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书馆事业回眸--罗伯特·唐斯自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罗伯特·唐斯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罗伯特·唐斯(1903—1991)是20世纪美国图书馆界的著名馆长,曾担任过4所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主席,在图书馆管理、研究型馆藏建设、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学教育、世界图书馆事业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图书馆职业生涯可谓绚丽多彩、成就斐然。

《图书馆事业回眸——罗伯特·唐斯自传》这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的图书馆事业回忆录,爱书与爱图书馆的情怀萦绕其间,时不时引发一个后学的共鸣。详尽地回忆了他五十年的图书馆职业经历,包括下列主题:图书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研究型馆藏建设、文献资源调查、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协会、世界图书馆事业、大众阅读、知识自由、民间文学研究和个人家庭生活。自传中还有娓娓道来的故事,使人享受阅读的快乐。

内容推荐

罗伯特·唐斯曾长期担任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馆长和图书馆学院院长,并担任过美国多所大学图书馆和多家公共图书馆馆长,以及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席,是20世纪美国图书馆界极具影响力的馆长。他的自传出版于1984年,《图书馆事业回眸——罗伯特·唐斯自传》详尽地回忆了他五十年的图书馆职业经历,包括下列主题:图书馆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研究型馆藏建设、文献资源调查、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协会、世界图书馆事业、大众阅读、民间文学研究和个人家庭生活等。本书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是一部立体反映这位20世纪西方博雅型知识分子敬业、专业、优雅、从容生活的纪实性作品。

目录

年表

前言

1.以人为本

2.馆长之路

3.建设研究型馆藏

4.文献资源恋曲

5.图书馆调查

6.我与图书馆协会

7.图书馆学教育

8.出使海外

9.书的力量

10.民间文学研究

11.说说我的个人生活

附录:知识分子的时代

著述一览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前不久,《华尔街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一个公司的总裁在本公司面试一位青年,总裁向年轻人说道:“你已经充分展示了你的智商、想象力和领导力,你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坦白地说,你让其他人都感到坐卧不安。”应该有这样的人,时常让我们感到坐卧不安。我认为图书馆界需要更多这样的馆员,要通过提拔、加薪和各种鼓励使他们得到重用。

在1973年3月的《学院与研究型图书馆》期刊上,亚瑟·麦克安利和我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角色变化》,这篇文章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那几年,有许多大学图书馆的馆长辞职或被解职。从两个例子可以看到事态的严重性:1971年到1972年,“十大”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有7个离开了馆长岗位;“研究型图书馆协会”下属的78个大型大学图书馆,在3年里换了一半的馆长,其中4个图书馆换了两任馆长。这个变化频率是非常高的,我们的文章就是力图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麦克安利和我通过研究发现,来自校长、图书馆员、教师和学生们越来越大的压力,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以下分别陈述我与校长、馆员和教授们相处的一些体会。

我的亲身经历表明,我们实际上是能够“教育”大学校长的。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在七任校长手下工作过。有几位校长在就职前从来没有主管过一流的大学图书馆,因此,对于图书馆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他们几乎没有什么认识。然而,在接受了大量的“教育”后,所有的校长都心悦诚服地接受了那句古老的格言: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有些甚至成了这句格言的鼓吹者。

在《学院与研究型图书馆》上发表的文章中,我们论述了馆长分配权力和责任的重要性。如果馆长身边的人不能为馆长分担责任,馆长就成了挨批评的主要靶子。因此,馆长身后要站着一批精明强干的同事,这一点是绝对必要的。我在北卡罗来纳大学、纽约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当图书馆馆长,都取得了成功,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的领导班子里有一批能力出众的助手。例如,在伊利诺伊大学的28年里,以下这些副馆长或助理馆长们,都是我非常倚重的。汉弗莱·鲍斯菲尔德、阿诺德·特若提尔、刘易斯·布兰斯科姆、莱斯利·邓拉普、吕西安·怀特、罗伯特·欧瑞、罗伯特·塔尔梅奇、约翰·修斯曼、罗伯特·德泽尔。还有几位部室主任,海伦·韦尔奇、玛格丽特·欧德法乐、玛丽亚·哈曼、贝蒂·克罗夫特、威廉·赫夫、爱德华·赖特克里夫、玛莎·兰蒂斯、玛瑞莲·莎特利。没有他们,馆长的工作是维持不下去的。

还有另一类馆员对于管理工作也给予了很大帮助,他们是院系资料室的主任或地区文献专家。例如,农学资料室的迪·布朗,生物学资料室的莱尔·鲍姆伯,法学资料室的爱德华·海斯和伯尼特·戴维斯,工科资料室的伦纳德·柯本,化学资料室的露丝·鲍尔,历史学资料室的奈尔·西格诺和玛莎·弗里德曼,现代语言学资料室的佛罗伦斯·哈丁,地图与地理资料室的比尔·伍德·罗伯特·怀特和戴维·科布,音乐资料室的杰伊·安伦和威廉·麦克莱伦,大学档案室的梅纳德·布里奇弗德,教育学资料室的爱德华·霍利,珍本书库的伊莎贝拉·格兰特、玛丽亚·哈曼和弗雷德里克·纳什,建筑学资料室的赛瑞纳·萨勒,物理教育资料室的乔恩·洛克,斯拉夫和东欧语言学资料室的劳伦斯·米勒,亚洲资料室的恩斯特·沃尔夫,英语语言学资料室的伊万·本顿,拉丁美洲历史资料室的卡尔·戴尔,南亚及东南亚文学资料室的娜琳达·阿加瓦尔,商学资料室的爱莎·克劳森,古典文学资料室的伊迪丝·琼斯,本科生分馆的简·萨芬德。

图书馆学资料室经历了几任主任,当娜·芬格、乔安·维尔斯、露丝·思朋斯、凯·德雷珀和帕特丽夏·斯坦姆,在他们的领导下,资料室为图书馆学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如果有人问,我处理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及图书馆学院的日常事务时,谁是我最离不开的人,我必须提到两位秘书:一位是科罗拉贝拉·冈宁,一位是德洛里丝·霍利曼。她们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为人忠诚、办事高效、谨慎小心、任劳任怨、态度友好、谦恭礼貌等,这些品质保证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仅就准备稿件一个方面来说,如果没有她们长期的协助,我肯定不会写下那么多的书、文章和报告。

大学图书馆要取得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教授们参与图书馆的事务是必要条件之一。在伊利诺伊大学,根据学校的章程成立了图书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由一批不同学科的教授代表组成,但每年都会有变化。在我当图书馆馆长的28年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个委员会的价值。它使我随时获悉教师的需求,它建议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对图书馆的经费和其他需求也能鼎力相助。更为可贵的是,一少部分教授直接参与了各自学科的馆藏建设,他们为建设一流的研究型馆藏付出了心血。在“建设研究型馆藏”一章中,我会介绍一些教授。这里仅列举几个贡献突出的人以及相应的特藏文献:哈里斯·弗莱切教授与密尔顿特藏、托马斯·鲍尔文教授与莎士比亚及伊丽莎白时代文学特藏、马文·赫里克教授与早期意大利戏剧特藏、乔治·怀特教授与科学史文献、亨利·斯德格美尔教授与图诗文学特藏、约翰·弗拉纳根与民间文学特藏、菲利普·库博与马塞尔·普鲁斯特文献、拉尔夫·费舍尔与斯拉夫文献、罗伯特·罗格斯与18世纪英语文学特藏。

P12-14

序言

朋友、同事和图书馆界的同行,时常有人建议我撰写自传。这个建议听起来颇为诱人。但是,这些年来,特别是1971年正式退休以来,我一直忙于其他写作计划,因此,自传的事情就被搁置在一旁了。一种心理阴影也多多少少妨碍了自传的写作:自传类似于天鹅临终前的绝唱,当一个作家把他想写的作品全部完成后,自传就成了最后的绝笔。但对我而言,自传肯定不是绝笔。

我最近出版了两本书,另有两部书稿已交付出版社,接下来的时间里,看来能够喘息一下了。不过,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记录下一个八十岁老人的回忆。八十年的人生如策马疾驰,阅历不可谓不丰富。因此,我想学习约翰·亨利·纽曼大主教的自传《为吾生辩》(Apologia Pro Vita Sua),要以我的自传,为我终生从事的图书馆事业陈情和辩护。最近,有几位前任大学图书馆馆长出版了自传,他们是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凯耶斯·梅特卡夫、艾奥瓦大学图书馆馆长拉尔夫·爱尔华斯、麦克马斯特大学图书馆馆长威廉·瑞德、埃默里大学图书馆馆长盖尔·莱利。阅读了他们的自传后,我增加了不少信心。

首先,我觉得写自传有以下几点理由。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必定有一些内容会超越自己的小家庭,产生一定的社会意义。不得不承认,这句话带有一点自我中心的味道。其次是上文已经提到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来维护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并以实际行动证明,即使一个人的力量,也能让世界有所改变,甚至让世界有所进步。因此,写自传提供了一个审视往事的机会,由此判断从前的工作对于这项事业及其从业者产生了何等影响。为我写过小传的阿瑟·扬称我“驾驭着事业”,如果此言不虚,那么,对于年轻的图书馆员来说,我的自传中可能有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

写自传可以重温许多快乐的往事:真挚的友情、我负责的单位取得了进步、在世界各地旅行、新书的诞生等等,这个理由足以令人心动。

同时,自传可以表达一个人的基本世界观,特别是有关自己的领域和职业的基本认识,对我而言,那就是图书馆事业。

不止一个思想家说过,变化是自然界永恒的旋律。我们对于周围世界及其宇宙本身的知识,正以几何速度增长。新的发明和发现似乎让旧有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或者说得客气点,行将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你可能会感到困惑,是不是有许多努力仅仅就是在追赶时髦,是为了改变而改变,并没有体现出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对于图书馆界新的趋势和变革,缜密观察之后,不由得使人产生这样的疑惑。

心存疑惑的人很容易被扣上各种帽子:复古分子,保守派,对任何背离传统的新生事物和试验性事物缺乏同情心。

然而,我们这代人对书和图书馆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时常能看到,年轻一代的馆长们缺乏对印刷文字的热情,缺乏为读者服务的兴趣,而热衷于“管理科学”、自动化,甚至一些小打小闹的技术时,我们不免忧心忡忡。

这类态度和行为的例子不在少数,在此列举几个:1)那些大型的书目工具和中心化的书本目录,是几代图书馆人努力的成果,但一些人却将它们视为弃物。他们钟情于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频频出现故障,读者使用极不方便,也不容易掌握,而且价格一般都很昂贵。2)从杜威分类法转换到国会分类法成为广泛流行的时尚,其结果是浪费了数以百万计的经费,而且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3)还有一种趋势就是贬低书的重要性,散布纸质文献行将淘汰的错误论调。从人尽其才的观点看,一些大学图书馆的馆长更适合去管理超市,在那里可能会更有所作为一些。

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传统印刷型文献的状况是非常令人乐观的。最近这些年,书籍与杂志的销量在稳定地增长,图书馆的利用率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今年,出版了大约50000种书,与1950年的11000种和1978年的40000种相比,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阅读年龄人口中,平均每人的购书量从1970年的2.7 5册,达到1980年的4.8 9册。零售书店的数量一年中增加了10%。在过去的40年里,图书馆借阅量的增加速度是人口增加速度的两倍。一年内销售的杂志超过了60亿册,超出了以往任何时候。社会学家曾归结了印刷型文献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的几个原因;社会更加富裕,人口受教育程度更高,平装书越来越多。

就我个人而言,我深信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最优秀的人来从事这项事业。古代印度有一句格言,大意是说,一个人开始踏上人生的历程,就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如果选定了某一条道路,他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以我为例,除过一往无前以外,我从来没有想过回头,也没有东张西望过。前些年,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许多人对于自己选择的职业不满意,后悔当初没有进入到其他的职业。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困惑。

罗伯特·唐斯

1984年

后记

前些年,我在大学图书馆从事馆藏建设工作,工作之余,阅读了一些这一领域的图书和论文,不期而遇,罗伯特·唐斯(Robert B.Downs)的名字时不时跳进我的视线,于是,我披沙拣金,找到了他的自传。

罗伯特·唐斯(1903—1991)是20世纪美国图书馆界的著名馆长,曾担任过4所大学图书馆的馆长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主席,在图书馆管理、研究型馆藏建设、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学教育、世界图书馆事业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图书馆职业生涯可谓绚丽多彩、成就斐然。罗伯特·唐斯的自传出版于1984年,距今已经30余年了,他在自传中回忆的图书馆职业经历则更为久远。古人云:“雏凤清于老凤声”,然而,对于读书人而言,老书自有老书的价值。笔者在从事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时,常常能在罗伯特·唐斯的自传里,找到鲜活的事例,受到深刻的启迪。他的许多思想与经验依然历久弥新,能对当前的图书馆事业提供历史的借鉴。

罗伯特·唐斯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属于刚刚翻过去的世纪。然而,罗伯特·唐斯离我们又非常遥远,他的精神植根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巨人,弗朗西斯·培根和约翰·弥尔顿是他的楷模,“知识就是力量”“立志掌握人类所有知识”是他的信念。他继承了19世纪以来学者图书馆员的光荣传统,成为继贾士汀·温泽、欧内斯特·威廉姆森、路易斯·威尔逊等人之后,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图书馆馆长。他们以其难以超越的博学服务并引领读者,把“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真实地书写在历史上。

不仅仅如此,这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的图书馆事业回忆录,爱书与爱图书馆的情怀萦绕其间,时不时引发一个后学的共鸣。自传中还有娓娓道来的故事,使人享受阅读的快乐。罗伯特·唐斯不愧是写作大师,他设计的“纪事本末体”叙事结构,其精巧别致也令人叹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无论是正在从业的图书馆员,还是将来要进入图书馆界的学子,就像我不期而遇认识了罗伯特·唐斯,当你不期而遇地翻到了这本书,那就请你读下去,或多或少,你会从中领悟图书馆事业的意义,学到图书馆事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强自力

2016年3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0: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