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你的天生的气质,
还要添上朱庇特的气质。
等你有了这点内里,
自是今非昔比。
评释
众所周知,古代崇拜多神的异教徒将每个天体视为特定的神。他们依据七大行星的名称为一星期的七天命名。他们崇拜朱庇特,即木星(Jovis)。他是诸神中的王,在行星中占据最高位。星期四(Jeudi)即是从他命名。此外,炼金术士还将七种金属和七大行星加以联系和比较。他们依据行星名称来创造炼金术的专用术语,比如贾比尔、尼古拉斯和其他一些炼金术作者。朱庇特的性格温柔、可喜又特别开朗。他代表多血质的性格。审慎女神为此说,好骑士要有朱庇特的气质,这就像高贵的人都渴望配得上骑士的称号一样。毕达哥拉斯说,王者要与臣民友好交谈,热情款待对方。这里应理解为,所有向往荣誉的勇士都有义务这么做。下面我们会依次谈论七大行星的特点,并从中汲取寓理。
寓理
木星是温柔和带有人性的行星。好骑士必须具备木星的气质,这意味着,好骑士要有悲悯心和同情心。格里高利在写给那波提阿努斯的信中说:“我不记得读过或听说过,一个人一生行事悲悯却死于非命。因为,悲悯会让这人有许多代求情者。那么多人一起祷告,神恩不可能不让实现。”福音书中记录耶稣的话:“除悯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追随冷悯。”
七
莫认维纳斯女神,
也莫在意她的应承。
思慕她必多愁困,
徒惊心,声名难存。
评释
维纳斯,即金星(Venus)。星期五(Vendredi)的名称源自该词。此外还与金属中的铅或锡相关。维纳斯引发爱情以及人们对爱情的欲求。从前,塞浦路斯有个女王叫维纳斯,美貌出众,且生性轻浮,许多人坠人情网,她却不只一个爱人,而是有好些个。人们叫她爱神,因为她鼓励淫乐。乌塔耶告诫好骑士不要信奉这个女神。这里应理解为,不论身体还是精神都不应顺从这个恶习。至尊赫耳墨斯说,淫乐之恶,令所有美德黯然失色。
寓理
好骑士不应把维纳斯当成崇拜的女神。同样的,向善的灵魂不应含带任何虚荣。卡西奥多在评释《诗篇》时说:虚荣使天使变成魔鬼,因为虚荣,第一个人变成有死的,失却神原本赐予的真福;虚荣是诸种恶习之母,是的,它是诸种恶习的起源;人类败坏,变得可憎,不再受神恩典,这种败坏同样来自虚荣。《诗篇》第三十章,大卫对神祷告:“主啊,你憎恶那些拜假偶像的奴仆。”
八
你参与一场审判,
莫从萨图努斯的师传。
决断安能信口出,
心中但有踟蹰?
评释
萨图努斯,即土星(Saturne)。星期六(Samedi)的名称源自该词。土星的特质是缓慢和沉重。金属中的铅与之相连。古时克里特有个王叫萨图努斯,以智慧著称。神话虚构了如下故事情节:他被儿子朱庇特割下生殖器。这里应理解为,朱庇特夺走他的权力,抢占他的财产。透过萨图努斯的沉重和智慧的特质,乌塔耶教导道,不论涉及奖惩还是别的场合,好骑士在做出评判之前要衡量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这个训导适用于所有承担评判责任的人。至尊赫耳墨斯说,认真想好你做出的每个决定,特别是你评判他人的决定。
寓理
好骑士要学会不急于评判,在宣布判决之前审慎权衡。同样的,向善的灵魂也要遵循类似原理,因为,只有神才有能力审判,也只有神才有能力分辨诸事的因由。格里高利在《道德集》中说,人类受自身条件所限,无法理解神的审判,这时不应妄加评论,冒昧发表意见,而应在畏惧和沉默中予以尊敬,无论这些审判多么惊人,我们应坚信它们是公正的。大卫在《诗篇》第十九章中说:“耶和华的神圣敬畏,存到永远;耶和华的真实审判,全然公义。”
P26-31
她独自在房间里低吟,由此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并以站在公共广场上高呼而告终。
——玛丽莲·德斯蒙德
但丁的这位女同乡在意大利以外为他传播诗名,使他从此流芳后世。从许多方面看,克里斯蒂娜·德·匹桑犹如早到人世四百年的斯塔尔夫人。
——阿尔贝特·孔森
我们首次看到女人为捍卫女性拿起笔来。
——西蒙娜·德·波伏瓦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
我们对克里斯蒂娜·德·匹桑的了解首先得益于她本人的自述。在《命运转变之书》(Le Livre de laMutacion de Fortune)中,这位中世纪晚期女作者以神话譬喻的方式讲述人生的变故。她在命运女神的召唤下出海远洋。起初她并不慌张,她的同伴是出色的航海家,她在他的引领和陪伴下度过十年美好人生。后来风暴来了,同伴遇难了,她被抛弃在汪洋大海上。一个弱女子,一叶风雨飘摇中的小舟。她没有能力掌舵,既无力量也无知识,只有惊惧和悲鸣。命运女神怜悯她,在她的梦中现身,轻抚她的身体手足。醒来时她发现自己变了。恐惧和疑虑消散了。她的声音变得有力,她的目光变得坚毅。她亲手修补破败的小舟,从此做了掌舵的人。
这则寓言值得玩味,还因为它记载了欧洲文明史上第一位以写作谋生的职业女作者的养成经过。倘若匹桑不是在最好的年华遭逢那场生命里的海难,需要改写的也许不只是她一人的人生。
匹桑的父亲早年深造于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通医学、天文学和星相学(这两样学问在中世纪不分家)还有法学,担任过十年星相学教授,做过威尼斯共和国政府顾问,在十四世纪的欧洲算是知名学问人。匹桑在威尼斯出世那年,他同时得到欧洲两大君王的邀约,一个是匈牙利王路易大帝,一个是法兰西王查理五世。他去了法国。查理五世史称“智者查理”(charles le sage),在世即有贤君的美誉,设第一座王室图书馆,巴黎且有与博洛尼亚齐名的大学。这些都是老匹桑考虑的因素。事实证明他没有选错。整整二十五年,他不离君侧备受尊宠,直至查理五世去世。匹桑稍后不无夸张地回顾,法兰西这一时期的繁荣应归功于其父高妙的占星技艺。尽管依据别的史料记载,老匹桑的占卜并不太灵验。
匹桑三岁同母亲赴巴黎,在宫中长大,享尽荣华。十五岁父亲替她选中门当户对的夫婿。夫妻十年恩爱,生养二子一女。查理六世登基后,老匹桑成了前朝元老,风光大不如前,没过几年即去世,留下大堆债务。两个兄长回威尼斯。匹桑与母亲留在巴黎。一年后,雪上加霜。丈夫随君出行意外病逝,同样没有为家人考虑过经济保障问题。
二十五岁时,匹桑成了寡妇和孤女,兼任一家之主。她在短短一年间失去最亲近的两个男人。她的身份地位和生存状况岌岌可危。在十四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王室贵族社交圈里,一个女人,且是孤单无依的外国女人,没有父亲、丈夫或兄弟的保护,没有经济来源,却有一堆财产纠纷和债务缠身,显然她是走到穷途末路。她甚至不能隐居修院,像那些贵妇人在余生中哀悼亡者。她还有现世的责任。
…… 此译本的初衷不在研究考据,本是为探寻神话诗的乐趣而成书,在诗文的翻译上并不刻意紧扣字眼照搬原文,亦未就中世纪法语的语言学考究下功夫。书中一百首神话诗,除前五首为长诗外,均系四行诗,两行一韵。译文勉力予以还原。每首诗以肯定或否定的命令句式开篇(肯定式如“要作”、“要听”、“要学”等等;否定式如“不要做”、“不要忘”、“不要像”等等),引出一段神话故事,或当引为戒,或当效仿。倘若篇篇直译,恐有损诗的意趣,译文故而大胆尝试了不同程度的句式变化。
涉及每篇“评释”中的神话理解,同样不求考释,只限于就神话出典做基本的注释说明。但凡涉及变形故事的,一律标出奥维德的《变形记》的相关出处。但凡涉及特洛亚战争故事的,则既标明荷马神话诗等古希腊典籍出处,也标出匹桑所参考的两部中世纪作品即四至五世纪的《特洛亚的陷落》和十二世纪的《特洛亚传奇》的出处。同样成书于四至五世纪的《特洛亚战争日志》虽未收录进匹桑参考著作《从古至恺撒时代的历史》,相关出处也一并标出,以供有兴趣的读者查询。
涉及每篇“寓理”中的《圣经》引文,原书做法是先引拉丁语经文,续以法语译文。匹桑的援引和翻译与《圣经》原本常有出入,书中在援引教会教父语录时也不止一次出现作者作品的名称混淆等疵谬。译本量力做了些注释说明。由于《圣经》汉译亦有版本问题,本书在正文中按匹桑的法语译文译出,并在注释中补充相应的和合本译文,以供读者对观。书中的《圣经》篇目同样采用和合本译名。天主教汉译在编目方面更亲近罗马教会长期使用的武加大拉丁语《圣经》版本(Vulgata),个别未收入和合本的篇目,则在注释中改为引用思高本译文。
涉及希腊罗马神话的专有名称,一律采用通用汉译名,而不按法语专有名称的音译方法。书末设有法汉译名对照表,以供读者检索。
本书翻译得到了法国国家图书中心(Centre National du Livre)的资助,谨致谢忱。
翻译这本小书历时两年。日子有限,却足以时时体味书中训示,“人生本如一场骑士行”,而给出这一训示的女神原是“无她也”,实乃又一场惊醒,妙趣无穷。谨以此译本纪念译者在两年中经过的那些岛屿和海洋。
吴雅凌
2014年12月31日于贝勒岛
2015年9月4日再记于特富野
克里斯蒂娜·德·匹桑(Christine de Pizan,1364-1430),出生于威尼斯,生平以法语写作并活跃于查理五世和六世治下的法国宫廷。她是首位以写作为生的法国女诗人,也是西方古典神话的首位女性解释者,她的作品迄今有数量可观的手抄本传世,对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兰西文化乃至英格兰文化有深远影响。《乌塔耶书(精)》汇集一百篇神话训诲诗,乃是匹桑知名的作品之一。
《乌塔耶书(精)》是匹桑的早期作品,成书于1400年。全书包含一百篇取材古希腊传统的神话故事。每篇的正文为一首四行诗(前五首诗例外为长诗),每首诗后各带两段散文体的文字说明。第一段即“评释”(glose explicative),以十五世纪初的眼光对古代神话故事提出一种或多种解释,且往往以某位古代哲人的警句收尾。第二段即“寓理”(interpretation allegorique),从古代神话故事中汲取基督宗教教义,往往佐以某位教会教父的引文,文末再引一段《圣经》经文。全书结构统一,构思新巧,实现了某种形式的诗文合璧(prosimetrum),与但丁在一世纪前完成的诗集《新生》(La Vita nova)遥相呼应,并直接影响十五世纪末欧洲文学中涌现出的大量书简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