
杰出的说话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训练的。本书在充分展示会说话的巨大威力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说话的艺术,是迄今为止内容最全面、技巧丰富、方法最实用的语言艺术大全集。
本书从理论上,讲述了练就说话艺术的重要性、提高说话技巧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上,指导读者如何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说话曲直、说话轻重和与人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调解纠纷时和激励他人时的说话分寸,掌握如何同不同的人说话的技巧、不同场景下的说话艺术、怎么说别人才会听你的、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及如何说好难说的话等。同时还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向读者展示了同陌生人、同事、老板、客户、朋友、爱人、孩子、父母、对手沟通的艺术,在求职面试、求人办事、谈判、演讲、电话交谈、尴尬时刻、危急时刻、宴会应酬、主持会议、探望病人及应酬亲友时的说话艺术。阅读本书,让你轻松面对尴尬、获取提升机会、扩大交际范围,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群,说好想说的话,说好难说的话,提高说话技巧,改变一生命运。
卜翔宇编著的这本《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以“说话让人舒服”为主题,将语言和人性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教会我们,如何通过洞察别人的心理来说出让人爱听的话,如何通过体察别人的需要来说出让人开心的话,如何通过“包装”自己的语言来说出不伤人的话……让你的每一句话都说得得体又令人舒服,到哪都受欢迎!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善于表达且善于用别人易于接受的方式甚至喜欢的方式说话的人,能够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如果你曾经因为不擅言辞而失掉一个朋友,因为说话不高明而失掉一个顾客,因为言语不当而错过一个好机会,因为口不择言而惹来一身麻烦,那你就应该学习如何用讨人喜欢的方式说话。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是获得上司赏识、下属拥戴、同事喜欢、朋友肯定、恋人依恋的重要条性……
卜翔宇编著的《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让你一书在手,从此不再为“说话让人不爱听”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