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淡定的样子真好看》作者胡慧嫚将萨提亚的心灵启发,进行进一步本土化的吸收,她结合近10年帮助数千位有心灵困惑的人找到出路的心理咨询师经历,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各种问题,以心理故事的形式亲切呈现,用萨提亚的声音给出指引。
你是否也是一只渴望拥抱的刺猬?你曾经以为,只要埋头苦干,工作就会好;只要百依百顺,感情就会美。可是有一天,你发现踏实的员工反而会无辜背黑锅;在感情中迁就的一方常常会受伤。你心里憋屈极了:为什么明明很努力,却好像从来不曾被这个世界善待?你愤怒、哭泣,拼命地用情绪与所有的“不公平”对抗着……就像一只渴望拥抱的刺猬。
仿佛宫崎骏动漫里的角色,苏青是自在的艺术家,艾莉是忘了魔法的女孩,两人在某个夜晚相遇,艾莉就此踏上了一段自我蜕变的觉醒之旅。
每日奔波在爱情、职场、家庭等不同场景,艾莉期待、失落、开心、愤怒、委屈、无助……在充满生活感的小说情节中,艾莉是你,也是我。
《你淡定的样子真好看》作者胡慧嫚深具巧思地在苏青与艾莉的对话中渗透进萨提亚模式治疗理论,充满疗愈感与内在探索,也饱含着智慧与顿悟。
这个深缓美好的心理故事,仿佛一个温柔贴心的倾听者,又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领你与内在的自我温柔地靠近,探索内心未曾开启的宝藏,发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强大力量。开启关于自我成长、幸福、快乐、真正的成熟、自我价值、温柔与刚强、亲密关系、沟通姿态、原生家庭的秘密。
迷茫,是改变的绝佳起点
“你一直都是这么自在、开心吗?”终于忍不住好奇,艾莉问出了口。
“当然不是啊!以前的我可会钻牛角尖了!内心就像有个小剧场似的,总有各种内心戏、各种对白,演得可热闹了呢!”
“内心小剧场!哈,这形容真的好精准啊!我就是这样的啊。”艾莉像是找到同类似的放松了下来。
“那……你是怎么改变的呢?”好奇心带着她进一步探问。
“你对改变很好奇,也很感兴趣?”
“嗯,是啊。只是……我真的觉得,改变好困难啊!”艾莉的语气透露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和疲惫,眼眶里开始有泪水在打转。
苏青发现了,倒了杯茶递给艾莉,没多说什么,也完全不急着追问些什么,只是自在地逗弄着舒服躺在木桌旁的波波。
在这一方由安静舒展开来的空间里,艾莉慢了下来,喝着茶,看着苏青的双手轻轻地在波波的脖子上抚弄着。狗儿蜷卧、双眼轻闭,舒服地打着呼噜。
艾莉感觉到自己原本僵硬了很久的身心,仿佛也随着苏青轻轻抚触的双手,逐渐地放松了。像是具有魔力似的,她开始对着其实还称不上熟悉的苏青细细地说起了自己。
“虽然表面上看来,我好像一切都还不错,有看似光鲜的品牌活动企划工作,有一段已经维持五年的稳定感情,还有爱我的家人。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好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的心一直觉得喘不过气,所有的事都像是卡住了。原本应该最靠近、最熟悉的自己,好像也越来越模糊、越来越疲惫、越来越提不起劲、越来越迷惘。我也一直努力地调整,努力想让自己改变。瑜伽试过了,夜跑也跑了,健身房去了,纾压、芳疗、手工艺、烹饪等课程也都参加了,但总像是差了临门一脚,或者,也常常半途而废……”
艾莉说起工作上的困境、家人相处间的爱与沉重并存、爱情关系里越来越少甜蜜、越来越多挫折。还有,更痛的是,她对这样的自己既无力又失望,心底很想改变,却又仿佛整个人被困在蜘蛛网上似的,完全无能为力。
艾莉一口气哗啦啦地说完了。
一直倾听着的苏青,让静默在她们之间停留了一会儿,然后才缓缓地,却也同时坚定地说:“你知道吗?改变总是有可能的!”
“但是改变一点也不容易啊!就算我低声下气,别人也不会因此愿意一起尝试改变啊!我如果退让,别人就得寸进尺;我如果坚持,别人就指责是我太固执。改来改去都是我在改,一点用也没有!工作是这样、感情是这样,跟家人相处也是这样!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太累了,我好想丢掉一切,自己一个人走得远远的,一切全都重新开始……” 艾莉忽然感到沮丧,同时也有点生起气来。
“是啊,改变的确不容易,有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
“给自己更多的时间?现在都已经一团乱了,工作、感情、家庭,没有一个是顺利的!到底还要等多久才能变好!”
突然间,艾莉意识到自己不该忽然发起这么大的脾气,对这个失控感到挫败又不好意思。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吼你的。”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苏青看着她,仿佛看进了她心中。
“你生气,是因为你付出这么多,别人却还是不懂;你生气,是因为你已经这么努力了,却还是走不出这些困境;你生气。是因为你很气自己,没办法掌控这一切。但是透过你的生气。也让我知道你有多挫败,有多在乎。”
艾莉看着苏青,眼泪流了下来。
很久没有人这样对她说话了。
姐妹淘会陪她散心,支持她骂男友、抱怨公司;亲友、前辈会热心地指导她,提供有用的方法。但遇到这样的低潮。艾莉不想只是发泄,也不想再听到激励或劝诫。
苏青说中了她的心事。
她真的好努力、好努力,这一切之所以会这么辛苦,是因为她真的想要……
工作上,她希望安定,也希望有机会表现和成长;感情上,她希望文杰是可以和她走到最后,携手偕老的贴心伴侣:和家人之间,她希望可以少些要求、少些指责争吵,可以真正地互相支持陪伴……这些愿望不是很单纯、很基本吗?究竟为什么会这么难呢?
可是苏青说得没错,尽管这么挫败、这么伤心,她还是真的在乎。
“是啊,我是真的在乎!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么痛苦、这么伤心了。”艾莉喃喃地说。
“从你的话里我听见了,你对未来仍有盼望,只是不知道现在要怎么做。但是你知道吗?当你真的在乎、真的要时,你就掌握了改变的契机!”
“当我真的要时,我就掌握了改变的契机!”艾莉重复着这句话,像是在慢慢体会其中的意义,也在这当中感受至U一股暖暖的力量。18-21
我与萨提亚关好的相遇
我记得张曼玉说过的那个画面,独自面对着镜子,手拿剪刀随性自由地为自己剪了一头短发,说:“我是我的张曼玉.不是任何人的。”
我记得王菲说起的那一个放逐纽约的午后,蹲坐在街边看着人群从眼前川流而过,“每一个人都有那么清楚的样子,那么,我究竟是谁?”
我记得珍·古德说起的,在那些连续几日镁光灯焦点专访又接着衣香鬓影、盛大荣耀的授奖典礼时刻,但是她最渴望的,却是隔日回到她的宁静森林独自漫步,与大树说说话。
说起我自己,近二十年的时尚杂志工作,表面上光灿繁华,其实处处都是与人交会的美好印记。就像我记得的,不是双C标志,而是神秘冷艳的Coco Chanel;我记得的不是Prada商标,而是那个叛逆的左派女孩,不得不接手家族事业后,在优雅乖驯中夹带不羁叛逆灵魂的Miuccia Prada;我看见的不是最新一季的服装或色彩趋势,而是背后那些极度敏感又才华横溢的时尚设计师们,对人、对当代社会、对世界、对未来的感受,以及将这些感受幻化诠释,开阔引领……这些人,这些交会的生命如此触动、滋养着我,一如之后我在心理咨询领域里的每一个相遇。
那年9.21大地震之后,因为对受难者的不舍,我拿起电话拨通了招募志愿者的专线:“谢谢你,请问你有什么帮助人的专业技能?”电话那头,声音亲切却顿时让我语塞,“原来帮助人不是只要愿意付出时间和心力就可以,是需要专业的!”
这个新的认识让我走进了张老师志愿者培训班,也在蛰伏多年之后,因着“虽然是志愿者,也希望能带给来访者更专业的帮助”的信念,我正式跨进学习心理咨询的大门,并且一路越走越远,于是,我遇见了萨提亚、完形、叙事、荣格、Bowen、焦点、心理剧、表达性艺术治疗……
而其中,我与萨提亚女士的相遇最为深刻,那是一场生命与生命的深度共鸣。我在这段与心理咨询以及与萨提亚女士的相遇的历程里,体会到无尽的滋养、成长、蜕变。那包括往内认识自己、爱自己、完整自己,同时向外了解他人、爱他人的能力。包括持续练习并体会着“我在,你也在”的既开阔又涵容的人我关系,也包括一种安然愉悦的“自在”——真正的自己存在着,并逐渐在这个自在里,开始更好地绽放属于自己生命的香气。
萨提亚女士所说的为自己创造“第三次诞生”,这美好,我体会,我看见。于是,有了这本书。
这不是一本萨提亚的咨询专业教科书,而是如同萨提亚女士的这个信念——“生命与生命是相互影响、相互滋养引领的”,我尝试写出的,既是对智慧、诚挚、温暖的萨提亚女士的感谢与致敬,也是萨提亚成长模式对于我的美好滋养、引动与启发。同时,这本书,也是我在过往生命的大河里和诸多人、事、物相遇交会时,反身自问、探索的点滴。
书中,艾莉是你,也是我。
这一路上,我们并不孤单。
献给我的父母,他们以生命示范教导我——爱、真诚、温暖,是一种宁静且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