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著的《图说全译本史记(世家系列3)》特点:
原文和译文对照,做到每页文本完全对照,便于读者在阅读中解疑答惑。
文物配图与史事叙述有准确的关联。文物配图的历史年代、国别、器物类型等选择均有科学考证和文献资料作依据,延展史籍阅读背景和知识含量。
图片文献基本囊括《史记》记叙史实关涉到的考古资料。
图片资料类型全备,配图选择尽可能做到“全、准、新”。
版面配图力求增加阅读的辨识度,带来全新的阅读感。
| 书名 | 图说全译本史记(世家系列3) |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作者 | (西汉)司马迁 |
| 出版社 | 现代教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司马迁著的《图说全译本史记(世家系列3)》特点: 原文和译文对照,做到每页文本完全对照,便于读者在阅读中解疑答惑。 文物配图与史事叙述有准确的关联。文物配图的历史年代、国别、器物类型等选择均有科学考证和文献资料作依据,延展史籍阅读背景和知识含量。 图片文献基本囊括《史记》记叙史实关涉到的考古资料。 图片资料类型全备,配图选择尽可能做到“全、准、新”。 版面配图力求增加阅读的辨识度,带来全新的阅读感。 内容推荐 《图说全译本史记》是一套适合当代读者阅读的《史记》,它将经典史著、白话译文与历史文物相结合,多维度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从上古的三皇五帝至西汉武帝)。全书以清代武英殿本为文字底本,采用古文与现代白话译本精准对照的阅读体例。每一书页均配有与历史人物、事件或社会、文化、地理元素相关联的珍贵文物图片,图片资料选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全国博物馆及相关研究机构。图说文字详尽地参考了历代史料、近现代考古发掘研究简报(报告)、学术研究论文等重要文献资料。“图说史记”让经典走近当代,让文物说话,帮助您阅尽中华文明的古往今来。 本书为《世家系列三》,由司马迁著。收录孔子世家第十七、陈涉世家第十八、外戚世家第十九、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留侯世家第二十五、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三王世家第三十等内容。 目录 【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史记】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史记】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史记】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记】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 【史记】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史记】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史记】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史记】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史记】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记】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记】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史记】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试读章节 史记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孔子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年老时跟姓颜的少女以不合礼仪的方式结合生下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祷告神灵后而得到孔子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他刚生下来时,头顶就像中间低、四周高起的小山,因此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出生不久叔梁纥去世,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东部,因此孔子无法确知父亲的墓地在何处,是他母亲对他隐瞒了此事。孔子幼年做游戏时,常常摆设俎豆等祭器,学做祭祀礼仪动作。孔子母亲死后,装殓后暂时安置在鲁国都城的五父之衢,出于慎重没有埋葬。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他父亲墓地后,他才将母亲与父亲合葬在防山。 孔子腰间还系着孝麻带时,正值季氏举行宴会款待名士,孔子也前往参加。阳虎阻拦说:“季氏招待名士,没敢请你!”孔子因此退出。 孔子十七岁时,鲁大夫孟釐子病危,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他的祖先在宋国灭败。他的先祖弗父何当初该继位做宋国国君,却让位于他的弟弟厉公。到正考父时,历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次受命都愈发恭敬,所以他在鼎上刻下铭文说道:‘第一次任命时躬身而受,第二次任命时折腰鞠躬而受,第三次任命时俯首深曲腰背而受。顺着墙行走,没有人敢怠慢我。我用这个鼎煮面糊和稀粥以糊口度日。’他就是这样恭谨节俭。我听说圣人之后,虽然不一定能在国君之位,但也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如今孔子年少好礼仪,他不就是要显达的人吗?我是朝不保夕的人了,你一定要拜孔丘为师。”等到釐子死后,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便往孔子处学礼。这一年,’季武子死,由季平子代立。 孔子家境贫寒而且地位低下。等到成年后,曾在季氏门下做小吏,管理仓库,计量公平精确;又曾担任过主管畜牧的小吏,养的牲口繁多肥壮。由此他做了司空。不久,他离开鲁国,先后被齐国排斥,遭宋、卫两国驱逐,受困于陈国、蔡国之间,于是又返回鲁国。孔子身长有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而认为他很奇特。由于鲁国再度给予很好的待遇,他终于返回到鲁国。 鲁国人南宫敬叔对鲁君说:“请让我与孔子前往周国。”鲁君派了一辆车,两匹马,一名童仆跟随,到周国去学礼,于是又拜访了老子。告辞时,老子送行,并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行时赠的是财物,品德高尚的人送行时赠予的是嘉言。我不是富贵的人,只好冒充品德高尚的人,临别赠言,这几句话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遇到死亡的威胁,是因为他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学善辩、才能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是因为他喜好揭发他人的不善。做为子女的在父辈面前不要总是突出自己,做臣下的在君王面前不要总是抬高自己。’”孔子从周国回到鲁国,弟子渐渐增多起来。 P1-2 序言 暖日熏冬窗,和风唤桃红。冬去春来之时,《图说全译本史记》即将付印出版。作为出版者,我们内心无疑是满怀激动的,同时也持有一份平静,因为我们深知,“图说史记”之路对于今人而言是艰巨浩繁的,并且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以绵薄之力在这条道路上踏出了自己的足迹,其根本出发点是希望将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与现代教育出版的服务宗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史记》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典籍,能够真正以崭新的阅读面貌呈现给当代读者。这是我们现代教育出版人的情怀所在,书中字里行间,一图一文,尽能见之。 藉此,我们愿向广大读者扼要地介绍下《图说全译本史记》的编辑出版情况,以便大家更好地爱上此书,乐读此书,乐用此书。 《图说全译本史记》采用原文与白话译文对照阅读体例,原文以清武英殿本为文字底本,白话译文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秦汉史的研究学者陈秉才先生翻译。讲到“图说”,在当下出版领域已非新鲜之事,但我们所言所作的“图说”,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配文插图,或是单纯为书页版面的“增彩添色”。我们呈现给读者的“图说史记”,是“让文物说话”,让博物院(馆)、考古研究所、文献档案馆等机构中的历史文物走出陈列,走出沉寂,通过科学而精准的关联,走进史籍的文字记述,为当代读者的历史阅读带来鲜活的历史认知和丰厚的知识给养。 “图说”做到“科学而精准”,言之简易,为之甚难。尤其是,让所使用的数千张文物图片与史实记述一一做到紧密有效的关联,印证解释历史,延展补充历史。读者翻开每一书页,都会看到一张或数张精关的文物图片及简短图注,它们以不同版式置入文字中。读者的阅读兴趣不但不会被史籍的厚重感所压埋,而恰恰相反,他们首先会感受到一种鲜活的历史画面感和历史气息,进而在之后深入阅读中发现史实记述中某一个或某几个词语或语句,正是与文物图片关联的关键点。这种关联不是简单的关联或是出于臆想,而是建立在科学考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因此,“图说史记”每一书页的图片选择与关联,其背后都必然有扎实的研究资料做支撑,包括历代史料典籍,近现代及当代考古发掘简报、报告,各类相关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以及国内刊行的文物考古类期刊。以“图说史记”的图档编辑过程为例,仅可统计的查阅文献资料就有20000多份。 然而我们深知,即便如此,我们竭心尽力所完成的也都仍然是有限的、不足的。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相较于太史公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网罗搜集天下散失旧闻,追根溯源,探究终始,考察盛衰,依据事实进行论述考订,我们今日的“图说”或许只达到其十分之一二。但是,我们相信,正是这十分之一二的“图说”,能够帮助当代读者踏寻到两千多年前太史公写史的足迹,能够让他们真正爱上历史阅读,真正从历史阅读中找到经典的价值。 我们生活在现代,但是我们离不开历史,阅读历史不单是为了解过往,更是为认识今天和未来。《图说全译本史记》的出版价值,就是在于让今人的文化史籍阅读变得不再有障碍,而且变得更富有历史体验感。 古人评价司马迁“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而今日读者在网络社区写下这样的评语:“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没读过《史记》的人,另一种是认为《史记》非常棒的人。”古今评语,一高妙一简白,却都说得精当!我们出版这套《图说全译本史记》,就是希冀像读者称道的那样,让《史记》成为“读起来最带劲的史书”! 2017年3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