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著的《战略罗盘(新时代下持续增长的战略逻辑全新修订版)(精)》是一本结合“新时代”特色,为企业提供战略解决方案的书。
新时代下的全新战略应用指南。结合当下中国的战略应用环境,提供企业持续增长的解决方案。
战略罗盘模型。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融合中西方经典战略理论和实践。
丰富的实践案例。结合10年咨询案例,凯洛格公司为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上百家中国企业制定了合适的战略价值观和方法论,包括中信、平安、腾讯、柳工、洋河、滴滴等。
田宇(中信产业基金总裁)、丁当(平安人寿董事长)、曾光安(柳工集团董事长)、帝王股份创始人(吴志雄)、陈玮(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倾情作序。
企业经营正面临着一个“新时代”:新的全球化竞争环境复杂多变,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的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颠覆着很多传统行业……
很多企业要么处于产业转型期,要么处于战略转折点,陷入增长困局和战略迷惘之中。而有些企业洞察趋势,把握态势,通过新一轮的战略创新,后来者居上。
新时代是新机遇,要有新使命、新作为!新时代不可怕,可怕的是延续过去的逻辑,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新时代下,如何实现战略引领,让企业持续拥有精彩的未来?这正是《战略罗盘》要回答的问题。战略罗盘通过四大视角,让企业找到新时代下战略制胜的新逻辑。
规划视角:有战略还是没战略?整个组织对于“去哪里”和“如何去”是否清晰,是否达成共识?力出一孔,清晰的战略才能塑造出伟大的组织。
定位视角:好战略还是坏战略?好战略让企业做到“先胜”和“易胜”,坏战略让企业“难胜”,甚至是“完败”。
能力视角:实战略还是虚战略?战略执行需要科学的资源配置和扎实的组织能力,“好战略”通过好的执行,才能转化为“好业绩”。
学习视角:快战略还是慢战略?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新时代,要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以思想敏锐和行动敏捷去对抗战略惰性和组织惰性。
很多企业运用《战略罗盘》方法论,完成了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创新了商业模式,成功穿越了战略转折点,突破了增长困局,实现了价值型增长,部分企业还成长为全球产业的领导者。
《战略罗盘(新时代下持续增长的战略逻辑全新修订版)(精)》作者王成是知名战略专家,具有数十年战略咨询经验和创业经验,他为诸多大中型企业提供战略规划和战略研讨服务,他所创立的战略罗盘方法论不仅具有理论高度,更具有实践意义。
推荐序 九字国策定江山
站在高远处
战略是企业家的灵魂
有能力定义未来,才能超越竞争
战略是生死大计
前言 郑观应100年前的洞察:中国凭什么追赶美国?
导言 穿越未来的战略罗盘
有战略:用一句话说清企业战略
好战略:你企业的战略是“坏战略”吗?
实战略:你的战略“虚”不“虚”?
快战略:你的战略是“快战略”还是“慢战略”?
本书框架:战略罗盘的四大视角
马化腾和宁高宁的战略罗盘
第一模块 规划视角:将战略意图转化为战略地图
第1章 由外及内的战略思维
走出死亡之谷:腾讯的战略转折点
有效的战略产生于严谨的思维中
“由外及内”还是“由内及外”?
战略“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智能互联网时代:生态圈中的顾客节点
第2章 明确你的战略意图
从“柱形思维”升级到“饼形思维”
从终局看布局,以未来推导现在
唤起水手们对辽阔大海的渴望
战略与现实之间的资源缺口激发创造性张力
从小池塘的大鱼到大池塘的小鱼
当下的“绩效差距”,未来的“机会差距”
第3章 绘制富有逻辑的战略地图
何为“没战略”?
一定要让员工相信战略
员工不相信战略的背后是没有战略逻辑
用战略地图讲好战略故事
腾讯“五年战略规划”的战略思维和逻辑
第二模块 定位视角:竞争格局、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
第4章 与众不同的战略定位
“有战略”不等于“好战略”
“做得不同”还是“做得更好”?
模仿是战略的大敌:联想战略大漂移
战略定位之战:在哪竞争?
战略定位之战:如何取胜?
最好的定位是首位
挑战者和领先者之间的对抗秘诀
第5章 洞察产业生态的当下结构和未来演进
在什么赛道上赛跑
塑造战略的五大力量
以产业思维进行战略取舍
坏行业中的好战略,好行业中的坏战略
好战略的标准:外部一致性
行业护城河:高增长行业里有很多战略悲剧
加固行业护城河:沿着产业演进曲线上行
认知升级:从产业思维到生态思维
降维打击的“新物种”
第6章 新竞争优势:从战略控制点到生态优势
通过运营一致性构造竞争优势
盲目对标是对战略的最大伤害
逆转:以弱胜强的内在逻辑
平台战略:将价值链变成价值网
生态优势:从战略控制点迈向生态圈
实现指数型增长的“杠杆资产”
第三模块 能力视角:打造落地战略的组织能力
第7章 跨越战略和实施间的鸿沟
董事长“宣讲的战略”和员工“行动的战略”
让资源配置和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公司的战略重点不是经理人的经营重点
旧组织无法执行新战略
第8章 发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田战略vs哈雷战略
先胜后战:以核心竞争力驱动价值型增长
从业务组合到能力组合:富士和柯达为何命运不同?
区分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三大测试
成为超级竞争者:力出一孔和阈值效应
第9章 战略地图、能力地图和人才地图
能力地图:基于开放能力的腾讯转型
绘制能力地图的三大要素
如何打造组织能力:谷歌的创意精英和丽思卡尔顿的传奇服务
从能力地图到人才地图
阿里巴巴两件事:战略盘点和人才盘点
打赢人才争夺战:如何绘制人才地图?
学习地图:“米百俵”精神
第四模块 学习视角:通过认知升级快速迭代战略
第10章 战略的底层是认知革命
索尼的慢战略:“醒得早、起得晚”
战略升级的底层是认知升级
大数据时代的心智模式扫描仪
企业家的意义在于打破行规
跨界创新和跨界打劫
第11章 成为快战略驱动的敏捷组织
降低战略智商的三大惰性
快战略的典范:微信的极速进化
腾讯的“快战略”方法论
学会打“闪电战”
快战略背后的敏捷组织
第12章 战略不仅需要规划,更需要进化
从朱熹到王阳明:战略的“知行合一”
构建生物型组织:从自然进化到变革进化
战略实验:“活在当下”还是“放下当下”?
第二曲线:如何才能持续拥有精彩的未来?
结语 修炼你的战略领导力
卓越领导力=(交易领导力+魅力领导力)×战略领导力
人人都需要修炼战略领导力
用战略罗盘思考人生战略
穿越未来的战略罗盘
我不想再浪费笔墨去论述战略有多重要了。没有战略的企业就是灵魂上的“流浪汉”,生意人和企业家的区别就在于“战略”二字。战略是由企业家的远见雄心和外部环境的趋势演变而激发的,如果企业暂时还没有做到第一,只有通过战略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成为第一。清晰的好战略能让整个组织做到“力出一孔”。然而,在充满巨变的时代,很多人认为战略已经没有必要了,不过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告诫我们: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要有战略耐性。
在一定程度上,很多企业的问题并不是不重视战略,而是将“战略”一词滥用了。战略一词的风靡大大降低了大家的战略思考能力!很多经理人对战略的错误理解要远远多于对战略的正确理解。因此,一些CEO和事业部总经理们都在处心积虑地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制定“坏战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这与很多经理人缺乏系统的战略学习有关。很多高级经理人都是从技术岗位、销售岗位或者生产岗位一步步提拔上来的,他们往往是技术专家、销售专家或生产专家,却并不是战略专家。他们没有深刻的战略管理实践经验,也没有系统学习过战略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很容易导致他们走入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把所熟悉的局部的专业工作视为全局的战略,以运营思维逐渐替代战略思维,以运营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当然,也有人认为自己或企业受到了战略的“伤害”,比如,战略赶不上变化,战略无法落地,战略预判和未来实际差距太大等。马克·吐温有一句名言:“对你造成伤害的并不是你不理解的东西,而是你所理解的东西并不像你所了解的那样。”战略也是如此。“战略罗盘”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回到“战略”本源上,对战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当这一入口被彻底打通后,战略上的诸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战略就是以持续拥有精彩未来为目的,而对未来开展的探索旅程。在这个探索旅程中,高管层需要确保整个组织奔跑在正确的航向和航路上。在目前充满剧变的经营环境中,无论是身处竞争的红海还是蓝海,每个人都非常容易迷失方向,容易变成没有战略的“流浪汉”。
为了避免在战略旅程中迷失,我希望每一位经理人都能配备一个强大的装备——战略罗盘。
有战略:用一句话说清企业战略
你能用一句话说清公司的战略吗?这是商界的一个小秘密,大多数企业的高管层都无法用一句话讲清楚自己公司的战略。哈佛商学院大卫·科里斯教授研究发现,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说清公司的战略,往往意味着你的战略还不够清晰明确,战略实施后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更糟糕的是,这也很可能表示你的企业从未有过战略。
如果公司没有清晰明确的战略,你可能连公司的情况都无法介绍清楚。万科董事长王石给我们分享了他曾面临的一个挑战。在国外接受采访或者做演讲的时候,他总会被要求“介绍一下万科”。在十几年前,王石实在无法在10分钟内介绍清楚万科的业务:从怡宝纯净水、扬声器厂,到万佳百货、房地产、进出口业务,等等,没有谁能简单明了地讲清楚这家公司在业务发展上的战略逻辑。
王石讲过:“一个企业成熟与否,实际上可以通过介绍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这有点类似女士们的裙子效应,裙子越短,越引人注意。”他给出的建议是,最好能够在60秒之内介绍完毕你的公司。关于战略,我的建议也是最好能够在60秒之内用一句话说清楚、讲明白。(P33-35
郑观应100年前的洞察:中国凭什么追赶美国?
翻阅历史,你不得不向一个人致敬,这个人就是“郑观应”!郑观应是晚清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实业家,他早在1893年就主动给大清政府写了一份战略咨询报告:《盛世危言》。很遗憾的是,大清政府并没有采纳其战略建议!
郑观应的战略建议就是“商战重于兵战”!他写道:“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我们不得不佩服郑观应的远见洞察,因为他过去所建议的,恰恰是当下美国的战略!
基辛格在《大外交》开篇中写道,每100年都会有一个大国崛起。继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之后,美国成为20世纪的世界霸主。到了21世纪,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多人都开始思考美国是否会重走荷兰、西班牙、英国的衰落之路?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与荷兰、西班牙、英国通过“兵战”征服其他国家并获取资源不同,美国借助的是“商战”!正如郑观应所言“兵之并吞祸人易觉”,一旦遭到更强武力的打击或被征讨的国家奋起反抗,“兵战”控制资源的能力就大大降低,比如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其海外殖民地也纷纷独立,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
美国采用了无形的“商战”。你看不到美国军队的影子,但是美国已经通过“商战”完成了对全球人民生活的全面控制:从拿的苹果手机、吃的必胜客、用的谷歌引擎,到看的功夫熊猫、坐的波音飞机!这种征服全球的方法不同于过去的“兵战”,不仅无形,而且非常分散,因为主体不是政府和军队,而是公司。
在战略课堂上,我偶尔会让学员做这样的练习,列举一下你家卫生间的“美国品牌”,几乎每个学员都能很快写下5个左右的美国品牌!然后,我再让大家列举一下卫生间的“中国品牌”,大家就开始变慢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写下3个左右的中国品牌!其他领域不讲,单看中国很多家庭的“卫生间”,竟然也被很多美国品牌占领,可悲可叹!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先生在100岁生日时谈到了他心中的问题:美国任何超市、任何家庭都可见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但是,如果你问美国人有谁了解中国品牌,几乎没有任何人了解。
早在大清朝,思想家郑观应就建议:把中国自强的基点放在“商战”上,整个中国不应该兵本位,也不应该是官本位,而应该是企业本位。遗憾的是,官本位已成为当下中国企业不能承受之重。在全球“商战”中,中国迫切地需要更多的品牌公司。
让人欣慰的是,在日益剧烈的全球商战中,已经涌现出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美的等来自中国的“超级竞争者”,他们制定强大的战略,持续培育核心竞争力,不仅在全球产业格局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在改变整个行业的演进态势。顺应“一带一路”的倡议,战略架构主体是中央政府,但是战略执行主体一定是正在战略崛起的中国企业。
创立知名品牌公司,不能单纯依靠劳动力和低端制造能力,也不能单纯依赖价格战和山寨模仿,必须在智力和能力上超越对手才能让我们取得成功。这种智力和能力,就是战略。然而,遗憾的是,在当下中国大部分企业高管层中,战略之于赚钱的机会,战略之于垄断资源,战略之于政府关系,往往是排在次要的位置。
在中国,真正能够称之为拥有战略思维和战略逻辑的企业家和创造者,可谓凤毛麟角!而要追赶美国,成就强国之梦,我们需要更多具有战略思维和战略逻辑的“企业家”。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必须先成为“战略家”,通过战略思维和战略逻辑引领成功创业和版图扩张,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
创业、讲课、写作,这就是我的工作价值链。这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相互强化的生活方式,形成我个人差异化的人生战略定位。
从《战略罗盘》一书到我研究开发的以“增长机遇、增长目标和增长路径”为主题的战略工作坊,我一直在专注打磨战略之剑,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解决战略设计、战略执行和业务增长等经营难题,并由衷地期盼中国企业能够凭借战略上的智力和能力获得全球领先地位。
放下各项工作,躲到波士顿附近的韦尔斯利小镇写书,是创业10年来最美好的一段心路历程:这是陪伴父母、妻子和女儿时间最长的一段时光,每天都和他们在一起,让我体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之美。我的宝贝女儿王舒漾,还不到6岁,从香港转学到波士顿,她毫不畏惧并快速融入,她的学习敏锐度恰恰是我学习的榜样。
写作疲惫时,看看窗外的风景,悠然的白云徜徉在湛蓝的天空中,高高低低、远远近近、或浓或淡的树叶五彩斑斓。波士顿的秋天让人心醉,“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意境恰入眼帘。当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这大自然的景色之中,我总是一次次地陶醉,但很快又一次次地被波士顿的秋风吹醒,让我清醒得有些懊丧。这是别人的国家、别人的城市,难以名状的惆怅也会一次次涌上心头。不过,对于中国凭什么追赶美国,我已经有了清晰而坚定的答案。
王成
于波士顿韦尔斯利
作为一名投资人,我有机会与企业家开展沟通交流,近距离参与、观察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战略总是核心话题,是容易让企业家迷失的领域。《战略罗盘》给企业家提供了简明实用的理论框架,四个象限把规划和执行、外部和内部有机统一起来,相辅相成、直指终局。本书读起来生动有趣、豁然开朗,堪称企业战略的一枚“真北”。
——刘晖 Capital Group私募基金合伙人、中国区总裁
一直很敬佩老朋友王成,既能创业并经营自己的企业逐步壮大,又不失学者本色,好学博览。谈战略的书不少,但很少能像《战略罗盘》这样,把企业的战略问题,从“有没有、好不好、实不实、快不快”四大视角论述,既有理论上的系统性与完整框架,又具有实践落地性。作者谈古论今、中西合璧,深显其实战经历与见地。本书实属佳作。
——马永武 腾讯学院院长
洋河股份一直坚持战略引领,通过与众不同的“好战略”打造了醇香绵柔的新洋河!面向新时代,我们确立了“两个千亿”的战略目标,《战略罗盘》的经典体系和方法论将助力洋河成为国际化品牌企业!
——王耀 洋河股份董事长、十九大代表
汇添富投资理念的核心环节在于挑选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具有什么样的基因呢?《战略罗盘》给出了非常好的进化逻辑和行动指南,值得企业家深入研读!
——张晖 汇添富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对于有事业雄心的企业家和高管来说,《战略罗盘》一书是实用的战略装备,让人茅塞顿开,可以帮助企业避开战略陷阱、实现跨越式发展。
——刘坤 罗技公司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