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
精心筛选、扩充经典种类,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著称于世。
一部影响中国文学,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一部集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传世巨典,一部被今人称为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注释译文,解读全面专业。真正读懂伟大思想、受益一生。
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 书名 | 世说新语/线装中华国粹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本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不可不读的国学精髓。 精心筛选、扩充经典种类,以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著称于世。 一部影响中国文学,思想,文化的经典著作,一部集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身的传世巨典,一部被今人称为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注释译文,解读全面专业。真正读懂伟大思想、受益一生。 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内容推荐 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风貌的同时,更显现出来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所具备的很高价值。 目录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试读章节 原文 陈太丘①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②将车,季方③持杖后从,长文④尚小,载着车中。既至,荀使叔慈⑤应门,慈明⑥行酒,余六龙下食⑦,文若⑧亦小,坐着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⑨。” 注释 ①陈太丘:即陈寔(104—187),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东汉末名士。因曾任太丘县令,故又称“陈太丘”。初为县吏,后入太学就读。党锢之祸起,被牵连,不肯逃亡,自请囚禁。党禁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招辟,皆不就。他去世时,致悼会葬者多达三万余人。 ②元方:即陈纪(128—199),字元方,陈寔长子,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遭党锢后,累辟不就。董卓入洛阳,就家拜五官中郎将。纪不得已而到京师。累迁尚书令。建安元年(196),袁绍为太尉,欲让于纪,纪不受。拜太鸿胪,卒于官。纪于遭党锢后,发愤著书,号曰《陈子》,凡数万言。 ③季方:即陈谌,陈寔第六子。 ④长文:即陈群(?一236),字长文。陈纪之子。为人清尚有仪,雅好结友,有知人之明。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后归曹操,为司空掾、御史中丞、侍中。曹丕即王位,陈群官至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他在任内订“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曹丕代汉,陈群为尚书令,封颍乡侯。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为国之重臣。谥曰靖侯。 ⑤叔慈:即荀靖,字叔慈。有至行,不仕,号玄行先生。皇甫谧《逸士传》云:或问许子将,靖与爽孰贤?子将曰:“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 ⑥慈明:即荀爽(128—190),字慈明。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他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桓帝延熹九年(166),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避党锢之祸,他隐遁汉水滨达十余年,专以著述为事,先后著《礼》《易传》《诗传》等,号为硕儒。荀爽见董卓残暴,与司徒王允谋除董卓,但在举事前病卒。 ⑦余六龙:指荀淑的其他六个儿子。下食:当时的习惯用语,即上菜。 ⑧文若:即荀或(163—212),字丈若。荀绲之子。自小即被人称作“王佐之才”。官至汉侍中,守尚书令,是曹操最为信任的谋臣和功臣,为当时北方统一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荀或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尽)。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⑨真人:有才德的人。此句言重要的人的一举一动可能引起星象的变化。刘孝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父子,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译文 陈寔拜访荀淑,因家境贫穷俭朴,没有仆役可供差使,就让长子陈纪驾车,幼子陈谌拿着手杖在车后跟从。孙子陈群还年幼,就坐在车上。到了荀家,荀淑让第三子荀靖出来迎接客人,第六子荀爽给客人斟酒,其余六个儿子负责上菜。孙子荀或也还年幼,就坐在荀淑膝上。当时太史启奏朝廷说:“有才德之士向东行,这是上应天象之吉兆。” 原文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①,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释 ①足下家君:用称人父。太丘:即陈寔。 ②阿(e):弯曲处。此指山的角落。 译文 有人问陈谌:“令尊有什么功业德行,而能够在天下享受如此大的声望?”陈谌说:“家父就好比一棵生长在泰山山坳里的桂树,上有万仞高的山峰,下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受甘甜雨露沾溉,下有深邃泉水的滋润。在这时候,桂树哪里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我不知道我父亲有没有功德。” P4-5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