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云雾2.2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侃瑜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

踏上比喆地表的那刻,叶芙努力抑制心底的兴奋,随人流步下飞船。赫林公民在比喆的入境手续非常简单,叶芙刷了刷她的身份芯片便顺利过关。她拖着行李走出航天船坞,拐进一侧的角落,四下张望确认无人后,松开紧绷的面部神经放声大笑,成功了!她终于登月了,爸妈还以为她在赫林背月面跟朋友一起毕业旅行,绝对想不到她已身在比喆。笑够以后,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成咸的、带点腥味,与历藻的味道一模一样,这是海的味道,群岛的味道,月亮的味道。许多年后,《叶芙传》一定会这么开头:“在她十八岁那年,来自赫林的叶芙第一次踏上比喆,这是她解开历藻之谜的重要一步,是她成为双行星最伟大生物学家的开始……”不好不好,还是加个“之一”吧,这样才能体现她的谦逊。想到这里,她又一次笑出声来,走向接驳船港口时,上扬的弧度仍挂在嘴角。

未来的生物学家叶芙没想到,水上接驳船竟晃得这么厉害,与航天飞船的平稳简直是天壤之别。抵达月陆岛时,她脚底发软,胃里翻江倒海,跌跌撞撞上岸后,叶芙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趴上扶栏。在她吐出来的前一刻,一个覆了防水膜的纸袋罩到她嘴下,飞船上的大餐连同临行前在家吃的最后一顿全部进了纸袋。叶芙接过纸巾擦拭嘴角,挤出一句苍白的感谢。

“在比喆,记得学会控制自己,我们的环境经不起更多污染,再这样下去,群岛迟早会变成垃圾堆。”一个男声说道。

叶芙抬头,正看到那人仔细封好袋口,丢进路边的垃圾箱。

“走吧,叶芙小姐,你和照片上长得一模一样,我想我不会认错。”他拖起叶芙的行李箱,往前走去。

叶芙没有动。

他回过头,帽子遮住他大半张脸,眼镜片反射阳光,叶芙看不清他的表情。“叶芙小姐?”

“我不知道你是谁。”叶芙撑住扶栏直起身子。

“抱歉,我以为你能猜到,”他摘下帽子按在胸前,微微欠身,“我叫苏文,你在月陆岛的房东。”

房东把叶芙带进房间后便没了影,她翻看桌面上的宣传单——四叶群岛一日游、背月面探险之旅、彗星经过的浪漫邂逅之夜……哼,不知道这些广告商塞了多少钱给那个臭脸房东才能把宣传单放到这里,虽说他是来港口接她了,也在关键时刻递上了呕吐袋,可那副教训人的口气算什么嘛,说得好像叶芙是个没素养没智商的观光客似的,怪不得他的房源地段那么好,租金却那么低。难道比晶真像妈妈说的那样没什么好人?不不不,怎么能以片面印象随意下结论呢,叶芙摇摇头,甩开这个想法。

她也对自己生气,从赫林到比喆两个标准日的飞船航程她没晕船,从航天船坞到月陆岛不到半个标准时的航程却晕成这样,太没用了,难怪被当成没见过世面的赫林佬。可航天飞船也好,水上行船也好,她都是头一回坐。在赫林,去哪里都能搭车,葵江上的大桥一座比一座宏伟,渡船早就成了历史。叶芙从没离开过赫林,除了去近郊看外婆,连月见城都很少出。外婆,唉,如果外婆还在的话一定不会怪叶芙没用吧,她肯定会支持叶芙独自来比晶旅行,绝不会像爸妈那样把她看得那么紧,好像比晶是什么凶险之地似的。

2

四岁的叶芙头一回跟妈妈去看外婆,那也是她第一次出月见城,汽车在公路上开了很久,四周的楼房逐渐被荒野替代。

“外婆在背月面住了三十标准年,才搬到这里不久,你得听话,不要给外婆添麻烦。”爬上长长的台阶后,妈妈蹲下身为叶芙整了整领子。

“妈妈,背月面是什么?”领子有点紧,叶芙缩了缩脖子。P3-5

书评(媒体评论)

曲折复杂的情节,充满惊奇感的前瞻技术,被爱恨情仇驱使的主角们……一切在侃瑜细腻的笔触中展开,将读者带入一个个亦真亦幻的未来。王侃瑜是属于新时代的造梦者。

——科幻作家、《银河之心》三部曲作者江波

有人说最好的科幻都是太空歌剧:科幻故事就是大写的人在被科技放大的舞:台上表现大写的情感。王侃瑜的小说终于让我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她的小说既是探索未来的望远镜,也是探索人性的放大镜。

——科幻作家、译者,刘宇昆

王侃瑜同时具备人文和科学的深厚素养,她善在作品里戴予非现实的世界以真实的血脉经络,这使她的情节、人物既有科学的依托,又染有幻想的黄“彩。她敏锐地捕捉到现实生活中诸多萌芽初露的现象,在幻想的王国中将它们予以充分饱满的展示;并得心应手地探讨人性深处的诸多问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

王侃瑜的作品把个体的挣扎在星空下展开,捕捉心灵在另类时光中的悸动,为振术化的未来注入诗意和情怀。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

后记

五年前的这时候,我刚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跨系直研到中文系,读一个所有人都不支持的专业——创意写作。我如愿以偿进了中文系,每天与文学经典而不再是商业案例打交道,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接近真正好的语言和故事,一点点改掉以前的坏习惯,学着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第二学期开小说写作实践课,每周三晚上是同学们最紧张的时候,王安忆老师很严格,但她的教学很有效,至少对我来说很有效。我在她的课上第一次认真写小说,写了一对居住在田子坊的母女,没有任何幻想元素,小说没写完,课就上完了。过了暑假,紧接着就是毕业作品开题,我说我要写科幻,严锋老师说好,傅星老师有点担心,但是也说好。

于是我开始写《云雾》。在动笔之前,我没完成过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也不知道三到五万字的篇幅能展现多少东西,甚至没法在我读过的科幻小说中找到一个范例。我花了很长时间寻找自己想写的主题,了解相关知识,建构由云网链接的近未来上海,接着就是不停地写,每天一千字,顾不上什么套路、节奏,也完全不懂这些,打开电脑强迫自己写,完成任务再想别的。写完以后我给许多人看,听他们的意见,又不停修改,预答辩、盲审、明审,一直到答辩完成之后,我仍在改。 答辩照例在光西主1001会议室,我们坐在实木圆桌前,老师们坐在我们对面。严锋老师没有来,王宏图老师、王安忆老师和龚静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建议与肯定。所有人答辩结束后,我们在会议室外面等结果,大家有说有笑,没人真的担心自己会不通过,也没人流露出不舍之意,我们大多已找到前路,新的生活即将开始,没人聊到未来是否仍会坚持写作。半晌之后,我们被叫进会议室,被告知全员通过,老师们让我们谈谈感想,每个人都说说,然后就不对了。一个同学哭了,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我也哭了,我原以为我不会哭,念书的时候,我没觉得自己对这个专业有多少眷恋,但一开口我就知道我错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两年的学习,我永远不可能真正开始写作,不可能在之后的日子里意识到写作于我而言的意义所在,我原以为两年的放纵后大不了回头去走管院学生该走的路,当个大公司的小白领每天朝九晚五,像我小说的女主角一样,最多只在心底藏一些浪漫幻想。可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你知道日后的生命中若放弃它便会觉得人生不再完整,即便因为一时的忙碌而疏忽,最终还是会捡回来,为了不负才华,为了维持尊严,为了那最原初的冲动。

《云雾》前前后后共有四个大改的版本,精修细节的版本更是不计其数,答辩所用的是2.2版,在《萌芽》上连载的和这本书里收录的也是2.2版,于是署名王侃瑜的第一本书被命名为《云雾2.2》。

这不会是最后一本。

王侃瑜  2017年10月于上海

目录

潮汐历

月见潮

重返弥安

发条糜鹿

机械松鼠

脑匣

云雾2.2

起点(后记)

序言

穿越时空的少女(代序)

10年前,《三体》还没出单行本,也鲜有人知道“雨果奖”不是纪念维克多·雨果的奖项,总之科幻在那时候只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就在那样的一天里,我去复旦大学参加科幻活动,看到教室里有个略显瘦弱的女孩子,站在讲台黑板前面,指挥一干同学布置教室,接待嘉宾,把一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那便是我第一次认识侃瑜。

后来见得多了,一起联络科幻同好,一起筹办上海高校科幻联盟,一起策划各种科幻活动。虽然侃瑜也有做到疲惫的时候抱怨说“太难了,不干了”,但是一转身又会干劲十足地去做那些常人看来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能够坚持那么久,大约也是小时候的科幻梦想从未熄灭的缘故。说起来,人生中大抵总有那么一个阶段,会对科幻产生不可抑制的兴趣。只是随着慢慢长大,有些人放下了科幻,去追寻别的爱好;但也有些人一直没有离开,把科幻当成自己一生的兴趣。侃瑜无疑应该是后者吧。

所以侃瑜人生中第一本小说集写的是科幻,自然也在意料之中。就这本小说集里的故事主题而言,换了别的同龄女生,恐怕都不会选择科幻这种类型来表现。毕竟科幻代表的往往是冰冷生硬不近人情,似乎与粉色的少女情怀并不搭配,更不用说几乎没有哪个少女会从甜蜜的爱情中联想到科幻这样的东西。但对于一直都热爱科幻的人来说,把一切想要展现的主题都用科幻的方式展现,其实再正常不过。

科幻本来就是描绘现实的最强有力的文学类型,而要展现人类的感情,尤其是人类感情中最美好的爱情,难道还有什么类型比科幻更合适的吗?所以在侃瑜的笔下,未来技术的发展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会让人类居住在完全陌生的星球环境,会把个体改造成截然不同的类型,但所有这些都改变不了人类的感情,当然更改变不了爱情。甚至就连各方面远远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穷尽世界上的一切资源,只为获得如同人类一样的感情能力。她在作品反复强调的是,哪怕技术的进步会改变一切物质内容,但它永远改变不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这恰是一个热爱科幻的少女写的小说,也只有热爱科幻的少女才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侃瑜用这本小说集告诉我们,科幻并不只有冰冷的末世,同样也会有真挚的温情。

而且我相信,这不会是最后一本。

内容推荐

《云雾2.2》的作者王侃瑜的科幻小说架构了月见镇和月陆岛、比喆国和赫林国等星球,描写未来世界从中影射我们今天遇到的种种问题,唤起被我们忽视的情感,以人性和情感为主题的科幻故事,以表现科幻中的人文情怀。寄托了对于人类整体而非个体的关怀,对于终极问题的思考,对于宇宙星辰的向往,对于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想象。

编辑推荐

王侃瑜编著的这本《云雾2.2》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6个短篇及1个中篇小说。

本书包含了《潮汐历》、《月见潮》、《重返弥安》、《发条糜鹿》、《机械松鼠》、《脑匣》等文章。

本书用这本小说集告诉读者们,科幻并不只有冰冷的末世,同样也会有真挚的温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