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之三国归晋(公元239-280)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宿巍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卢毓一生都在魏(国)朝做官,历经五代君王(魏王曹操、皇帝曹丕、皇帝曹教、先是皇帝后被司马师废为齐王的曹芳、先是皇帝后被司马昭所杀的高贵乡公曹髦),世受君恩,本应尽忠曹氏,可这位卢毓却是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属司马,归附司马氏后更是成为司马懿父子的心腹爪牙。

曹爽集团中的何晏、毕轨等人,对卢毓的无节操“投敌”痛恨至极,卢毓投靠司马氏是朝野公开的秘密,也因此,曹爽集团掌权后,便以何晏取代卢毓的吏部尚书,将人事权夺走,以便安插自己的亲信。卢毓与时任司隶校尉的毕轨更是水火难容。

尽管如此,鉴于卢氏在中原的声望,曹爽也不愿与卢氏交恶,还是想尽力争取,于是抢不到父亲就抢儿子的曹爽提拔卢毓的儿子卢钦为尚书郎。

卢钦(?一278),字子若。曹爽对卢钦十分尊敬,曹爽的一个弟弟曾私下里找到卢钦,有所请托,卢钦不但未给情面反而将此事告知曹爽,曹爽训斥了自己的弟弟,对卢钦表示赞许。

曹爽集团覆灭后,卢钦在司马昭当政时期升任吏部尚书,晋封大梁侯。父子两代在司马氏治下做吏部尚书(人事部长),卢氏父子的政治立场,还需多说吗?

太原王氏亦是中原五大名门之一,论族望不逊于范阳卢氏。

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王昶,字文舒,并州太原人。曹丕太子在东宫时的太子文学。魏明帝曹教曾下诏求贤,时任太尉的司马懿向朝廷推荐王昶,司马懿举荐王昶除其本人才学外,更看重其家族门第。

司马懿举荐太原王昶,曹爽就征辟王昶之子王浑、侄子王沈,暗中跟司马氏较劲。不过,与之前的几大名门不同,太原王氏在曹爽当政的正始年间,并不活跃,他们的发迹在之后的晋朝。

王昶的孙子王济娶了司马昭的女儿常山公主,在政治婚姻颇为流行的政治上层,婚姻关系就是政治关系,从其子弟的婚配嫁娶,便可探知他们的政治倾向,百试不爽。

荥阳郑氏——天下郑氏出荣阳

荥阳郑氏是汉唐之际的北方名族,北魏隋唐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五姓七家。荥阳郑氏先祖最早可追溯到周分封的姬姓郑国,国亡后以国为姓,故地荥阳是其郡望。东汉末年,从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直至唐代,郑姓仍是望族。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荥阳郑氏之得名始于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当时从司州河南郡分出一部设荥阳郡,此前或称河南郡开封郑氏,魏晋之际荥阳郑氏见于正史《三国志》的便有郑泰、郑浑等四十人,《晋书》收入郑冲、郑袤、郑球、郑默、简文帝郑太后等郑姓人物四十二人。

说起三国郑氏,有一个人不能不说,没错,他就是曾为大将军何进僚属后巧妙劝阻董卓募兵的郑泰郑公业。据说郑泰后与苟攸谋诛董卓,因事泄出逃,东归袁术,袁术表奏郑泰为扬州刺史,未及上任而卒。郑泰弟弟郑浑为避乱南投袁术,后转投曹操,曹丕时先后做过山阳、魏郡太守。

郑袤(189—273),字林叔。荥阳开封人。郑泰之子、郑浑之侄。

郑袤早孤随叔父郑浑避难江东。苟攸见过郑袤说,郑公业不亡矣(意思是说,郑袤才学见识不逊其父,郑氏后继有人)。曹操大封诸子,临淄侯曹植广选宾友,郑袤被选为临淄侯曹植的侍从文学,后入朝为尚书郎,又在地方做过县令、太守。

大将军曹爽辅政,将郑袤召入幕府做从事中郎,拜散骑常侍。

与之前不同,对荥阳郑氏的争夺,曹爽难得一次抢占先机,走在了司马懿的前面,但这并不能为曹爽挽回颓势。

当时,曹爽与司马懿的隐秘暗战已渐趋白热化,司马懿这次也想将荥阳郑氏从曹爽那里拉过来,但直接拉人过于明显,于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采取迂回策略,司马懿亲自找郑袤“聊天”,其间,盛赞郑袤的叔叔郑浑做太守时的爱民勤政,委婉地劝说郑袤暂时去地方出任太守,其用意在使郑氏避开政治旋涡,到外面躲避风浪,待局势平稳再回来。

郑袤何等聪明,当即领会了司马太傅一番好意,去广平做太守。

曹爽被司马懿搞掉,司马懿言而有信,又将郑袤召入朝中做侍中,司马师废黜魏帝曹芳,受命迎接新君曹髦的就是少府郑袤与司马氏姻亲河南尹王肃。

P10-11

目录

第一章 正始名士——泾渭分明的阵营

第二章 辅臣用兵——诸葛恪剑指淮南

第三章 正始改制——军政大权归司马

第四章 两子夺位——派系利益的纷争

第五章 宫廷喋血——辅政大臣的结局

第六章 矢志不渝——姜伯约“九伐中原”

第七章 吴衰蜀弱——陷入内乱的吴国

第八章 蜀汉亡国——扶不起的刘阿斗

第九章 末世暴君——孙皓最后的疯狂

第十章 三国归晋——一片降幡出石头

序言

一部《三国演义》令三国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故事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于三国故事,诸如吕布戏貂蝉,关羽温酒斩华雄,诸葛亮借东风,一代代口耳相传,这些《三国演义》中精彩描写,是很多人对三国历史的最初了解。

然而,故事不是历史,演义只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很多人物、故事在历史中并不存在。吕布从未戏过貂蝉,因为历史上就没有貂蝉这个人,关羽更不曾斩过华雄,那是孙坚的功劳。赤壁的东风也不是诸葛亮借的。总之,三国的历史有很多事情没有说清,而这套书就是告诉大家历史上真实的三国。

三国并不是魏蜀吴,而是汉魏吴,刘备建立的是汉而非蜀,前者是受演义小说误导约定俗称的叫法,真正的三国其实是汉魏吴。

《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史书,然而它是文言又惜墨如金,有时语焉不详,有时欲言又止,本套书根据正史,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还原三国的本来面目。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止一次的三国鼎立,而此三国有他的特殊性,因为从时间上算,从184年开始到280年结束。他的前半程属于东汉,后半程属于西晋,留给三国鼎立的时间并不长。

虽然时间很短,却涌现了数不尽的英雄,留下了讲不完的故事。故事很长,还请您慢慢品读。

真实的历史并不枯燥,甚至比演义小说更精彩,拨开人为制造的重重迷雾,阅读本书带你走进真实的历史,让你了解被刻意隐藏的三国真相。

内容推荐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止一次的三国鼎立,而此三国有他的特殊性,因为从时间上算,从184年开始到280年结束。他的前半程属于东汉,后半程属于西晋,留给三国鼎立的时间并不长。

虽然时间很短,却涌现了数不尽的英雄,留下了讲不完的故事。故事很长,还请您慢慢品读。

真实的历史并不枯燥,甚至比演义小说更精彩,拨开人为制造的重重迷雾,阅读宿巍著的《三国之三国归晋(公元239-280)》带你走进真实的历史,让你了解被刻意隐藏的三国真相。

编辑推荐

宿巍著的《三国之三国归晋(公元239-280)》是一部历史社科类图书。本书讲述三国正史,讲述《三国演义》里没有的真相,甚至是《三国志》里没有的故事。本套书共分五本,该书是五本书的第五册。也就是三国的最后期,也是统一趋势最强的时期。从238年曹爽司马懿的权力角逐,最终司马家族大获全胜,到蜀汉姜维的北伐及蜀汉的亡国直至280年三国归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0: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