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被西方科学界的精英人物誉为是唯一堪比达·芬奇并超越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发明创造的巨匠,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大约1000项发明。玛格丽特·切尼编著、陈璐编译的《尼古拉·特斯拉(被埋没的天才诞辰160周年特别纪念版)》是西方关于特拉斯的众多著述中最权威也最畅销的一部,对特斯拉奇特的命运与遭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详尽而生动地予以揭示。
| 书名 | 尼古拉·特斯拉(被埋没的天才诞辰160周年特别纪念版)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美)玛格丽特·切尼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被西方科学界的精英人物誉为是唯一堪比达·芬奇并超越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天才、发明创造的巨匠,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大约1000项发明。玛格丽特·切尼编著、陈璐编译的《尼古拉·特斯拉(被埋没的天才诞辰160周年特别纪念版)》是西方关于特拉斯的众多著述中最权威也最畅销的一部,对特斯拉奇特的命运与遭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详尽而生动地予以揭示。 内容推荐 尼古拉·特斯拉被西方科学界的精英人物誉为唯一堪比达·芬奇并超越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是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的天才、发明创造的巨匠。但由于他身上同时也具有某种神秘甚至超自然的特质,也有人称他为神秘怪客或超人。他发明和创造了交流电系统,对现代世界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大约1000项发明。他的很多研究项目,因为大大超前于时代,技术条件远远无法跟上,而难以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迄今为止,全世界的科学发明体系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的遗产之上,是他“发明”了现代世界。 然而,因为历史上一些利益集团的阴谋,他的成就与事迹被人为地打压或隐瞒,以致绝大多数普通人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但随着人类对环境破坏的加大而引发出对清洁能源与自由能源(免费能源)的渴求,特斯拉的名字又再次浮出水面。 玛格丽特·切尼编著、陈璐编译的《尼古拉·特斯拉(被埋没的天才诞辰160周年特别纪念版)》是西方众多关于特拉斯的著述中权威且畅销的一部。在本书中,作者对特斯拉奇特的命运与遭遇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详尽而生动地予以揭示。 目录 导读 第一章 现代普罗米修斯 第二章 赌徒 第三章 高等移民 第四章 投靠爱迪生 第五章 电流之战 第六章 指挥火焰之剑 第七章 无线电 第八章 上流社会 第九章 前路坎坷 第十章 判断错误 第十一章 前往火星 第十二章 机器人 第十三章 闪电投手 第十四章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大停电 第十五章 宏伟而落寞 第十六章 奚落,责难,打击 第十七章 无线电大论战 第十八章 险象环生 第十九章 诺贝尔事件 第二十章 飞灶 第二十一章 雷达 第二十二章 嘉宾 第二十三章 鸽子 第二十四章 变迁 第二十五章 生日宴会 第二十六章 浮在水上的软木塞 第二十七章 宇宙交流 第二十八章 逝世和变形 第二十九章 下落不明的资料 第三十章 遗产 后记 追踪文件去向 著书目录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现代普罗米修斯 晚上8点,一位30开外、气度不凡的人物,准时出现在沃尔多夫一阿斯托里亚饭店的棕榈餐厅,并来到他常用的餐桌旁。他身材修长,着装高贵,很快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然而,来这里吃饭的大多数客人都知道这位有名的发明家需要自己的空问和隐私,于是又都装作没有他的存在。 和往常一样,在他的餐桌上整齐地堆放着18条干净的亚麻布餐巾。尼古拉·特斯拉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他喜欢能被3除尽的数字,为什么他害怕细菌到了病态的地步,为什么有一大堆奇怪的思虑折磨着他的生活,让他坐立不安。 他一只手拿起餐具,另一只手拿起亚麻餐巾,心不在焉地擦着闪闪发亮的银质餐具和水晶玻璃杯盏。不一会儿,亚麻餐巾在他的桌边堆起了一座小山。在每道菜被送上来后,他都要有点强迫性地先计算一下食物的分量,然后再拣一小点送到嘴里。否则,这餐饭可就吃得索然无味了。 那些专程到棕榈餐厅来一睹这位发明家风采的人可能注意到了,他并没有按照菜单点菜,而是事先打个电话预定。餐厅按照他的吩咐准备晚餐,当他到达时,就可以直接上菜了。按照他的要求,餐厅老板必须亲自招待他。 这会儿,正当特斯拉挑拣食物时,威廉·K.范德比尔特。走了过来。他责备这位年轻的塞尔维亚人没有光顾他在歌剧院给他订好的包厢。范德比尔特刚走,一位学者模样、下巴留着一撮尖须、鼻上架着一副小巧无框眼镜的男子靠近了特斯拉的餐桌,他带着无限的敬意向特斯拉表达问候。这名男子名叫罗伯特·安德伍德·约翰逊(Robert Underwood Johnson),是城中一家杂志的编辑和诗人,同时也是交游广泛、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花花公子。 约翰逊一边咧嘴笑着,一边弯腰在特斯拉耳边低语着最新关于城中“400豪门”的传言:一位名叫安妮·摩根(Anne·Morgan)的女学生似乎迷上了特斯拉,最近正缠着她爸爸——J.皮尔庞特·摩根②,去给她作介绍呢。 特斯拉用他特有的谦逊的表情微笑着,岔开话题问候起约翰逊的夫人——凯瑟琳(Katharine)。 “凯特叫我请你星期天过去吃午饭呢。”约翰逊说。 接着,他们谈论起另一个客人——玛格丽特·默林顿(MargueriteMerington)。她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年轻钢琴家。特斯拉挺喜欢她,但也只是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特斯拉在确认默林顿小姐也要去吃午饭后,便欣然接受了邀请。 编辑走后,特斯拉继续测量甜食的分量。可还没等他忙完,送信的又来了,递给他一张便条。他立刻认出了那潦草粗壮的字体,这正是出自他的朋友——马克·吐温③。 “今晚如果你没有什么好节目的话,”这位幽默家写道,“也许你可以到演员俱乐部来。” 特斯拉匆匆回信道:“老天,我得工作!但如果你在午夜到我的实验室来,我想我可以保证你会很开心。” 到了10点整,和往常一样,特斯拉起身离开餐桌,消失在曼哈顿霓虹闪烁的夜色中。 他朝着实验室的方向慢慢溜达,顺道拐进一个小公园,嘴里还轻轻吹起了口哨。突然,从附近一栋建筑的高墙顶上,传来了一阵翅膀的扑腾声,一个熟悉的白色身影扑闪着,很快落在了他的肩上。特斯拉从口袋里拿出一小袋谷物,倒出一些在手心喂给白鸽吃,等它吃完后又把它送入茫茫夜色中,并给了它一个吻。 现在,他得考虑下一步该做的事了。假如他继续逗留在这栋大楼跟前,他还会饶有兴致地绕着它再走上三圈。唉,他叹口气,转身朝实验室走去,方向靠近布里克大街附近的第五大道南33—35号。 他跨进黑暗中那座熟悉的阁楼实验室,伸手把总电闸合上。墙上的日光灯管唰地放出耀眼的光亮,一下子照亮了这黑森森的洞穴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机器。这些日光灯管非常的古怪,因为它们和缠绕在房顶四周的电线并不相连。实际上,它们完全没有接头,而是从四周的电场获取能量。特斯拉可以把这些独立的灯管摘取下来,自由地移动到工作室的任何一处。 这时候,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只古怪的装置开始静静地振动起来。特斯拉满意地眯起眼角。在这台装置所谓的平台下面,一只最小号的振荡器开始工作了,只有他知道它的巨大威力。 他若有所思地瞥了一下窗外,下面的住户区黑影幢幢。经过一天的繁重工作,他的那些移民邻居,这时看来已经安静地睡着了。警察已经警告过他,邻居们抱怨经常看见他窗前有蓝光闪烁,入夜以后还有电光闪过大街。P7-9 序言 在工程研究领域,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工作曾有过一段鼎盛时期,他受到万众瞩目,甚至常常成为人们围观的对象,尽管如此,他仍然过着隐秘的生活。由于性格孤僻,常年单身,独自工作,他既不加入公司集团联盟,也不参与组织活动,甚至不结交朋友,因而,对于外界来说,特斯拉的私生活是个谜。作为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佼佼者,特斯拉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这无疑给传记作家日后为他著书立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然而,1943年,在86岁的特斯拉逝世后不久,特斯拉的第一本传记──《天才浪子》(Prodigal Genius)很快出版了,这本传记的作者是纽约《先驱者论坛报》(Herald Tribune)科学专栏的记者约翰·J·奥尼尔(John J.O’Neill,普利策奖获奖得者)。很多年以来,这本传记成为特斯拉唯一的一本生平传记,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即便其他作家有意为他著书立传,但想要发现更多关于特斯拉的重要线索,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二战结束以后,身为美国公民的特斯拉,其实验室中的大量物品却被运往了他的出生地──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人们在那里建立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博物馆。当时,遗产在转运到南斯拉夫的过程中,出现了的一些有趣的状况,在这里也不多赘述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南斯拉夫本国的传记作家,其它任何国家的传记作家都很难接近这座国家博物馆,那些冒险闯入者想要查阅资料的话,必须通过森严的重重关卡。 1959年,两本比较简短的特斯拉传记问世了。一本是海伦·沃尔特(Helen Walter)博士撰写的。这本书主要是针对青年一代的,奇怪的是,扉页和书中插页的特斯拉画像都非常不像他本人。另一本由玛格丽特·斯托姆(Margaret Storm,,1891~1986,英国作家,以45部小说及评论文章而闻名于世)出版的传记书是用绿色字体印刷,全书贯穿一个观点:特斯拉是一个来自金星的高等生命体。1961年,又一本针对青年读者的特斯拉短篇传记出版了,作者是阿瑟·贝克哈德(Arthur Beckhard),但该书书皮上特斯拉的名字却被拼写错了,并且这本书把1900年(特斯拉当时44岁)以后特斯拉的生活内容遗漏了。愤怒的特斯拉曾经写信告诉朋友,他要把实验室里所有的叉状闪电引向那些把他名字拼写错的评论家。 这三本传记都受到奥尼尔很深的影响,但没有一本能超越奥尼尔的《天才浪子》,并且被后来有关特斯拉的研究成果证明:它们错误百出。在奥尼尔撰写特斯拉传记20年后,即1964年,伊内兹·亨特(Inez Hunt)和瓦雷塔·朱安派尔(Wanetta Draper)共同撰写了《雷电在手:尼古拉·特斯拉的生命故事》(Ligbtning in His Hand:The Life Story of Nikola Tesla)。这两位作者都来自科罗拉多棕榈泉(Colorado Springs)附近区域,而1899年,特斯拉曾在科罗拉多棕榈泉建造了一座试验站,并在那里进行了一系列电气实验,这些实验至今都让全球科学家惊叹不已。正因为如此,亨特和朱安有机会同当地与特斯拉有过接触的人联系,并从他们那里获取到有关特斯拉的生平事迹,显然,从未造访过科罗拉多棕榈泉的奥尼尔就没这么幸运了。有了这些没有被奥尼尔发掘出来的资料,在亨特和朱安的传记里,特斯拉的形象被描述得栩栩如生,人们还可以在书中看到大量特斯拉生前的照片。这本传记着重描述了特斯拉在棕榈泉那半年的生活,这也正是作者的最初意图。 可是,为什么在奥尼尔的《天才浪子》出版之后,还会有人想另外去撰写一本特斯拉的全传呢?要知道,奥尼尔的《天才浪子》被认为是现存最具权威性的特斯拉传记,并且可能也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所能写出的最好最全面的一本。因为奥尼尔是一位科学作家,并且是特斯拉生命最后20年的挚友。然而,多年过后,如今再来看奥尼尔的传记,特斯拉这个人物在人性方面的分析十分苍白,关于他在日常生活中与周围人们交流互动的描述也很少。尽管奥尼尔和特斯拉相处和睦,可特斯拉还是把奥尼尔排除在他私人生活之外,并且和他保持相当的距离,奥尼尔对特斯拉生活的窥探十分艰难,这对一位传记作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实际上,在奥尼尔的传记出版之后,大量的内幕渐渐浮出了水面,使得人们对特斯拉的生平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研究他生平事迹的人提出的许多问题都已得到了解答,然而,随着这些问题的解答,出现了更多的难解之谜。据《情报自由法案》(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s)披露,联邦政府曾密切关注过有关特斯拉的文档文件。为什么会这样呢?二战期间,特斯拉常常在新闻发布会上谈论发展可以融化飞机的死光武器、远程地球动力学以及其它先进概念。这些都让在座记者错愕不已。不管是推测还是事实如此,联邦情报局对此不敢掉以轻心。当然,政府机构是如何调查特斯拉,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自己对特斯拉的发明开始感兴趣,始于高中时对他所作的高频高压研究的痴迷,而这也是他誉满世界的原因所在。然而让我烦恼不已的是,获取特斯拉在技术方面撰写的论文著作,以及找到有关人等撰写的关于他的研究工作文献,是无比的困难。这也促成了我多年后的一项工作──编着一份有关特斯拉其人及其研究工作的文献目录大全(1979年作为一本正式的文献目录出版,我是编者之一)。在多年的电气工程研究中,通过继续对特斯拉的高频高压研究工作进行探索,最终,我找到了那些昔日为特斯拉工作过的人们,比如他的秘书多罗茜·F·斯凯丽特(Dorothy F.Skerritt)和缪瑞尔·阿布丝(Muriel Arbus),以及像瓦尔特·威廉(Walter Wilhelm,1981~1957,德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这样的实验室技术人员。顺藤摸瓜,他的一些私交朋友,还有和特斯拉打过交道的人们渐渐都被找到。 在特斯拉诞辰100周年(1956年)临近之际,可以看出,美国国内主流科学界和工程研究界没有人对此表示关注。于是,我只好联合斯凯丽特、阿布丝、威廉,以及一帮对他感兴趣的人们一道,协助成立了“特斯拉协会”──它的任务就是推动和协调特斯拉100周年诞辰活动。随着诞辰活动的结束,协会也完成了它的使命,但却再次唤起了社会对特斯拉所作贡献的关注,而在这之前,也就是特斯拉死后,人们就中断了对他的关注。现在人们再次发觉,他所宣称以及演示的实验和研究工作是多么的有趣,也认识到因为相关学科在技术上的落后,才导致它的发展受到阻碍,比如材料学。 他的生命曾经给予了其它发明家许多的灵感以及启迪,甚至今天也依然正在影响着技术专家们。在特斯拉的70岁生日之际(1931年),他的同代人曾撰文写道,他的演讲仍然充满了想象力,赋予生产和发展无限的启迪,正如40年前它们刚被发表时: “在电力工程以及无线电的几乎每一步发展中,我们都能将思想的火花追溯到尼古拉·特斯拉。这些想象远远超出我们的时代,几乎没有人可以在有生之年真切地看到它们得以实现。” ──E·F·W·亚历山大逊(E.F.W.Alexanderson,1878~1975,瑞典裔美国电气工程师、发明家,第一套实用电视系统演示者) “在阅读特斯拉的著作时,人们会不断地被他的许多建议打动。这些建议,已经超越了日后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发展。” ──刘易斯·科恩(Louis Cohen) “您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解决了那个时代电气工程方面的最大难题,给世界创造了多相电机和配电系统,革新了电力技术,并为它日后的非凡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和您的接触始于哥伦比亚大学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高频讲座,那次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您留给我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予我启迪,鼓舞了我的一生。” ──加诺·杜恩(Gano Dunn,1870~1953,电气工程师,库珀联合学院主席,1937年爱迪生奖章获得者) “您煽起了我胸中潜藏已久、永不熄灭的对于气态传导的研究志趣。1894年初,我告诉我们共同的一位朋友说,您的书……还有书里您的原稿,即使100年后,它也会被认为是一部经典。” ──D·麦克法兰·摩尔(D.Mcfarlan Moore,1869~1936,美国电气工程师、发明家) “记忆依然鲜活,我仍清晰的记得,40年前如何急切而又贪婪地阅读你讲述高压试验的著述,那种感觉美妙极了。它们是如此大胆又富于创意,为探索新思想和试验开辟了新天地。” ──W·H·布拉格(William Henry Bragg,1862~1942,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915年与其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特斯拉的研究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崇敬:首先,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些研究所获取的成就本身,就非常重要;其次,他的思想蕴含着逻辑性和纯洁性,后来的人们正是以此来寻找论据,并获取新的发现;最后,他的远见和灵感,我甚至可以说那是勇气,那种远远超前自身时代的远见卓识,以及作为人类的一员,敢于冒险,具有如此开放的胸襟。” ──I·C·M·布伦塔诺(I.C.M.Brentano) 今天,我们依然能在特斯拉的著述中感受到它的力量,这种力量丝毫没有减弱,对于今天的读者们来说,它们仍然鼓舞着人心。特斯拉的确超越他所处的时代,而这部传记克服了在资料寻找上的重重困难,将他非凡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样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利兰·安德森(Leland Anderson) 于丹佛(Denver),科罗拉多(Colorado) 后记 上述章节均已完成,校样也已经过了审阅和修改。特斯拉“消失”的科学资料最初是由外国人财产保管处管理的,而现在我也得到了它的相关消息。 我得知,特斯拉大量的机密文件被一所著名的国防研究机构收藏了。这个研究机构一共设了三个资料室,一个用于对公众开放,一个仅限内部参阅,而第三个的文件材料似乎只有情报机构的人才能看得到。1947年,军情情报局如此迫切地想要得到这些研究资料中特斯拉的一些主张,确实,他们对此产生的极大兴趣也一直持续高涨。 1978年,当贝尔格莱德特斯拉博物馆出版《科罗拉多棕榈泉笔记1899一1900》一书时,上述国防研究机构的情报官员们立刻将这本书的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语版本以及英语版本拿出来与他们手中的那个时期的特斯拉机密文件进行仔细比对。至于他们发现了什么,据我得到的可靠消息是,斯拉夫人主要删掉了特斯拉那些可能取得专利权的实际设想。《笔记》和美国情报机构掌握的机密文件均涉及他在波传播、无线电、电力传输以及球状闪光方面的基础研究,然而,这二者的内容相去无几。 机密文件所包含的内容显然远远多于《笔记》。可以推测出,它一定包括了特朗普做摘要的整套论文资料(前面已引述过部分摘要)。毋庸置疑,它也一定包括了两位年轻的美国工程师在特斯拉去世前几周,通宵达旦地在旅馆里钻研的那些特斯拉论文。它可能也包括约翰·J.奥尼尔所提到的一些工作材料——被联邦政府特工人员从他家里拿走的那些,后来他一直试图找回,但没有成功。 至于这份吸引人的机密文件里还包括些什么,我无从知晓。没有点明掌握该机密文件的研究机构名称,并非是故弄玄虚,这样做的原因是美国政府认为这些材料对国防安全非常重要,极力想要掩盖它的存在。 今天,科学知识正在以令人眩晕的速度投入应用j当我们沿着这条道走得更远时,我们还能再次遇见尼古拉·特斯拉吗?我确信无疑。 书评(媒体评论) 非同寻常地生动……华丽,古怪,一种几乎超自然的天赋……尼古拉·特斯拉或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伟大的发明家……极其引人入胜。 ——《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部优秀作品……是对近代科学史的重要贡献……内容翔实,读来令人愉快。 ——《美国科学家》 文献充分,富有同情心,非常有吸引力……是一部特斯拉的神奇事迹编年史。 ——《出版家周刊》 切尼极好地记录了这位最具特殊气质、真正如谜一般的“科学家”(也许是一位超人)的一生,内容全面,文笔流畅……值得热心推荐。 ——《选择》 一个在现代科学史上最富有远见的天才。 ——《海峡时报》 一幅戏剧性的、光彩夺目的特斯拉肖像。 ——《探索》 特斯拉是近100年来一个魅力不可抗拒的主题,切尼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它……成为众多同类书籍中的经典。 ——《柯克斯评论》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