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百万册升级版)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宋鸿兵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宋鸿兵著的《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百万册升级版)》从“二战”后美国如何从大英帝国手中抢过世界金融霸主宝座开始,先后描写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金融决战,中日工业化发展的比较,以及当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幕后的原委,给出了中国要全面打赢货币战争,应该在房地产泡沫后如何投资、如何发展国内的经济,如何抑制通货膨胀,如何使用好美元储备等诸多当下最切中要害的一揽子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法。本书是百万现象级的畅销读物,销售经久不衰。书中观点常常引发热议,每次展卷,都能感受到“货币战争”的硝烟战火和悲壮惨烈,书中有警醒、有启示,更有对未来经济的启发。

内容推荐

宋鸿兵著的《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百万册升级版)》以国际储备货币的战略价值为中心,以美国、欧洲、亚洲三者之间的货币博弈为半径,用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为线索,把各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困境,有机地缝合成一张大国崛起的全景线路图。中国的全球化不是欧美化,而首先应该是亚洲化。只有立足亚洲,中国才能走向世界;只有团结亚洲,中国经济才能成功转型;只有一个统一的亚洲货币,才能在国际上与美元和欧元分庭抗礼,最终形成三足鼎立的货币战国时代!

目录

新版序

自序

第一章

 雄心初起,美元失败的远征

 马克投怀送抱,英镑喜出望外

 英国推销货币“水变油”:外汇储备呱呱落地

 美元横刀夺爱,马克傍上了新大款

 凯恩斯发现,美元正在颠覆金本位

 贸易结算,美元的侧翼打击

 逼迫各国恢复金本位,美国欲“挟黄金以令诸侯”

 金汇兑本位:流动性泛滥的根源

 汇率冲击波与法郎保卫战

 滑向经济大裂谷,金钱权力的真空

第二章

 摄政天下,剿灭英镑割据

 金本位崩溃,英镑区割据自立

 美联储险些解体,美元的惊魂48小时

 三轮QE,美国并没有走出大萧条

 “我的命运,我自己操盘!”

 被遗忘的美国崛起真相

 乘人之危,美国豪夺英国资产

 《租借法案》,庖丁解牛英帝国

 布雷顿森林王朝:黄金弱君登基,美元摄政天下

 对英镑痛下杀手,美元无毒不丈夫

第三章

 货币冷战,拒绝美元就是拒绝和平

 斯大林拒绝美元,凯南起草冷战檄文

 金卢布与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发展模式之争

 德国给力,苏联工业化加速

 卢布帝国的扩张

 粮食困局,高速工业化的恶果

 石油峰值,苏联跌向深渊

 美元痛下石油匕首,卢布含恨魂归西天

第四章

 合纵连横,欧洲货币的崛起与困惑

 德国工业险遭“阉割”,罗斯福之死挽救了德国!

 马克变天,苏联变脸

 煤钢联盟,欧盟与欧元梦想的摇篮

 “欧洲之父”身后的“影子政府”

 美元从稀缺到过剩,金权的天平向欧洲倾斜

 欧洲美元,一片金融的新大陆

 货币同盟:欧洲整合的起点,还是终点?

 黄金大决战

 1971年美元“篡金自立”,建立美债帝国

第五章

 东方欲晓,中日工业化的角力

 卢布援华,中国得到了苏联的“马歇尔计划”

 “大跃进”与大衰退

 人民币的“物资本位”,再次遏制了恶性通胀的蔓延

 工业化的变轨与加速:中国错失了机遇

 日本工业险遭“阉割”,麦克阿瑟大搞“土改”

 “倾斜生产计划”,带来了煤钢和通胀

 道奇路线,日元投入美元帝国的怀抱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工业化的变轨与加速

第六章

 蛇形渐进,通往欧洲合众国的欧元之路

 祸起萧墙,戴高乐下台;风云急转,欧洲整合提速

 美债帝国开张不利,卖粮草“赔了夫人又折兵”

 1973年10月,石油危机让工业国家脱轨

 欧洲汇率求稳定,美元浮动掀波澜

 “莫内圈子”解体,欧洲联盟徘徊不前

 再举莫内精神大旗,“欧洲行动委员会”在行动

 德洛尔委员会,欧洲货币联盟的临门一脚

 两条战线:德国统一与货币联盟

 欧元帝国创世纪

第七章

 债务驱动。美利坚盛世的脆弱

 债务货币,经济增长的“癌变基因”

 “SDR替代账户”:不流血的金融政变

 新自由主义,1%富人的呐喊

 沃尔克的货币“化疗”,美债帝国转危为安

 借来的繁荣

 美元的冰火两重天

 格林斯潘:金融市场的最后拯救人

 信息革命,何以短命?

第八章

 亢龙有悔,中国模式3.0的升级

 “折腾”中的艰难起步

 中国经济起飞的第一级火箭——农村工业化

 中国经济起飞的第二级火箭——全球化

 中国的两大出口品种:商品和储蓄

 中国模式3.O:形成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中国经济起飞的第三级火箭——农业的第二次工业化

 创造就业,扩大市场规模的第二战场

 房地产是财富泡沫,还是经济增长的支柱?

 摆脱美元,人民币需要“刮骨疗毒”

第九章

 战国时代,地平线上的亚元

 “中美国”的困境

 2012之后的危险10年

 谁能拯救欧元?

 中国的近忧与远虑

 亚洲经济共同体

 建立亚洲美元市场:香港就是桥头堡

 亚洲货币同盟:州F的战略方向

 人民币,还是亚元?这是一个问题

 美元、欧元、亚元的战国时代

感悟与致谢

试读章节

沙赫特的这一手,直接命中靶心!诺曼毫不犹豫地爽快答应借钱。

英国推销货币“水变油”:外汇储备呱呱落地

“一战”结束后,诺曼最苦恼的事,就是如何把英镑塞进其他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中去。沙赫特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轻松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今天,外汇储备作为各国央行的货币储备,并以此为抵押发行本国货币似乎是个常识,但是,在1922年,这种概念绝对匪夷所思!在传统的金本位中,央行主要的货币储备就是绝大部分的黄金和短期本国票据,而只有黄金资产才能同时满足高流动性、易交换性和国际公认性这三大特点。

在金本位的机制中,各国央行主要关注黄金储备,如果不是巨大的市场动荡(如黄金大量外流),央行很少积极干预金融市场。在金本位中,物价、利率、信贷、财政和贸易平衡基本可以自我调整。各国货币都有自己含金量的法定基准,所有货币都与黄金看齐,也几乎不存在汇率波动的问题。从19世纪初到“一战”爆发前,大英帝国所奠定的金本位货币制度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和都市化,在第一次全球化的浪潮中,将西方文明的成果迅速推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在近半个世纪没有大规模战争和革命的情况下,以铁路、航运、电报为代表的新技术日新月异,国际贸易空前繁荣,全球资本自由流动。金本位将西方推上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巅峰。

但是,发展注定了不平衡。德国突飞猛进,美国后来居上,20世纪初的大英帝国已是耄耋老者。看似稳定的地层中,正在积聚着日益增强的断裂压力,地火呼之欲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这种巨大的经济断裂能量的总爆发。社会生产能力被大部分转向军工,然后在战火中彼此摧毁。全球贸易崩溃了,世界市场被分割,更重要的是保证世界经济齿轮运转的全球资本流动停止了。金本位的失效,导致各国纸币严重超发,物价轮番上涨,原本大致均衡的各国黄金储备极度失衡。

1913年战前的四大经济强国——美、英、德、法共有黄金储备50亿美元,其中美国最多,为20亿美元,英国8亿美元,德国10亿美元,法国12亿美元。注意,这些黄金储备并不全在中央银行手中,商业银行和流通货币也占有很大比例。有趣但合理的是,四国黄金储备分布情况大致与其经济规模相当,稍有例外的是法国。1923年,由于黄金产量增加,四国黄金储备总量上升到60亿美元,但分布发生了急剧扭曲。由于战争中避险的原因,欧洲总共有20亿美元的黄金涌到了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大幅攀升到45亿美元,英国略有减少,法国损失较大,而德国流失最为严重。

战后欧洲各国已陆续准备恢复金本位,而大英帝国的处境最为尴尬。如果伦敦要想重新恢复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镑就必须重新回到战前的价值水平,只有如此才能取信于天下,金融的基石就是信用。但英国货币已经超发了一倍,显然,与黄金储备相比,英镑纸币过剩了。面对黄金占绝对优势的美国,英国的金融霸权地位可谓备感压力。如果英镑继续疲软,则世界各国经济与贸易融资迟早会投奔更加坚挺的美元,全球资本将向纽约汇聚,200年来苦心经营的金融帝国将从此万劫不复。假如丧失金融霸权,大英帝国的全球贸易组织者地位、国际结算计价货币的垄断、商品市场的定价特权,都将逐步瓦解,甚至遍布世界各大洲的英联邦体系能否继续维持,海军是否还具备保护世界各大洋通道的财力,都将变成可怕的疑问。

作为大英帝国金融掌舵人的诺曼,正殚精竭虑地苦思冥想该如何解决黄金短缺的困境。最终,他唯一的出路就是硬把英镑纸币当成黄金对待,劝说和强迫各国接受这一观点,在各国央行货币储备资产中,除黄金之外,再加上英镑。当然,诺曼会拍胸脯向大家保证,如果需要,英镑可以随时被兑换成黄金。1922年,在这样的思路的指导下,英国主导的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金融委员会,在热那亚会议(Genoa Conference)上,向各国正式推荐英国的货币新发明,英镑纸币与黄金相同。

P8-9

序言

在四大古老文明之中,中华文明因其地理环境的封闭而长期偏安于欧亚大陆一隅。缺乏其他文明的刺激与挑战,既塑造了中国的内向心态,也成就了中国举世无双且稳定的文化基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应对西方文明的强势挑战,至今已历170余年。中华文明在百年大溃败之后,终于稳住了阵脚,赢得了70年的喘息,应该说,现在才逐渐恢复了文明的元气。在这漫长与艰难的岁月里,中国内向的文明基因被迫嬗变,闭关必然退化,偏安等于衰亡,不参与全球博弈,则必被历史淘汰。

欲参与全球事务,就需要大国心态、国际视角与历史纵深感,而目前中国虽经济跃居世界前列,但世界性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根源在于中国长期缺乏对世界的系统性研究,信息积累匮乏、专业领域孤立、方法陈旧过时、人员条块分割、部门各自为政,很难形成统一的逻辑体系和整合的全球战略。虽然中国的智库多如牛毛,但基本都是围着领导意图转,缺乏自己的专业积累与思想定力,无法形成稳定的大格局,更遑论战略的前瞻性。

以当前的美俄>中突为例,2014年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与俄罗斯立刻势同水火,美国动用了经济围剿、金融制裁、石油武器和货币战争等非传统手段,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这说明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而经济战、货币战很有可能正是未来大国博弈的主要手段,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假如中国处于俄罗斯的境地,中国将何以应对?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使用货币武器对付主要战略对手在现实中有着诸多案例,本书总结的正是美国在历史上反复发动货币战争的经典战例。例如第三章:“货币冷战,拒绝美元就是拒绝和平”,美国与俄罗斯的货币较量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经发生过一回了,现在的美俄货币大战就像是历史的重演。

关于冷战爆发的原因,本书的结论是:苏联拒绝加入美元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最终促使美国下定决心对抗苏联,标志性事件就是美国冷战鼻祖乔治·凯南(时任驻苏外交官)于1948年2月发出的长达8 000字的电报,这篇著名的“冷战檄文”,正是他对于美国财政部质询苏联为何迟迟不加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回应。有意思的是,美国外交协会的重量级学者、国际部主任本·斯泰尔在他2013年的新作《布雷顿森林货币战》一书中,披露了大量第一手的信息,在充分研究了海量的外交备忘录和私人信件的基础上,他得出的冷战起源结论与我的观点几乎完全一致。

关于苏联崩溃的经济因素,我在书中重点强调了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与沙特联手打击石油价格,致使石油价格暴跌过半,苏联外汇收入面临枯竭,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苏联无法满足国内食品需求,加速了社会矛盾激化,动摇了政权的稳定。同时,苏联财政状况加速恶化,工业投资陷入绝境,巨额外债难以偿还,对东欧国家的石油和经济援助急剧缩减,苏东阵营的离心力大增。可以说,美国对石油价格的打击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关键性因素。

如今,几乎一模一样的剧本再度上演。主角仍是美国和沙特,对手换成了普京,同样是石油价格腰斩,外汇收入枯竭,巨额外债难以偿还,国内物价大幅上涨,工业投资严重萎缩,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只不过这一次还要外加欧、美、日的经济围剿和金融制裁,俄罗斯再度面临决定其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

在美国货币战争的武器库里,美元清算和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通道堪称是两件“金融核武器”。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美元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旦美国中断俄罗斯的美元清算,就意味着俄罗斯无法与世界各国展开美元贸易,这将更沉重地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它的杀伤力远远大于普通的经济制裁,相当于经济战中的核战争。如果说美元清算是原子弹的当量,那么SWIFT通道就是氢弹的威力。如果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之下,位于欧盟的SWIFT将俄罗斯踢出局,将意味着全世界除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也无法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结算,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将注定崩溃。

当然,俄罗斯不可能坐以待毙。俄罗斯正在努力推进新一代的国际清算体系建设以摆脱SWIFT的独木桥,预防SWIFT通道一旦被截断,在最坏的情况下,俄罗斯也能启动自己的国际清算系统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结算,如果有足够多的贸易伙伴愿意参与进来,俄罗斯就有可能绕开美元清算和SWIFT通道的封锁,开辟出一片贸易结算的新天地。

另外,俄罗斯积极促成了金砖五国银行的建立,说明普京具有相当超前的战略预见眼光。即便在美元清算和SWIFT‘通道被截断的情况下,俄罗斯仍然可以依赖金砖银行与国际金融体系发生联系。如果美国想彻底封死俄罗斯金融系统与外界的联系,就必须阻止金砖五国银行为俄罗斯开后门,但这将导致美俄的货币大战升级为大国集团之间的金融对抗,极大地增加美国发动货币战的风险成本。

面对美国的金融围剿,俄罗斯必然进行货币反击,其关键性的一步就是实施石油、天然气出口的非美元结算,从而撬动整个石油美元的基础,直接挑战美元霸权,加速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最终动摇整个世界贸易体系的根基,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美俄之间的较量,将呈现出不同于20世纪大国争霸的新模式,经济对抗取代了军事对抗,金融武器的重要性凌驾于航母与导弹之上,货币打击的杀伤力不亚于核武的威慑效果。这场美俄之间经济上的殊死较量,堪称21世纪的第一次世界经济大战!

对此,中国做好准备了吗?

要想洞察未来,必先回顾历史!

宋鸿兵  2015年3月于香山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8: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