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虎克大冒险(6勇登哈巴雪山)/彭绪洛科学探索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彭绪洛
出版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彭绪洛科学探索系列”是真正的科普探险读物,作者将在不同地貌和气候条件下的探险、动植物、地理、历史等人文、科学知识等融入故事。

作者彭绪洛首先是探险家,征服过很多死亡绝境,他的小说是真实的探险故事。

设置互动环节,与小读者互动问答,解密作者创作经历。

彭绪洛著的《虎克大冒险(6勇登哈巴雪山)》是其中一册,讲述了:美丽的哈巴雪山是探险家们向往的圣地,每年都会有不少人前往膜拜……

内容推荐

彭绪洛著的《虎克大冒险(6勇登哈巴雪山)》讲述了美丽的哈巴雪山是探险家们向往的圣地,每年都会有不少人前往膜拜。在去往哈巴雪山的途中,虎克和爷爷遇到了两位性格迥异的青年,并在向导的带领下与他们一同踏上攀登哈巴雪山的征途。然而,雪山上的天气骤变,一场暴风雪将众人困住,更加离奇的是,白天还有说有笑、精气十足的大家,为什么在吃完晚饭后都不停地拉肚子?究竟是食材变质还是另有隐情?

目录

第一章 哈巴雪山

第二章 准备工作

第三章 初到大本营

第四章 天降暴雪

第五章 撤离失败

第六章 不安之夜

第七章 静观其变

第八章 夜半惊魂

第九章 救救红梅吧

第十章 勇攀顶峰

第十一章 冰释前嫌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哈巴雪山

冬天,本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可对于虎克的家乡这座位于南方的小城来说,冬天并不很冷。像虎克这样体格健壮的少年,即使是十二月份这样的隆冬季节,也只穿一件薄薄的棉服便足以保暖了。

今天是本学期的最后一天,下午考完试后,虎克背着书包回到了家中。客厅里,爷爷正在整理两件崭新的防寒服,橘黄鲜亮的色彩,防水防寒的布料,精致而专业的做工,看得出那价钱可不便宜。

“爷爷,咱们又不冷,你买防寒服千什么?”虎克好奇地走了过去,这才发现两件防寒服一大一小,小的那件似乎是自己的尺寸。

“虎克,来,试试。”爷爷把小的那件防寒服罩在虎克身上,见大小正合适,便笑了,眼角的皱纹越发明显:“嗯,不错,正合身。”

“爷爷,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虎克说。

“嘿嘿,臭小子,难道你忘了爷爷说过要带你去探险?”爷爷笑道,“接下来的寒假我要带你去攀登一座巍峨的雪山,这防寒服就是预备到时候用的。"

“雪山?”虎克的眼睛亮了起来,“爷爷,你是说这次探险会带我去攀登一座雪山?真是太好了!之前我去过不少地方探险,什么森林啦、沙漠啦、山地啦,就是从来没去过雪山。爷爷,你要带我去哪座雪山呀?”

“哈巴雪山。”爷爷的脸上露出深切的向往之情,“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其中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三江携手并肩在云南崇山峻岭中奔流,而哈巴雪山便位于这三江并流的区域。它不仅仅是一座雪山,更是一片净土,甚至被称为‘地球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风力最小,是攀登哈巴雪山的最佳季节。”

“爷爷,我已经等不及要去这个美丽而圣洁的地方了!”虎克跃跃欲试。

“虎克,攀登雪山可不是闹着玩的。”爷爷严肃地说,“你还是先去网上查查资料,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吧。”

虎克回到自己的卧室,坐到电脑桌前,打开了电脑。开启电脑上的搜索网页后,他在输入栏里键入了“哈巴雪山”四个字,然后按下了回车键。很快,搜索结果出来了,位于搜索结果最前列的是一组鲜艳的图片。

虎克点击了图片。这是一组哈巴雪山的风景照片,第一张是哈巴雪山的远景,一座巍峨壮丽的雪山如巨人般屹立在天地之间,山顶终年冰封雪覆,仿佛戴了一顶洁白的帽子。主峰挺拔孤傲,四座小山峰围绕在主峰周围,远远望去,整体上倒有些像一个“山”字形,又有些像海面上翻滚的波浪。山上的白雪衬着蓝蓝的天空,雄奇中透露出无限的秀美。

第二张照片是一片苍茫的湖水,湖水幽静神秘,色泽如墨。天空飘着细雨,银白色的雨丝衬着黑色的湖水,显得那么神秘而安详。

第三张照片是一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山峰上融化的雪水沿着陡峭的断崖奔泻而下,形成一大片银白色的瀑布。阳光折射下,形成了美丽的七色彩虹,如梦似幻,美得宛如仙境一般。P1-3

序言

我是地质专业出身。1950年学习地质,由于工作关系,大半辈子都离不了野外考察。山地、平原、高原、沙漠、戈壁、洞穴、岩溶、火山、冰川、海岸、海洋、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沼泽,以及北冰洋.几乎所有的自然环境都经历过。冰雪、酷热、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无一没有实际经历。月下沙漠迷路,洞穴深处失去照明;热带丛林大战眼镜蛇,海上遭遇大白鲸,劈面相逢恶狼、北极熊;海上失火,雪地翻车,激流翻船;大地犹在震动时挺进震中受伤,洪水咆哮中走过抽光木板的铁索桥……许多情景记忆犹新。直至今日年逾耄耋,野外工作仍未停息。深深知悉,深深敬畏,也深深眷恋大自然。说起来,我也算是一个“资深”的“江湖汉子”了。

其实天外有天,“资深”二字不敢言。只不过经历了一些江湖故事,阅读过一点儿真实的“山海经”而已,算不了什么。这样的区区经历、野外考察谁不曾有?实在不值一提。

大自然不怜悯弱者,弱者终会被自然淘汰。好汉不提当年勇,无论过去如何,总有出局的一天,然后逐渐被世人忘记。虽然自身壮心犹在,老朽肌体已不允许过多超负荷行动。在下今年八十有四,开春出山就两次出师不利。

一次在龙门山,攀越一座陡坡,再翻一座山,竟然寸步难行。因为工作需要非上不可,最后竞被用滑竿抬上去。回忆当年,背负沉重的地质背囊,一口气直取雪线,豪气安在哉?如今上山还需人抬,真是羞死了人,说起来都不好意思。

另一次带队考察黄河下游的河南段,在豫西函谷关前一不小心,一个前滚翻跌倒,眼镜碰在石头上。玻璃片刺进肌肉,距离眼球只有一两毫米,顿时血流满面,险些成为独眼龙。急救车来,脸上缝了七针。任务紧张不能停留,只好包扎住左眼继续前进。“血染函谷关,一目观黄河”,坚持到豫东才最后结束。至今尚未消肿,实在狼狈不堪。一场血的洗礼,说明我的确不行了。

常言道:惺惺惜惺惺。年迈至此,当惜青年英俊。长江后浪推前浪,自有后来人。一辈子野外考察,自会结识许多热爱大自然、仁智勇兼备的“江湖好汉”。湖北籍探险家、作家彭绪洛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他是一位言智言仁、有勇有谋的探险家,有积极探索之壮志,一心一意坚持不懈。更加可贵者,能够通过自身考察,进一步发展抒写曲折故事,用以带动广大青少年,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其意义就更在文字之外了。

我看过他的新作“探险家彭绪洛科学探索”系列后。忍不住就想说上几句。这套书稿最宝贵的是建立在真实探险基础上的真实的探险故事,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胡编乱造的“大话”“戏说”。

彭绪洛作为探险家,他徒步穿越过雅丹龙城、神农架和古蜀道,攀登过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还成功穿越“无人区”罗布泊,到达楼兰古城等神秘之地。这都是他宝贵的考察经历,而这部书稿里的每一篇小说和散文,正是源于他的一段段亲身经历。因此,他的创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探险文学。他首先是探险家,然后才是作家。他的文字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虚构,亦不同于凭借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所谓的冒险文学,而是真正意义的探险文学。

我想,他之所以把自己的作品定位在“科学探索”上.是因为他的创作将户外探险、野外生存、地理科考、中外历史等科学知识融入故事。而他的探险文学同时又超越了考察本身,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自然的敬畏、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对探险的执着和热爱,都充满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勇气和激情。

从事了几十年科考工作和文学创作的我深深明白,大自然是严厉的。如果无视自然规律,逞匹夫之勇,冒失从事,即使得手于一时,终必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与大自然面对面,需要一个具有充分冷静和理智头脑中的“勇”字。

我也深深知悉,大自然是丰富的。人置身在大自然面前,不仅十分渺小,也显得极其无知。所以探险不能停留于简单的“体育运动”。除了“肌肉发达”,还须“头脑复杂”,方能达到要求。必须不断开动脑筋,认真研究其奥秘,揭示其规律,方能算是真正的大自然探索者。“探索”与“探险”两个名词,仅仅一字之差,内涵却大有差异,品位自然不同。所以探索大自然,需要具有相当认知水平的一个“智”字。

我更加深深感受到,大自然是美好的。在它的怀抱里,无论一鸟一兽,一草一木,乃至一水一石,无不包含生命之奥秘。必须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不能随意践踏蹂躏,自以为是,违背大自然规律。你爱大自然,大自然方能爱你,容纳接受你。任何狂妄自大,不尊重大自然规律,妄图凭着一己之愿随意改变大自然的挑战者,犹如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必遭大自然严厉惩罚。所以探索大自然还应充满爱心,需要一个“仁”字。

唯有仁者方能得智,唯有智者方能言勇,唯有勇者方能言及真正探索大自然。仁智勇缺一不可,一点儿作不了假。借此为本书作序机会,谨向大自然爱好者进此肺腑之言。做真正的仁者、智者、勇者,不妄自尊大,也不鲁莽从事。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期望广大读者知悉青年探险家、作家彭绪洛,并喜欢他的探险故事。二是希望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科学探险观,踏踏实实进行科学探索。不做冒失蛮干的鲁莽分子。于是慨然应允,谨为之序。

人老了,似乎胆子越来越小了。怎么一下子失去了少年豪气,变成了婆婆嘴!说错了,请原谅。啰嗦再三,请勿介意。谢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3:24:53